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已是永徽元年
期间罗通只托驿站捎过一回书信亦是寥寥几语想是边关军务甚多的缘故罢倒是从李治口中是有赞誉之词王二自是暗暗为他欣慰
李治越发地忙碌当日武媚身陷感业寺时端是无日不牵挂如今匿在王府虽比自家后宫來去自如但要说寻个借口隔三差五去上一趟亦非难事只可惜一來李治年轻气盛欲效文皇事必躬亲反累得自己无暇分身;二则王皇后似有察觉已是多次旁敲侧击不得不谨慎行事
如此一來一月之中却难得出來私会一场
好在有婉儿相伴武媚倒也不甚寂寞二人关系日益亲近状若母女直惹得频儿嫉妒非常一有机会便将婉儿揪过半是恳求半是威逼好歹是断断续续传了几手剑术于她只苦了小婉儿朝文暮武不得半分空闲
王二瞧着好笑却是不敢站出來“主持正义”两个女人之间的事躲还來不及呢怎会笨到自己抓着脑袋往里凑去自找苦吃
何况王二自身亦是忙得不亦乐乎忙啥
使银子呗
倒也不是抬着箱子往人家府上送毕竟无缘无故送银子堕了自家身份不说也沒人好意思收主要还是吃喝玩乐应酬交际爱充风雅的不妨來两卷名家真迹;醉心壶中日月的自然有陈年美酒奉上;至于李义府之流的好色鬼更是简单哪个院子有个甚**点角的便伙同前往就是了
这种看人下菜手段王二自是不用人教远在鼻涤还沒擦干时便已通晓如今运用起來端是娴熟自如得心应手施者随意受者自然怎么看都是不经意的恰巧而已
时间一长这长安城内上至王侯贵胄下到歌姬舞娘若是对人言不知王二其名保准招來一大片鄙夷目光端是一时风头无二
只是这几日王二却接连被泼了两桶冷水
先是任仁瑷一通劝说让他收敛些不可太过张扬免得他人眼红惹來事端;后有武媚加以提醒多方结交固然不错却是往往费了心思成效不大还得揣摩好利益关系有所侧重才是
王二被这个一说那个一讲心中大是郁闷这日哪也不去了亦不理会他人独自搬了把躺椅窝在树荫下生着闷气
他倒是想清静一会儿只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李义府屁颠屁颠跑了來身后还带着个萎萎缩缩的矮胖家伙虽是一身中土打扮可看他后脑垂着的几条猪尾巴似的发暨肯定不是我大唐人士
王二正自琢磨着这家伙既不像是突厥人亦不似吐藩国的不知是打哪儿冒出來的
李义府介绍道:“王大人这位~是倭国來的阿云比罗夫久慕大人英名特來拜见”
阿云比罗夫赶紧恭身施礼“小人倭国阿云比罗夫见过王大人”
他娘的中原话倒是讲得挺利落想是下过不少工夫了
王二瞧了瞧阿云比罗夫又看了看李义府不无讥讽地道:“李大人你说~咱哥俩的关系你要來便來却无端端带个倭人來搞什么想比是得了不少好处了吧”
李义府一愣听他口气明显不妥按说平日來來往往都挺客气的今儿个是怎么了是了肯定是嫌这个阿云比罗夫空手而來沒落着好处是故如此不满想到这转目朝阿云比罗夫使了使眼神示意他赶快讲礼物奉上去
他自己是个见财起意的主便当全天下人都和他一般却不知王二恼火其实另有缘由
要论起因还在李治
李治平日脱不得身心中却委实挂念武媚便时常诏王二进宫去的次数多了自然不会仅仅探讯武媚近况有时国事心烦亦免不得在王二面前发一发牢骚明知解决不了什么问題但毕竟能有个人聊一聊心中多少好受些
除了武媚谈得最多的不外乎当前困境内忧外患内忧就不必多说了至于外患关键者一为突厥一为高句丽二者相较而言犹以高句丽为甚毕竟在先帝恩威并施之下突厥力量已被起内部冲突严重削弱乙毗射匮可汗亦受了我朝册封虽说眼下阿史那贺鲁频频生事但大局未乱即使有事补救亦是來得及的;反观高句丽远有前隋近至高祖太宗多次用兵均是无果而终究其原因一是高句丽久历战事防线稳固更为主要的便是有倭国在其背后撑腰
要说这倭国也委实不是东西明里受我大唐册封讨得不少赏赐暗中却与高句丽狼狈为奸尽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往往说到最后李治均会叹道:“倭国一日不除高句丽永难臣服”
这个时候王二大多会慷慨激昂道:“万岁爷调个十万八万精兵给小的明日便去把那劳什子鸟倭国荡平”
李治自然不会当真多半还得无奈地自叹道:“捉襟见肘捉襟见肘啊”
别看王二大话说得咣咣响亦知对于远在东瀛的倭国眼下却是国力难及但对于害得万岁爷整日里长吁短叹的倭人王二自是随而恨之
沒想到李义府好带不带带个该死的倭人入來王二怎会给他好颜色
李义府不知其中缘故
那阿云比罗夫自是更加不晓只道天朝上官威仪愈发显得卑恭抖抖嗦嗦掏出一个锦盒掀开一下半盖呈了上來“远道而來不曾带得什么礼物敬现上官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内里两颗鹅卵大的夜明珠奕奕泛光王二瞟了一眼不屑道“知道不成敬意还拿出來干嘛”
可怜的阿云比罗夫不晓得究竟哪冒犯了这位王大人讪讪地捧着锦盒送也不是缩回來更不是无奈之下只得去望李义府
李义府也是纳闷这礼物也算不菲了怎么他还是这副德性呢
终究人是自己引來的不好让他太过于尴尬李义府一边从阿云比罗夫手中取过锦盒递给王二一边打着哈哈道:“王大人当真是诙谐哈哈~”
东西自李义府手中递來王二倒不好不理不睬只得点点头示意他搁在一旁冷冷道:“千山万水的不会就为了送两颗破珠子给我吧”
李义府暗自骂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呢收了人家的东西不客气一番也就罢了犯得着如此冷言冷语么脸上却是不敢表露出來陪着笑道:“也沒甚事人家不过就是仰慕大人已久难得來趟长安拜会一二”
阿云比罗夫在一旁不敢吭声王二接不到话題消气便挖苦李义府道:“我说李大人他是你家亲戚呀这么热心”
李义府闻言差点为之气结我堂堂大唐官员你居然说我和他一个倭人沾亲这不是拐着弯骂我嘛
也就是他李义府居然毫不动颜依旧保持笑容道:“王大人这说的是什么话我泱泱大唐万国來朝圣上亦时有教诲要我等官员恪尽其守对四方蛮夷需多加教化”
王二听他这话倒是有所触动万岁爷口口声声“捉襟见肘”看來短时间估计还不会对倭国动手当然现在不动不等于以后不动迟早是要扫了这鸟倭国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得百战百胜既然这倭人送上门來倒也不妨假意结交一番说不得还能获悉些消息也算是替万岁爷分点忧了
念头转过脸色也就沒那么难看了“李大人说得是头先不过说笑而已说笑而已~这位什么什么云來我长安是经商呀还是游玩呢”
阿云比罗夫气得差点沒吐血傻兮兮弯了半天腰人家连名字都沒记到心里去不过好歹是正经问话了哪里还敢怠慢连忙道:“小的阿云比罗夫久仰大唐盛世长安繁华甲天下故而來此一游长长见识”
一听就知道是瞎话你他娘的真是來游玩还用得着屁颠屁颠到处送礼呀多半沒安什么好心眼
王二还真沒猜错这阿云比罗夫可不是普通倭人实乃倭王麾下征西将军此次前來一为探听大唐虚实二则想方设法结交朝中权贵如此隐瞒身份用心实为叵测
王二探手将锦盒拿过取出夜明珠握于掌心缓缓滚动道:“哦~不知阿云兄除了我这儿还去哪家游玩过了”
奶奶的连个名字都这么别扭黑乎乎一个大老爷们什么不好叫便要叫个“阿云”要撒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老兄是个小娘们吶
其实阿云比罗夫來长安已有些日子了朝中贵胄亦是识了不少坏就坏在毕竟是外來人是识了不少要说这朝中派系大致也是晓得但也只限于朝堂班列官员偏偏眼前这位王大人一不上朝二不办公乃是个编外人员原不在阿云比罗夫结纳名册之列只不过闻得王二名头又新近识了李义府听他吹嘘这王大人如何如何这才央了李义府前來拜访对王二的情况却并不十分了解
如今被王二半真半假这么一逗心想我还是挑官大的说罢省得你小瞧了我当然了还得客气客气给你留点面子如此思來张口便道:“小人才到的长安除了吴王千岁幸遇李大人引荐第一个拜见的就是王大人您了”
意思倒也明了只不过其中语句却大是不通除了吴王老子这儿是第一个那你小子又是在哪“幸遇”的李义府呢
王二差点沒乐出声來万岁爷老说我不学无术眼见这家伙还不如我呢
李义府在一旁暗呼糟糕后悔沒跟他交代这位爷和吴王可是水火不相容呀本是打算以后慢慢告诉他谁想到这家伙刚打照面就把吴王千岁抖出來呢盼只盼王二不往心里去这事混过去就算了
王二却在想哦拿吴王來吓唬老子呀好老子就成全你好歹得生个法子让你和李恪狗咬狗全本书-免费全本小说阅读网wWw.QuanBe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