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针灸申遗成功的意义及思考
2010年11月1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和“京剧”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该项名录的建立有助于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提升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中医针灸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申遗成功,对于中医针灸的传承和保护,造福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的标准有两项,一项是濒临灭绝;另一项是要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针灸学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价值,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蕴涵了历代的智慧结晶。申遗的成功,标志着世界对针灸的肯定和尊崇,有利于保护中医针灸文化瑰宝,有利于针灸学的传承和发展。
针灸产生于中国,针灸代表着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渗透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目前已被160多个国家广泛接受。针灸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是一门自然科学。针灸申遗成功,既肯定了针灸医学为人类健康作出的积极贡献,说明世界对针灸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对中国针灸界的鞭策,中国针灸工作者承担着保护传承,发展和推广针灸学科的压力和重任。
针灸学是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操作技术的一门医学学科,应全面继承,清理和界定针灸学这项遗产的内容和范围,把针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工作做好,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加强针灸的临床应用,爱惜针灸传承人,大力培养针灸人才。加强针灸的科研工作,揭示针灸的科学内涵,研究针灸的作用机理,以指导临床。加强针灸教育及科普工作。申遗成功,针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将会进一步提高,形势要求针灸故乡的针灸工作者必须提高学术水平,提高针灸技能,提高专业水平,提高群体素质。还需要政策的保护,各级领导部门的支持,内外和谐环境的支撑,促进针灸事业的发展。
(《云南老年报》2010年12月13日第2372期) 管遵惠针余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