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虽然说刘表最后还是决定了要遵循礼制,让自己没有犯过什么错误只是不讨喜的长子刘琦继承荆州大业,不过,等这刘表两眼一闭,双手一撒,两腿一蹬,然后会发生什么,可就没有人能保证的了了。
而现在,还不等刘表撒手归西,那专门趴墙角的蔡氏心中早就有了想法。
先发制人后发被人制,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么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
蔡氏作为封建女性中有独立性有自主能力深知女权的重要性的女人,也算是这个时代里的佼佼者了。遇到事情,自然就有着解决的办法。若是实在没有,他还有个兄长蔡瑁。
蔡家的男人一向厉害,姓蔡的女人也不赖。比起蔡氏,还有个著名的蔡文姬,当然,那些已经是后话了。
现今刘表还躺在病榻上,刘表生病的消息传的很快,不止刘备知道,远在江夏的刘琦也知道了。父亲重病,无论从什么角度上来看,他都有一定的必须的理由要回去看望他的父亲,这并不是在说笑,而是一种很认真的态度。
然而,刘琦的一厢情愿最后只能是泡汤了。
因为有两个蔡某人在那儿强而有力的阻挡着。
既然刘表已经把立长子的想法和刘备商量了,那么,若是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定不会改变的,蔡氏也没有指望刘表能改变想法,只是,先这么把刘琦给阻挡在外面,然后打击刘表,谁让他那么偏心的?
这么一来,等刘表病逝之后,她直接篡改了遗书,把小儿子立为继承人,这样的话,其他人反对的声音也会小一些。至于这个唯一知道真相的刘皇叔,哼哼,上次算他命大,蔡氏就还不相信了,那个刘备每次都能有那么好的运气。
把计划打定之后,蔡氏和兄长蔡瑁这么一商量,然后兄弟二人都觉得这个法子还不错,二人这么一合计,就有了把长子刘琦挡在外面的那一幕。
刘琦心中急切,他还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只是这父亲病重,身为儿子,怎么也得回去看一眼父亲啊!然后蔡氏出面了,刘表病重,蔡氏还算是当了一半的权。
她轻飘飘一句“刘表不见任何人”,直接把刘琦给打发了回去。后来,刘琦在下属的撺掇建议下,决定再次锲而不舍的去荆州探望他的父亲,等到了那个时候,刘表病逝,而荆州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
刘琦本着孝道来找他的父亲未果,刘表也等着大儿子还见他可就是不见个信儿。于是,这对父子真真算是急死了人。
但就是没有碰到一起。
刘表本来还是等着他的大儿子来看望他,然后父子俩说点体己话,来嘱咐他大儿子两句,却迟迟未果。
最后,刘表抱憾而去,刘琦还在守着他的江夏。
刘表去世后,蔡氏立马推举了小儿子。反正不论大小,那都是刘表的儿子,和别人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呢,这个把荆州给刘表的哪个儿子,也就是单看人家高兴呗!和旁人是没有丝毫的关系的。
不过,总有些意外超出了蔡氏的想象,她以为,自己足可以把荆州众人收服,安安稳稳的当她的刘夫人的美誉,然而,还是出现了意外,这个意外不是别人,而是她的小儿子刘琮,也就是她费尽心思的力保的人。
蔡夫人和那刘表的长子刘琦没有任何的关系,而她做的这一切都是基于她的利益而考虑的,所以,她做的这些,保护的也都是她蔡家以及和她亲近的人。那个和她最亲近的人,确是没有想到摇身一变,竟然连蔡氏自己都不认得了。
刘表病逝后,蔡氏连同着蔡瑁改了遗书,前面有赵高这先例了,所以,改做什么,改怎么做,蔡夫人心中也很有数的。而刘表病逝的事情并没有告知刘备和刘琦,等这两个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估计她儿子已经坐稳了荆州了。
就在他们都以为大功告成的时候,颇具正义气息的刘琮提出了异议。
“我大哥在江夏,我叔叔在新野,若是任由我坐了这荆州的位子,恐怕谁也不会福气。而且,从礼制来看,大哥比我更有资格坐在那个位子上。所以,依我所见还是修书一封告知我大哥,然后请他回来坐镇荆州。”纵然有那诏书,刘琮这孩子也很实在的回道。
蔡夫人气的不行,如今他有这么好的先决条件,居然还在这儿推辞,知不知道什么叫紧迫感?知不知道什么叫政治危机?这政治上的问题,是随随便便的说让就让的吗?
真是太气人了。简直就是让她这个做母亲的为了儿子而东奔西跑的感觉不值!
真是的,读了一大通圣贤书读傻了?人家看了那位子都是争先恐后的抢,她这儿子倒是好,有如此好的便利条件,却还在这儿大方的让出来。
蔡氏给了兄长蔡瑁一个眼神,蔡瑁很有心灵感应的明白了妹妹的意思。于是,他们两人也不多说,说多了都是废话,蔡瑁手握重兵,直接以暴力解决了问题,把外甥推上了那个位子。
能用暴力解决的问题谁还用温和的手段?
而刘琮毕竟势力单薄,人单示弱的,也没有办法,只好惴惴不安的在母亲和舅舅的安排下坐了下来。而这坐了还不过一刻钟的,身为荆州之主的他,接收到了来自于北方曹相的挑战。
原因?
不重要的。
只要别人想找你的麻烦,总会有原因的。
过程?
不重要的。
只要看看这北方和荆州的兵力的比较,谁强谁弱,那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也不需要分析更不需要想什么对策了。
结果?
不重要的。
不不不,身为荆州之主,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他,要他给出一个结果。
刘琮很无语,他压根就不想来趟这浑水啊!不是还有大哥和叔父吗? 谁主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