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难】
(1)皮寒热者,不可附席:皮肤感到发热恶寒,说明病为外感风寒,而且感邪的时间不长,邪正交争剧烈,有如《伤寒论》中的麻黄汤证。而席子性寒,身体与席子接触,容易增加寒邪的力度,故称不可,而应该以厚衣啜粥保暖为主,以此有利于祛邪。
(2)毛发焦:这里说明外感的一种情况,即外邪从表而入,出现恶寒症状为主,毛发紧张耸立,憔悴无华。
(3)鼻槁腊:这里说明外感的另一种情况,即外邪从口鼻而入,出现发热症状为主,鼻干疼痛,甚至有烧灼感。
(4)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三阳,指太阳;本句从“皮寒热者”开始,其断句应该为“皮寒热者,不可附席。毛发焦,鼻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之络,以补手太阴。”因为不得汗,说明寒闭较重,故取太阳经之络脉,以刺出血,有如红汗之作,即可愈病。
(5)以补手太阴:与手太阴经的治疗互为补充。因为外感病,取太阳经(络)以治疗外邪从表而入和取手太阴经治疗外邪从口鼻而入,是两大主要的治法,因此说“以补”,而不是指“补”法,即予以弥补。假若仅仅是“补手太阴”,与治疗原则不相吻合,因为外邪犯表之初,是不使用补法的。
(6)肌寒热者,肌痛:肌寒热,指外邪侵犯肌肉后引起的发热恶寒。有如《伤寒论》中所说的桂枝汤证。一是正气相对较虚,二是外邪相对不强,邪正纷争不去,邪停肌肉,故有肌肉酸痛的表现。
(7)毛发焦而唇槁腊:与皮寒热证一样,说明两种外邪入侵的表现。因为脾胃主肌肉,邪停肌肉,脾胃受伤,而唇为脾胃所主,故表现为唇槁腊,即口唇干燥无华。
(8)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本句的断句应为“肌寒热者,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腊。不得汗,取三阳于下以去其血者,补足太阴以出其汗。”三阳于下,指太阳经之末端的络脉;去其血,指刺出血。
(9)补足太阴以出其汗:由于肌寒热有正气虚的情况,故补足太阴经以壮脾胃之气,有利于祛邪。出汗为祛除在表之邪的表现,这里说“出其汗”,而不是说“出汗”,则是要说明,让肌肤有出汗的表现。“其”指肌肤,因为外邪侵犯肌肉,肌肤是处于有汗或无汗之间,若肌肤有汗则不要再增加出汗的力度,若是肌肤无汗,则需要其有汗出的表现。
(10)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骨寒热病历来没有明确定位,医家多认为是邪入肾,而肾主骨,骨受邪,则病最深,故一身之中,无所得安也,而又主液,故骨病则肾液泄而为汗。这些解释所描述的病情与骨蒸劳热相似。而在治疗上中药使用牡荆实以治骨间寒热,穴位选用复溜、肾俞等。若从文章的前后关系上看,这些解释与前后文的意思连贯不上,故不可取。所谓骨寒热,是指外邪从表入里的一种情况,其“骨”是指肌肉之内,也就是真正进入到肌肉之中,如《难经正义》所说:“骨寒热者,肌肉之内骨也”,从《伤寒论》所说,应该是指阳明病(气分)或者是少阴病。这时病从太阳进入阳明(气分)或进入少阴,所以出现烦躁不安,大汗出(若属阳明或气分,应为大汗淋漓,极度烦躁;若属少阴,应为阳脱之时,也有心烦不安)等症状。
(11)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股之络:齿未槁,说明外邪从表入里(直中)的另一种情况。因为肾主骨,肾气虚,外邪直中,有如《伤寒论》中少阴病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齿为骨之余,齿未槁,说明肾气尚未极度虚弱,故还有治疗的价值。因此选用足少阴肾经上的络脉以泻邪。阴股,是指腿内侧部,诸如复溜等穴附近的络脉。
(12)骨厥亦然:张志聪:“骨厥者,谓肾藏为病,而肾气厥逆也。”这里所说的骨厥,就是后文说的骨痹与厥痹。骨厥虽然不属于外感病,但和骨寒热均与肾气虚弱有关,治疗时以强肾祛邪为主,故说“亦然”,即“也是一样”,有类似的治疗方法。
(13)骨痹,举节不用而痛:《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可见“举节不用”,即“骨重不可举”,举是自主活动的意思;“痛”,即“骨髓酸痛”。所谓骨痹,是指肾气虚衰,寒邪深入骨髓,骨节疼痛剧烈,消瘦异常,肢体活动受限,时有寒热,汗出频仍,甚至彻夜号叫,烦心不眠。我曾在一位白血病的年轻患者身上,看到如此症状,可供参考。
(14)汗注烦心:《素问·逆调论》在解释骨痹“寒甚至骨”而“不冻栗”的时候,说:“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也就是说,由于肾与肝同居下焦,心火与肾火相依,虽然肾气已虚,但心肝之火不去,故病人不会有冻栗感。临床上,患者在肾虚火旺、骨蒸劳热的时候,就会有五心烦热,盗汗等表现。这里的汗注烦心,与骨寒热中说的“汗注不休”是完全不同的病情。
(15)取三阴之经:张志聪:“上节论三阴之气而为寒热者,病在肌表,故取之络。此病气入深,故取之经。”三阴,指手足各三条阴经。比如用足厥阴经的太冲、配足少阴经的太溪以养阴清热。
(16)体惰:古症名。马莳认为可能是后世所说的破伤风。根据症状描述,似乎更像皮肤破损后,失血体虚,伤口感染,症见发热恶寒,肿胀疼痛,神疲(或神昏)乏力等表现。
(17)厥痹者,厥气上及腹:《张氏医通·卷三》:“痹病与厥病杂合。而香港脚顽麻肿痛。世谓香港脚冲心者是也。曰厥痹者。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是也。”可见厥痹是指足部受损后又受风邪侵袭,血滞气逆,上达腹部,以致有冲心表现的疾病。
(18)取阴阳之络,视主病也,泻阳补阴经:《类经·二十二卷》:“厥必起于四肢,厥而兼痹,其气上及于腹者,当取足太阴之络穴公孙,足阳明之络穴丰隆,以腹与四肢治在脾胃也。然必视其主病者,或阴或阳而取之。阳明多实故宜泻,太阴多虚故宜补。”可见此处所说的阴阳之络,是指络穴;主病,指主要的症状表现。
(19)婴筋:《说文解字》:“婴,颈饰也。”指颈侧之筋,即今所说的胸锁乳突肌。
(20)阳迎:当为阳逆,即阳气上逆。张景岳:“迎,逆也。阳邪逆于阳经而为头痛胸满者,当取之人迎也。”从取阳明经的穴位人迎来看,应属阳明火旺而引起的头痛,所以也可以说是阳明头痛。
(21)暴瘖气鞕:指喉舌强硬而致突然失音。
(22)暴聋气蒙:指耳中闭塞而致突然失听。
(23)暴挛痫眩:指癫痫突然发作而致眩晕挛急。
(24)暴瘅内逆:瘅,指瘅热,即热性病;内逆,沉伏的邪气突然上逆。《灵枢·论疾诊尺》:“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指伏邪突然发作而出现的发热证。
(25)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本句的断句应为“下齿龋,取之臂,恶寒补之……”。因为手阳明经从大迎穴附近上面部,所以和下齿关系密切,尤其是龋齿或下牙疼痛的时候多选用手阳明经上的合谷、二间、三间等穴治疗。这里的恶寒,是指齿寒,或寒证。多有正气虚弱,故当补。
(26)足太阳有入
遍齿:足太阳,应为手太阳;
,颧骨;遍齿,循行经过牙齿部位。由于手太阳经最后进入耳中,而手少阳经也进入耳中,故说其与耳尖部的角孙穴相关,进一步说明与少阳经有关。
(27)一曰取之出鼻外:一曰,指另外一说;出鼻外,指离开鼻孔之处,就是不在鼻孔周围选穴,如取手少阳经的和髎或足少阳经的上关等穴。
(28)反者益其:“其”当为“甚”。此言损有余,益不足,若补泻用反,则病必“益甚”,即加重。
(29)眼系:与目睛相联系。说明足太阳经与眼睛目珠相联系。
(30)交于目锐眦:据《灵枢·脉度》,应是交于目内眦。
(31)阳气盛则瞋目,阴盛则瞑目:瞋目,眼睛睁得大大的,说明精神状态较好,不容易疲倦委顿。因足太阳经与阴、阳
脉,交于目内眦,阳气充足,阳主动,故目睛活动有力。瞑目,眼睛无力而闭眼难睁,说明阳气不足,则相对来说阴气较多,则目睛活动能力减低,故睁眼无力,多合眼养神,故瞑目。
(32)热厥:指发热病出现四肢厥冷的情况。一些高热病人,尤其是小儿持续高热时,循环系统易呈现衰竭状态,表现为四肢厥冷,逐渐向上(胸腹部)发展,故此时针刺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留针,方能控制病情。若过早出针,病情极易反复。
(33)寒厥:肾阳亏虚,或突然受寒较重,首先会出现四肢寒冷,若病情未得控制,则寒邪向上(胸腹部)发展,针灸治疗时,也需要较长时间留针,或持续施灸,以待阳气回复,否则预后不好。
(34)刺虚者,刺其去也;刺实者,刺其来也:虚者,指经脉、穴位处于气血空虚状态;实者,指经脉、穴位处于气血充实状态。来去,指气血运行高潮到来或离去。因为针灸有调动气机的能力,气血运行离开某处(经、穴)后,该处相对处于空虚状态,这时针刺得气,可以再一次聚气,使气机再一次得到充足,有利于正气的恢复和祛除邪气。若气机停留在某处(经、穴),说明该处正邪斗争较为剧烈,这时针刺得气,使气血高潮再一次来到,有利于助长正气,祛散邪气。属于针灸迎随补泻法的内容。气血的空虚或充实,还与气血运行的时间有关,气血运行来潮之时为充实期,气血去潮之时为空虚期。因为气血运行有一定的时间性、规律性,因此子午流注有按时取穴,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35)各以时为齐:齐,同剂,张景岳认为药曰药剂,针曰砭剂,使用针刺治疗就是使用砭剂。本句说要按照四时气候变化,使用不同的针刺方法。
(36)气口治筋脉,经输治骨髓、五藏:气口,指气口处,即手腕关节处,为手经输、原穴所在之处,是补充原气的主要部位,而气口处又是脉之大会,故可治疗筋脉之病。经穴在输穴之后,与输穴合用,气血更加充足,原气十分旺盛,补正之力更强,故可治疗位于更深一层的骨髓和五脏。
(37)背:指胸背部。
(38)五藏之腧:关于五脏之腧的看法,历来较多的医家认为是五脏在背部的背俞穴,但是前面已经说到了胸背部,当然包括胸背部的腧穴,其中就有背俞穴。这里说五脏之腧时,再一次将背俞穴重复出现,应该不大合理。所以应有其他所指,如《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说:“五脏手足二十五输,当于输穴生痈疽者死也。”其所指应该是五输穴,五脏之腧也可以理解为五输穴中的输穴,如太渊、太白、太冲、神门、太溪、大陵等穴。这里部位在手腕和足踝部,生有痈疽自然是很危险的。
(39)项:前为颈,后为项,应该是指后项,尤其是对口疮,既难于治疗,又有很大的危害性。
(40)取阴而汗出甚者,止之于阳:这里指使用出汗的疗法治疗痈疽,使用过程之中,若出现汗出过多,则对病情不利,故需止汗。止汗的主要方法是进行阴阳调和,原来在阴经选穴治疗,汗出过多时,则应在阳经上选穴进行协调。如选手太阴经的鱼际、太渊,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若汗出过多,则可选足阳明经上的内庭、陷谷以土克金而达到止汗的目的。因取阳而汗出甚者,其治法同理。
(41)中而不去则精泄:此提法还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请见该篇的释难。有些医家将此句解释为留针时间太长,会损害精气,但临床上未见此种情况。虽然一般病情留针30分钟即可,但较多的慢性病,可以较长时间留针,到1小时以上。一些急性病,比如胆囊蛔虫,留针可以几个小时,直至疼痛完全停止。若过早出针,则容易使病情反复。
(42)不中而去则致气:不中指没有刺中穴位,所谓没有刺中穴位,应该是指针刺穴位后没有得气感。致气,气机壅滞不去。有得气感就能调动穴位中的气血,否则调动气血的力量很弱,反而容易损伤正气。
(43)恇:怯弱,加重。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