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方字,况又没分家,她还是大嫂。再难堪也只能迎上前,对管事赔笑道“我看这中间怕是有误会,她父母俱在,婚事怎么可能由姨母作主。这彩礼,我们根本没见到过,婚书更是不知道。”
看到大娘子递上来的名刺,好歹是个官家太太,脸色虽没和缓,语气多少也软了一点,只道“那是你们的家务事,谁知道是不是一家人合起伙来骗彩礼钱的。”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大娘子递过去一个分量十足的荷包,道“嫁出门的女子,怎么能是一家人。这中间的误会,管事请容我们搞搞清楚,孩子的父亲定会上门给伯爷一个交待。若是我们不对,该打该罚,由伯爷发落。”
递足了台阶,管事的这才悻悻走了,走时却撂下话,三天之内搞清楚,不然官司打到皇上跟前,他们也是要来抬人的。
管事一走,三娘子便开始诅骂她的三妹,丧尽天良坑害自己的外甥女云云。大娘子实在看不过眼,抬手一巴掌打过去。双正反二个耳刮子打得三娘子一下子懵了。
三娘子跳将起来捂着脸“你,你……”
大娘子做了多年官家太太,发起怒来一身威仪端得让人发檚。寒声道“我是你大嫂,教训你是应该的。若不服我管教,你有本事自己去解决此事,别扯上我们,没端得跟着丢脸。我‘呸’,那有好人家的太太小姐会跟个上不了台面的外室打成一片的,就是亲姐妹,这样堕落也该断了来往。亏你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方家的脸已经被你们丢尽了。连累我们收拾首尾不说,老爷还要被同僚耻笑。”
四房父女刚赶回来,听到最后的耳刮子和这番话,都在心里暗暗叫好。吩咐女儿,回去找慧娘,自己整整衣冠,走进了三房的院子。
慧娘和小石头一直守在自己屋里,慧娘手心全是汗,紧紧握着小石头的手,看到巧姐这才松开,带着哭腔道“这是什么事啊,吓死我了。”她自小有哥哥护着,嫁到方家除了吃过婆婆的苦头,还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
巧姐安慰道“没事,有大伯在,应该没事。”自己的心里却多加了一个吧。没有一丝就是有事,也只是方怡雪倒霉的幸灾乐祸。
她太清楚,他们同为方家的孙女,一个出了丑事,另一个也别想好过。就是大伯家出了嫁的女儿也要在婆家抬不起头来,定了亲的,搞不好会闹出退婚的事来。不然,大娘子怎么会恨成这样。
方家大伯也赶到了,一直到掌灯时分,方长略才回来自己屋里。见一双儿女还有娘子都眼巴巴的看着他,故作轻松道“无事无事,这天呀,塌不下来。”
巧姐与小石头对视一眼,他们都从方长略的眼底看到了忧心忡忡。只有慧娘,见相公这样说了,深吐一口气,连说这就好。该忙什么忙什么去了,倒真的不再担心。
去抓许姨娘作证人扑了个空,据说已经被接进安乐伯府。方家大伯带着礼物亲去求见安乐府,对方避而不见。找了人当说客,一听是这种事,都直摇头。谁想沾上这种坏名声的腌臜事,躲都躲不及呢。
方长文咬牙将方怡雪带到自己家,好歹安乐伯不至于到朝延命官的家里硬抢人吧。至于要求陪着女儿的三娘子,被大娘子一瞪,吓得说不出话来,畏畏缩缩留在了大宅。
又传来更坏的消息,大郎在官学里被人整治,莫名其妙挨了顿打。再下来是大伯被上官挑了错处申斥了一顿,言语中颇有,不识抬举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重的意思。
面对女儿和儿子的逼问,方长略不得不吐出实话,道“外戚也要分人呢,背后有梁王,谁不卖他三分脸面。倒不至于丢官,但整治得你过不下去,他们有的是办法。”
是啊,巧姐深以为然,谁说勋贵整治人需要打打杀杀。钝刀子割肉,保管叫你受不了自己去死。不死,那你就慢慢享受这淋漓的快感吧。告状,开玩笑,那个衙门会受理,诸如,我被上司骂了一顿,他是被人指使了来坑我的,这种官司呢?
“大哥说,要么一直忍,忍到他们觉得无趣了,也就算了。要么找到够份量的人说合说合,我们拿出诚意来赔罪,后一条自然是最好,绝了将来找后帐的麻烦。”方长略看着小石头,显然将此事寄托在了还没回京的林元生身上。
怕是林元生根本不会掺和到此事中呢,外戚和清流一直都是对立的。要林元生当说客,去向个外戚讨人情,怕是方家没这么大的面子。告诉林元生只有一个结果,让御史弹劾。然后事态陷入一个死循环,越来越糟,怕是再想和解,都没有可能了。
想到这里巧姐额头冒汗,忙问“是否跟大伯商量过。”
方长略讪然道“未曾,想等林大人回来再同他商议。”他就是有这点好,轻易不会自己随意做什么决定。只是好心怕大哥抱了希望,林大人又不回京就糟了。
巧姐松了一口气,心道这就好,大伯必然能想到这一点,自己就别出风头了。倒是小石头似有所觉,但看姐姐没出声,也闭上了嘴。
“要不要女儿去问问吕先生的意思。”巧姐出声,自家是知道吕先生身份的,父亲却从未提起。让她感激的同时,却发不能置身事外了。
“诶,如此最好,就是……”方长略也是想着能自家解决的事,就不要麻烦女儿。若是说出吕先生身份,大哥也好,三娘子也好,怕是逼也要逼得女儿去荣定侯府求情。自己的女儿自己疼,他是不愿意为了别人的错事去为难女儿的,是以,一直没吱过声。
不过女儿自己说出来,他还是松了口气,即欣慰与女儿的懂事,又解除了对大哥大嫂的内疚感。
这回她连红杏都没带,只身去了荣定侯府。吕氏这回倒是极家常的衣服,脸上一丝胭脂没抹,却红光满面,精神气十足。
一见这般作派,巧姐马上道“恭喜老师达成心愿。”
“你这鬼机灵的丫头,又知道什么了。”笑着抬手让她坐下。奶妈牵着一大一小两个娃娃给巧姐见礼,这才退下。
“我还当你不肯来求我呢。”吕氏掩嘴轻笑,方家的事,怎么可能瞒得过她。虽然人人都在背后笑安乐伯为老不尊,但无亲无故的,谁会多管闲事。
因事关方怡雪,她也不甚着急,总要等对方上门来求,才好开口。
面对自己老师,也没什么好丢脸的。巧姐嘿嘿一笑“本不敢来扰老师的,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求到您跟前了。”
“本来若是别人,还可以让齐家走一趟。上次你的画直接让皇上开了金口,这会儿,已经是梅嫔了。他们齐家欠你一个人情呢,可惜是这个老东西。”
齐家是太子妃娘家,和梁王一派自然是势同水火。这帮只能越帮越忙了,想来除了荣定侯府还真没什么好人选。
但桂府也有自己的难处,想与安乐伯说情,非出动荣定侯不可。她个当媳妇的,没有支使公公的道理。安乐伯的儿子儿媳与他们只是泛泛之交,只是别人的忙可以不帮,这个女学生她却不能不管。
巧姐听她讲了难处,知道她的性格,若不想办,必不会说这么多。赶紧谄媚的上前问计,吕氏这才说她已经向太后推荐了自己的画作。若是能进宫给太后作画,再得句夸赞。不用人说和,安乐伯也要自己惦量惦量。为这点小事,给梁王在太后面前减分,是否值得。太后可是当今圣上的亲生母亲,感情深厚的很呢。
巧姐倒吸一口凉气,她想都没想过,自己还有进宫的一天。在她脑袋里,皇宫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更是和阴谋啊麻烦啊等等负面的东西牵扯在一起。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她已经没有后路可退了,咬咬牙,硬着头皮上吧。
仔细问清了太后喜欢什么颜色,爱戴什么首饰,又爱什么花什么朵,一脸紧张直让吕氏笑个不停,“唉哟,平时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遇事先占三分理的人,怎么还怕进宫。”
巧姐一头黑线,原来自己所谓腹黑隐忍还有城府,感情在老师眼里,就是这样啊。做人真是,太失败了。
大娘子听到她要随桂府少夫人进宫给太后作画,连连拍着胸口问她是不是在做梦。这段时间,眼看老爷为了三丫头的事,愁得头发都白了。拿着老爷子的信翻来覆去的看,她虽不知内容,却知道相公叹息的声音一晚比一晚多。
抱着巧姐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拿了好几个沉沉的荷包让她进宫里好赏人。吩咐巧姐“只管跟好少夫人,哪里都不要单独去,谁喊你走开都不要相信。贵人们说话随意,别置气更别摆在面上。受了再大的委屈,只管忍下来,回来拿谁出气都随你。”
又将自己压箱底的首饰选了一支适合她戴的塞到慧娘手里,吩咐她“别让孩子寒酸了,不招摇,但东西一定要好。”
慧娘点头,这个当大嫂的虽然平时接触少,但关键时刻还是极有担当。
只有三娘子一点表示没有,只会嚎哭着骂许姨娘坏了心肝,骂自己相公没用,骂安乐伯不得好死。却从来没想想自己的过错,更没为巧姐进宫出一点点力。 巧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