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天道:指自然界的规律。
(2)外有六府:六腑与五脏相比,五脏在内,六腑在外,故称外有六腑。
(3)六律:古乐音调分为十二律吕,其中六律属阳,称为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属阴,称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因六律属阳,故与六腑相配。
(4)建阴阳诸经:建,《针灸甲乙经》作“主持”二字。本句说用六律统领阴阳诸经。《孟子·离娄上》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可见古来认为六律可以统领五音,而五音可与五脏相属,以此说以六腑统领五脏,以及统领阴阳诸经。
(5)十二辰:张景岳:“十二辰者,以斗纲所指之地也,即节气所在之处也。”所谓斗纲,是指北斗星中第一、五、七三星所形成的图案。由于地球的运转,在地球上看这三星所指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化。如正月黄昏之时,第七星指向天空中寅位,夜半第五星指向寅位,平旦第一星指向寅位,形成了所谓正月建寅的一个依据。可见十二辰就是从北斗星的位置变化来确立季节和月份。由于每年分成十二月,十二节,故这种计算方法就称之为十二辰。
(6)十二节:古历法中将一年的气候变化分成二十四节气,包括十二节和十二气,每月一节一气。如正月立春为节,雨水为气;六月小暑为节,大暑为气。
(7)十二时:古人以天干与地支计时,其中地支十二,所代表的时间,每天不变。其夜半为子时,鸡鸣为丑时,平旦为寅时,日出为卯时,食时为辰时,隅中为巳时,日中为午时,日昳为未时,晡时为申时,日入为酉时,黄昏为戌时,人定为亥时。
(8)治:学以致用,内以理身,外以治病。
(9)止:到达,指深入研究以达到更高境界。
(10)粗之所易:粗,粗工,不高明的医生;之,达到;易,容易之处,皮毛之处。本句说粗工学习浅薄,只能了解经脉的一般知识。
(11)上之所难:上,上工,高明的医生;之,达到;难,困难之处,深刻的内容,高妙的理论。本句说上工刻苦钻研,能掌握一般人不能了解的高深理论。
(12)离合出入:十二经别循行过程中的路线规律。离,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上分离出来。入,进入体内,络属脏腑。出,返出体表。合,与十二经脉会合。
(13)过:经过,一览而过,形容粗工学习不认真。
(14)息:停止,钻研不息,形容上工追求无止境。
(15)正:正经,主要经脉。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上分别出来的,故其从十二经脉言,属旁支,十二经脉属正经。但十二经别与其他经脉比较,则仍属于正经范围,故《灵枢·经脉》称十五络为别,而本篇称十二经别为正。
(16)别入于腘中:足太阳经别从足太阳经分出来后,进入腘窝部。
(17)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其中主要循行道路是在尾椎骨下五寸处进入体内,达到肛门。
(18)当心入散:进入心脏处布散开来。
(19)别走太阳而合:合,指沿着一个方向循行。足少阴肾经别从经脉上分出后,进入腘中,与足太阳膀胱经相偕而行。
(20)十四隹页:脊椎的十四椎,即第二腰椎。
(21)一合:经别经过离合出入之后,均会合于阳经,阳经为六条,十二经别均会于六阳经上,故称六合。足太阳与足少阴均会于足太阳膀胱经上,故是六合中的一合。合,既有经别与经脉相合之意,又有阴阳经别相合之意。
(22)成以诸阴之别,皆为正也:《黄帝内经太素》:“十二大经,复有正别。正,为六阳大经别行,还合府经。别,谓六阴大经别行,合于府经,不还本经,故名为别。”可见,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相比,阳为正,阴为别;经别与其他经相比,又为正。故阴经经别既称别,又称正。
(23)绕髀:足少阳之脉循于腿股外侧,足少阳经别分出之后,向前绕过大腿,然后进入毛际部,故曰绕髀。
(24)季胁之间:胁之下缘,软肋部分。
(25)颐:口角后,腮之前。
(26)颔:颏下结喉上,两侧肉之空软处,下颌底与甲状软骨之间。
(27)与别俱行:与足少阳经别一起循行。
(28)
:两目间,鼻之凹陷处,现称鼻根。
(29)
:眼眶下缘。
(30)结:经络密集分布,聚结一处。
(31)贯舌中:从舌体中部穿过。
(32)指地:上为天,下为地,经脉循行由上向下,故曰指地。
(33)肩解:即肩关节。
(34)渊腋:足少阳胆经穴位,在腋中线上,第四肋间隙。《黄帝内经太素》中“渊腋”为“泉掖”。平按认为,唐人讳渊,故改渊为泉。但渊腋穴处,并无两筋可寻,若从后文“两筋之间”考虑,泉掖很可能指手少阴心经极泉穴,位于腋窝正中,所谓两筋间即指胸大肌与肱三头肌肌腱。
(35)指天:天为上,这里指手少阳三焦经别始于头部。
(36)渊腋三寸:《黄帝内经太素》中“渊腋”为“泉掖”。《灵枢注证发微》注:“别于腋下之天池穴。”可见,本句是指腋窝下三寸处。天池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第四肋间隙,乳头外侧一寸,相当腋下三寸处。
(37)完骨:即耳后乳突。
(38)柱骨:即颈椎。
(39)别入渊腋少阴之前:从渊腋别出后循行于腋窝部手少阴经之前。
(40)太阳:《黄帝内经太素》作“大肠”,于理通,应从之。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