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思维破局

2.6 跟对上司“吃肉”,跟错上司“吃土”

思维破局 马华兴 6656 2021-04-06 16:31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思维破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6

  跟对上司“吃肉”,跟错上司“吃土”

  在本章的第一节,我们提到了选择职业的五个重要因素:行业、职能、组织、城市和上司。

  为了了解人们对自己的职业的满意程度,我特别邀请我的学员分别对这五个要素按照满分十分制进行打分。猜猜看,在这份统计结果中,哪个要素的满意度最低?

  答案是:上司。

  由此可见,上司也是很多人选择跳槽的最直接的原因。

  在职场中,上司或者老板,总是举足轻重。在不同的组织里,上司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有的组织像一个家庭,在这里,上司就像个“父亲”;有的组织像一个王国,在这里,上司可能更像个“皇帝”。鉴于上司所扮演的角色的复杂性,下属跟上司的关系也往往不仅限于简单的雇佣关系,或者说契约关系。

  一、什么样的上司值得跟

  看过几百位来访者的从业经历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跟对上司,是一个人在职场中快速成长的充分条件。

  很多人会问我,什么样的上司值得跟?

  我认为,一般来说,好上司具备以下四个特点:

  1.成就动机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克利兰认为,具有强烈成就动机的人的内驱力较强,有想法,有进取心,行动快,不容易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喜欢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于初入职场的人而言,一个成就动机强的上司会给他们带来一种“推背感”,这样的上司能够推动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2.能容人

  房龙在《宽容》里说,宽容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房龙说的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普通人很难达到,因此,只要一个上司能做到表面上容人,就已经很好了。

  大家都知道,杨修曾当着曹操的面显露自己的才能,陈琳曾写檄文痛骂曹操,这些事一定让曹操心里很不爽,但他并没有当众发作,而且能够用人所长,这是很难得的。

  能容人的上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别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保持和而不同,这很高明。

  3.真诚

  我认识的一个老板,创业初期由于资金链出了问题,迫不得已要减少员工的薪水。他把公司的经营现状直接告诉员工,并向他们坦言自己的焦虑,得到了多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这就是真诚的力量。

  真诚的上司不会恶意地糊弄下属,这样的上司是值得信任和跟随的好上司。

  4.跟你的价值观相近

  人们往往喜欢跟自己相近的人。这个相近,往往并不是指性格、气质的相近,不是说你性格外向,对方也一样,你们就是相近的了,而是说两个人的看法、观点、价值观相近。比如,两个人都认为契约精神是组织里的核心价值,或者都认为独立思考很重要,又或者都认同“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当两个人在价值观的层面相近时,即便性格、气质不一样,也会相互吸引。

  遇到跟你的价值观相近的上司,你拼尽全力完成工作,忠诚地跟随他,他会成为你在职场上的导师。

  只要你的上司满足以上四个特点中的三个,他就是值得你跟随的。

  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应该“换掉”上司

  好上司可遇而不可求。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自己心仪很久的企业,却可能无法预先选择自己的直属上司。因为很多时候,在入职之前,相比你对企业本身的了解,你对自己未来的直属上司知之甚少。

  是否能够与上司相处融洽也是一件讲究缘分的事,如果你恰好与你的上司志趣相投,那么你们就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共事时也比较合拍。有个游戏叫《三国志》,里面的武将除了设有智力、武力、统御力这些参考数据之外,还有一个隐藏数据,叫“相性”。例如,诸葛亮和郭嘉都是军师,诸葛亮跟刘备的相性相近,跟曹操的相性相差较远;而郭嘉则与诸葛亮相反,他跟曹操相性相近,跟刘备相性相差较远。我们并不能因此断言刘备和曹操不是个好主公,因为与上司的相性相近与否,从本质上来说是由你与上司的性格气质、行事风格等来决定的,志趣相投则相性相近,这无所谓好坏。

  当然,如果你跟你的上司的相性相差较远,那么很可能无论你们怎样沟通、调试,都很难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但是,这还不至于成为你换掉上司的理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应该“换掉”上司呢?

  我认为,应该被“换掉”的上司也有以下几个特点:

  1.出现屡次不兑现承诺的情况

  在职场里,契约精神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也就是说,只要你认真工作,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如果这时候你发现你的上司多次不兑现承诺,不能给予你先前应允的各项福利待遇,那么你可以将他的这种做法判定为违背契约精神,这种上司是不值得信任的。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原本就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关系,上司与下属之间亦如此。一开始,在契约精神的约束下,你与上司对于彼此的信任分值可能都是60分,当你兑现了一次承诺,上司对你的信任分值由60分提升至65分;当上司也兑现了一次承诺,你对他的信任分值也增加5分,变成65分。反之,当你们任何一方出现不兑现承诺的情况,对方都会在心里默默扣除5分的信任分值,当这个信任分值降至某个数值时,这份关系就难以为继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我在这里说的是“多次不兑现承诺”,因为有时候上司没有兑现对你的承诺,可能只是一时疏忽,你只需要通过与他沟通,善意地提醒,比如“我们这次提前一周完成这个项目,您上次开会说会给大家放一天假,您看咱们什么时候放呢”,就能促使上司履行承诺。而如果他屡次违背承诺,甚至在你善意提醒的时候还对之前承诺的事情矢口否认,那就说明他是有意为之。

  2.当众侮辱下属的人格

  下属做错了事,受到上司责备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果上司的这种责备不是就事论事,针对下属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本身,而是针对下属个人,对下属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当众侮辱下属的人格,那就不正常了。

  如果你的上司会在下属做错了事的时候当众奚落他,侮辱对方的人格,那就说明这个上司不懂得尊重人,且情绪管理能力不强。如果上司事后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在工作机会、待遇等方面给予被侮辱的下属一些实质性的补偿,那么这个上司还不算太差。反之,如果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妥,你作为他的下属就要慎重思考自己是否还要继续跟随他了。

  3.故意剥夺你获得某种价值的权利

  我们每个人在职场中都有各自看重的价值,它们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或者是某种归属感,又或者是理想的实现……我们最终能否获得这些价值是与我们的上司紧密相关的。

  可是在职场中就有那么一种讨厌的上司,他知道你看重的价值是什么,却故意剥夺你获取这种价值的权利。

  如果你看重能力的提升,他就故意总是给你分配缺乏技术含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基本无法产生任何业绩,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你也几乎无法从中培养任何新的职场技能。

  如果你看重归属感,他就暗地里操控团队里的其他人排挤你。

  如果你看重理想的实现,他就故意安排你做与实现你的理想背道而驰的工作。

  ……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当马上与你的上司沟通,放低姿态,坦陈你的诉求,虚心求教。假如这样做并不管用,你就应该考虑“换掉”他了。

  三、如何能快速了解你的上司呢

  事实上,了解你的上司不一定非得等到入职之后,你可以在见到他本人之前试着先去了解一下他的风评,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他写的文章和有他出镜的视频。此外,面试也是一个了解上司的好方法,你要记住,面试是一个双向考察的过程,你接受面试,同时也面试对方。

  我的一个在某公司担任人力总监的朋友跟我讲了一件他在面试求职者的过程中遇到的趣事。求职者是一个90后,面试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的这个朋友问了他一个问题:“你还有什么想问我们的吗?”

  他想了想,说:“如果我入职了,您就是我直属上司吗?”

  “是啊。”朋友这样回答。

  这时,那个90后慢慢从背包里拿出几张纸,递过来,说:“这是一份性格测试题,专门用来测评上司的性格,您能花10分钟做一下吗?按照您最直观的感觉填写就好。”

  你们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有想法,他们已经懂得在面试过程中赋予自己受试者与面试官的双重身份。事实上,越是在职场混迹多年的人,越应该重视对上司的前期了解。

  下面,我要介绍一种面试方法:行为面试法。这是很多大企业面试求职者的惯用方法。所谓行为面试,主要是通过询问求职者过往的工作和生活经历,借助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描述,来了解他们的性格气质和求职动机,评估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在行为面试中,面试官常常会向求职者询问如下这些问题:

  “在过去工作中,最令你感到自豪的事是哪一件?”

  “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弥补自己的短板的?请举个例子详细地说一下。”

  “在过去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处理特别容易出错的工作的?请举个例子详细地说一下。”

  ……

  面试官询问这些问题的出发点在于,首先,过往的经历是难以杜撰的,即便求职者有意遮掩,面试官也很容易拆穿。其次,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面试官可以通过求职者描述的过程中提到的一些细节,考察求职者的能力和品质。

  举一反三,求职者也可以在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我们的吗”的时候,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自己未来的上司:

  “在过去的几年里,您和您的团队做得最成功的项目是哪一个呢?您能大致讲一讲,您是如何带领大家顺利完成这个项目的吗?”

  “作为一个领导者,对于团队中表现平平的成员,您会如何管理?”

  “作为一个领导者,您最看不惯员工的哪种行为?”

  ……

  通过发问,一方面,求职者很好地展现了自己积极主动的求职态度,表达了对这份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求职者也可以从对方的描述中初步了解对方是否与自己合拍。

  除了面试阶段,入职之后的试用期也是一个了解上司的黄金时期。要知道,试用期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时期。这个所谓的“试用”,不仅是公司对新入职人员的试用,还是新入职人员对公司(上司)的试用。因此,在试用期只顾埋头干活,忽视甚至放弃了对公司和上司的深度了解是很不明智的。

  在三个月的试用期里,你应该在认真工作之外,勤于向上司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度,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积极地与上司讨论解决方案。条件允许的话,你甚至可以跟上司简单地聊一聊工作之外的事,比如兴趣爱好等。通过沟通,增进对上司的了解,从而帮助自己进一步确定是否要留在这家公司跟随这个上司。

  曾经,我的一个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的来访者,在入职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仅两周就选择了离开。我询问他离开的原因,他告诉我,在这两周中,他就工作方面的问题与上司沟通过五六回,通过沟通,他发现他的上司虽然有很多想法,却常常朝令夕改,这让他无法接受。我知道这位来访者是一个有了想法就要马上推进落实的人,所以,对于他做出这个选择我表示理解。 思维破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