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关于是动、所生病
是动、所生病的提法,在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已经出现。该篇称其为是动、所产病。其是动病数为60,所产病数为77,共计137种病候。本篇的是动病数为74,所生病数为145,共计219种病候。
1.两篇文献中病候的具体数目,图表中为是动病+所生病,见表1。
表1 两篇文献记载是动、所生病病候数量对照表
可见病候的数目《灵枢·经脉》比《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更多、更丰富。
2.下面以手太阴脉为例,将二者所记载的内容进行对比,见表2。
表2 两篇文献记载手太阴肺脉是动、所生病病候对照表
可以看出二者内容虽有多少不同,但基本意思相同。而《灵枢·经脉》的内容比《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要全面。尤其在所生病中气盛、气虚、少气的不同表现。
3.中医对是动、所生病的认识
中医对是动、所生病,历来看法不统一,有如下几说:
(1)是动在气,所生在血之说。见于《难经·二十二难》。
(2)是动在经络,所生在脏腑之说。见于张景岳《类经》。
(3)是动病因在外,所生病因在内之说。见于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4)是动为本经之病,所生为旁及他经之病。见于徐大椿《难经经释》,其曰:“是动诸病,乃本经之病;所生之病则以类推而旁及他经者。”
(5)是动、所生病均为脉动反常之说。见于《难经集注》虞曰:是动“言反常之动也”,“脉动反常,故云有所生病。”
(6)李鼎教授认为:是动病与所生病不应对立,而是互相连贯的,“是动病”是从经脉的异常变动来说明有关病证,“所生病”是从经脉(腧穴)主治来说明有关病证,病证的对象是一致的。所以两者只能是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而不是相互区分、相互判别的。
(7)近代多崇徐大椿之说,如《简明中医辞典》认为:“其病主要由经脉传来,非本脏腑所生,故名是动。”“其病一般由本脏腑所生,并非经脉传来,故名所生。”原山东中医学院《甲乙经校释》也有相同看法。
由于本篇于每条经脉之后,均提到人迎、寸口脉的比较问题,如所言实证范围中,肺、大肠、脾、胃四经是寸口、人迎脉旺衰相差三倍;心、小肠、膀胱、肾四经旺衰相差两倍;心包、三焦、胆、肝四经旺衰相差一倍。而虚证则出现寸口、人迎的旺衰相反,该旺反衰,该衰反旺。这些不厌其烦的叙述,可以认为它们是与是动、所生病密切相关,是是动、所生病的注解。关于人迎、寸口脉,张景岳认为:“脉口在手,太阴脉也,可候五脏之阴;人迎在颈,阳明脉也,可候六府之阳。”可见寸口脉能反映五脏之阴。本篇中阴经的变化也主要在寸口脉,如肺、脾、心包、心、肾、肝六经都是以寸口脉对人迎脉的比较作为虚实证的依据。可见,人迎、寸口脉相比较,既是对外邪强弱、部位深浅的比较,又是对脏腑之气强弱的比较,所以它能对病情性质、部位、正气强弱、脏腑关系作一粗略的估计。这种脉象对比的异常变化,可能就是经文是动、所生病的起因。所以《难经集注》有脉动反常之说。目前可以说,是动、所生病是从寸口、人迎两脉的比较出发对疾病的一种认识。从是动所列症状较少,所生病所列症状较多来看,所生病影响面较宽。在《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甚至将是动病的症状全部列在所生病中,如手阳明病候中,是动为齿痛、朏肿;所生病为齿痛、朏肿、目黄、口干、臑痛。从是动所列症状以本经本脏为主,而所生病除了本经本脏之外,还牵涉到他经他脏来看,所生病病情要么时间长,已有传变;要么较轻,但已影响到脏腑关系。至于如何运用寸口、人迎脉的比较结果来分辨何者属是动,何者属所生,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中医中经络理论出处及其特点
古代由称“脉”开始,随着认识的深入,逐渐将“脉”分称为经脉和络脉。经深络浅,经粗络细。经络中运行气血,以濡养全身。但是经络又不仅是一种气血运行的通道,它本身也担任着人体内外调整适应、内外自强防卫的功能。也就是说,经络既能主动运行气血,又能主动进行内外调节,是人体生命力的表现。所以在人活着的时候,就能表现出经络效应,人一旦死去,经络效应就不复存在,经络也就无从查证。所以使用解剖学的观念来看待经络现象是不恰当的。
人体中气血在一起运行,看起来好像是一体,却又有明显区别。中医强调“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血至则气至”。但是从气血比较的角度上说,血自身的表现主要在营气,而气本身就是一种功能活动表现,与血有密切关系的是卫气,营气与卫气都在经络中运行,但运行途径并不完全一样,它们时而在一起,时而分开;时而同向运行,时而逆向运行。同是一条经脉或络脉,不像普通输水管道那样简单,因为这些不同的运行方式,是有经络参与的,因此研究经络的功能是很重要的。
1.经络学的基本理论,出于《灵枢》中。有人研究发现,《内经》中中药处方为13方,而针灸处方为413方,这在当时中药的发现和总结还比较少的时候,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是不奇怪的。由此说明,《内经》是以针灸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其理论自然要围绕着针灸来进行论述。虽然《素问》和《灵枢》都阐述了经络学的内容,但就经络学的理论来说,《素问》中的经络学内容,应该是对《灵枢》经络学理论的补充和完整。《灵枢》中的针灸学内容是比较全面的,从“经络”、“腧穴”、“刺灸法”到“治疗学”基本齐全,尤其是“针灸治疗学”的内容更是比较完善。但其中经络的基本组成,包括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等,甚至还有任脉、督脉、
脉的有关内容,唯独没有关于皮部的论述。《素问》没有这些基本内容,而是出于《皮部论篇》,可见经络组成的内容到此才算真正完整。《素问》中以针灸内容命名的篇章有18处,其中《皮部论》、《经络论》主要完整了经络基本理论;《刺要论》、《刺齐论》、《刺志论》、《刺禁论》、《缪刺论》、《长刺节论》、《刺法论》、《针解》、《四时刺逆从论》主要在刺法上进行了补充;《气府论》、《气穴论》、《骨空论》、《水热穴论》主要在腧穴上进行了补充;《刺热》、《刺疟》、《刺腰痛论》主要在治疗学上进行了补充。《素问》中还有一些篇章,也与“针灸学”直接相关,如《经脉别论》说:“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阳明脉解》说“足阳明之脉病,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等,即使在篇目中没有“针”或“脉”字的,也多有针灸的内容。除此之外,古代其他文献中,记载当时行医的知名医生,所使用的治疗手段也多是针灸疗法。如医和、医缓的针膏肓法,扁鹊的针百会法,甚至华佗的针刺头风法等,都是以针灸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因此,在《内经》的成书年代,针灸的运用是相当普遍,可以说是当时的主要治疗手段。针灸经络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是出于《灵枢》。
2.经络有顺磁性。所谓顺磁性,是指经络线与地球的磁力线平行。磁力能影响经络的循行力。虽然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实验室依据,但在临床治疗时利用磁力线的方向和力量,对一些气机紊乱的病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如失眠病人,尤其是心情激动不安、心理压力大的病人,在睡眠时,将床置于南北向,使病人顺着磁力线的方向躺下,能有效地帮助睡眠。
人在白天一般处于站立状态,无论人朝向何方,其经络的走向都与地球的磁力线平行。十二经脉表现为阴升阳降的循行方式,人若将手臂上举,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现象。长期的天人相应,人体气机运行过程必然受磁力线的影响,经络必然出现顺磁性。当人体发生气机紊乱时,气机不能按照常规运行,而气溢四处,不能归经,经络的顺磁性将被扰乱,各种有效的治疗虽然能使气机回复,但若能借用经络的顺磁性特点,其回复将会强而有力。至于头朝南或是朝北为好,一般来说是头朝北为好,因为头为人之阳,而地之北为阴;足为人之阴,而地之南为阳,阴阳相交,天人合一,有利于气机的运行。当然还要看病情,若属阳火上亢,则取头北足南位,若属虚火上炎者,则取头南足北位为好。
当然这只是一种借用的辅助方法,除此之外,中药、针灸的有效治疗仍然是不可缺少的。
3.头胸与四肢末端有全息感应现象。十二经脉的阴阳经交接部位,基本在四肢末端、头胸部。阴经循行到这里,将有阴经特色的气机,逐渐转化为能够进入阳经的气机,除了保持阴阳经之间流通顺畅之外,还有一个阴转阳的问题。反之,阳经在这里与阴经交接,也有一个阳转阴的问题。因此它们有一个联动的关系。就是说,头、胸部的阴阳转化,与四肢末端部的阴阳转化有共性,而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一个整体内,必然出现全息现象。现在已有实验室依据,证明头部内的微循环与四肢末端的微循环有一致性,头颅内的疾病,可以通过治疗四肢末端而取效。金元时期创造的大接经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就是古人不自觉运用这一现象的最好说明。
头胸部与四肢末端的全息现象,虽然目前还没有较多实验室依据,但在临床中却是经常见到。如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针刺十宣穴就能开窍安神,活血化瘀;呼吸困难,针刺十二井穴就能宣肺平喘,清热泻邪;妇人缺乳可以针刺少泽穴等。当然这些疾病的病因应该与阴阳气机交接不畅有关,否则就只能作为辅助疗法。
4.皮部是经脉在皮肤的功效表现。从经脉的认识上可以知道,其循行部位比较深,而经脉并不是管状的结构,其中运行的气血,只是依次而行,受经脉的约束,而不受经脉的限制。它既可以沿经脉而行,也可以散出经脉之外,因此经脉是一个从里到表的立体结构。经脉之气在里,又外散出表,在皮肤上形成一个投影。而人体基本上是一个圆筒状,体表面积比较宽大,因此皮部的宽度要比经脉的宽度更宽。在图上标示的时候,经脉是一条线,皮部是一大片。所以《素问·皮部论篇》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就是这个意思。①从经络的内容上说,皮部的出现是在其他经络的认识之后。针灸学是以经络为基础的,其治疗的最早手段是砭石、九针。皮部理论的出现应该与梅花针的使用有关。而据考证,梅花针是在镵针的针具上发展而来的,梅花针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制作也比较精细和麻烦,它的出现后于九针,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因此皮部的认识晚于其他经络也是必然的。②皮部与络脉不等同。络脉因其部位比较表浅,一般出现在皮部,尤其是浮络、孙络,更是如此。如《素问·皮部论篇》:“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但皮部是经脉在皮肤上的功效表现,是经脉的气血外散于皮肤的结果,不是络脉功效的表现,也不是络脉中气血在皮肤上的表现。络脉多以血见长,以血的变化为其变化的指标,《灵枢·大惑论》所说“血之精为络”就是这个意思。如小儿指纹诊断,就主要是看食指上络脉血色的变化。金津、玉液穴的刺法,也主要是刺络法。其特点是点刺出血。治疗与络脉相关的疾病,如《素问·缪刺论篇》说:“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就是以刺络为主,而不是刺皮部。二者比较而言,治经病以刺皮部为主;治络病以刺络为主。
5.络脉的称呼有很多种。①从经络的基本概念上说,有:大络,如十五络、脾之大络、胃之大络、气之大络等,这些络脉主要起到沟通阴阳经的作用;小络,应是大络分出的分支,是刺络的主要部位,如《灵枢·官针》:“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孙络,是络脉中最小分支,如《素问·气穴论篇》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②从络脉分布的部位上有:鱼络,即在手鱼上的络脉;肢络,在《灵枢》中多称为“关节肢络”,可见其多在关节和四肢;
络,指
肋部的络脉;布络,指网状布散的络脉,如手、足心之络脉;嗌络,指口咽部的络脉。③从络脉的表现上有:血络,指充血的络脉;结络,指有瘀血的络脉;虚络,指颜色青而不显见的络脉。④其他:如衡络、横络,均指横向分布的络脉;别络,从较大络脉上分出的小络脉;阴络,指属于阴处、阴经、五脏的络脉;阳络,指属于阳处、阳经、六腑的络脉;浮络,指显现在皮部的络脉。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