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上膈”指膈症中膈在上者,即贲门隔阻。其症状主要表现在“食饮入而还出”,即饮食后出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表现。返出的食物一般没有气味变化。
(2)下膈者,食晬时乃出:晬(Zui,音醉)时,周时也,即24小时。下膈,指膈症中膈在下者,即幽门隔阻。吃下的食物经一昼夜后返出,食物气味有变化。
(3)寒汁流于肠中:寒汁,张景岳说:“凡伤胃气,则阳虚而寒。”汁乃水液,寒汁应指胃中的水液,即胃液,因胃寒阳虚而致胃液分泌过多,流向肠中。
(4)守于下管:停留于下脘部位。因为虫得酸则伏,胃液偏酸,故造成虫停留。
(5)则肠胃充郭:虫停留时间较长,虫较多,引起胃肠扩张变大。
(6)卫气不营,邪气居之:卫气具有对脏腑的保卫功能,胃寒之时,阳虚而致卫气不足,所以不能发挥正常的保卫能力,因此邪气可能在该处停留,引起疾患。
(7)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人吃食物的时候,胃液与食物相合,酸度有所降低,因此虫的活动增强,与食物接近,以获得营养。此时虫向上进入胃中脘,所以下脘部位显得空虚无物。
(8)下管虚则邪气胜之:下脘空虚,招致邪气有余,所以邪气伤害下脘部位,以引发疾病。
(9)痈成则下管约:痈,历来注家均解释为痈疽之痈,即该部位长了痈。痈长于下脘部位,所以下脘部位出现阻塞。但从下膈症来说,本篇开篇明确表示是“虫为下膈”,是虫引起的膈症,不是痈引起的膈症。因为痈同壅(张景岳语),可以是壅塞的意思,所以虫多成团引起壅塞,是完全成立的。所以这里应该解释为因虫壅塞。
(10)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管内即下脘内;即,即时,即将。说明虫壅塞下脘之内者,将会表现为胃内疼痛。
(11)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若是虫壅塞在下脘之外,将会表现为腹内疼痛。
(12)微按其痈,视其所行:医生用手轻轻按住虫所壅塞的部位,观看虫在压迫下的行动方向。因为这样在针刺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直接刺到虫体上,刺到虫体会引发疼痛加剧,影响治疗效果。《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从针刺治痈的角度认为:“取知痈气所行有三:一欲知其痈气之盛衰,二欲知其痈之浅深,三欲知其刺处之要,故按以视也。”
(13)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首先在成团的虫体之旁进行针刺,先浅后深,逐渐向里进行。
(14)还而刺之,毋过三行:还,退出。说明开始针刺较浅,逐渐加深,反复进行,不要超过三次。
(15)察其沉浮,以为浅深:观察虫团所在的深浅,一般在胃内,虫团位置较深;在胃外肠中,位置较浅。
(16)已刺必熨:每次针刺后一定要使用熨法。
(17)令热入中,日使热内:使热气进入体内,每天都要这样做,逐渐使热气完全到达体内,以起到驱寒的目的。因为下膈为胃中有寒,而致虫体壅塞下脘而成,寒去则虫散。
(18)伍以参禁,以除其内:张景岳:“相参为参,相伍为伍,凡食息起居,必参伍宜否,守其禁以除内之再伤。”说明除了针对性的治疗之外,还需要注意饮食、起居等保养内容,以免使寒邪再一次伤及胃体。
(19)恬憺无为,乃能行气:减少思想负担,不要超出自身的能力而去作为,这样就能使气机运行正常,正气得以充沛。
(20)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肾主咸,心主苦,以咸苦之味,调理水火,协调阴阳,不仅可以化谷,还可健脾胃,以使下膈之症从此不再发生。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