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与天争锋

第三百四十三回双龙力争嫡位稳【一】

与天争锋 涅槃 5671 2021-04-06 14:1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天争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末将深知大王心意,然而,贵人出没,此乃天意,不能性急!”张玉慢慢向燕王说道,“昔日,文王出泾水幡溪凡十次,才得见垂钓的姜太公,刘玄德三顾茅庐而后方得孔明。大王所见的贵人虽然不能与太公、孔明相提并论,但也应有一番等待呀!”张玉向燕王说道,“大王梦中所见‘日落’应有两种含义:一为见得贵人的时辰当在日落之际;二为此人有改天换日之能力。望大王且耐心等待日落时分!”

  燕王与世子听罢,都连连点头。

  约近申时,山侧碧云寺方面,香烟缭绕,钟罄之声阵阵,三人忙策马转身向寺院而去。来到山门前,三人下马,进了寺院,也觉得是处空旷无比,僧侣们忙完了前面的事情后,都去后院了。三人直到大雄宝殿前,才见到一个僧人,仙风道骨,飘然而至。

  “阿弥陀佛,施主来此,有何贵干?”那和尚上来躬身向燕王问道。

  “师父,怪哉,偌大一个巍峨西山,风景无限,可怎么半天我们都不能见到一人?”燕王未及答话,燕世子高炽却却在旁边大声地问道。

  “……”那和尚听罢,并不答话,只是上来躬身望着站在一旁的燕王。

  “你这和尚,目中无人,好生无礼!你未能听到我的问话?”世子朱高炽不耐烦地再三向那和尚说道,“难道说你真未曾听得?要知道,你面前来的可是燕地之主——燕王呵!”

  “在贫僧眼中,进山门者皆为施主,无论王侯将相与寻常百姓!”那和尚挺身而出,昴首向高炽说道,“恕贫僧直言,方才施主是目中无人了,叫贫僧如何回答?”

  “此话怎讲?”张玉出来问和尚。

  “人不能分贵贱!难道说贫僧就不算人了?”那和尚笑道,“施主们明明遇到了贫僧,却说未能遇到一人。这是何道理?”

  “啊,原来师父就是——”张玉一听,恍然大悟,急忙躬身向那和尚施礼,并回头向燕王说,“这位师父真是高人!其言语非凡,莫非他就是殿下梦中的贵人?”

  “‘贵人’不敢当,但贫僧是施主今日所遇的第一个人,这是千真万确的,一点不差!”那和尚继续笑道,“方才将军你谈到‘梦中’之事,贫僧昨夜恰也曾得到一个奇梦……”

  “奇梦?且住!”张玉一听那和尚所言,急忙阻止道,“师父,请暂不要说穿昨夜的奇梦,先将梦境以笔写出一语如何?”

  “贫僧正有此意——”那和尚笑道。

  “大王意下如何?也写一纸?”张玉又回头问燕王道。

  “此言不差。请纸笔伺候!”燕王也笑道。

  于是,燕王与那和尚同时举笔疾书着自己昨夜梦境中的一语,当张玉同时将二纸展示时,竟然都是“一缕白光”四字。

  “竟有此等奇梦!”四人见了,不觉同时惊叫起来。

  “先生贵姓?”燕王见此,急忙向那和尚人作揖,并且谦躬地问道。

  “贫僧法号贱名‘道衍’,本是一个南国僧人,因见北方紫气凝聚,故而云游至此。昨夜贫僧也曾得一梦,仙翁将我化为一缕白光,直入东城。醒来长老相告,贫僧今日就将由贵人相请出山,所以一早求得长老恩准,择机投军到殿下面前来了!”道衍和尚一听,忙向三人表明了心意。

  “先生实为贵人,本藩唯恐三顾相请,也难求出山,共辅本藩成就大业,想不到先生能如此踊跃,此乃上天保佑,燕府之福,本藩之幸矣——”燕王激动地上前与道衍执手说道。

  “贫僧本无诸葛孔明之才,岂敢劳燕王大驾,三顾相邀?大王君臣父子能一早亲来此山,已令贫僧欣慰!”道衍笑道,“只要世人不笑贫僧攀龙附凤,贫僧就已足矣——”

  “从今往后,先生就是燕王的谋士,就是燕府的上宾,谁人敢如此无礼怠慢先生?”燕王听罢,突然厉声叫道,“本藩叫他头如此树——”

  燕王说罢,挥起一刀,死命地向面前的一棵大枫树砍去,大树随之“吱吱”断成了两截,众人惊吓得默然无语。

  接着,道衍和尚收拾好行装,拜别了长老,随着燕王等三人,四马并肩,说说笑笑,逶迤向东、朝燕王府而来。

  数日后,京城郊外,紫金山中,秋色如染,定林寺内,烟笼雾绕。

  中山王的忌日本在仲春,在圣上特准下,这日王府为他做了一场隆重的秋祭。这场秋祭自晨至未,数百王公大臣、僧侣侍从,拥族在寺院内外,热闹异常。

  此时,日渐偏西,中山王府在钟山定林古寺中的奢华的佛事刚刚收场,前来祭奠的王公大臣们的大队人马已络绎不绝,沿着东城墙后宰门方向的小路向中山王陵墓走去。

  徐辉祖和徐增寿兄弟、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氏等人都夹在人群之中。人马前行了一会儿,魏国公徐辉祖策马向前去招呼前面的贵宾去了,这里边徐增寿伴随在燕王身边,二人在叙谈国事。燕王妃徐氏与几位世子走在最后面。

  “……殿下不日就将去北平了,朝中之事,但凭殿下吩咐,增寿定当照办!”徐增寿一边走一边对燕王说,“我等同为朝中重臣,又是亲戚至交,大王之事,弟当效力!”

  “……前次……”燕王沉着脸欲言又止。

  “前次册立储君之事,**也曾出力,奈何刘三吾、黄子澄之流倚老卖老,一意孤行,力谏万岁,以致让太孙允文占了。”

  “微臣就是大明的晁错!微臣愿意以身许国——”齐泰激动地说道,“只要确保陛下的大明江山万代,齐泰何惜这一腔热血?”

  “臣等均愿做大明的晁错!”刘三吾、黄子澄齐声应道。皇孙激励万分。

  君臣谈论了很久,此时,已到玉免东升。突然太监小林子跑进来禀报:“万岁正在朝阳门城楼吟诗赏月,命太孙殿下陪驾!”

  皇太孙朱允文辞别了众位大人,随太监小林子乘车出了东华门,向朝阳门楼台而来。

  在朝阳门城楼台上,一群王公大臣热热闹闹,正陪着太祖、太孙在赏月吟诗。

  “……孙儿终日苦读,大有长进,令尔作诗一首——”太祖笑向太孙允文道,“这里的王公,皆属族中之人,不必拘谨!”

  “孙儿遵命,请皇祖命题!”朱允文上前跪答。

  “今夜就以此月为题——”太祖笑指南天明月说道,“你对天咏月,口占一律如何?”

  “孙儿遵命!”皇太孙谢过太祖,转身面向苍穹。太孙略微沉思后又面朝太祖,并欣然走到案边提笔一挥而就,回过身来,躬身将诗笺献给太祖,“小孙不才,劳皇祖训示!”

  “……虽然隐落江湖里,也有清光照九州!”太祖接过诗笺,看了片刻,忽又愁眉不展,摇了一下头,口中喃喃说道,“这……末位二句太懦……唉!”

  太孙立在一旁,诚惶诚恐。

  众人默然无语。

  接着太祖沉默了一会后,又走到太孙面前,俯瞰城下,见燕雀湖间,山林水泊,波光明灭,风吹水皱,即手指城下问太孙道:“孙儿再对上一联如何?”

  “乞皇祖出上联?”太孙道。

  “风吹马尾千条线,”太祖出上联。

  “雨打羊毛一片膻。”太孙立刻对道。

  众人一阵哗然,未敢评述,都目望着太祖。

  “……唉,”太祖叹了一声,停了一会,更为不悦地走向城楼,背靠在女墙上,叹息道,“你性情太软柔了!气慨太小……”

  “日照龙鳞万点金——”燕王朱棣见状,突然从太祖身后跃出,大声对道。

  “好气魄——”太祖一听,忽然拍手叫道,“棣儿口气不小——”

  “四皇兄果然英气了得!”谷王朱惠立即上前高声叫道。

  左都督徐增寿等人也一拥而上,众人齐声喝采。燕王越加得意洋洋。

  太孙走向燕王,躬身向燕王祝贺。燕王趾高气扬,迎上来笑着,伸手摸了一下太孙的头。太祖顿时面浮愁云。

  皇城后宫院内,红烛摇晃,四周书案剑架。太孙妃马氏正在挑灯夜读。

  太孙妃低声吟道: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此时,突然太监小林子打着灯笼引太孙走了进来。

  “妾迎候殿下——”太孙马妃一见,立刻放下手中的书,躬身出来,向太孙施礼道。

  “爱妃请起——”太孙说着,用手扶起马妃,并问,“方才爱妃吟咏的是晏殊的《蝶恋花》词?”

  “是的!”太孙妃笑容可掬地答道。

  “晏氏心境可嘉!一样的景象,杜安世的《端正好》却唱出了无限伤感——”太孙若有所思,暗然叹息道。

  “殿下如何竟然想到了杜词?”太孙妃惊问,并接着说,“杜安世的《端正好》却过于忧伤了呀!”

  “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与杜安世的‘槛菊愁烟占秋露’仅一二字之差却意境大相径庭了!”太孙道。 与天争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