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并不等于收货,也并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鸡汤云云。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美好与惊喜,然而,你得需要一颗大度的心来包容,而不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乱看。
对于付出和收货的不可相等的关系,没有人比刘表看的更清楚的了,但是,现在刘表不是死了吗?
只是可惜了他白白的做了一世好人,最后他这么一死,他的荆州接着成了别人的地盘。荆州是谁的不重要,因为除了刘表之外没有人在乎,不,现在应该说是蔡氏蔡瑁。
对于百姓们来说,反正天下都成这个样了,即使荆州再乱,还能比现在更乱吗?
所以,他们还是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的分内事,也不去整天的关心着国家发展。
刘琮本来就没有继承荆州的志愿,所以,荆州最后的归属怎么样,他也不怎么关心的。
而那最关心的就是蔡氏和蔡瑁两人了。这两人好不容易的偷梁换柱得了点东西,那北方曹贼的动作也太快了吧?他们手里握着的荆州还没有握热乎的,接着收到了曹孟德指挥大军要南下的消息。
指挥大军南下,他们荆州可是首当其冲啊!
蔡氏蔡瑁两人急昏了头,倒还是比刘琦好一些。
刘琦本该是最正规的继承人,结果被两个姓蔡的这么一搅和,等他再回到荆州的时候……还回什么?荆州都成人家的了,他还是好好的守在他的江夏吧!
所以说,付出和收货是非等价的。
刘表付出的最多,得到的确是最少的,便是死的时候,都还误会着大儿子不孝顺。而其次是刘备,对于荆州的心思,刘备付出的也挺多,结果,最后却落入到了别人的口袋,这让他怎么能不气?
然而,是非怨憎到头来终有结果,老天爷是不会厚此薄彼,更不会偏爱于某人的。
所以,最后那个在除了实在是没有福气的刘表之外,刘备还是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刘备之后那就是蔡氏蔡瑁两人了。这两人付出的同样不少,最后落得的结果却也不怎么样。好了,这两人的结果才算是正常,因为那同样付出了努力的刘琦刘琮两兄弟,最后好像也没有得到多少好处。
曹孟德的动向可以说是一个指标,只要他的大军指向哪边,那所有人的目光就会盯着哪边。而现在,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荆州。
要是硬拼,肯定没有半分的胜算,要是智取,刘琮还没有自大到那种地步。
刘琮跟几个肱骨之臣商量了一下,那几人一致给出的建议都是很明确的——投降。
与其那么丢人的被人打出来,那还不如自己干脆点,然后大开门户的去迎接着曹相。或许还可以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把曹相的到来就当做是朝廷的指令嘛!而荆州牧本来就是朝廷划下来的世袭的,如今再还了回去,那应该也不算太丢人。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通过这种自我安慰的法子了。
但是,刘琮可是不能做主的。这个荆州,现在第一把交椅的,还是姓蔡的人。
刘琮把这事详细的给母亲汇总了一下,他的作用基本就是个传达器,然后遇见这种大事还是希望母亲拿个主意。
蔡氏一个女人能有什么主意?在儿子告诉了她投降的打算之后,蔡氏转头告诉了蔡瑁,希望蔡瑁可以帮她拿个主意。毕竟兄长还算是个可以做主的男人,而这一个妇道人家的去决定什么大事,那传出去名声也不好听啊!
蔡氏把这件事情又原封不动的转告给了蔡瑁,最后,这蔡瑁一合计,投降的弊端与不投降的弊端分别是什么,细细一想,不行,还是投降吧!
要是不降的话,面子上是很丢人的,不过,这荆州牧丢的人,和他蔡瑁有什么关系?
但是,这万一不投降,蔡瑁可听说了那丞相大人是个狠角色,他率军出战打了败仗的话是他自己面上不好看,再者,万一战场上发生个什么意外,他再也回不来了,那他找谁哭诉去?
生命是人生无限发挥的重要保证。
这一点,对于蔡瑁来说可是非常的小心翼翼的,他觉得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打赌。
还有,刘琦在江夏隔岸观火,刘备在新野虎视眈眈,这两个人可都是不好对付的,万一趁着他去和曹孟德作战的时候,两人一想,然后占了他的荆州怎么办?
毕竟,这要是作战,其中真的是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不确定因素弄的蔡瑁实在是不敢赌上一把,更不敢下那种保证,然后,对于他来说,最保险的办法不就是投降了吗?
蔡瑁把自己的想法和蔡氏一说,蔡氏又传给了刘琮。就这么一层又一层的传下去,刘琮为着百姓的安康,也不愿意发动战火,所以,他直接写了降书,然后派人送给了丞相大人。
对于荆州的处理就是这么的迅速干脆,若是刘表还在的话或许另当别论,不过现在荆州本身就出了大问题,也就是说,还是曹孟德选的时间巧妙,所以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收到了不菲的收货。
当曹孟德看见那降书的时候,他自己都有些不可置信,这也实在是太顺利了吧!那荆州就不在抵抗抵抗了?
曹孟德身边的第一谋士荀彧见了丞相如此态度,不觉有些好笑,“孟德兄,现在荆州乱的很,你也不用怀疑了,我估摸着,这降书恐怕还和那蔡瑁有不小的关系呢!这个人最是狡诈,或许正是他担心自己的军队,又恐荆州遇袭,所以才这么能这么快的首肯投降的。”
曹孟德微微颔首,并没有表现出其他的意思。
好了,现在荆州这个隐患已经解除了,那么还剩下两个主要的,是不是该着琢磨下怎么挑了刘备和江东孙权了?
这两个人,一个善于伪装,一个善于防守,可都不好寻找弱点啊!
哼!来次大规模的搏击,就不信他们能逃的了。 谁主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