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

第199章 临阵逃脱,惊天大逆转

  高纬和冯小怜、穆提婆(陆令萱之子)等人骑着马,远远地在后方观战。战场上刀光剑影,杀声震天,血肉横飞。习惯于莺歌燕舞,千娇百媚的冯小怜看着眼前的血腥场面,心惊胆颤。

  两军交战不久,齐军的左翼稍微有些后撤,冯小怜吓得花容失色,用手捂住了眼睛,惊叫不已:“陛下,我军败了,我军败了!”

  从来没上过战场的穆提婆听闻此言,顿时也失了分寸,大声叫嚷道:“陛下快走!陛下快走!”

  毫无主见的高纬听到爱妃和心腹宠臣的鼓动,毫不犹豫地想逃。他拨转马头,赶紧带着冯小怜等人仓皇向晋阳方向逃窜。

  大将奚长乐慌忙追了上来,苦口婆心地劝说高纬。“陛下,打仗的时候,进进退退都是常事,如今我军阵容齐整,并未落下风。陛下您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请您赶快回去,以安定军心。”

  武卫将军张常山也赶了过来劝道:“陛下别走。刚才退下的部队,现在又集结好了,很完整,没有任何损失。不信,您可以派太监回去看。”

  听了他们的话,高纬立马又改变了想法:“是啊,又没败,逃什么?”

  当此之时,穆提婆紧紧地拉住了高纬的胳膊,哀求道:“陛下,您别相信他们说的话。快走,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穆提婆的话如当头棒喝,瞬间将高纬砸醒。他不再迟疑,慌忙带着冯小怜等人向晋阳方向逃窜。

  齐军将士看着后方旌旗摇动,似乎有人在撤逃,一时慌了手脚。眼尖的一些将士,立马认出临终脱逃的是高纬一行人,心里皆愤懑不已。

  “快看,陛下带着人逃跑了。”

  “什么,这个王八羔子,居然就这样丢下我们不管了。”

  “弟兄们,这样的狗皇帝,我们为什么还要替他卖命?”

  “走,老子不干了。”

  失去了斗志的齐军,就如失去了桥墩支撑的桥梁一样,顷刻之间就垮了。他们全都四散奔逃,军资甲仗扔得到处都是。

  周军乘胜追击,齐军伤亡惨重,被杀的就有万余人,被俘的和逃亡的就更多了。只有高延宗临危不乱,率自己所部全军而还。

  齐军全部退走,经历了一个多月艰苦卓绝的战斗,梁士彦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看到刚进城的皇帝宇文邕,梁士彦激动万分,泪如雨下。“臣差点见不到陛下了!”

  看着这个满脸疲惫满眼血丝满身伤痕,却依然满腔热情的爱将,宇文邕也满怀感动,禁不住热泪盈眶。

  一番煽情的感慨之后,宇文宪轻声提醒道:“陛下,接下来我们是见好就收,还是继续进军?”

  此时此刻宇文邕内心很矛盾,一方面他很想乘胜前进,直捣晋阳。另一方面他也知道,在经过连续两次长途奔袭后,将士们都已经十分劳累,再没有多少力气杀敌。

  思虑良久,宇文邕最终还是决定撤军。

  就在他准备回军时,梁士彦拦住了他的战马,极力劝谏:“陛下且慢,齐军遭此大败,必然军心浮动。现在进军,定能成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看着梁士彦殷切期盼的眼神,宇文邕瞬间改变了主意,他紧紧地握住梁士彦的手,眼里满是激动之色。

  “你说得对,如此良机岂能错过。梁刺史,请你继续镇守晋州。其余众将,随寡人继续北上。”

  话音刚落,便有几位将领出声劝阻道:“陛下,将士们连夜赶路,长途奔袭,人困马乏。此时再进攻,只怕没有多少胜算。”

  宇文邕顿时冷下脸来,质问道:“你们的意思是让寡人撤军?”

  “请陛下为将士们着想。”

  片刻的迟疑之后,宇文邕心里渐渐燃起一阵怒火,厉声呵斥道:“卿等若疑,朕就独往!”

  此话一出,所有将领都怔在原地,没人敢再说一个不字。大军开拔,一路向东追赶。

  行至半途中,周军在野外安营扎寨,养精蓄锐之后再准备奋力追赶高纬等人。宇文邕正在大帐内和几路军主帅商量后续行动,忽然之间探马带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陛下,有一个自称穆提婆的齐国将领前来投降。”

  听到这个名字,宇文邕顿时愣住,随即反应过来。“穆提婆?就是齐国那对祸国殃民的陆令萱母子?这时候跑来,倒是帮了我们大忙。让他进来。”

  “小人穆提婆参见陛下。”

  看着跪俯在脚下,一脸媚相的穆提婆,宇文邕深感厌恶。只是如今这个人留着还有不少用处,宇文邕不得不压抑脸上的鄙夷之色,平和的问道:“你就是高纬的宠臣穆提婆?”

  “陛下,高纬昏庸无能、滥杀无辜、视将士们的生命如草芥。小人是来请求陛下为齐国将士和百姓做主的。”

  “哦?这么说你是来送份大礼给寡人的?光你这个名头就算是份不错的大礼了。”

  听着宇文邕温和的话语,穆提婆内心狂喜,谄媚道:“能为陛下效劳是小人的荣幸。”

  “你的家人都还在邺城吧,就不怕高纬把他们都杀了?”

  “请陛下为小人做主,小人的母亲陆令萱被高纬逼迫自尽,其余家属全部被诛杀。”

  宇文邕暗自冷笑一声,一脸平淡的看向穆提婆。“这么说,你投降我倒是付出了不小代价。这样吧,寡人封你为柱国,宜州刺史。”

  “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跟寡人说说晋阳的情况,还有高纬的去向。”

  穆提婆得到宇文邕的册封,心里感激不尽,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高纬仓惶逃往晋阳之后,听说陛下您将攻打晋阳,不顾群臣反对,随即又准备出逃至突厥。路上随从逃散,他才改道逃亡邺城。”

  “至于晋阳城内,如今只剩安德王高延宗率军抵抗。高纬出逃之前任命他为相国、并州刺史,总领山西兵马,全权负责晋阳防务。”

  听完穆提婆的描述,宇文邕信心大增,沉声吩咐道:“传寡人将令,明日开拔,直逼晋阳城下。”

  众将闻言,齐声回道:“遵命。”

  “来人,替寡人下诏。敦促齐国将领以穆提婆为榜样,放弃抵抗,弃暗投明。”

  “遵旨。”

  穆提婆的投敌北齐军的士气影响极大,连高纬最信任的宠臣都投降了,其他人还有什么顾虑?

  齐国各地的文臣武将纷纷响应号召,投降周军,其中包括深受高纬信赖的中领军贺拔伏恩。

  与此同时,高纬早已失去了人心,晋阳城内的军民都不愿再为他卖命。留在晋阳的将帅唐邕、莫多娄敬显、段畅等人找到了高延宗。唐邕等人告知高延宗,只有他称帝,众将士才会效命。

  权衡利弊之后,高延宗临危受命,决心接受建议称帝。仅仅一天之后,宇文邕就率领大军抵达了晋阳城下。宇文邕亲自指挥,周军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开始攻城。

  城墙下,周军的军服、旗帜全都是黑色,此刻晋阳城的四周全是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黑云压城,令人不寒而栗。

  高延宗毫不畏惧,立即紧锣密鼓地组织防守。高延宗任命莫多娄敬显等人守南门,段畅等人守东门,自己则亲自守北门迎战宇文宪。

  战争一直在持续,从早上开始交锋,一直到傍晚没有片刻停歇。黄昏时分,负责防守东门的段畅眼见敌军无穷无尽、声势浩大,心里面渐渐萌生退意。鬼使神差之间,竟打开城门投降了敌军。

  城门洞开,宇文邕亲率将士们蜂拥而至,纷纷冲进城去。

  此刻宇文邕的心情非常振奋:晋阳,齐国的别都。这个高欢苦心孤诣营造的根据地,马上就要被自己踩在脚下了!

  只是宇文邕似乎高兴得太早了,仅仅几分钟后,形势就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听说东门失守,高延宗没有惊慌,马上率军从北面赶来增援,此时莫多娄敬显也率军从南面赶了过来。

  在高延宗和莫多娄敬显的合力夹击下,周军前锋抵挡不住,败退下来。一时间前面的人急着往后逃,后面的人急着往前冲。

  两股人流撞在了一起,各不相让,顿时乱成一团,狭窄的道路很快就被堵得水泄不通。

  高延宗趁势率领齐军从后面追杀。众多的周军此时全都挤在了一起,根本无法动弹,早已丧失了还手之力。

  率先冲进城内的几千名将士,除了少数逃出外,其余几乎全被高延宗的援军杀光屠尽。此前还意气风发的宇文邕几乎陷入了绝境。

  他的左右随从不是被杀了,就是跑散了,而他的后面就是如潮水一般涌来的齐军。长矛在身后呼呼作响,宇文邕魂飞魄散,内心跌落到冰点。

  我命休矣!难道此时,此地,就是我宇文邕的葬身之地吗?

  千钧一发之刻,宇文邕的身旁闪过两个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齐国降将贺拔伏恩和皮子信。两人对晋阳的地形了如指掌,一前一后保护着宇文邕从小路躲过了齐军的追杀,偷偷逃到了城门口。

  城门竟然还开着,因为门下积尸太多,城门根本就关不上。贺拔伏恩惊喜万分,护卫着宇文邕冲了出去。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