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克伦威尔与共和时代
英国建设共和政府
国王既被杀,“残缺国会”(Rump Parliament)遂宣布共和政体,废君主及上院。然主其事者实为军统克伦威尔其人。克伦威尔之实力专恃独立派教徒。其时英国人之赞成清教派及废止君主者为数甚少;而共和政体竟能维持如是之久殊出意外。其时虽长老会派之教徒亦颇党于查理第一之子查理第二。然因克伦威尔有治国之才,且有军队五万人在其掌握,故能实行共和至十三年之久。
征服爱尔兰及苏格兰
克伦威尔虽握有军政之大权,然国步艰难统治不易。是时三岛分离不相统一。爱尔兰之贵族及旧教徒宣布查理第二为王。而新教首领名奥梦德(Ormond)者又集合爱尔兰之旧教徒,及英国党于王室之新教徒组成军队,以谋倾覆共和政府。故克伦威尔先率兵入爱尔兰,既陷德罗赫达(Drogheda),杀死二千余人。干戈所指无不披靡,至一六五二年全岛之乱遂平。逐爱尔兰之地主入山,籍没其土地以予英国人。同时(一六五〇年)查理第二又自法国入苏格兰,愿奉长老会派之宗教,苏格兰人群起拥戴之。然不久亦为克伦威尔所征服。
一六五一年之航业议案
英国国内虽属多事,然克伦威尔尚能从容战胜商业上之劲敌荷兰人。其时欧洲与殖民地间之运输全赖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鹿特丹(Rotterdam)二港之商舰。英国人忌之,乃于一六五一年由国会通过《航业议案》(
Navigation Act
),规定凡物产输入英国者必由英国商船或输出物产国之商船运入。此议案通过后,荷兰、英国间遂起商业上之竞争。两国海军屡有冲突,而互有胜负。实开近世商战之局。
克伦威尔解散长期国会(一六五三年)及其被选为护国者
克伦威尔与国会之意见屡有冲突,与昔日之查理第一正同。其时“残缺国会”虽系清教徒,然其贿赂公行,营私植党,久为国人所不齿。克伦威尔因其破坏大局也,遂痛责之。其时有议员起而抗辩,克伦威尔大呼曰:“来,尔辈之为恶已多矣!吾将止之。此已非尔辈所居之地矣。”言已,挥兵士入议场驱之。长期国会至此遂解散。克伦威尔即于是年四月召集新国会,以“畏上帝”之人充之。即历史上所谓贝耳逢(Barebone)国会是也。盖其时国会议员中,有伦敦商人名贝耳逢(Praise-God Barebone)者最为时人所注目,故名。然所有新议员虽“畏上帝”,而对于国家大事毫无经验应付为难。故于是年十二月,议员中之较有常识者自行宣布解散,并付国家大权于克伦威尔,称之为“护国者”。
克伦威尔之外交政策
此后五年之间,克伦威尔虽不愿有加冕之举,实与君主无异。彼虽不能巩固国内之政府,然其对外政策则到处胜利。与法国缔结同盟,并助法国而战胜西班牙。英国遂得丹刻克(Dunkirk)地方及西印度群岛中之牙买加(Jamaica)岛。法国王路易十四最初不愿以“吾之中表”(my cousin)(此系欧洲各国君主间之通称)称克伦威尔,至是曾对人言愿称其为父,亦足见克伦威尔当日声势之宏大也。克伦威尔至是已俨然以君主自居,而其行动之专制亦竟不亚詹姆士第一与查理第一云。
克伦威尔之去世
一六五八年五月,克伦威尔忽患寒热交作之疾,其时国内适有大风拔木之象,王党党人以为此乃天夺之魄,神人交愤之征。不久遂卒。临终时祷于上帝,略谓“汝命我为英国人民造福,并为汝服务。爱我者固多,而恶我者亦众。愿汝恕之,盖若辈亦汝之民也;并愿汝恕我祈祷之愚”云云。 近世欧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