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主持大局,权臣陌路
北风过境,带走了阴沉沉的冬天,也带走了唐国公李昞的最后一丝气息。春寒料峭的时节,唐国公府一片萧肃。伽蓝看着陪伴多年的夫君躺在冰冷的棺材里,心生悲凉之意。
耳畔传来李氏家族叔伯兄弟的窃窃私语声,伽蓝悄悄看向围坐一堂的人群,心里害怕极了。这些李氏族人背着自己不知道偷偷在商议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趁机抢夺本该属于渊儿的东西。
看着儿子天真的眼神,轻轻抚摸儿子稚嫩的脸颊,伽蓝默默将儿子抱入怀中,心里的焦虑和不安愈加强烈。
“夫人,随国公杨坚到了。”
“快,快请他进来。”
杨坚刚进门,便看到满脸愁容,楚楚可怜的伽蓝,轻声安慰道:“国公夫人,节哀顺变。”
伽蓝看到杨坚进门的那一瞬间,心就踏实下来,再听着他柔柔的安慰声,眼圈瞬间红了,心里却是万分温暖。“杨妹夫,你来了就好。”
杨坚看出伽蓝的担忧,轻声安抚道:“四姐请放心,我答应唐国公的事,绝不会食言。”
“他们在里面讨论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不便插嘴,全靠杨妹夫替我们娘俩做主。”
“跟我一起进去吧。”
伽蓝带着儿子李渊默默的跟在杨坚背后,屋子里的人见杨坚进来,纷纷起身迎接。一番寒暄之后,李氏族人便和杨坚讨论李昞生前的遗嘱,以及唐国公府掌权的问题。
也许是因为李氏族人的长辈公正严明,也许是因为杨坚坐镇掌控大局。所有事情竟然就这么和谐的商讨完了,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分歧和争议。
商议完毕,族中叔伯帮忙举行唐国公丧礼。由于新任唐国公年龄太小,随国公帮忙主持府中大局。繁乱中,伽蓝静静的盯着忙前忙后的杨坚,内心百感交集。
李渊悄悄走到母亲身边,抱着母亲问道:“娘,你怎么哭了,是不是想阿爹了?”
伽蓝擦了擦眼角的泪,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对,娘想起以前刚刚认识你爹的那些日子。”
“渊儿也想念爹,姨父说如果真的太想念,那就找点事情做,那样心情就会好起来。”
伽蓝回头看了一眼远处忙碌的杨坚,温和的吩咐道:“你姨父帮了我们李家这么多,长大以后你一定要好好孝敬他,知道吗?”
李渊轻轻点头,稚嫩的小手轻轻擦拭伽蓝脸上残留的泪珠。“知道了,娘别伤心了。”
“好,娘不伤心了。”伽蓝暗自叹息一声,起身,牵着儿子的手往屋子里走去。
****************************
办完李昞的丧礼,杨坚刚刚回到封地没几天,就接到陛下的圣旨,让他尽快入京觐见。杨坚心下犹疑,总觉得此去京城不会太平。
“都已经两三年没有动静了,陛下怎么突然又传召让我入京?”
伽罗同样察觉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心里面也有些不安。“难道又有人向陛下告你的状?”
杨坚轻皱眉头,想了想否定道:“这几年,我也没干什么,也没招惹任何人,还能有什么事情被人抓到把柄?”
“会不会是我们疏忽了什么?”
“郑贲,这段时间京城有什么动静吗?”
“风平浪静,并无异常。”
听到郑贲的回答,杨坚心里隐隐感觉确有大事要发生,沉默片刻,继续问道:“现在在京城的都有哪些人?”
“太师宇文护前段时间刚刚从同州回到长安,卫王宇文直上个月就回到京城。好像齐王宇文宪,还有多位大将军也已经动身赶往长安。”
听完这一串名字,杨坚心里踏实了些,不再那么焦虑。“这么说,不止我一人接到圣旨,应该不是针对我而来。”
“阿坚,你说这是一次正常的入京觐见,还是早有预谋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很难说,表面上看,入京的人选都没什么问题,不像有诈的样子。不过越是风平浪静的时候,越有可能发生大的变故。”
伽罗听完杨坚的解释,心里更加紧张害怕,焦虑的看向自己的夫君。“那我们该怎么办?万一是一场阴谋,我们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如果不去,那不是正中他人下怀,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派兵剿灭我们?”
“阿坚,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次有大事要发生。以往陛下召你进京,我都没有过这样的直觉。”
思虑良久,杨坚淡淡开口道:“如果真是陛下的意思,我想我们应该是安全的。就怕是太师想让我们这些人进京,那此行可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你手下的情报就没有丝毫预兆吗?那些与你交好的世家子弟就没有一人透露出什么消息吗?”
“一点征兆都没有。要么真的没事,要有也是翻天覆地的大事。伽罗,我们还是别多想了,也许是我们自己吓自己呢?”
虽然知道想太多毫无意义,只是伽罗还是忍不住往坏的方面想。“要真的发生大事呢?”
杨坚轻轻一笑,劝道:“真发生大事,我们也不是主角。到时候京城中兵荒马乱的,谁还顾得上谁,我们见机行事,偷偷溜出去便是。”
“说得也对。不过我们还是要小心行事,做好万全准备。”
“放心吧,京城中的消息,我时刻都在关注着。随行的将士都是心腹之人,万一事发即刻撤离京城。”
杨坚这边刚动身离开封地,宇文护回京之后便依礼入宫拜见太后。宇文邕一早等候在宫门口迎接宇文护。
已近花甲之年的宇文护,如今也已经垂垂老矣,早已没了昔日的风采。正值而立之年的宇文邕却比之前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
“晋国公辛苦了。”宇文邕躬身向对方行了一个家人礼仪。
宇文护随意的回了一礼,回应道:“为国分忧本就是臣的职责所在,谈不上辛苦。”
“太师此次回京会多呆上一段时日吧。”
“陛下是不是有事情要吩咐老臣去做?”
宇文邕温和一笑,走近一步,轻声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太后年纪大了,却酷爱喝酒,我跟她说了很多次,她都不听,兄长你帮我劝劝她吧。”
听到宇文邕叫自己兄长,宇文护特别受用,心情顿时愉悦放松。“陛下都劝不动,老臣的话,太后会听吗?”
“当然会听,太后一向和兄长聊的来。我这有一篇周公写的《酒诰》,兄长不妨念给太后听,兴许太后就戒了爱喝酒的毛病。”
宇文邕一边说,一边从怀中取出一卷《酒诰》递了过去。
宇文护看了看一脸平和之色的宇文邕,轻笑一声,接过那篇酒诰。“没问题,正好老臣也需要去向太后请安,顺便帮陛下劝一劝太后也好。”
“我陪兄长一起去吧。”
兄弟二人一路并肩行走,一路闲谈。此刻没有君臣之分,没有权力之争,宛若普通百姓之间的兄弟情谊。两人一路行至太后寝宫,方才停下话语。
“微臣宇文护向太后请安。”
“晋国公回来了,快过来坐,陪我这老太婆聊聊。”
宇文护看着叱奴太后精神健朗,微微一笑,问道:“太后,臣听闻您酷爱喝酒,不知道此事是否属实?”
叱奴太后,微微有些震惊,随即乐哈哈的回应道:“啊哈,也就闲暇时贪杯多饮了几杯而已,太师何必如此当真。”
“太后,喝酒伤身,还是少饮为妙。臣这儿有一篇《酒诰》,不知道太后是否有兴趣听一听。”
“既然太师有这个兴趣,那就念来听听吧。”
得到太后允许,宇文护拿出《酒诰》,一字一句认真地读了起来。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