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另做打算,可怜可叹可敬
回到府中,众人见到身受重伤气息微弱的杨坚皆惊骇不已。杨夫人一看儿子的伤处就知道事情怎么回事,愤恨的看了夫君一眼,慌手慌脚的前去安抚儿子,眼泪也如泉水一样喷涌而出。
伽罗眼眶微红,调整好情绪,镇定的吩咐众人准备一应物品替夫君疗伤,再吩咐芷云快去抓药煎药,以备后用。杨忠淡漠的吩咐厨房悉心准备少爷的饮食,别让他饿着。随后一脸冷峻的进了书房处理其他事情去了。
宇文毓正想着明日该如何劝杨氏父子替自己效力,宇文邕一脸严肃的进来告诉了他军营里发生的事情。消息虽然没有传开,但是朝中百官大多都已知晓此事,只是没有传入民间而已。
“什么?杨坚被杨柱国重打六十军棍,那他怎么样了?”宇文毓一脸惊惧的盯着宇文邕。
宇文邕沉默半响,平静的回道:“无性命之忧,不过伤的很重。看来不是做做样子的,而是实打实的下了狠手。”
宇文毓静默良久,神情冷峻的说道:“杨柱国一向宠溺他的儿子,怎么可能会如此冷酷无情,一定是宇文护搞的鬼。这个混蛋,实在是越来越过分了。”
宇文邕迟疑片刻,回道:“据说这一次太师并没有给杨柱国施加压力,只是正好撞上杨坚触犯军法,不得不铁面无情。不过知悉此事的朝臣大多和皇兄看法一致,他们也觉得是宇文护暗中施压了或者动了手脚。”
宇文毓冷哼一声,淡漠道:“杨坚做事一向稳妥,怎么偏巧宇文护去军营就被抓到把柄。就算军法处置,二三十军棍足够,为何罚的如此重。摆明了故意整他,他这是在敲山震虎,警告我吗?”
宇文邕看了一眼神情不爽的皇兄,平静的回道:“事实如何现在难以定论,不过此后宇文护想拉拢杨家也好,打压杨坚也罢,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了。百官们几乎已经认定这次又是太师在打击报复杨坚。因为除了他以外没有人有这个动机,也只有他才能有这个能力在军营里动手脚陷害杨坚。”
宇文毓冷静下来,反倒心生疑窦,问道:“阿邕你也觉得杨坚肯定是被陷害的?”
宇文邕不置可否,回道:“虽然不知道幕后之人是谁,但是杨坚无辜受罚这是肯定的。集合时间相差一个时辰,以杨坚的为人处事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的。就算真是百密一疏,他手下的人又不瞎又不聋,何至于闹到如此地步。”
宇文毓听到此话,重新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前皇后寝宫失火的事情他都可以强行安插到杨坚身上,还妄想以此杖责杨坚。这一次一定又是他在兴风作浪。看来他不整垮杨坚誓不罢休,我们估计得另想办法了。”
“如果这次他真的是奔着整治杨坚去的,那他也算不上什么聪明人。此招不但损还昏,要是他好好拉拢杨柱国我们反倒有些被动,现在这局面至少很难让杨家向着他了。”宇文邕脸上不禁意见露出一丝冷笑。
“阿邕说的对。只不过宇文护此招不但坑了他自己,也让我们一时半会无法找杨家帮忙。我们的计划里少了杨坚这个领头的,恐怕有些难以实施。这样说来宇文护可能一早就算好了这点。”
宇文邕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急忙问道:“皇兄是准备暂停计划,还是另找人代替杨坚?”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计划好了,岂能因一时的情况不利而有所改变。你帮我重新物色一个人选,先完成这次计划再说,等杨坚伤好了我们再另做打算。”宇文毓看向门外的眼神中满是坚定和自信。
宇文邕赞同道:“好,那就趁着现在朝臣对太师颇有微词,我们暗中来一次大的行动。”
“阿邕你尽管放手做,不用有所顾忌。”话音刚落,宇文毓似有想起了一些事,语气平和的吩咐道:“对了,抽空替我去探望一下杨坚。”
“臣弟明白。”
经过几日几夜风餐露宿、快马加鞭的赶路,韦孝宽风尘仆仆的回到了京城,换好服饰之后便匆匆入宫述职。在进城呆了两天之后,韦孝宽隐隐察觉到气氛有些压抑古怪。本想找杨忠私底下询问一下情况,却见对方痴痴愣愣似有心事。
韦孝宽正纳闷之际,贺兰祥飘飘然出现在眼前。二人对视一眼,互相行礼。
“大司马,杨将军这几天怎么魂不守舍的,杨府出什么事了吗?”韦孝宽低声问道。
贺兰祥心头一惊,平静的回道:“也没什么。前几天他家那个世子触犯军纪,他不得已赏了亲儿子一顿军棍。”
韦孝宽点了点头,随即反应过来,不解的问道:“杨家世子不是说在宫里面当差吗?怎么……”
“太师那天巡视军营,顺便把他叫了过去,正巧出了点差错被撞上了,所以就……”贺兰祥心里发虚,也不想多言,话到一半便打住了。
韦孝宽并没有察觉到贺兰祥的异样,一脸单纯的感慨道:“是这样啊,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触犯军纪,挨一顿军棍这合乎常理啊。杨将军这也太过于娇惯……”
话还未说话,贺兰祥打断了他继续说下去的想法,淡漠的提醒道:“韦将军,我也只能言尽于此了。我还有事先告辞了。”
“大司马好走。”韦孝宽虽然满腹疑问,仍不忘客套的恭送贺兰祥。
站在不远处的李穆早已将刚才的情形看在眼里。他悄悄走近韦孝宽,好心提醒道:“韦将军久不在京城,不了解京城形势,还是不要随意打探的好。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可不是一顿军棍这么简单了。”
韦孝宽看清来人之后,恭敬的请教道:“还请李大人赐教。”
李穆见状,也客气的回礼道:“赐教不敢当,只是好心提醒一句。杨家已经深陷其中,将军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韦孝宽深知此事非同一般,自己可能差点触碰到危险地带,急忙致谢道:“多谢李大人提醒。”
辞别了李穆之后,韦孝宽便赶紧回府询问手下之人打探到的京城这几个月来的重大消息。
“将军,据属下打探到的消息,杨世子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在京城声名鹊起,独孤大人当时还活着,本想借机给他谋个好前程,没想到被太师捷足先登,笼络至天官府入宫宿卫。后来独孤大人被迫自尽,太师和陛下双方极尽手段拉拢杨坚,只是杨家一直没有给出任何一方回应。”
“太师恼羞成怒,然后出手了?”韦孝宽诧异的问道。
“倒不至于这么冒进。太师早先已经给过杨坚下马威,只是没有成功。这一次本意是借机拉拢杨忠,让朝臣们以为杨家已经投靠太师,只是不知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局面。”
韦孝宽听着手下人的汇报,静静陷入沉思,良久之后方才感叹道:“看来这京城的水越来越深,也越来越浑了。各府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吗?”
下属回想了一下,回道:“众说纷纭,不过大部分都认为这是太师故意陷害,借机敲打杨坚,甚至震慑陛下。”
韦孝宽低头凝神静思了一会,似有所悟。“难怪大司马的话听着有些奇怪,原来是这么回事。京城各世家对杨坚是什么看法?于老柱国,李将军他们对杨家和杨坚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个杨世子在入宫当差之前,名声特别差。只是独孤大人执意要把女儿嫁给他,所以世家们对他的态度褒贬不一。自从司马消难受降那一次,陛下校场观看演武,他好像突然之间扬名立万,之后那些流言也瞬间变了风向。世家子弟在家长们的默许下都暗自和他相交,如今他在同辈中早已是精英翘楚。”
下属见主人没有发话,继续回道:“至于于柱国、李将军,他们虽然明面上是太师的人,暗地里也让自家后辈偷偷结交杨坚。杨坚对这些人一视同仁,不亏待谁也不亲厚谁。”
韦孝宽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抬头望着远处的天际,淡淡说道:“都不是省油的灯呀。这两天帮我备一份礼,悄悄送到杨府去。”语毕,韦孝宽忍不住又感叹了一句。“小小年纪受此磨难,可怜可叹可敬呀。” 天命之子之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