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独木难支,兄弟情深
回到周军大营的时候,已是四更天,宇文邕刚刚侥幸逃得一命,又冷又饿的他没有顾得上休息,便马上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时值腊月,天寒地冻,经过数月连续作战的周军早已十分疲劳,现在又遭遇了这样一次惨败,将领们大多产生了畏难情绪,纷纷建议撤军。
宇文邕静静的看着将领们眼中的颓丧之色,心中有些迷茫,也有些不甘,或许还有一些沮丧。正在他游移不定之时,耳畔响起慷慨激昂的声音。
寻着声音望过去,宇文邕发现原来是大将宇文忻。
“昨日只是因将士轻敌,稍有不利,何足为怀。大丈夫当死中求生,败中取胜。如今破竹之势已成,怎么可以弃之而去!”
“言之有理”齐王宇文宪满脸赞赏之色。
王谊低头静思片刻,跟着附和道:“我也赞同。”
听完宇文忻的这番陈词,宇文邕内心又燃起一丝希望,只是他仍然没有表态。现在赞同的声音还太少,他没有办法就这样冒然做出决定。
刚刚投降的段畅仔细观察了一下宇文邕的神色,心知对方现在定是心有不甘,却又有些迷茫,无法做出决断。犹豫片刻,段畅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末将对晋阳城的部署十分了解。其实,如今城内兵力非常有限,高延宗现在只不过是在硬撑而已。”
听到段畅的话,宇文邕忽然之间信心十足,不再有任何迟疑。“既如此,诸位将领立马集结部队,进攻晋阳城。”
晋阳城内,取得了一场久违的胜利,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压抑已久的齐军全都聚在一起饮酒庆祝,一个个喝得烂醉如泥。
高延宗以为宇文邕已经被乱军所杀,派人在尸体中寻找长须者却没有找到。这一切让他忧心忡忡,却毫无办法。
环顾四周,只有他一人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虽然他竭力劝说将士们保持警惕,提醒众人周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只是沉浸在狂欢中的将士们,没有一个人能听得进去他的忠告。
黎明时分,一夜没睡的宇文邕精神抖擞,再次亲临战场,指挥部队攻城。但此时的齐军不是醉了,就是睡了,哪里有什么还手的能力?
很快,周军就占领了整个晋阳城。高延宗独木难支,力屈被擒,唐邕等人也兵败投降。只有莫多娄敬显单骑逃出,奔邺城而去。
*******************************
月夜,清冷孤寂,杨整悄悄的走进大哥的营帐内。此次出征,兄弟二人不在同一军中,和大哥争吵了这么多年,这次分开作战,杨整竟然莫名的有些想念大哥。
趁着全军休息的空档,杨整想着还是过来看望一下自己的亲哥哥,毕竟明天一早,两军就要分开行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兄弟俩才能再见面。
“真想不到,不到一天时间,不费吹灰之力邺城就被攻破了。”
杨坚回头看了一眼略显拘束的二弟,冷笑道:“有高纬这样的对手帮忙,破哪座城都容易。”
杨整轻轻点了点头,进一步靠近杨坚。“听说此前,任城王高湝和广宁王高孝珩给他出过好几个主意,只是都被他否决了。要不是他不战而逃,邺城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败下阵来吧。”
“高纬否决的何止是这两个人的主意,齐国能征善战的将领大有人在,全都被他弃之不用,偏偏只宠信那几个无能又不耻的小人。碰到这样的君主,也算他们倒霉。”
“还好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我们才有机会打到齐国腹地,建功立业。陛下这一路对敌国的有识之士,还有忠义将领都礼遇有加,实属难能可贵。”
听到此话,杨坚立马来了兴致,问道:“陛下在邺城对哪几个人特殊礼遇?”
杨整楞了一下,睁大眼睛盯着杨坚,一脸不解。“大哥问这个干什么?你想结交他们?”
杨坚白了一眼这个傻乎乎的二弟,脸上微微不快之色。“这些人日后都会为朝廷效力,我至少得知道哪些人深受陛下赏识吧?否则哪一天陛下问起,我都搞不清他说的是谁,那岂不是丢人现眼?”
“说的也是,大哥现在得更加关注朝政大事。邺城受到礼遇的只有率部死战的慕容三藏,还有一个中书侍郎李德林。不知道为何陛下对这么一个书生推崇备至?”
“李德林?”杨坚脑子里迅速闪过一些消息,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大名都传到大周来了,他自然不是一个普通的书生。”
杨整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哦,说的也是。对了,陛下还下诏为斛律光平反,追赠其为上柱国、崇国公。”
“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杨坚冷冰冰的回道。
语毕,兄弟二人顿时陷入尴尬的沉默。良久之后,杨整偷偷看了一眼杨坚,怯生生的问道。
“大哥,这次平阳、晋阳、邺城三次大战,你的战功和其他几军主帅比起来,似乎不太显著。人家都争先恐后立大功,你就真的甘心跟在后头立些不起眼的小功?”
杨坚低着头,随意的翻着手上的名册,一脸平淡的回道:“反正打的是胜仗,他们想立大功让他们立去,我跟他们抢干什么?”
杨整看着大哥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心里暗暗着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成名机会,以后就很难再有了,大哥真愿意就这么放弃?”
“我年少时就已经成名,现在多立那么些功也不足以让我名气更盛。而且成不成名,对我来说无关大局。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活下来,未来的路还长着。”
停歇片刻,杨坚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他抬起头认真的看着二弟,语重心长的接着说道。
“如果真想功成名就,也不止在战场上扬名立万这一种。战功卓著,顶多也只是荣宠一时,还可能招致杀身之祸。想要让杨家再次振兴,长远发展,光靠我们兄弟俩立些战功可不够。”
杨整心里明白大哥说的挺有道理,只是他向来不太喜欢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大哥说的那些官场斗争,我也没什么兴趣,也不是太懂。我还是安安心心,上阵杀敌,多立些军功。”
杨坚看了一眼二弟身上的伤口,轻轻皱了皱眉,低声责怪道:“好歹也是个将军了,以后打战还是多动点脑子,别只想着向前冲向前杀。”
杨整心知大哥这是在关心自己,嘿嘿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回道。
“我没大哥这么有谋略,也没大哥这么大的权力。除了身先士卒,除了靠着这身本事浴血冲杀,目前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你平常上战场机会不多,官场上也没怎么历练。保护好自己,以后征战次数多了,或许会成为一员猛将。”
听到这一番鼓励,杨整心头一热,低着头满脸愧疚之意。“大哥,谢谢你。”
杨坚悄悄站起身来,手掌轻轻搭在杨整肩膀上,安慰道:“再怎么说,我们也是亲兄弟,以前的事都忘了吧。”
杨整抬起头,四目相对,兄弟二人会心一笑,恩仇尽了。心下犹豫了一阵,杨整吞吞吐吐的开口道。
“大哥,明天要去河北那边,追击高湝和高孝珩?”
杨坚轻笑一声,淡淡回道:“你不是觉得我立的战功太少吗?陛下也这么觉得,所以给了我这么一个大好机会。”
杨整心里暗暗佩服,想夸大哥,却总觉得有些别扭,害怕对方觉得自己有意奉承。
“你说得话,差不多都应验了,真是料事如神。以前我还老觉得你,不思进取、不懂分寸。现在看来是我不够聪明,看不出你心里的大智慧。”
杨坚看着二弟脸上局促的表情,不满的质问道:“你这什么表情,夸我几句,你怎么还这么别扭的?”
听着大哥骂中带笑的话语,杨整低头笑了笑,回道:“我们兄弟俩,好多年没有好好交流过了。今天这么和谐,有点不太习惯。”
“行了,等这次凯旋而归,以后我们兄弟几个分工协作,有商有量,共同完成父亲的遗志。”
“好。大哥此去河北征战,千万要小心。”
“你有什么不放心的。这么多年,我做了这么多事,有哪一次失手过?倒是你一向冒冒失失,受的伤也不轻了,别在傻傻往前冲,还是注意保护好自己吧。”
虽然是责备的话语,杨整却感觉到大哥由衷的关心,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暖暖的笑意。“说得也是,大哥行事向来谨慎,又有勇有谋怎么会有事呢。我们回京之后,再相见。”
“早点回去歇息吧。明天我们各自都有任务。”
“好,大哥你也早些休息。”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