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崇祯五百年

第276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119 小樓密晤

崇祯五百年 弘恭叶 4247 2021-04-07 0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崇祯五百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望向那三只汉字,笔迹非常熟悉。见其一笔一点,体势古崛丰富、疏密严劲有致。虽然仅有三字,却全用正锋。于深厚朴茂中见空灵、短长肥瘦内有法度。如此飞扬潇洒之墨迹,肯定是出自朱而多之手。更为使冯永硕震惊者,是最后一字“支”的最后一捺,笔弱如虫,似有上勾,正是朱而多独有习惯。昔时在厂内处理文书,见其执笔书字,往往于文末最后一字,留此风趣。

  不说一万,也有万一,这客栈无论如何必定与朱而多有莫大的关系。

  尤其当他踏进去,见到旁边墙壁上巨大的木雕飞鱼时,更是感受良多,越加肯定自己的推理。

  何谓飞鱼?《山海经》载:“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雷,可以御兵。”《林邑国记》曰:“飞鱼身圆,长丈余,羽重沓,翼如胡蝉。”

  简而言之,飞鱼是一种长龙头、展双翼、划鱼尾的动物。与龙、凤凰及麒麟,同样是古时传说中的生物。

  三品以上锦衣卫的官定制服上,就是锈有飞鱼图纹。颜色的不同,代表官秩高低。

  故此对曾是锦衣卫的冯永硕而言,墙上的木雕飞鱼,明确暗示这处与锦衣卫有密切关系。

  如果说正门柱子上的暗号,可以是外人随便留下,那么室内的飞鱼,定必出自老板所允,否则决不可能摆设在此。亦即是说,老板肯定与朱而多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冯永硕仰观飞鱼,久久无语,连身边有人叫唤都听不到。对方似乎是这儿的伙计,一直在说满语,冯永硕扬手问:“有没有人懂汉语?”

  眼前这位伙计一愣,随即改以东北口音的汉语问:“客倌,请问有何贵干?”

  “呃……当然来吃的。”

  这不算废话,毕竟来客栈不止吃饭,还可以留宿,甚至寻仇。

  “好的好的,请上座。”

  冯永硕陷入疑难,就算知道这处极有可能与朱而多有关,但如何与背后的人联系,却是无门而入。难不成站起来大叫“朱而多给我滚出来”或是“锦衣卫都给我站出来”之类吧?肯定人未见就被踢出去!

  “客倌想吃甚么?”

  整家客栈不大,连同冯永硕在内,就只有七位顾客。伙计非常清闲,殷切留在自己身边。他心想先随便点些饭菜,好使逗留在此,容后再想办法。

  “这处有甚么推荐?”

  伙计闻之,即时动三寸不烂之舌,极力推介最昂贵的菜色。虽说最昂贵,但一间小小的客栈,再贵的饭菜,也止于数文钱。冯永硕醉翁之意不在酒,随便点两菜一饭,伙计即时下单。

  “不过客倌你不会满语,怎么会过来盛京这边呢?不怕人生路不熟吗?需要帮忙找引路人吗?”

  这位伙计口才忒也太好,向客人勾搭客栈以外的生意,推广多元业务。

  “我来这处是找人的,你们老板在吗?”

  “老板?你找老板何事?”

  冯永硕特别留心伙计的表情变化,肯定他没有隐瞒任何事。

  “我与贵客栈老板曾有数脸之缘,今次顺道路经,希望聚旧。”

  “呃……这个……”

  贸然有陌生人上门,希望与老板见面,当下人的自然会有所怀疑。伙计没有决定权,擅自作主,惹来老板不高兴,可是要受责捱罚。冯永硕知道他有为难之处,不敢勉强,婉转道:“你有没有纸笔,我写封信具明详细,你帮忙转交给他。之后由他作主,如何?”

  “都好。”

  只是帮忙转交一封信,这点小事尚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伙计取来纸笔,冯永硕同样留下三划暗号,仔细摺好后交给伙计。之后就慢慢吃饭,等待消息。

  饭菜都是满蒙菜色,又厚又硬的肉块与不知名的杂食,委实难以吞咽进喉。说起来这才是清国民众日常食物,平日处身在礼烈亲王府中,所吃所喝尽是厨子精心烹饪,自然大有不同。

  在边吃边等的时间中,他有考虑过老板不是锦衣卫方的人,看不懂暗号,整间客栈由暗号至木鱼都是巧合存在,单纯自己想得太多所误会。

  纵然老板是与朱而多有关系的人,亦不代表他想见冯永硕。

  “客倌,老板请你进去。”

  “好的。”

  在胡思乱想时,答案终于到来,让冯永硕暗暗松一口气。

  至少先见上一面,才能有进一步的行动。

  冯永硕跟着伙计穿过偏门,走到后面深处的一个房间。伙计示意他内进,于是直接推门而入。

  一头白发苍苍的老男人映入眼帘,对方老练而辛辣的眼神斜斜一扫冯永硕,以宏亮的话声朗道:“关门。”

  “是。”

  一切就像过去在东厂时的那样。

  虽然这房间更明亮,却又显得窄小。只是书桌柜台的摆设,与以前在东厂时的工作环境相差无几。连案头上的文具摆位,都完全相符。

  与昔日相似无比,冯永硕甚至产生错觉,自己返回东厂去。

  “参见朱大人。”

  冯永硕无意间冲口而出,对方淡然自若,不以为然。

  “老夫早就辞官不干,现在只是一位普通的老百姓。”

  普通的老百姓?别开玩笑!

  曾经在朝鲜战争中立下无数功劳,武功比之年青一辈更厉害高明,曾经坐拥无数手下,甚至出生入死保护明国皇帝,竟然自称老百姓?

  “对卑职而言,朱大人永远是朱大人。”

  “永硕,帽子不是这样赠的。”

  眼前正正是冯永硕过去的上司,东厂都督佥事兼锦衣卫指挥使朱而多。

  即使迈向花甲之龄,他仍然炯炯有神,提着一枝幼柴,反手伸向背后轻抓:“不过你从来都不晓得赠帽子,没关系。”

  对冯永硕而言,失踪十年的朱而多,与十年前并无分别,依然是深藏不露。

  就算自己身怀杀人拳,估计朱而多闪现杀机,不会允许他靠近半步,就地隔五个身位,都能瞬间秒杀他。

  “朱大人,久别无恙。”

  “哼,老骨头,早就了了。”

  “朱大人真会开玩笑,我想你再活多一百年都不成问题。”

  “靠,再活多一百年,岂不是变成人妖?你这算是诅咒我吗?” 崇祯五百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