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朝恢复华夏统一
明朝的建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四日,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设官分职,封赏文武百官,开始了明朝的统治。同年八月二日,徐达率大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北逃,至此结束了元朝98年的统治。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肃清政治,招贤纳士,积极劝课农桑,发展经济,一方面继续完成全国的统一。他采取了先西北、再西南、后东北的作战策略。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西征山西,败元将扩廓帖木儿。次年二月,攻打陕西,建西安府。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兵分两路进取四川,败夏明升。洪武十五年(1382年)平定云南。洪武二十年(1387年)进军东北,征服纳哈出,并且于二十一年(1388年)四月,蓝玉袭破元嗣君脱古思帖木儿的精兵10多万人,从此,东北全境也纳入了明朝的版图。
明朝建立后,其统治者费时20余年,终于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华夏文明的重建与发展。
朱元璋
朱元璋,至正十三年(1353年)红巾起义爆发后投身郭子兴部下为兵,以战功由九夫长而作总管,逐渐成为郭部红巾军的一位中下级指挥官。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迎韩林儿于亳州,建立宋政权,朱元璋被任命为左副元帅。次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以大元帅独立掌军,一举攻下集庆,改为应天府。此后,他采取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在群雄并起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方面刘福通所部红巾军被消灭,元朝的军事力量消耗殆尽;另一方面徐寿辉与张士诚互相争斗,两败俱伤。此时,积聚了相当实力的朱元璋却脱颖而出。他在军事上制定了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进行决战,打败陈友谅。朱元璋自称吴王。1366年,朱元璋正式与红巾军决裂,派人把韩林儿沉入江中溺死。1367年,先后打败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其后明军北伐,灭亡元朝。
朱元璋像
鄱阳湖大战
当朱元璋向南方发展势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强敌名叫陈友谅。陈友谅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地广兵多,自立为王,国号叫汉。1360年,他率领强大的水军,从采石沿江东下,进攻应天府,想一下子吞并朱元璋占领的地盘。
朱元璋赶忙召集部下商量对策。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只有新来的谋士刘基待在一旁,一声不吭。
朱元璋犹豫不决,散会后,把刘基单独留下来,问他有什么主意。刘基说:“敌人远道而来,我们以逸待劳,还怕不能取胜?您只需用一点伏兵,抓住汉军的弱点痛击,就可以打败陈友谅了。”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非常高兴。
朱元璋有个部将康茂才,跟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把康茂才找来,和他定下了引陈友谅上钩的计策。
康茂才回到家里,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封信,连夜叫老仆去采石求见陈友谅。陈友谅见了这封信,并不怀疑,问老仆说:“康公现在在什么地方?”
老仆回答说:“现在他带了一支人马,在江东桥驻守,专等大王去。”
陈友谅连忙又问:“江东桥是什么样子?”老仆说:“是座木桥。”
陈友谅在老仆走后,立刻下令全体水军出发,由他亲自带领,直驶江东桥。没想到到了约定地点,竟没见木桥,只有石桥。
常遇春像
1361年,常遇春随同朱元璋等率舟师进入鄱阳湖,与陈友谅进行了36天的大恶战。在这次战役中,常遇春功勋卓著。
一霎间,战鼓齐鸣,朱元璋安排在岸上的伏兵一起杀出,水港里的水军也加入战斗。陈友谅遭到突然袭击,几万大军一下子溃败下来,被杀死的和落水淹死的不计其数。此后,朱元璋的声势越来越大。
1363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陈友谅趁朱元璋率军北援安丰(今安徽寿县)红巾军、江南空虚之机,挥师号称60万,取道水路,围攻洪都(今南昌),并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守将朱文正率军奋力固守,坚持两月;并派人向朱元璋告急。朱元璋闻讯后,令朱文正继续坚守,以疲惫消耗陈军;随即亲率水军20万于七月六日救援洪都。陈友谅围攻洪都85天不克,闻朱元璋来救,即撤围移师鄱阳湖准备决战;朱元璋十六日亦进至鄱阳湖口。
为把陈军困于湖中,朱元璋先部署一部分兵力扼守泾江口和南湖嘴,切断陈友谅归路;又调信州(今江西上饶)兵守武阳渡(今南昌东),切断陈军侧后;然后亲率水师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二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水域遭遇。陈军巨舰联结布阵,展开数十里,颇有气势;但睿智的朱元璋看出其首尾相接、不利进退的弱点,于是将己方舰船分为20队,每队都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蒺藜、神机箭和弓弩。命令各队接近敌舰时,先发火器,再射利箭,继以短兵相搏。次日,双方激战开始。朱元璋爱将徐达身先士卒,率舰队奋勇冲击,击败陈军前锋,毙敌1500余人,缴获巨舰一艘。俞通海乘风发炮,焚毁20余艘陈军舰船,陈军死伤甚众,朱军伤亡也不少。战至日暮,双方鸣金收兵,战斗告一段落。
二十二日,陈友谅率全部巨舰出战。朱军因舟小,不能正面进攻,接连受挫。下午,东北风起,朱元璋纳部将郭兴的建议,改用火攻。他选择敢死士驾驶7艘渔船,船上装满火药柴薪,逼近陈军舰队,顺风放火,一时风急火烈,迅速蔓延,湖水尽赤。陈军巨舰被焚数百艘,死者过半,陈友谅弟陈友仁、陈友贵及大将陈普略均被烧死。朱元璋挥军乘势猛攻,又毙敌2000余人。二十三日,陈友谅瞅准朱元璋旗舰发起猛攻。朱元璋刚刚移往他舰,原舰便被陈军击碎。二十四日,俞通海等率领6疾舰突入陈军舰队,勇往直前,如入无人之境。朱军士气振奋,再次猛烈攻击。陈友谅不敢再战,转为防御。为控制长江水道,当晚,朱元璋进扼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陈友谅亦退至渚矶(今江西星子南)。
相持3天,陈友谅屡战屡败;陈军左、右金吾将军见大势已去,投降朱元璋,陈军军心动摇,形势越发不利。朱元璋乘机致书陈友谅劝降,陈为泄愤,尽杀俘虏;而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放还全部俘虏,并悼死医伤,以分化瓦解敌军。为阻止陈军逃遁,朱元璋移军湖口,命常遇春率舟师横截湖面,又在长江两岸修筑木栅,并置火筏于江中。陈友谅被困湖中一个月,军粮殆尽,将士饥疲,于是孤注一掷,冒死突围。八月二十六日,陈友谅由南湖嘴突围,企图进入长江,退回武昌,却陷入朱军的包围。陈军复走泾江,又遭朱军伏兵截击,陈友谅中箭身死。残部5万余人于次日投降朱元璋,只有张定边逃回武昌。1364年农历二月,朱元璋兵抵武昌,陈友谅子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两湖。
北伐与南征
在相继平定南方陈友谅、张士诚两大割据势力后,朱元璋于1367年十月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由淮河进入河北,开始了夺取中原的北伐。
朱元璋再三申明军纪,告诫出征将士,北伐不是攻城略地,而是平定中原、推翻元朝、解除人民痛苦。随后还发布了由宋濂起草的告北方官吏和人民的檄文,文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口号,这对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檄文还表示,对于蒙古人和色目人若愿为新皇朝臣民,则与中原人民一样看待。
北伐军节节胜利,迅速攻下山东诸郡。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四月占领开封,平定河南,同时攻克潼关。八月,攻克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元顺帝见孤城难守,于是带着后妃太子慌忙弃城逃走,奔向漠北,统治中原长达98年的元朝灭亡。
在南征北伐不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至正二十八年正月,40岁的朱元璋告祀天地,于应天南郊登基,建国号大明,改元洪武,以应天(今江苏南京)为京师。经过16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1371年,明军入川,夏主明升暗降,四川平定。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沐英、蓝玉进攻云南,次年攻破大理,基本上完成了南方的统一。1387年,冯胜、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辽东元朝残将纳哈出,纳哈出无路可走,只好投降,辽东平定。至此,除漠北草原和新疆等地外,全国已基本上统一。
朱元璋下诏移民垦荒
明初,社会经济残破,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迫使朱元璋注意到与民休息的重要性。朱元璋为解决宽乡劳力不足、狭乡缺少土地的矛盾,从1370年开始移民垦田,他下令迁苏、松、嘉、湖、杭无田农民4000余户去临濠(安徽怀远、定远、凤阳、嘉山境内),“徙江南民十四万于凤阳”,迁山西泽(山西晋城)、潞(山西长治)二州无田农民于河北、山东、河南一带,凡移民垦田,都由朝廷拨发路费、耕牛和籽种,或免税三年。如田主因战乱离乡,其土地为农民“耕垦成熟者,听为己业”。业主归还,政府于附近荒田拨补。许多荒地因而得到垦辟,自耕农的数量不断增加。
锦衣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朱元璋废除仪鸾司,改立锦衣卫。锦衣卫作为皇帝侍从的军事机构,下设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南北镇抚司镇抚、千户等职,指挥使由皇帝亲信心腹担任。
锦衣卫比以前的仪鸾司权力增大,除掌管侍卫职权外,还有巡察缉捕和审理诏狱的权力,实际上是明朝设立的特务组织。锦衣卫属下的镇抚司承办由皇帝命令查办的案件,他们用刑极为残酷,导致民情激愤、怨声载道。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缉囚犯也由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都归三法司审理,废除了锦衣狱。但到了明成祖时期,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
锦衣卫除拥有诸多特权外,还拥有大量田地。直到成化年间,他们的权势地位才有所削弱。
“胡蓝之狱”
胡惟庸是凤阳定远人,1373年由右丞相升任左丞相。胡门生故吏遍于朝野,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威胁皇权。1378年,明太祖对中书省采取行动。一天,胡惟庸的儿子骑马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结果跌落马下,被一辆过路的马车轧了,胡惟庸将马夫抓住,随即杀死。明太祖十分生气。十一月又发生了占城贡使事件。占城贡使到南京进贡,把象、马赶到皇城门口,被守门的太监发现,报与明太祖。明太祖大怒,命令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抓进监狱。但是,两丞相不愿承担罪责,便推说接待贡使是礼部的职责。于是,明太祖便把礼部官员也全部关了起来。
两相入狱,御史们理解了皇上的意图,便群起攻击胡惟庸专权结党。于是,1380年,明太祖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明太祖以专权枉法之罪杀了胡惟庸后,胡案就成为他打击异己的武器,以致受牵连而被杀者达3万多人。
学士宋濂,在明朝开国初期受过明太祖重用,后来又当过太子的老师。宋濂为人谨慎小心,但是明太祖对他也不放心。有一次,宋濂在家里请了几个朋友喝酒,第二天上朝,明太祖问他昨天喝酒的事,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明太祖笑着说:“你没欺骗我。”原来,宋濂家那天请客的时候,明太祖早已偷偷派人去监视了。后来明太祖称赞宋濂说:“宋濂跟随我19年,从没说过一句谎言,也没说过别人一句坏话,真是个贤人啊!”宋濂68岁时告老还乡,明太祖还送他一块锦缎,说:“留着它,32年后,做件百岁衣吧!”
胡惟庸案件发生后,宋濂的孙子宋慎被揭发是胡党,于是宋濂也受到株连。明太祖派锦衣卫把宋濂从金华老家抓到京城,要处死他。
马皇后知道这件事后,劝明太祖说:“老百姓家为孩子请个老师,尚且恭恭敬敬,何况是皇帝家的老师呢。再说,宋先生在乡下居住,他怎么会知道孙子的事呢?”
明太祖正在气头上,不肯饶恕宋濂。当天,马皇后陪明太祖吃饭,她呆呆地坐在桌边,不喝酒,也不吃肉。明太祖感到奇怪,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马皇后难过地说:“宋先生就要死了,我心里难受,在为宋先生祈福呢。”
马皇后和太祖是患难夫妻,明太祖平时对她也较尊重,听她这一说,也有点感动,才下令赦免宋濂死罪,改成充军茂州(今四川茂县)。70多岁的宋濂禁不起这场折腾,没到茂州就死去了。
过了10年,又有人告发李善长明知胡惟庸谋反不检举揭发,犯了大逆不道的罪。李善长是第一号开国功臣,又是明太祖的亲家,明太祖大封功臣的时候,曾经赐给李善长两道免死铁券。可是明太祖一翻脸,把已经77岁的李善长和他的全家70几口全部处死。接着,再一次追查胡党,又处死了1.5万余人。
宋濂像
事情并没到此结束。过了3年,锦衣卫又告发大将蓝玉谋反。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被明太祖封为凉国公。1391年,四川建昌发生叛乱,明太祖命蓝玉讨伐。临行前,明太祖面授机宜,命蓝玉手下将领退下,连说3次,竟无一人动身;然而蓝玉一挥手,他们却立刻没了身影。这使明太祖下决心要除掉蓝玉。1392年的一天,早朝快结束时,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蓝玉谋反,明太祖随即令人将其拿下,并由吏部审讯。当吏部尚书詹徽令蓝玉招出同党时,蓝玉大呼:“詹徽就是我的同党!”话音未落,武士们便把詹徽拿下,审判官们目瞪口呆,不再审了。3天后,明太祖将蓝玉杀死,尔后,就是大规模的清洗和株连。胡、蓝两案,前后共杀4万人。
对于明太祖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明太祖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太子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明太祖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太子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明太祖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太子只好赶紧逃走。
明成祖削藩
明成祖即位后,继续执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策。他在恢复诸王爵禄后,暗中开始“削藩”。他先将边塞诸王迁回内地,减少诸王的护卫,同时收回诸王、将帅、卫所军的节制指挥权;重申不许诸王擅役军民吏士的禁令,不许过问地方事务;对犯有过失的诸王,先以书诫谕,继而示以惩罚,最后或废为庶人或加以惩治。这一策略的实施削弱了诸藩王的势力,军政大权得以掌控。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既巩固了北部边防,又进一步地控制了东北地区。
迁都北京
明迁都北京是由于北京一直是燕王封守之地,朱棣即皇位后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命群臣商议营建工程事务。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建成。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正式迁都北京。明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京城、外城组成,紫禁城内的宫殿有精致的木雕、石雕、彩画和金光灿烂的琉璃瓦顶,当时集中了全国的优秀匠师设计的。它是我国保存得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帝王宫殿群。皇城的正门名承天门,气势磅礴,门前的宫廷广场上,点缀着汉白玉石桥、华表和石狮,增添了皇城的庄严端重气氛。京城,周围20公里,有9座城门。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两边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其间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后来京城南边加筑了手工业和商业区,是最繁华的街市,称为外城。
营建紫禁城
故宫气势恢宏,庄严华丽,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亦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扛鼎之作。
故宫又称紫禁城,紫禁二字系从紫微星垣而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其中的三垣为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北极星)位于三垣的中央,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即为“紫微正中”,皇宫是人间的“正中”;“禁”是指皇宫大内,严禁侵扰。
故宫修建于1406年,工程的营建者是明成祖朱棣。朱棣曾在北京做燕王,对北京的地理有深刻的认识。
《明史》记载,修建故宫时征集了全国著名工匠10多万名,役使民夫达100万之多,整个工程历时15年,直到1421年才最后完成。此后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保持未变。
故宫是一座砖木结构建筑,所用的建筑材料来自全国各地。木料主要来自京郊房山悬山中,也有部分来自湖广、江西、山西等省。汉白玉石料亦来自房山区。宫殿里砌墙用的砖叫澄浆砖,是在山东临清烧制的;铺地用的方砖叫作金砖,是在苏州烧制的。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施工所用的材料做工非常精细。譬如砌墙用的澄浆砖,先把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然后取出过滤后的细泥,最后才把细泥晾干做坯。还有就是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黏合剂,材料是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清,选用这种黏合剂,不仅黏力强,而且效果平整美观。
建成后的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内有房屋有9999间,外有高达10米的城墙(南北960米,东西760米),四角各有一座屋顶有72条脊的角楼。在最外端,还有一条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四周。
故宫的建筑布局整体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明清皇帝治理朝政的主要场所,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殿和武英殿分列两翼。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皇族后妃们居住的地方,一般称为“三宫六院”,主要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西六宫以及御花园。
故宫全景图
外朝三大殿是故宫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三殿均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巨大平台上,台分3层,中上层各9级,下层台阶21级,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太和殿也称“金銮殿”,是紫禁城的正殿,也是建筑群中最为高大的建筑。它高26.92米,东西面宽63.96米,南北进深37.20米。中和殿位于太和殿的后面,是一座亭子形方殿,高18.87米。保和殿为三大殿的末殿,屋顶为歇山式,高20.87米。
故宫建筑设计严谨,表明了我国古代的木构建筑设计到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在这一时期,殿式建筑以“斗口”作为基本模数。每一个等级的各部分用料尺度是一定的。确定了斗口,就确定了各种尺度,大大简化了工程营建的程序。拼合梁柱构件技术也是这一时期的重大成果。通过小块木料的拼合组成可用的大木料,大大节省了工程用料。在建筑施工中,广泛采用了模型设计的方法,称之为“烫样”。
故宫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它是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典范。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开通
京杭大运河,纵贯河北、山东、江苏、浙江4省。尽管历代王朝都曾疏通,但有些地段由于地势较高,水源不足,运河全线没有真正通航过。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采纳济宁同知潘叔正的建议,变海运为漕运,征发民工30余万人,重新疏通会通河,于永乐十年(1412年)竣工,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漕粮完全代替海运。这是明初的一项重大建设,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
卫所制与营伍制
明朝军队的编制是卫所制。明朝的军卫法规定,一郡设所,数郡设卫,每卫5600人,每千户所1120人。每百户所112人,每百户所辖2个总旗,每个总旗辖5个小旗,每小旗10人。士卒分别由卫指挥使、千户指挥使、百户指挥使、总旗指挥使、小旗指挥使率领,卫所实行世兵制,士卒和军官全部世袭。卫所都有固定的驻地,卫所官兵隶属于所在地的都指挥使司,再隶属于五军都督府。
明朝中叶以后,由于边境战争频繁,兵员不足,开始大规模募兵。因此,在卫所制之外,又出现了营伍制这一新的军事组织形式。募兵实行独立的编制,按照伍、什、队、哨、总、营的形式进行编制,由伍长、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领,隶属于兵部。营伍的人数不定,也无固定驻地,战时应募入伍,战毕归家。
八股文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一种应试文体。又称八比文、时文、四书文、制艺、制义等。
八股文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共包括八股。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其中“破题”两句,说破题目要义;“承题”用四五句承破题之意引申而言;“起讲”开始阐发议论;“入手”引入本题,为议论入手处;“起股”用四五句或八九句双行文字开始发议论;“中股”是全篇重点,必须尽情发挥;“后股”或推开,或垫衬,振起全篇精神;“束股”回应、提醒全篇而加以收束;“大结”为结束语。
八股文的题目一定要用《四书》《五经》的原文;内容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等程朱学派注释为准,不得擅自生发,独出新论,严重束缚了思想。
明成祖远征漠北
元顺帝北逃后不久,蒙古族分裂成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和鞑靼经常南下侵扰明朝,严重威胁明朝西部和北部的安全。于是,明成祖先后5次亲征,深入漠北,攻打瓦剌和鞑靼。
永乐八年(1410年),成祖亲率大军北征鞑靼。在斡难河(今鄂嫩河)击败鞑靼首领木里雅失,鞑靼称臣,明军胜利还师。永乐十二年(1414年),成祖第2次亲征,重创瓦剌军。永乐二十年(1422年),因鞑靼首领阿鲁台扰边,成祖第3次北征。阿鲁台远逃,成祖大败阿鲁台之羽翼兀良哈部,班师而回。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阿鲁台再次扰边,成祖第4次亲征。阿鲁台部众阿失帖木儿和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众归降。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阿鲁台侵犯大同,成祖第5次亲征。阿鲁台远遁,成祖遂下令班师。班师途中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古多伦西北)。
明成祖五次亲征,有力地打击了蒙古对明朝的侵扰和破坏。
设九边筑长城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月,动工再修偏东一段长城,是明长城的最后一项工程。明初,为防御蒙古袭扰,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绵延万里之线上设“九边”。初设了辽东(镇守区相当于今辽宁大部,镇守总兵官驻广宁,即今辽宁北镇。隆庆元年(即1567年后移驻辽阳,即今辽宁辽阳)、宣府(镇守区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即今陕西定边。总兵官镇守今陕西绥德。成化七年即1471年移治今陕西榆林)、大同(镇守区东自河北、山西省界,西至大同市西北一带)、延绥(又称榆林镇,镇守区东起陕西府谷县北,西达宁夏盐池县东境)4镇;继设宁夏(镇守区相当今宁夏银川)、甘肃(镇守区相当今甘肃嘉峪关以东、黄河以西及青海西宁一带,总兵官驻甘州卫即今甘肃张掖)、蓟州(镇守区相当今河北长城内东至山海关、西至居庸关天津以北一带,总兵官驻三屯营即河北迁西西北)3镇;另外太原(镇守区相当山西内长城以南,西起黄河、东抵宁武,总兵官初驻偏头即今山西偏关东北。寻移今山西宁武)、固原(镇守区相当今宁夏南部、甘肃东南一带,总兵官驻今宁夏固原)以近边,亦称二镇。合称“九边”,派驻重兵。后明政府又沿各镇修缮长城,加强防卫。成化十年(1474年)修东起清水营(今陕西府谷西北),西至花马池(今宁夏盐池西)一段长城长达1700里。嘉靖七年(1528年),又修宁边营(今陕西定边,即今宁夏盐池之东南),蜿蜒向西北至横城堡(今宁夏银川东南)一段长城长300里。今再修偏东一段长城,自大同西路至宣府东路长800里。
土木之变
明成祖从他侄儿手里夺得皇位,怕大臣不服他的管制,便特别信任身边的宦官。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渐渐大起来。到了明宣宗的时候,连皇帝批阅奏章也交给宦官代笔,宦官的权力更大了。
有一年,皇宫要招收一批太监。蔚州(今河北蔚县)人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便在县里当了教官。后来因为犯罪该判充军,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了宫,从而充了罪罚。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王振粗通文字,所以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年幼贪玩,王振就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高兴。
宣宗卒时,朱祁镇仅有9岁,朝臣有人欲立襄王为帝。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等人力争下,终使朱祁镇于正月初十即皇位,是为明英宗,以第二年为正统元年(1436年)。二月,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主持军政大事,下令停办所有不急之务,勉励幼小的皇帝好学上进。
这一做法致使仁宣时期政治较好的状况得以延续,“海内富庶,朝野清晏”“纲纪未弛”。同时,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元老重臣依然在朝中发挥重大作用。他们遵从宣宗遗嘱,在太皇太后的领导下尽心辅佐幼主,对稳定明王朝政局、保持良好的局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侍奉朱祁镇读书的太监便是王振,他善于迎合朱祁镇的心理,深受朱祁镇赏识。朱祁镇即位后不久,王振便当上了司礼监太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年少好玩,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朝廷大员谁敢顶撞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被充军发配。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势如日中天。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瓦剌部已经强大起来。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3000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而且还将进贡的马匹减少了,于是就削减了赏金。也先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也先被激怒了,他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溃不成军。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召集大臣商量对策。大同离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家产受损失,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兵部尚书埜(埜同野)和侍郎于谦认为朝廷准备不够充分,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对王振言听计从,因此不顾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等官员100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开去。
过了几天,明军的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打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也纷纷溃退下来。明军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时,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即使瓦剌军来了,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想着落在后面装运他家财产的几千辆车子,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作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不久,明军就遭到了瓦剌军的伏击。明军毫无斗志,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和被乱兵踩死的明军不计其数,邝在混乱中被杀死,祸国殃民的奸贼王振也被禁军将领樊忠一铁锤砸死。明英宗做了俘虏。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此一战役,明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亦死伤50余人。英宗被俘消息传来,京城大乱。廷臣为应急,联合奏请皇太后立王朱祁钰即皇帝位。皇太后同意众议,但王却推辞不就。文武大臣及皇太后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英宗秘派使者到来,传口谕命王速即帝位。王于九月初六登基,是为景帝,以第二年为景泰元年(1450年),奉英宗为太上皇。瓦剌自俘虏明英宗,便大举入侵中原,并以送太上皇为名,令明朝各边关开启城门,乘机攻占城池。十月,攻陷白羊口、紫荆关、居庸关,直逼北京。
于谦守京城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满朝文武大臣乱作一团,没有一个人能拿出好主意。翰林侍讲官徐主张走为上策,向南撤退。此时,朝中你一言,我一语,吵吵嚷嚷,毫无结果。正在关键时刻,兵部侍郎于谦挺身而出,他说:“京都是国家的根本,如果朝廷一撤出,大势就完了,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的教训吗?”
于谦(1397年~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人。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兵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
于谦的主张得到许多大臣的赞同。皇太后和王朱祁钰眼看在这关键时刻,能站出一位力挽狂澜的忠臣,当然满心欢喜,立即委以于谦兵部尚书的重任,让他负责指挥军民守城。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景帝即位不久,瓦剌军进逼宣府城下。于谦面对敌我兵力悬殊的态势,一面抓防卫,一面抓备战,大力征募新兵,调运粮草,赶制兵器,不到一个月,就征集了20万人马,做好一切迎敌的准备。
十月,也先挟持着被俘的皇帝英宗攻破紫荆关,兵逼北京城。于谦主张先打掉也先的嚣张气焰,鼓舞士气。他调集了22万军队,做好迎战准备,并做了周密布置:都督王通、副都御史杨善率部守城,其余将士分别驻扎在9个城门外,列阵待敌。
于谦像
明军副总兵高礼首先在彰义门外告捷,歼敌数百,夺回民众千人。狡猾的也先眼看明军有于谦等将领指挥,硬攻不能取胜,便变换手法,以送还英宗为名,准备诱杀于谦等人,但被于谦识破了。
也先见此计不成,便采取强攻。于谦不在正面与敌人拼杀,他派骑兵佯攻,把敌军引入伏击圈内,便用埋伏好的火炮轰击。瓦剌军伤亡惨重,也先的弟弟勃罗也在炮火中丧生。
瓦剌军围攻京都,屡遭挫败,进攻居庸关又遭守将罗通的抵抗。也先怕归路被明军切断,忙带着英宗向良乡(北京房山区东)后撤。明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也先带着残兵败将逃回塞外。
北京之战,瓦剌军受到重挫,引起内部不和。
于谦迫使瓦剌于景泰元年(1450年)释放英宗,并说服景帝迎英宗归国。他改革亲军旧制,创立团营,整肃军纪,加强训练,毫不松懈。他本人才识过人,忧国忧民,深受景帝器重。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英宗复辟后,于谦被陷害致死。他曾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著名词句,不幸竟成为他自身的写照。后人辑这位民族英雄的诗文为《于忠肃集》流世。
宪宗即位后,为于谦平反,恢复官衔。孝宗即位后,又追赠其为太傅,谥肃愍,为他建“旌功祠”。后神宗改谥为“忠肃”。
杨一清除内患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明孝宗朱樘去世,其长子朱厚照即帝位,以第二年为正德元年(1506年),大赦天下,是为武宗。
明武宗统治时期的政治状况,与弘治时期恰恰相反,非常腐朽。朱厚照即位后,重用宦官刘瑾、马永成、谷大用、魏彬、张永、邱聚、高凤、罗祥等八人,时称“八虎”。这8名宦官每天引诱武宗耽于声色犬马之间。武宗纵情声色,不理政事,将批复奏章之事都交由刘瑾等人处理。刘瑾把持朝政之后,欺压百官,大发淫威,仁人志士纷纷辞职归乡。明王朝统治日趋腐朽。
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明武宗在刘瑾等宦官引导蛊惑下,开始修建豹房。武宗即位初,曾让宦官依照京师店铺在宫中设店,自己穿上卖货人的衣服出售货物,碰到争议就叫宦官充当市正调解。在酒店中又有所谓当垆妇,供武宗淫乐。此次修建的豹房也是为他享乐而用,位于西华门侧。武宗日夜居于其中,命教坊乐工陪侍左右,纵情享乐。此后,武宗连宫殿也不去了。那些教坊乐工因得皇帝宠幸,皆不可一世,刘瑾等人更为嚣张。正德三年(1508年)正月,刘瑾于退朝时发现了揭露自己罪行的匿名书,大怒,矫旨令百官跪在奉天门下受训,从正午到日暮,暴晒于烈日之下,不得随便移动。当时,有10余人当场昏倒,且渴死3人,之后又逮捕300人下锦衣卫狱。刘瑾生性凶残,杀官吏、老百姓无数,致使京城之中人人自危,无安宁之日。
1510年,安化王朱以反对刘瑾为名,发兵反叛。明武宗派杨一清指挥宁夏、延绥一带的军士,起兵讨伐朱,又派宦官张永做监军。
杨一清本是陕西一带的军事统帅,因为他为人正直,不与刘瑾同流合污,被刘瑾诬陷迫害,后来经大臣们在皇上面前说情,才被释放回乡。这回明武宗为了平定藩王叛乱,才又重新任用他。
杨一清到宁夏时,叛乱已经被杨一清原来的部将平定,杨一清、张永把俘获的朱押解去北京。杨一清早就有心把刘瑾除掉,他打听到张永原是“八虎”之一,刘瑾得势以后,张永和刘瑾产生分歧,就决心拉拢张永。
回京的路上,杨一清找张永密谈,说:“这次靠您的力量,平定了叛乱,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铲除一个藩王容易,要解决内患可就难了。”
张永不解地说:“您说的内患是什么?”
杨一清靠近张永,用手指在掌心里写了一个“瑾”字。
张永看后,皱起眉头说:“这个人每天在皇上身边,耳目众多,要铲除他可不容易啊!”
杨一清说:“您也是皇上亲信。这次胜利回京,皇上一定会召见您。趁这个机会您把朱谋反的起因向皇上奏明,皇上一定会把刘瑾杀了。如果大事成功,您就能名扬后世啦!”
张永犹豫了一下,说:“万一失败,怎么办?”
杨一清说:“如果皇上不信,您可以痛哭流涕,表明忠心,大事可成。不过这件事一定要快动手,晚了怕泄露机密。”
张永一到北京就按杨一清的计策,当夜在武宗面前揭发刘瑾谋反。明武宗命令张永带领禁军把刘瑾捉拿起来。刘瑾毫无防备,正躺在家里睡觉,禁军把他逮住后,打进大牢。
明武宗派禁军抄了刘瑾的家,抄出黄金24万锭,银元宝500万锭,珠玉宝器不计其数;还抄出了龙袍玉带,盔甲武器。明武宗龙颜大怒,立即下令处死了刘瑾。
冒死劾严嵩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病逝。因他无子,故未立储君,皇太后张氏命太监张永、谷大用等与内阁和大学士们共同商议继承帝位的人选。首辅杨廷和早有准备,从袖中摸出《皇明祖训》说:“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皇太后张氏予以批准。于是,朱厚便得入继帝位。
织锦一品文官仙鹤补子
织锦都御史獬豸补子
刺绣二品武官狮补子
朱厚自安陆至京师,即帝位,以次年为嘉靖元年(1522年),是为明世宗。朱厚为宪宗之孙,兴献王之子,从族氏关系上讲,他是明武宗的堂弟,血缘关系最近,所以得以即帝位。世宗执政初期任用杨廷和为首辅,锐意改革,重振朝纲。他罢免了各地镇守宦官,免除对民众的额外征敛,推行了颇多善政,但很快就转变作风,并挑起大礼议之争,朝中的正直大臣纷纷被杀或被迫辞职。从此,他任用奸相严嵩,国政日坏。世宗还十分迷信方术,崇信道教,他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五月大肆销毁金银佛像,引起民众不满。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明世宗在京师内外广选8岁至14岁的女子入宫淫乐。以杨金英等为首的16名宫女不堪虐待,乘明世宗熟睡于乾清宫之际用绳子企图将其勒死。由于宫女们将绳子打成死结,无法勒紧,使明世宗免于一死。事发的第二天,明世宗移至西苑万寿宫,从此再不临朝听政。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弘治进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兼礼部尚书。他对明世宗一味谄媚,窃权夺利,诛杀异己。严嵩善于撰写一些焚化祭天的“青词”,从而受到皇帝的宠幸。他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八月唆使言官弹劾翟銮父子在考进士时作弊,使翟銮被削职为民。九月,严嵩升任首辅,独揽国政,被称为“青词宰相”。他年过花甲,整天在西苑值庐,未曾归家洗沐,明世宗被其勤奋感动,更为信任于他。严嵩以儿子严世藩和义子赵文华为爪牙,拉拢锦衣卫都指挥陆炳,操纵朝政10多年,权倾朝野,收礼纳贿,为所欲为,弄得明王朝政治极为黑暗,边防松弛不堪。
这时候,北面鞑靼部(蒙古族的一支)统一了蒙古各部,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明朝很大的威胁。严嵩不但不加强战备,反而贪污军饷,鞑靼首领俺答好几次打进内地,明军都没有力量抵抗。1550年,俺答带兵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北京城郊,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满载而归。过了一年,严嵩的同党、大将军仇鸾又勾结俺答,准备议和。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正直大臣的愤慨,特别是兵部员外郎杨继盛,更是义愤填膺。
杨继盛,保定容城人。他7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他父亲见他有志气,就让他一面放牛,一面读书,果然进步很快。后来他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在京城里受到不少大臣的赏识。
杨继盛为人正直,看不下严嵩、仇鸾一伙丧权辱国的行为,就向明世宗上奏章,反对议和,希望朝廷发愤图强,训练士兵,抵抗鞑靼。明世宗看了奏章,也有点动心,但是禁不起仇鸾一伙撺掇,反而把杨继盛降了职。
杨继盛被贬谪后不久,明朝和鞑靼便议和了,但是没多长时间,俺答就破坏和议,进攻明朝边境。仇鸾密谋暴露,吓得发病死了。到了这时,明世宗才想到杨继盛的意见是对的,便把他调回京城。严嵩还想拉拢杨继盛,哪知道杨继盛对严嵩深恶痛绝,他回到京城刚一个月,就给明世宗上奏章弹劾严嵩,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
这道奏章击中严嵩的要害,严嵩气急败坏,在明世宗面前反咬一口,诬陷杨继盛。明世宗大怒,把杨继盛关进大牢。后来严嵩撺掇明世宗把杨继盛杀害了。
严氏父子恃宠专权,残害忠良,并害死夏言、曾铣、张经等人。同时卖官受贿,培植同党,致使四方官员争相行贿,且贪得无厌,在南京置了大量的土地。尤其是在执政后期,由于侵吞军饷,使战备松弛,东南倭祸和北方边患十分严重,而赋役日增,灾害频繁,天人怨恨。
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之后,世宗对严嵩逐渐不满,而对大学士徐阶更为信任。方士蓝道行和严嵩有矛盾,利用扶乩的机会,借仙人之口指出严嵩父子是奸臣,明世宗便产生了罢免严嵩的想法。御史邹应龙探知明世宗意图,在徐阶授意下,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十九日上疏弹劾严嵩父子索取贿银、卖官鬻爵、广置田宅,奏请斩杀严世藩,罢免严嵩。明世宗遂以严嵩放纵严世藩有负国恩为由,令其辞官还乡,并捉拿严世藩及家奴严年入狱。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三月,严世藩被斩。严嵩被罢黜为民,寄食墓舍,于隆庆元年(1567年)死去。江西巡抚成守节奉令抄没严嵩在江西的家产,查得黄金3万多两,白银202万两,府第房屋6600多间,田地山塘27000余亩,珍珠宝石不计其数。
海瑞罢官
严嵩掌权时,不仅他的自家亲戚,就连他手下的同党,也都是依仗权势作威作福之辈。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地方官吏,谁敢不让着他们几分!
可是在浙江淳安县里,有一个小小的县官却能够秉公办事,对严嵩的同党也不讲情面。他的名字叫海瑞。
海瑞(1514年~1587年),自号刚峰,生性峭直严厉,不肯阿上,又清苦自律,力摧豪强,厚抚穷弱,所以深受百姓拥护,而经常触忤当道,曾经3次丢官,一度入狱。
他20多岁中了举人后,被调到浙江淳安做知县。海瑞到了淳安,认真审理过去留下来的积案,不管什么疑难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调查得水落石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海青天”。
有一次,京里派御史鄢懋卿到浙江视察。鄢懋卿是严嵩的干儿子,敲诈勒索的手段更阴险。他每到一个地方,地方官吏要是不“孝敬”他一笔大钱,他是决不会放过的。各地官吏听到鄢懋卿要来视察的消息,都一筹莫展。可鄢懋卿却装出一副奉公守法的样子,他通知各地,说他向来喜欢简单朴素,不爱奉迎。
海瑞听说鄢懋卿要到淳安来,就给鄢懋卿送了一封信,信里说:“我们接到通知,要我们招待从简。可是据我们得知,您每到一个地方都是花天酒地,大摆筵席。这就叫我们不好办啦!要按通知办事,怕怠慢了您;要是像别的地方一样大肆铺张,又怕违背您的意思。请问该怎么办才好?”
鄢懋卿看到这封揭他老底的信,气得咬牙切齿。但是他早听说海瑞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心里有点害怕,就临时改变主意,绕过淳安,到别处去了。
通过这件事,鄢懋卿对海瑞怀恨在心。后来,他在明世宗面前狠狠告了海瑞一状,海瑞被撤了淳安知县的职务。
严嵩倒台后,鄢懋卿也被充军到外地,海瑞恢复了官职,后来又被调到京城做官。
那时候,明世宗已经有20多年没有上朝了,他崇信道教,迷信方士,沉湎于斋醮之中,一些朝臣谁也不敢说话。海瑞虽然官职不大,却大胆写一道奏章向明世宗劝谏,把明王朝的昏庸腐败现象痛痛快快地揭露出来。
海瑞这道奏章在朝廷引起了一场轰动,更触怒了明世宗。明世宗看了奏章后,又气又恨,下令把海瑞抓了起来,交给锦衣卫严刑拷打。直到明世宗死了,海瑞才被释放。
神宗即位后,他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知府,打击豪强,平反冤狱,大修水利,推行一条鞭法,为民众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但海瑞不肯迎合上官,一贯恃才傲物的宰相张居正亦不免暗怀嫉恨,终于把海瑞第3次排挤出朝。
万历十三年(1585年),海瑞在赋闲16年后,以72岁的高龄被召为南京右都御史。他作风不改,依旧是一心为民,两袖清风。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殁任上。海瑞去世后,身无分文,连为其办理丧事的钱也是大家捐集而成。发丧时,农辍耕,商罢市,号哭相送数百里不绝。后来赐谥“忠介”。
戚继光抗倭
明朝嘉靖年间,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倭患猖獗,他们滋扰抢掠,杀人放火,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人民纷纷起来进行抗倭斗争。在抗倭斗争中功绩最大的就是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在以戚家军为代表的抗倭行动下,倭寇之患基本被荡平,保障了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倭寇最早出现在元末明初,当时日本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日本西南的封建割据势力除了互相争战外,还常勾结海盗、商人和浪人武士在中国沿海进行武装掠夺和骚扰,形成了最初的倭患。永乐时因为军备整饬,加强了海防,又同日本政府交涉,所以倭寇没能进行大规模骚扰。但到了正统以后,明朝政治日益腐败,海防松弛,倭寇侵扰又渐渐猖獗起来。嘉靖时,随着东南沿海一带商品经济的发展,一些经商的富豪地主与倭寇勾结,形成武装劫夺集团,气焰十分嚣张,倭患达到高潮。明政府曾派朱纨做浙江巡抚,监督抗倭。朱纨看到问题症结在于闽浙富豪通倭,便打击了一些地主奸商,并积极加强海防抗倭,但因触犯了富豪大户的利益而处处受到阻挠,被迫自杀。
后来,朝廷派熟悉沿海防务的老将俞大猷去平乱。俞大猷一到浙江,就打了几个胜仗。可是不久,江浙总督张经被严嵩的同党赵文华陷害,俞大猷也被牵连坐了牢。沿海的防务没人指挥,倭寇又猖獗起来。直到朝廷把山东的将领戚继光调到浙江,这个局面才得到扭转。
戚继光,字元敬,山东蓬莱人。戚继光的六世祖戚详原是朱元璋部将,东征西讨近30年,最后在云南战死。明太祖追念戚详的功绩,授他的儿子戚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今山东蓬莱)指挥佥事。
1544年,父亲戚景通病死,17岁的戚继光承袭了登州卫指挥佥事,从此开始了他的军职生涯。两年后,戚继光分工管理屯田事务。这时,卫所的军丁大多逃亡,屯田遭到破坏,海防受到很大影响。戚继光了解了这些情形,进行清理整顿,很快收到成效。
戚继光调到浙江抗倭前线后,发现军队缺乏训练,临阵畏缩,根本不能打仗。针对明军兵惰将骄、纪律松弛、战斗力低等弱点,戚继光两上《练兵议》,并以“杀贼保民”为号召,在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九月亲自往义乌、金华招募素质良好的矿工和农民入伍,经过数月的精心编制与严格训练,组成了3000多人的新军。
戚继光像
新军在戚继光领导下,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对百姓秋毫无犯,多次建立战功,战斗力非常强,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1561年四月,倭寇聚集了1万多人,驾数百艘战船,又一次大举侵扰浙东的台州和温州,骚扰了大片地区,声势震动了整个东南。戚家军迅速出击,先在龙山和雁门岭打败倭寇,接着驰援台州,在台州外上峰岭设伏。戚家军士兵每人执松枝一束,隐蔽住身体,使倭寇以为是丛林,等倭寇过去一半,立刻发起进攻。士兵一跃而起,居高临下,猛烈冲锋,全歼了这股倭寇。台州的战斗历时一个多月,共斩杀倭寇1400多人,烧死溺死4000多人。戚继光因功升为都指挥使。
这时,福建沿海倭患严重,福建巡抚向朝廷一再告急。戚继光奉命到福建抗倭,仅仅3个月,就荡平了横屿、牛田、林墩(今蒲田境内)3个倭寇巢穴。戚继光升任都督同知、总兵官,镇守福建全省及浙江金华、温州二府。
不久,倭寇又聚集了2万多人,陆续在福建泉州、漳州、兴化(今福建莆田)等地登陆。戚家军分成数支,和倭寇展开激战,在一个月内就打了12次胜仗,杀死倭寇3000多人。1563年十一月,两万多倭寇围攻仙游。仙游军民昼夜在城上死守,情势十分危急。戚继光调各路明军,切断仙游倭寇与福建其他各处倭寇的联系,对围攻仙游的倭寇发起总攻,一举把这批倭寇消灭了。仙游大捷是以戚家军为主力的明军继平海卫之战后的又一重大胜利,共歼灭倭寇2000多人。
接着,戚继光又在同安、漳浦两地指挥戚家军大败倭寇,使福建境内倭患平定下来。1565年以后,广东总兵俞大猷官复原职,戚继光任职副总兵配合抗击倭寇。经过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将领的共同努力,以及沿海军民的浴血奋战,到1566年时,横行几十年的倭患,终于得到基本解决。
宦官专权
明中叶以后政局混乱、军政腐败。朝廷内部正气受压,多次出现宦官擅权乱政的不正常现象。从英宗开始,皇帝多是幼年登基,宠用宦官,于是造成“内官日横”。皇权高度集中、皇帝自操权柄的局面开始动摇和削弱,权力逐步转移到宦官手里,使他们得以直接操纵军国大计,擅夺生杀之权,排斥忠良,迫害正直,祸国殃民,是明王朝的一大祸害。天启元年(1621年)五月,魏忠贤窃得司礼秉笔太监大权,从此遍邀党羽,专制朝政,作威作福,弄得朝纲大坏,冤狱遍生,民怨沸腾。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四日,朱由检即皇帝位,改次年为崇祯元年(1628年)。崇祯帝即位后,便大力惩治阉党。当时嘉兴贡生钱嘉征劾魏忠贤十大罪,魏忠贤惧怕,于十一月一日,自缢而死。崇祯帝下诏谬其尸,悬首河间。十二月严厉惩处魏忠贤余党,“五虎”“五彪”等都被处死。崇祯帝通过这一肃逆活动,扶正祛邪,整顿朝纲,稳定了当时的局面。
东林党与阉党之争
明朝后期,朝臣结党,派系林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落职还乡的原吏部郎中顾宪成在地方官员的资助下,与高攀龙同讲学于无锡东林书院。他们讽议时政,裁量人物,其言论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人物和东南城市势力以及一些地方实力派都聚集他们周围,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东林党。
早期与东林党对立的主要是一批代表大地主集团利益的官员。东林党与各党派的斗争是以争“京察”为发端的,以后争论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太子废立问题上来。后期党争主要是与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的斗争。魏忠贤原是当地有名的市井无赖,后因赌博输尽了家产,做了太监。熹宗时,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勾结,日益得宠,成为新的政治集团,被称为“阉党”。
东林党曾为熹宗登基之事出过大力,他们当政后,开始整顿朝纲,将很多腐败官员罢免。这些人便纷纷投靠魏忠贤,魏忠贤把东林党人看成阻止他实现野心的重要障碍。天启四年(1624年),魏忠贤在宫内基础已牢固,开始向外廷出击。六月,素以刚直敢谏著名的左副都御史杨涟上疏参劾,列举魏忠贤24条大罪,并请求驱逐客氏出宫。魏忠贤设计使熹宗下旨严责杨涟。不久,杨涟和东林党另一重要成员左光斗一起被罢了官。天启五年(1625年),阉党爪牙许显纯捏造口供,将杨涟、周朝瑞、左光斗、袁化中等人下到锦衣卫大狱中,不久又将他们杀害。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捏造了“七君子”事件,把东林党人周启元等7人迫害致死。此外,为了打击反抗和不肯依附他们的官员,魏忠贤的党羽们还编列了黑名单如《东林点将录》等,将不肯同流合污的官员指为东林党,列在黑名单上。当时开列黑名单已成为一大风气,东厂西厂都照单捕人,并把他们弄死。一时间,朝廷上下乌烟瘴气,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逝,崇祯继位。魏忠贤大势已去,自知被天下人所憎恨,难以自保,便自缢而死,阉党势力也遭到严重打击。东林人士逐渐返回朝廷。
东林党人主张改良政治、开放言路,反对横征暴敛,提倡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矛盾,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他们敢于揭露批判黑暗腐败政治,为民请命,为挽救明朝危机做出了巨大努力,反映了社会进步势力的要求。
复社
明末文社,也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部分士大夫的政治集团,其主要领导者有张溥、张采等。复社是继东林党人之后的又一个进步社团,兴起于明崇祯年间,是由张溥、孙淳等联合几社、闻社、南社、匡社等结成,清初被取缔。他们以复兴古学为号召,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此名之曰“复社”(陆世仪《复社纪略》)。这也是一个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社团,“从之游者几万余人”,影响十分广泛深远。因其在政治上继承了东林党,继续反对阉党的腐败政治,故时人称之为小东林。复社的举动也引起原阉党及其他派别人物如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的仇恨。南明弘光时期,掌权的阮大铖、马士英等人对复社成员大肆打击,迫使侯朝宗、黄宗羲等人逃亡,复社也从此一蹶不振。
闯王李自成
崇祯帝即位的第二年,陕西闹了一场大饥荒,老百姓没粮吃,连草根树皮也被吃光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官吏还照样催租逼税。于是,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年冬天,明王朝从甘肃调了一支军队开赴北京。这支军队走到金县(今陕西榆中)时,由于兵士们领不到军饷,闹到了县衙门。带兵的将官出来弹压,有个年轻兵士引头,把将官和县官杀了。这个兵士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这一次,李自成在金县杀了朝廷命官,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不久,王左挂禁不住高官厚禄的诱惑,投降了朝廷,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队伍。后来,他打听到高迎祥领导一支队伍起义,自称“闯王”,就去投奔了高迎祥。高迎祥见李自成带兵来投奔,十分高兴,立刻叫他担任一个队的将官,大家把他叫作“闯将”。
李自成雕像
李自成所率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对百姓秋毫不犯,虽经受过几次挫折,但最终发展成为起义军中力量最强大的一支。面对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的局面,明政府改变了招抚的政策,转而采用剿杀的政策。但是义军实行游击战,且基础深厚,官军虽连连取胜,但怎么也剿除不净。
为了对付官军围剿,高迎祥把13家起义军的大小头领约到荥阳开会,商量对敌办法。李自成认为起义军应该分成几路,分头出击,打破敌人的围剿。大家听了,都觉得李自成说得有道理。经过商量后,13家起义军分成了6路。有的拖住敌军,有的流动作战。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向东打出了包围圈。
1633年底,高迎祥、李自成等率起义军突破黄河天险,杀入明朝的心脏地带——河南。他们乘势前进,转而向安徽方面挺进。1635年,起义军攻下明皇室凤阳老巢,那儿有朱元璋的祖坟。起义军进城后,焚毁皇陵宫殿,刨了皇家祖坟。崇祯帝闻知祖坟被挖大为吃惊,下罪己诏请求祖先在天之灵宽恕自己。崇祯帝悲伤过去后,命兵部尚书杨嗣昌专力剿杀。有一次,高迎祥带兵向西安进攻。陕西巡抚孙传庭在(今陕西周至)的山谷里埋下了伏兵,高迎祥没有防备,被捕牺牲,李自成带领余部杀了出来。将士们失去了主帅,心情十分沉痛。大伙认为闯将李自成是高迎祥最信任的将领,加上他有勇有谋,就拥戴他做了闯王。从那以后,李闯王的名声就在远近传开了。
李闯王的威名越高,越使明王朝害怕和仇恨。崇祯帝命令总督洪承畴、巡抚孙传庭专门围剿李自成,李自成的处境一天比一天困难起来。在这个困难的时刻,另两支起义军的首领张献忠、罗汝才都接受了明朝的招降,李自成手下的将领也有叛变的,这使李自成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1638年,李自成从甘肃转移到陕西,准备打出潼关去。洪承畴、孙传庭事先探听到起义军的动向,便在潼关附近的崇山峻岭中,布置了3道埋伏线,然后故意让开通向潼关的大路,诱使李自成进入他们的包围圈。李自成中了敌人的计,起义军经过几天几夜的搏斗,几万名将士在战斗中阵亡,队伍被打散了。
李自成和他的部将刘宗敏等17个人冲出重重包围,翻山越岭,排除了千难万险,才到了陕西东南的商洛山区,隐蔽起来。
冲冠一怒为红颜
在官军的围追堵截下,李自成处境艰难,暂时处于低潮。1641年,李自成进入河南,转而又攻克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崇祯帝知道后,非常生气,只恨恨地骂各地官吏围剿不力,但自己也拿不出好办法来。李自成起义军纵横驰骋,来回奔袭,官军只能跟在起义军屁股后团团转。1642年,李自成率军三围开封,经过一番战斗,围剿起义军的官军不但没有把起义军剿灭,反而被起义军歼灭大部,起义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革命政权,准备进行新的斗争。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不久,李自成亲自率领100万起义军渡过黄河,兵分两路进攻北京。两路大军势如破竹,到了这年三月,就在北京城下会师了。北京城外驻守的明军最精锐的3大营全部投降。十七日,李自成亲率大军环攻九门。十八日,大顺军将士架云梯奋力攻城,越墙而入,攻破外城。与此同时,明太监曹化淳献彰义门出降。
崇祯帝听到大兵进城的消息,立即命其3个儿子更衣出逃,逼周皇后自缢,拔剑将长女乐安公主手臂斩断,又杀妃嫔数人,然后换上便服,携太监王承恩等数十人,出东华门,企图出逃,未成功,又返回宫内。十九日清晨,大顺军攻破内城。崇祯帝亲自响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响应。他见已无力挽回败局,便与太监王承恩入内苑,于煤山(今景山)寿皇亭树下自缢。统治中国277年的明王朝,就此灭亡。
大顺政权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惩治明王朝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李自成派刘宗敏和李过,勒令那些权贵、官僚交出平时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赃款,充当大顺军的军饷。有个叫吴襄的大官僚,也被刘宗敏抄了家产。有人告诉李自成说,吴襄的儿子吴三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手下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招降了吴三桂,就可以解除大顺政权的一个威胁。
吴三桂原来是明朝派到关外抗清的,驻扎在宁远一带防守。吴三桂收到父亲吴襄的劝降信,便打算到北京去看看情况再说。他带兵到了滦州(今河北省滦县),遇到一些从北京逃出来的人,找来一问,听说他父亲被抓,家产被抄,顿时心生恨意。后来,又听说他最宠爱的歌姬陈圆圆也被大顺军抓走,不禁勃然大怒,便率兵折回山海关,发誓与大顺军誓不两立。吴三桂势单力孤,仅据山海关一隅,根本无力与大顺军对抗,便想到与清兵联手对抗大顺军,于是派信使去见多尔衮。
这时,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正计划由蓟州(今天津市蓟县)、密云地区破城墙而入,行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境)遇到了吴三桂的使者,便改变行军路线,直接向山海关进发。当时,李自成已亲率大军进逼山海关,准备与吴三桂展开激战。多尔衮四月二十一日到达山海关,屯驻于欢喜岭,蓄锐不发,按兵观望。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亲自出关,面见多尔衮,提出条件,正式降清。吴三桂与多尔衮约定,清兵帮助吴三桂打败了李自成后,黄河以北归清,以南归明,并封吴三桂为王。当日,多尔衮就率军进入山海关,不费一兵一卒便实现了多年夙愿。
大顺军从南面开到山海关边,与吴三桂的军队展开激战。李自成骑着马登上西山指挥作战。吴三桂带兵一出城,就被大顺军的左右两翼合围包抄。明兵东窜西突,无法冲出重围;大顺军个个奋勇,喊杀声震天动地。
这时候,多尔衮看准时机,命令埋伏在阵后的几万清兵一起杀出,向大顺军发动突然袭击。大顺军没有防备,也弄不清是哪儿来的敌人,心里一慌张,阵势乱了起来。
李自成在西山上发现清兵已经进关,想稳住阵脚,已经来不及了,只好传令撤兵。多尔衮和吴三桂的队伍里外夹击,大顺军惨败。李自成带领将士边战边退,吴三桂仗着清兵的势力,在后面紧紧追赶。大顺军退到北京时,兵力已经大大削弱了。李自成回北京后在皇宫大殿里举行了即位典礼,接受官员的朝见。第二天一清早就率领大顺军,匆匆离开北京,向西安撤退。
1644年十月,多尔衮把顺治帝从沈阳接到北京,把北京作为清朝国都。从那时起,清王朝就开始统治中国了。
吴三桂降清改变了当时整个战局,是清入主中原的关键性转折。第二年,清军兵分两路攻打西安;一路由阿济格和吴三桂、尚可喜率领,一路由多铎和孔有德率领。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向襄阳转移。几个月后,大顺军在湖北通山县遭到当地地主武装袭击,李自成战败被杀。
史可法死守扬州
崇祯帝在煤山自杀的消息传到明朝陪都南京,南京的大臣们惊慌失措。他们立福王朱由崧做了皇帝,这就是弘光帝,历史上把这个南京政权叫作南明。
弘光帝朱由崧是个昏庸透顶的人,凤阳总督马士英等人利用他的昏庸,操纵了南明政权。
南明政权的兵部尚书史可法本来不赞成让朱由崧做皇帝,为了避免引起内乱,才勉强同意,并主动要求到前方去统率军队。
那时候,长江北岸有4支明军,叫作四镇。四镇的将领都是骄横跋扈的人,他们互相争夺地盘,放纵兵士杀害百姓。史可法到了扬州,亲自去找那些将领,劝他们不要自相残杀,又把他们安排在扬州周围驻守,自己坐镇扬州指挥。由于史可法在南方将士中威信高,那些将领不得不听从他的号令,大家称呼他为史督师。
不久,多铎带领清军大举南下,史可法指挥四镇将领抵抗,打了几次胜仗。可是南明政权内部却起了内讧:驻守武昌的明军将领左良玉和马士英争权夺势,起兵进攻南京。马士英急忙将江北四镇军队撤回,对付左良玉,还以弘光帝名义要史可法带兵保卫南京。
史可法明知道在清军压境的情况下,不该离开。但是为了平息内争,不得不带兵回南京,刚过长江,便得知左良玉兵败的消息。他急忙撤回江北,此时清兵已经逼近扬州。
史可法发出紧急檄文,要各镇将领来守卫扬州。但是过了几天,竟没有一个发兵来救。史可法清楚,只有依靠扬州军民,孤军奋战了。多铎带领清军到了扬州城下,先派人到城里劝史可法投降,一连派了5个人,都遭到拒绝。多铎恼羞成怒,下令把扬州城紧紧围困起来。
扬州万分危急,城里一些胆小的将领害怕了。第二天,就有一个总兵和一个监军带着本部人马,出城向清军投降。这一来,城里的守卫力量就更薄弱了。史可法召集全城官员,勉励他们同心协力,抵抗清兵,并且分派了守城的任务。将士们见史可法坚定沉着,都很感动,表示一定要和督师一起,誓死抵抗。
多铎命令清兵不间断地轮番攻城。扬州军民奋勇作战,把清兵的进攻一次次打退,清兵势如潮涌,形势越来越紧急。多铎下了狠心,命令清兵用大炮攻城。他探听到西门由史可法亲自防守,就下令炮手专向西北角轰击。炮弹一颗颗在西门口落下来,城终于被轰开了缺口。史可法眼看城已经守不住了,拔出佩刀就要自杀。随从的将领上前抱住史可法,把他手里的刀夺了下来。史可法还不愿走,部将们连拉带劝地把他保护出了小东门。这时候,有一批清兵冲过来,看见史可法穿着明朝官员的装束,就吆喝着问他是谁。史可法怕连累别人,就高声说:“我就是史督师,你们快杀我吧!”
1645年四月,扬州城陷落。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不仅杀了史可法,还灭绝人性地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10天。历史上把这件惨案称为“扬州十日”。
扬州失守后,清军攻破了南京。南明政权的官员降的降,逃的逃,弘光政权也被消灭了。
嘉定三屠
1645年六月,南京城破,南明灭亡。清军下达剃发令,命令江南人民在10日之内一律剃头,并严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江南百姓纷纷起而抗清。清嘉定知县强制剃发,起义即时爆发。百姓公推黄淳耀、侯峒曾出面领导抗清。原明降将李成栋率清兵猛攻,城中居民冒雨奋战,坚守不屈。清军用大炮轰城,始得攻入。侯峒曾投河死,黄淳耀自缢,城中无一人投降。李成栋下令屠城,杀害了城中3万多人而去。四散逃亡的民众再度聚集,又一次控制了嘉定。李成栋派遣部将徐元吉镇压,凡是抵抗的乡镇几乎被烧杀殆尽。此为嘉定第二屠。随后绿营把总吴之藩造反,李成栋又一次镇压,嘉定城再遭浩劫,城内城外又有两万多人被杀害。经过嘉定三屠,血腥的兽行终于镇压住了反抗的余波。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弘光政权瓦解后,东南沿海一带还活跃着一支抗清力量。1645年六月,明朝官员黄道周、郑芝龙在福州立唐王朱聿键即位,把他称为隆武帝。另一部分官员张国维、张煌言在绍兴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这样,就有两个南明政权同时出现。
为了对付抗清力量,清朝廷派了在松山战役中投降清朝的洪承畴总督军事,到江南去招抚明军。
这时候,松江(在今上海市)有一批读书人也在酝酿抗清事宜,领头的是夏允彝和陈子龙。夏允彝有个年仅15岁的儿子叫夏完淳,又是陈子龙的学生。夏完淳自小就读了很多书,才华出众,在他父亲、老师的影响下,也参加了抗清斗争。
靠几个读书人去抗击清军是不行的。夏允彝有个学生吴志葵,在吴淞做总兵,手下还有一些兵士。他们去说服吴志葵一起抗清,吴志葵同意了,但不久就被清军打败。
清军围攻松江的时候,夏允彝父子和陈子龙冲出清军包围,到乡下隐蔽起来。清军到处搜捕他们,还想引诱夏允彝出来自首。夏允彝不愿落在清兵手里,便投河自杀了。他留下遗嘱,让夏完淳继承他的抗清遗志。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像
父亲的牺牲使夏完淳悲痛万分,更激起了他对清朝的仇恨。
过了一年,陈子龙秘密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这次兵变又失败了,吴胜兆被杀害,陈子龙也被捕自杀。
后来,夏完淳因为叛徒告密,也被捕了,清军派重兵把他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监狱里被关押了80天。他给亲友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和书信,死亡的威胁并没有吓倒他,他感到伤心的是没有实现保卫民族、恢复中原的壮志。
对夏完淳的审讯开始了,主持审讯的正是招抚江南的洪承畴。洪承畴得知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就想用软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归服。
洪承畴露出一副温和的神态说:“我看你小小年纪,未必会起兵造反,一定是受人指使。只要你肯归顺大清,我保荐你做官。”
夏完淳装作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豪杰,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么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把洪承畴说得如坐针毡,满头是汗。旁边的兵士真的以为夏完淳不认识洪承畴,提醒说:“别胡说,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天下人谁不知道洪先生为国牺牲这件事。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满朝官员都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面无血色,不敢再审问下去,慌忙叫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1647年农历九月,这位年仅17岁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他的朋友把他的尸体运回松江,葬在他父亲的墓旁。
郑成功抗清斗争与收复台湾
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后,他手下的大臣黄道周一心想帮助隆武帝出师北伐,抗清复明。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贪图富贵,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也就瓦解了。
郑成功(1624年~1662年),原名森,字大木,隆武政权重臣郑芝龙之子。南明隆武帝对他十分赏识,并封他为延平郡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亦称为“国姓爷”。郑芝龙降清时,郑成功率师拒降,“不受诏,不剃头”,打出“背父救国”的旗号,单独跑到南澳岛,招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
郑成功是个将才,在他的努力下,队伍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海船率领17万水军,开进长江,向南京进攻,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清军见硬拼不行,就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时,清军已经占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采用封锁的办法,将沿海居民内迁30里,同时,禁止舟船出海,以切断东南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这给郑成功造成许多困难。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郑成功准备收复我国被荷兰侵占的领土台湾,用作抗清斗争的最后基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荷兰人趁明王朝腐败无能,霸占了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被明逐出澎湖后,又占领了台湾南部,并建立了许多据点,如台湾城和赤嵌城,并蚕食了大量土地。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独霸台湾,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郑成功少年时期曾经跟随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看到台湾人民遭受的苦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殖民者,就下令让他的将士修造船只,积蓄粮草,准备渡海。
这时,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见郑成功,说台湾人民受殖民者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荷兰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殖民者的军事布置都告诉了郑成功。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信心就更足了。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将士,乘坐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便直取台湾。
荷兰殖民者投降图
荷兰殖民者听说郑军攻打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队伍集中在台湾城(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城(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里,还在港口沉了好多破船,想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何廷斌为郑成功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驶进了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殖民者调动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60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随即一声令下,60多只战船一齐开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了。还有3艘荷兰船见势不妙,吓得掉头就跑。
随后,郑成功派兵猛攻赤嵌城。赤嵌城的殖民者拼死顽抗,一时攻不下来。有个当地人为郑军出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把水源切断,敌人就会不战自乱。郑成功采用这个办法,没出3天,赤嵌的殖民者乖乖地投降了。
盘踞台湾城的殖民者企图顽抗,等待援兵。郑成功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8个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即赤嵌城)发起猛攻。荷兰殖民者走投无路,只得扯起白旗投降了。
1662年初,殖民者头目被迫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将赤嵌城改为安平城,在台湾设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将台湾城改为安平镇。建立了与大陆一致的郡县制,大力开发台湾,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开荒,招徕大陆移民,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发展。他还带来了先进农具和耕作技术,高山族从此以后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生活逐渐安定。
1662年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率领军队,继续驻守台湾,进行抗清活动。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收复了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捍卫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对台湾历时38年的殖民统治,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兴建了台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的壮举将永垂史册。 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