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巧妻

第57章 秘密

巧妻 行走的叶子 4578 2021-04-06 14:49

  虽说分了家出去单过,可还是方家人,五郎回去老宅想必老太爷也不至于将他们赶出去。刘氏这才想了这个法子,又说服了五郎,这才来寻求长辈的支持。

  “读书是好事,五郎的开销就记在公中吧,莫忘了你也是方家子孙。”方长文拍了板,他说过的话,就是老太爷也不会反驳,自是铁板钉钉了。

  刘氏拉了五郎道谢,一旁不言不语的方长武也露出了笑脸。他本来也是立志要重新捡回课书读书的,可惜东一件西一件的事,打乱了他的计划。再加上自家做错事分出去单过,他更不好坐在家中吃老婆的嫁妆,也去了姐夫的生意上当了个帐房。

  三娘子自新媳妇进了门,就想立威,可惜这媳妇的厉害丝毫不让与三娘子,每每还占了上风。好在她对五郎是一心一意,家务活也是一把抓,重的轻的都来得。想到别人家娶了媳妇是享福的,自己家倒像是买了个佣人。方长武心中也不痛快,让是支持他们一块回去。

  “只是,还有一样,五郎她娘不想你们侄媳妇回去,想留她下来呢,你们看。”方长武自己解决不了家务事,为了儿子也只好腆着脸来求人。

  “胡闹,又不是生了儿子要留在身边教导。孙子都没抱上,倒教儿子媳妇分开,这又是他们商户人家的好规矩。”方长文一拍桌子,又决定了“明天让大嫂去你们家,帮他们收拾行李,回榆林,就说是老太爷发的话。”

  有了大嫂撑腰,又拿了老太爷做令箭,三娘自是不敢说话。眼睁睁看着只管了几个月的儿媳妇就这样逃离了自己,气得直哼哼。倒是方怡雪宽慰她,言道“等女儿嫁入李家,她自然会回来巴结,娘就等着吧。”

  慧娘拿了针线到女儿房中,展开道“你快看,你五嫂嫂的针线真不是一般人赶得上的,这种大件,怕是一进门就开始赶了呢。可怜的,一大家子连个佣人都不请,只让你嫂子一个人做。还有时间赶了活计出来,难为她有心了。”

  这是一床手绣的百子图帷幔,小户人家极少有这么讲究的,倒是嫁进夏家的话,正好派上用场。

  “好在他们回了老家,有老太爷在前面,三婶娘也不敢如何。以后五哥有了功名,就好了。”巧姐对五嫂的印象极好,是个爽俐又不失脾气的女子。做事极有主见,又有说干就干的魄力。五郎能得了这样一位贤妻,倒是他的福气。

  慧娘感慨一番刘氏,有心教导女儿,说道“这世上的婆婆并不是都如三娘子一般的,你认识这许多人,不也就出了一个她吗。夏家那孩子自小父亲去世,他们虽是皇室不缺银子使,但一个女人拉扯他长大,这中间一定有许多外人不知的辛苦。我别的不担心,你样样比我强,只担心你这脾气,一点亏都不肯吃。在这大户人家,搞不好就要吃大亏。”

  又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见女儿肯听,又道“你别学你娘,那是你舅舅打小宠的,又能为我撑腰。你嫁到别人家,有事我带着你弟弟打上门都可得。可是夏家,怕我们只走到半路上就被衙门劫了去。”

  “噗哧”巧姐忍不住笑了出来,嗔怪道“前头才教我温良恭顺,后头就要打上别人家门去。娘放心,女儿才晓得的,必不会欺负别人,也不会让人欺负了去。”

  慧娘也笑,笑容里带着苦涩。没找婆家时愁嫁人,找了婆家又愁人家门户太高,以后想帮都帮不上。一时正着想,一时反着想,真个是坐卧不安。

  还是金大娘看出来,拉着她道“还不准备陪房家人,清理嫁妆,怕是要晚了呢。”一语惊醒梦中人,慧娘把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了其中。人也不忧郁了,吃饭也香了,嗓门也大了。倒叫巧姐悄悄对金大娘竖了大拇指。

  老太爷知晓这门亲事,除了常例的三百两嫁妆银子,私下里送了一千两银票。方长文和方长韬也各有私房银子相送,想法很简单,虽然夏家是王府,方家只是小门小户,可也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巧姐闲来就是做几针针线,唯一的困惑就是那根玉簪到底代表着什么。可惜她旁敲侧击问过慧娘,她除了知道是自己压箱底的嫁妆外,一无所知。还赞了二句,这簪子玉质不错,也不知道是怎么淘换来的。

  只有金大娘在一边苦笑,这那里是淘换来的,明明是……又想自己送信到石家,许久没有音讯。想到这里,终究是叹了口气压下心中郁气。

  袁夫人回娘家探望大病初愈的安姨娘,这段时间的事,将他们气得不轻。对安德珠和李宝儿的龌龊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可没想到,就是这样,也被她破开局面,硬是找了个好靠山。亲事一议,京中至少无人会在公开场合议论这些事,不然岂非打了敦王府的脸。

  “若让她顺利嫁进敦王府,她的身份迟早要被揭穿。”安姨娘虽病愈,却仍虚弱的很,歪在罗汉床上说道。

  “那可怎么办,我们也没那个本事拦着夏家娶亲啊。”再说了,谣言流传的这么广,他们肯定打听到了,却仍肯定下方家姑娘。她还能如何,袁夫人如是想。

  安姨娘阴测测道“没本事拦着,那就让他们娶不到人。”所谓作贼心虚,她是铁了心一定要保住这个秘密。

  袁夫人皱眉道“她不就是这根簪子,怎么来得都不一定。我们就说想凑一对,出了高价买回来就是。他们失了凭证,又能如何。”

  “混帐,你怎么知道只有一根簪子。若是还有旁的,又当如何。派去小河村的人,有信没有。”安姨娘当着女儿的面,倒是霸气的很,与外人面前温顺的小绵羊模样判若两人。

  “还没有,说是石家十分警惕,一句有用的也没有。倒是收买了几个孙媳妇,可惜她们又什么都不知道。”袁夫人忙将这段时间的事一一回报,以证明自己并不是袖手旁观。

  “若是他们敢上京,就派人……”安姨娘做了个手势,袁夫人点点头,意思自己明白了。

  金大娘见巧姐谁也不带,独带了自己出门,心中有数。赶着马车的金大叔的声音出现在外面“姑娘,到了学堂外了。”这是小石头学堂外的一条路,还没到时辰,是以安静的很,行人都极少。

  巧姐酝酿一下,便道“金大娘想必猜得出来,我今天是有事相询,希望大娘莫要隐瞒的好。”

  金大娘嘴唇哆嗦着“姑娘有事问就是了,何必还要来这里。”

  “隔墙有耳,事关母亲我觉得在这里说最安全。那根簪子是怎么来的,和母亲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巧姐不再罗嗦,直言道。

  金大娘听到果然是此事,她忍了许久的眼睛终于落了下来,道“不是说不想说,不是敢说呀。”

  金大娘哭了半响,在巧姐的温言劝慰下,止了泪,这才慢慢道来。原来,慧娘本不是石家亲生女儿。当年金大娘也只有四五岁,刚刚记事,只记得自己娘抱着还是婴儿的小姐,一起逃难。刚被石家收留,她娘便撑不住死了,死前只告诉她,千万不要把小姐送到她爹那儿,靠不住,只能送到娘娘处。说到这里,便断了气,什么相关的也没留下。

  而石家本就是在逃难的路上,拿了金大娘送的一包首饰,带着全家渡过了难关。只留下这一根簪子,说是给她留个念想,便放到了嫁妆里。

  “啊……”巧姐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是这样。又默然感慨娘的好运,石家上下倒是好人,虽然拿了首饰,却没抛下两个孩子,不仅养大,还对母亲视为己出。

  “石家是好人哩,虽是当了咱们家的首饰日子才渐好了,可从来没亏待过太太。两个哥哥对太太也是百般维护,唯恐她不如意。”金大娘便成了慧娘的贴身丫鬟,看护着她长大。日子若是一直这么下去,小时候的事,她也快忘记了。

  偏巧一家人上了京,她看到这街景这说话的语调,总觉得熟悉的很。便花了时间在这京城里转悠,看到这些大宅子,越看越心惊。这些宅子和自己梦里偶尔梦见的,一模一样。仿佛小时候,还在里面住过一般。

  “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想到找回本家呢。”巧姐疑道。按她所述,金大娘的娘很有可能是奶娘一类的人物,她送的首饰能够石家翻身,说明母亲的家世并不差。

  “一是当年我娘留下的话,我们也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等我长大了,一打听,当年那个时候,正好是逆贼作乱。我们也不知道,太太的爹究竟是什么人。”

  巧姐恍然大悟,三十几年前的藩王,也就是当今皇上的哥哥作乱,与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争抢皇位。一场大乱,战火虽只烧了几个月,事后却有无数人头落地。母亲若是乱贼的遗孤,嚷嚷出来,岂不是坏事。是以石家也好,金大娘也好,都严守着这个秘密不肯告人。

  “安姨娘若不跳出来,我就是把这个秘密烂在肚子里也不敢说。可是她这样一作派,倒显得心虚。再加上公主府,实是眼熟的紧。”金大娘又说了自己修书去石家,想让他们送了慧娘小时候的抱被和衣服过来,却迟迟没有音讯。

  可是从来没听说长公主还有个女儿,以公主之尊,若是有女儿,怎么可能瞒得住。再加上太后爱女心切,是不会忘记的。就是以为她死了,也会追封。可所有人,都没有提过这件事。所以金大娘又是害怕又是彷徨,藏在心里又无人可说。不然也不会有进京后,又是病又是魔障的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好。 巧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