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思维破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4.3
如何让资源和能力快速迭代升级
美国的《新闻周刊》在2000年进行了一次评选,评出了最近一千年影响世界的40位智慧名人。其中,有三位中国人入选,一位是毛泽东,一位是成吉思汗,还有一位你可能想不到,是左宗棠。
左宗棠是中国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说到左宗棠,就不得不提到他晚年收复新疆的事。
1867年,“中亚屠夫”阿古柏在清朝的回疆地区建立“洪福汗国”,1870年,阿古柏控制了整个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1875年,为避免版图分裂,清朝廷下诏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职务督办新疆军务,择机出塞平定新疆。
考虑到国库空虚,为了紧缩军费开支,左宗棠针对此次战役提出了“缓进速决”的作战策略。
所谓“缓进”,就是不急于进军,先着眼于治军;所谓“速决”,就是说此次作战须速战速决,尽早收兵。开战前,他用了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整顿军队,全面提升军队的作战能力。为了筹措军费,左宗棠于1874年至1881年间先后向洋商借款1375万两,向华商借款846万两。为了打造一支战斗力极强的西征军,他还规定,凡是不愿出关西征的士兵,一律给资,遣送回籍,不加勉强。1876年,在左宗棠的带领下,这支精兵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1881年,清朝廷与沙皇俄国订立《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河流域一带的领土。
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能知道,这次战役从筹备到结束,经历了几次“资源——能力”的转换。
首先,左宗棠在战前筹措军费,这些军费就是作战的资源。之后,他用这笔军费打造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这支队伍凭借顽强的作战能力收复了疆土,为清朝廷收回了宝贵的国土资源。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也是一个“资源——能力”的转换过程。
小时候,父母花钱和时间帮助我们上好的学校,跟随好的老师学习知识,经过长时间学习,我们个人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考上好的大学。这是将父母的金钱和时间资源,转变为自己的能力的过程。
进入好的大学之后,我们自然拥有了同学和校友这一重要的人脉资源,这是个人能力向人脉资源的转换。
等到我们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开始工作时,我们通过工作赚取金钱,这是个人能力向金钱资源的转换。
当我们有了金钱资源,我们可以花钱参加各种教育培训,这是金钱资源向个人能力的转换。
当我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会认识更多的人,积累更多的人脉,这又是新一轮的个人能力向人脉资源的转换。
再然后,我们的人脉资源又会带给我们新的可能——也许是职业的转型,也许是新的投资机会——从而使我们的能力系统有了新的升级。
我们每个人的职业发展就是在这一轮又一轮“资源——能力”转换中迭代而成的。
当我们面临职业转型时,我们首先应该用一个表格对我们的资源和能力进行评分。在这个表格里,以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如果你给出的评分在6分以上(包括6分),则代表高资源或者高能力。
根据不同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矩阵,我将它命名为:“资源—能力”矩阵。
图4-1
1.高资源——高能力
如果你的情况属于矩阵中“高资源——高能力”象限,那就意味着你在职业转型过程中是游刃有余的,转型的道路相对顺畅。
对处于这个象限的人,我的职业规划建议是:从心。跟随内心的想法而行动。
我的一个朋友小嘉,三年前在某家媒体做编辑,后来在一次个人出国游之后,她将这次出游经历写成了一本书,非常畅销,卖出了几万本,为此她开始纠结是否要转型去旅游行业。我利用一顿午餐的时间为她做了一次咨询,经过评估,我了解到她在当下那个阶段吃穿不愁,没有房贷压力,尚未成婚,且没有催婚压力,通过书的出版和过去的编辑工作经验积攒下不少旅游领域的人脉资源,她的资源部分可以打7~8分,属于拥有高资源的类型。此外,她的写作能力很不错,精通摄影,且有一定的公关能力,所以能力部分可以打8分,属于拥有高能力的类型。因此,我建议她大胆跟随内心的想法,去做旅游行业。咨询结束后她又写了一本书,之后辞职创业,做了一家旅游行业相关的小型媒体,风生水起。小嘉就是拥有高资源、高能力的一个典型。
对于这种拥有高资源、高能力的人,有一忌:忌“贪心”。许多拥有高资源、高能力的人,在转型中“将一手好牌打烂”,究其原因往往是想要的太多。有一种酒杯叫“戒盈杯”,用这种杯子盛酒,酒一旦满杯,就会全数漏掉。拥有高资源、高能力的人不妨买一只这样的杯子提醒自己。
2.高资源——低能力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做行政,月收入4000元,上班时简直闲得发慌,回到家孩子有老人帮着带,我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我想换个工作,获得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价值。”
从这段叙述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这位来访者就是典型的“高资源、低能力”的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业余时间充沛,家庭关系还不错,财务上也比较自由,资源方面的得分能有7~8分,但是在职场上一直碌碌无为,在“温水煮青蛙”中,他们的能力也逐渐退化了。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贸然裸辞,辞职后会先休息几个月,然后开始海投简历,但是等待他们的往往不是什么好结果。因为能力和经验不足,他们的简历大多会被人力资源经理筛除,这时,他们的境地就变得更加尴尬了。
他们之中还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继续混日子,因为拥有足够多的资源,生活无忧,所以他们即便碌碌无为却也只是偶尔地抱怨一下,并不会采取行动。
高资源而低能力,对于这种类型的人而言,职业转型的最佳做法就是:用资源换能力,把资源花在提升能力上。也就是说,利用自己所拥有的钱、时间和人脉来学习所要进入的新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此期间,尽可能做出有一定水准的作品。
处于“高资源——低能力”象限的人群,也有一忌:忌“挥霍”。也就是说,时间资源充沛的人,不要把时间都花在休闲娱乐活动上;金钱资源充足的人,不要频繁地冲动消费;身体还很健康的人,不要经常熬夜……
3.高能力——低资源
“我是一个北漂的高级程序员,做了5年JAVA开发,月入3万元,刚买房,月供小两万,房子在东南郊区,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共需花费4个小时。工作强度是典型的996(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周末回到家,根本没有心情干别的。我烦透了这样的生活,但又不知该怎么改变。”
上段描述的是一个典型的“高能力——低资源”类型的人的生活场景。月入3万元,说明他拥有高能力,但是高强度的工作使他的时间资源紧缺,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扩展人脉,这就增加了他进行职业转型的难度。
要改变这种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平衡变现。
大多数时候,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所拥有的各项资源的数量是不平衡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某些资源“变现”,用以弥补另一些资源的不足,以达到相对的平衡。上述例子中,导致这位来访者陷入困境的主要问题是金钱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不平衡。这时,他需要对这两种资源做出取舍:少赚点钱,空出一些时间,或者用钱换时间。当意识到时间资源的重要性后,他做了如下调整:
第一,搬到公司附近居住,节省通勤的时间。
第二,加入一些产品开发相关的社群,通过向社群成员分享知识和经验,扩展人脉,谋求新的发展可能。
对于“高能力——低资源”类型的人而言,也有一忌:忌“执念”。这个类型的人,往往容易过分看重某项资源,进而限制了自身发展。
4.低能力——低资源
也许你会认为,处于矩阵中“低能力—低资源”象限的人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实现职业转型的,仿佛身陷绝境,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还有一个成语叫作“绝处逢生”。
对于“低能力——低资源”类型的人而言,破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集中所有资源,打造核心能力。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接下来才会有更多发展的可能。
我的一位来访者小方,大专毕业后先是在家乡的一家工厂里做了5年月薪2000元的质量检测工作,然后来到北京进入美发行业,从洗头工做起,一直干到后来的月入5000元。这时,他萌生了回到家乡的工厂工作的想法,心中犹豫不定,于是找我咨询。谈话间,我发现小方虽然不善于表达,但是在学手艺方面进展很快,所以我建议他先去美发学校进修,提升美发技能之后,到大城市里的高级发廊做美发师。这期间,小方需要在积累资金的同时了解美发行业的运作方式和发廊的经营方法,等他做到“创意总监”(高级美发师)的职位,月薪达到8000元时,他就完成了从“低能力——低资源”象限到“高能力——低资源”象限的进阶。
对于“低能力——低资源”类型的人同样有一忌:忌“无助”。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的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给狗施以电击,狗因为被关在笼子里而无法躲避电击,经历多次电击后,某一次蜂音器响起,他在施行电击之前,把关狗的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没有逃跑,而且先于遭受电击倒地,呻吟并颤抖着。这种由重复的失败或惩罚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状态就是习得性无助。当一个人做事情常常碰壁时,他就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他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低能力——低资源”类型的人由于缺少能力和资源,行动受限,常常遭遇失败,较之其他类型的人,他们更加容易陷入习得性无助。因此,他们需要时常暗示自己:当下的境况是暂时的,事情会随着自己的改变产生转机。
正如诗人北岛在《回答》中写的:“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思维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