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好,女儿便觉得好。”想到上午的反应,他是个极早熟的孩子。自己是八岁的年纪装三十岁的灵魂,看出异样倒不奇怪。连一直伶俐的红杏都懵懂着,他居然能看穿对方的意图。是好是坏,她现在也没办法分说。
“反正还有好几天呢,慢慢相处着。不管过继不过继,你都是我亲闺女。”慧娘欣慰于女儿的懂事,摸着她的头安抚道。
没二天,跟红杏跑到田间地头去看人家打稻谷时,听到村里的妇人都在议论。说翠英跟人钻了田堆,被钱婆子撞破说了出去,被翠英男人打断了鼻梁。钱婆子的几个儿子又去找了翠英家里的麻烦,越闹越大,村长都惊动了。
红杏掩嘴一笑,拉着巧姐就走,这腌臜事可不能让姐儿听了去。却不知,巧姐在一旁已经笑歪了嘴。这现世报也来得太快了,中间若无手脚她自是不信的。
经此一事,石家自不可能再雇了她当差。男人不给她好脸色也罢了,就连儿子都嫌她丢人。自从石家搬到村里,就一直受雇于石家,她男人看她能赚钱回来,也没让她下地干过粗活。这下子,全都丢得干净。肿着一张脸,即要下地干活,还要伺候一家子吃穿和家务,真个叫欲哭无泪,求辩无门。
钱婆子的儿媳妇一把接过荷包,笑着拒绝了金大娘要她数数的要求。相对一笑,尽在不言中。
方长略听女儿说村里来了个外来的先生,还有人慕名前来拜师,一时起了兴致,带着小石头上门拜访。
等回来,一个劲的赞不绝口,先赞那先生博学精深又平易近人。又赞那学生相貌堂堂,人中龙凤。开心的修书一封,让下人回去禀了老太爷,他要留在此地,再多多请教几回才好。
却不料下人当晚带信回来,有人将石家带回青城方氏族孙,给四房过继的事,捅到老太爷跟前。老太爷听了,正在家中大发脾气。
方长略这下慌了神,与岳父和舅哥商量后,干脆带上小石头,第二天一大早赶回了方家。这弟弟方怡巧是还没有想好要不要认下,但自己没想好和被人捅上去是二回事。不用问,也知道这事定是三房所为。
只有三房岳家是商人,眼线广,消息多。二房据这段时间打交道来看,二伯父不是个好管事的,二婶娘更是与人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距离。规矩不错一步,却也不与你交心。
想到这里,方怡巧在马车里挪到小石头旁边坐稳。握上他有些冰凉的小手,小声道“太公他……”
回到方家,只让金大娘带了红杏去安置行李,一家人匆匆赶去了老太爷的院子。
老太太这段时间颇为老实,除了不让她出门,已经可以在方家自由走动。见他们来了,又看到小石头,一脸奸笑。却并不讽刺什么,只坐在中堂的一边,摆明了等着看笑话。
不待老太爷发话,方长略带着慧娘和巧姐跪下,小石头见机的快,也跪了下去。
“哼,我可当不得石家人的大礼,干脆我让你入赘石家,成全你们可好。”老太爷冷笑连连,一看就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儿子是想厘清了关系,回来禀了父亲再拿主意。”方长略不是个特别会分辨的人,却知道这个时候多说多错,只想等他发完火,再作计较。
“我看是想拿主意哄骗了你爹吧。”方老太太心中窃喜,不阴不阳道。
“你给我滚回去,这里没你插嘴的份。”老太爷瞪了一眼老太太,赶走了她,又命人关上门。
看老太爷一脸寒霜,却没有继续发火,方长略也有了底。解释道“儿子只是不想拿俗事来烦爹跟二哥,想着石家舅哥都是俗人,方便出头办事,又有时间田间地头的打听,这才将寻访孩童的事托给他们。”
“去方家找孩子的事,是不是他们的主意。”盯着方长略,一丝不眨,一副真相在我手中,你别想欺瞒的表情。
方长略紧张的额头冒汗,却毫不犹豫道“自然是儿子的想法。”
看老太爷没有说话,方长略也是忐忑不安。跪了半天,却没听到老太爷说话。半响,老太爷道“你们都回去,把这个孩子留下。”
这么快就能脱身,而且没有招来雷霆之怒,方长略惊魂不定的起身,看向小石头的眼神却是充满担忧。
“当家的,你说爹会怎么对小石头。”慧娘担心的揪住方长略的胳膊,用力将他的衣袖绞出印来。
“希望小石头能应对得体。”方长略对老太爷的想法一无所知。只算出他不高兴石家插手方家的事,这才一力承担下来。至于后面会如何,他就一丝把握也无了。
“你们先回去安置,我去找二哥商量商量。”方长略卷了袖子,去寻他二哥。
回来后,慧娘问起只是“嘿嘿”一笑,说了一句“大哥有望调到京城哩。”便不再解释,不过从脸上表情也看得出,从二哥那里得到了定心丸。
慧娘不懂,方怡巧却琢磨过来,大伯父搞到京城为官,天子脚下,是一点错处也不能被人抓住。除了自身,家里更不能拖后腿。
方老太爷顶着小妾儿子的头衔,又断了与家族的来往,硬要挑起理来,这就是被人攻讦的硬伤。更何况如石家大哥所说,老太爷年事渐高,难道死后不入宗祠。
这是一块心病,老太爷断不会腆着脸回去,青城族里这么多年脸被打多了,也不敢再来求。这中间,可不就差一个递梯子的。小石头无疑就是最好的开端,可以慢慢解冻僵硬多年的关系。
方家二哥一句话,除了方长略的心病。方怡巧也从她所知不多的,这个时代的规则里,得出这条八九不离十的结论。剩下的,就要看小石头是否能争气的得到老太爷的青睐。
几天后,老太爷牵着小石头的手,让方长略带回屋好好启蒙。这等于是肯定了小石头过继的资格,将三娘子和老太太气得恨不能将牙根咬断。
方长略夫妻一合计,也怕迟则生变,将同意过继的消息派人传到青城方氏。族长亲自带着文书上了方家大门,这次拜见方老太爷,虽然仍没给方氏族长一个好脸色,却好歹没有吃闭门羹。这一变化,已经让族长喜出望外,回头就准备了一份大礼偷偷送到石家。
过继只需要双方定下文书,并去官衙备案即可。上族谱这种事,就连方家四子都没上族谱,当然,这事不着急。方氏族长笑得象个老狐狸,孩子都送了,还怕套不着狼吗。
“小石头亲娘那边……”方长略仍有些不放心,虽说小石头姓方,方家族长有绝对的权利,可若亲娘闹起来,脸面上也不好看。
族长拍着胸脯“我的好贤侄,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这孩子刚生下来,爹就死了,当娘的守着他到三岁。实在守不下去,把孩子给我们,自己回了娘家。早立了文书,再无瓜葛。更何况……”族长压低了声音“送来之前,我亲自带着孩子去看,他娘嫁了个做小买卖的商户,三年抱俩,早把他忘到脑袋瓜后面了。这孩子心里清楚着呢,看完回来,就再没提过他娘一句。”
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这事极为残忍,可对于当事人的大人,自然是不在乎的,反而洋洋得意与自己的“聪明”。
小石头被方老太爷取名方澄璧,在方家排行第八。慢慢融入方家特别是四房一家人的生活,方长略专心为他启蒙,方怡巧重新开始她的学生生涯。
因着去了乡下一趟,带回许多土仪,慧娘送了些新出的稻米和活禽到周家。生恐唐突先生,只敢送上些新鲜水果。却不料正合先生心意,让方怡巧带了谢意,一迭自己画的花样子给慧娘。倒让她捧着这些雅致至极的花样子,高兴的合不拢嘴。
方怡巧自己也送了小玩意给周婉佩,象表哥做给她的鸡毛毽子,上面插着三根鲜亮的野鸡毛。红杏给她用草编的蜻蜓和蝴蝶,串在有弹性的草枝上,一跳一跳好似活的一般。喜欢得她得了宝一样,回送了自己亲手绣的帕子一方,帕子里还包着一对金灯笼耳坠。
不知情的方怡巧拿回来吓了一跳,退回去却几乎惹得周婉佩落下泪来,还引来了周太太,长辈有令,她这才不得不收下。回去说给慧娘听,准备来准备去,她现在重孝在身,不能讲究。算了时间,慧娘只好准备了一份大礼,等她脱了孝服,再由女儿送去。
这日下了课,方怡巧照例去给周太太告辞。却见到周家少爷带着一个少年,正坐在中堂与周太太说话。
介绍之下,才知道这少年是周俊宏定了亲的林家少爷,而周家将来要迎娶的正是林少爷的胞妹。
方怡巧抬头看他,剑眉星目生就了一副潘安之貌,只是眉眼之间的精明之气,与周家少爷敦厚稳重的气质,迥然不同。
两个小姑娘打完招呼,团团福了一礼,走出去。周婉佩道“听哥哥说,林少爷是榆林县有名的才子,族学里最拔尖的一个。”
方怡巧摇摇头“三哥四哥都在林家附学,可他们嫌我年幼,平时也极少玩在一处。并不曾听过林家少爷的事,不过看他倒长了一副好皮囊,应不是无名之辈。”
周婉佩脸色微红,低下头去。方怡巧心中一动,看那少年不过十四五岁,与周婉佩倒是般配。只是一般人家尚不肯兄妹换亲,又何况这等有头脸的人家。恐怕注定是一场梦,醒过来便如吹过一阵风,了无痕迹。
走到门口时,听到后面脚步声,周婉佩刻意放慢脚步。不多时,周俊宠带着林少爷从后面赶上前。 巧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