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与天争锋

第三百二十三回燕军兵陷铁铉坑【五】

与天争锋 涅槃 6372 2021-04-06 14:14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与天争锋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倘若果然如此,微臣应当以身殉国!”孝儒厉声悲壮地说道。

  “就依方爱卿之言!”建文帝说道,遂下圣旨,令举国照行。

  于是,兵民巡城,撤屋清野,城内外一阵忙乱。时值夏日盛暑,居民们都不愿搬家拆屋,纷纷纵火焚烧,连日不息。各位王公疲于奔命,也一遍哀叹。

  “如此,炎天,我等无房,何以为生?”一群百姓与前来撤屋的兵将争吵起来。

  “皇上和方先生之意,谁人敢违?”一将凶狠地打了那百姓一记耳光,暴跳如雷地说,“不知死活的刁民,燕军就要进城,尚不能军民齐心协力阻拦燕军,城内外玉石俱焚,何有房屋?”

  “我等不能在炎夏中热死!”百姓们仍旧在挣扎。

  抢夺的兵将们急不可奈,只好取刀杀了几个乱民。孝儒走来,俯身跪下,并用手摸了一下死者的脸,说道:“为了社稷,尔等且原谅朝廷撤屋之计,此乃不得已而为之计也——”

  星夜,燕军在南京城外苦战多时,不能攻克,城内外死伤无数。

  “本藩数次进攻,仍不能进城。这如何是好,久攻不克,恐有变故!”燕王在马上焦急地向众将问道。

  “大王不必忧虑,我等可以以智取之!”邱福上来说道。

  “如何智取?”燕王问。

  “目下京城四周被困,朝中已人人自卫,胆战心惊,我军可用盛气压之!”邱福又说,“京城虽然坚固,又还有一批残余文武拼命死守,然而,北边神策门、金川门一带乃是谷王和李景隆的防地,大王何不派员入城与之联络,令此二人权为内应?”

  “此事关系重大,二人能立即听令于本藩?”燕王反问。

  “此二人向来与大王交好,到此关键时刻自然求之不得,大王不必犹豫了!”邱福催促燕王道。

  “当此两军激烈交火之际,生死多有不侧,进城危矣……”燕王仍在犹豫。

  “父王不必犹豫,儿臣愿立刻前往——”王子朱高煦跳出来叫道。

  “煦儿勇猛,但须有一位有谋者同往!”燕王说。

  “末将虽然不才,但愿与王子同去,以相照顾!”邱福上前说道。

  “哈哈,有将军同往,本藩无忧也!”燕王点头说道,“二位去吧!不过,见了城中的人,应格外小心应对,不可造次,以免事情败露,反害了谷王、景隆等人的性命,本藩内应无望矣!尔等首先化妆一番!”

  “遵命——”二人说罢,身着便装,带着几个随从向神策门去了。

  高煦、邱福二人刚刚与进出的百姓一起混入了神策门,就见人声吵闹起事,接着,城门突然“吱啦”一声被关闭了。

  “已经抓获城内奸细了!神策门暂时关闭——”一群小校推拉着几个被缚者,叫喊着,匆匆从高煦、邱福二人身旁走过。

  高煦、邱福二人也来不及细究,就快步来到李景隆的军营。高煦、邱福二人进营后,发现营房内围了许多人,不禁吃了一惊。正想退出,却见景隆亲自上来,抓住高煦之手。

  “王子不必见疑,此处并无外人,多是我的部下和城内燕王知己……我辈正在商议迎接燕王入城之事呢!”景隆说道,“王子如此打扮,也不能掩过我的耳目,我一眼就识得了!”

  “王子,燕王一切安好?”这时,谷王朱惠也兴冲冲地跑上来握手。

  “哦……原来如此!谷王阿叔也在此营?”高煦如释重负地说道。

  “为叔在此已守候一夜了——”谷王答道。

  “城内如何?诸位迎燕入城的计划如何?”邱福接着问道。

  “只有一些迂腐顽抗之人而已!其余大多人人自卫了——”景隆说,“我辈的迎燕王入城的计划,业已商量妥当,交左都督徐增寿将军出城送信了。莫非燕王尚未见到增寿?”

  “未能见到呀!哎呀,不好!我二人入城时正见到一群将士说,是捕获一个奸细呢!”邱福道,“莫非徐将军他被擒了?”

  “哦!看来……我等密谋已经泄漏!”谷王慌忙叫道,“快速行动!先派兵将高煦、邱福等人送出城——”

  “阿叔,出去与父王如何说?”高煦问谷王。

  “神策门虽已封锁,但金川门只有本王一家守卫,煦儿叫燕王火速率军进金川门!我等就在金川门迎候燕军——”谷王催促道。

  说罢,高煦、邱福等人随着谷王的卫兵,迅速出城向燕王大营去了。

  南朝事态紧急,建文帝朝中的廷议仍在彻夜进行,皇帝在龙座旁上下走动,文武百官议论纷纷,进进出出,如热锅上的蚂蚁。

  “启奏万岁,京城兵荒马乱,而且兵力太少,我等愿出城募兵!”此时,齐泰、黄子澄又相继出班奏道。

  “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如今京城事急,二位岂能远走?”建文帝惊问道。

  “城内兵力不足,为集外部援军勤王,我等定要出城!”未能等建文帝允许,二人说罢,立即引军出城去了。

  “齐泰、黄子澄将私自避难去也!”齐、黄走后,廷臣们对建文帝说,“齐泰欲去广德,黄子澄将去苏州了!如今京城乏将,太常寺卿黄子澄、兵部尚书齐泰岂能离去?”

  “啊,齐泰、黄子澄哪!事情本出自尔辈,如今也是尔辈却欲弃朕远逃他处?”建文帝凄惨地哭道,一时慌乱,并走下坍墀,来到方孝儒面前问道,“如今天下垂危,先生有何良策以救朕于水火?”

  “陛下,目下军情紧急。其一,黄子澄和齐泰既已出走,朝中空虚;其二,朝中兵部尚书茹瑞年老体衰,且有畏燕心意,已不堪重任;其三,京外兵将统领盛庸业已兵败,因此,当国在危急用人之秋,需不拘不格用人才。代理兵部尚书之职的铁铉将军,有德有能,当正式晋升为兵部尚书,以便统领山东人马,号召四方豪杰,抗敌勤王!”

  “正式加封铁铉为兵部尚书,先生且速拟旨,派钦差持旨出城,去铁铉大营——”建文帝闻罢立刻照准。

  “禀报皇上,燕军已到城下——”小林子进来报道。

  建文帝闻报,更加恐慌。

  “启禀陛下,左都督徐增寿已经密谋策应燕王!”御史魏冕踉跄奔进大殿来说道。

  “能……有此事?”建文帝疑惑不解地问。

  “陛下,左都督徐增寿即将去燕营——”四位廷官一齐进来报道。

  “陛下,这是刚从徐增寿身上搜出的燕将邱福给陈宣的密函!”御史魏冕说着,将一函件呈给建文帝。

  “啊!”建文帝惊叫了一声,遂展函读道,“……燕王愿以百金买尔水师,且仍以将军为水师都督……邱福谨上……”

  “陛下,徐增寿刚才还吞食毁灭了一张重要信件。臣以为是城内奸贼要引燕入城了!”御史魏冕说道,“因为,方才臣仓促间看到有‘迎燕’字样!”

  “陛下,徐增寿已是亡国的祸首——”众臣义愤填膺地叫道。

  “还有何秘密勾当?”建文帝见此,暴跳如雷地对增寿说,“朕对尔不薄,牲畜竟如此无忠无义!”

  “前次万岁收回‘不杀燕王’成命的密旨,也是罪臣派人中途截获的!”徐增寿胆颤心惊地招认。

  “啊!难怪此后朝廷兵将,仍屡屡不敢下手杀燕王!元勋徐达之子竟也如此叛朕?气杀朕也!”建文帝怒道,“——左右,还不将徐增寿拿下!”

  于是,左都督徐增寿被一群卫士捆着,拖上殿来。

  “卿等不必动手,待朕亲手杀了此贼!”建文帝怒骂着,怒气未息,遂跑下殿来,从一名卫士腰间抽出佩刀,向左都督徐增寿肩上一刀砍下。徐增寿立刻倒在血泊中。

  “不好了,不好了,燕军已经进城了!”翰林院编修程济大叫着跑入殿中。

  “这么快就入城了!莫非真的有人作内应?”建文帝忙问。

  “谷王和李景隆等人,打开了金川门,迎进了燕王,所以京城陷落了。”翰林院编修程济叫道。

  “罢,罢,罢,朕一向待王公们不薄,他们竟如此负心,朕无话可说矣——”建文帝怒道。

  “国有奸贼,也有忠臣!”程济道,“陛下知否?御史连楹业已为国殉难了!方才燕军入城,御史连楹曾假装迎接燕军,在燕王马前叩拜,突然趁人不备,奋起刺杀燕王,不幸独力不支,大功未成,反而被燕军杀死在街市!”

  “有此忠臣?朕悔当初未能重用御史连楹矣,这正是朕之过矣!”建文帝悔恨道,“朕今不如从孝儒之言,殉了社稷吧!”说罢,欲拔剑自尽。

  “陛下不可轻生,不如出逃!”站在一旁的翰林院编修程济劝道。

  此时,少监王钺急忙跪奏道:“从前,高皇帝升天时,曾交给我等掌宫中官一个密箧,并遗嘱道:‘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箧一视,自有办法。’”

  “啊!竟有此事?”建文帝说,转而又问,“现箧在何处?”

  “藏在奉先殿之左!”少监王钺急忙说。

  建文帝即吩咐侍从将密箧取来砸开。程济砸开密箧后,众人赶快观看,却发现里面有三张度牒,还有剃刀、白银、袈裟及鞋帽等物,另还注明宫殿内人出逃细则。

  “唉,原来只是一种教人逃跑的计策!”建文帝看后叹了一口气。

  建文帝说罢,兴趣索然,并扔下了遗箧,无力地转过身。此时忽听后园慈宁宫方向发出了一阵哭闹之声,接着就见一群中官向大殿跑来。

  “何事惊慌?”建文帝木然问来人。

  “……听说燕王进城,太后……吕太后已闻警……自缢身亡了!”上来的太监答道。

  “哦,命礼部按例安葬……”帝听罢,轻声说了一句。

  建文帝说罢,辞了众臣,转身向内宫走去。

  建文帝慢慢走向内宫,推开侧门,见妃子明月青独自一人靠在案旁,手持诗卷默读。

  “四十三年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几曾认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发尽磨。

  最是仓皇离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明月青含泪吟咏着。 与天争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