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
一、关于寒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疾病及其治法
本节介绍了寒邪侵犯人体所引起的三种病症,其一为外感发热病,这是寒邪侵犯肌表后引起的;其二是肠胃道疾病,这是寒邪从口而入所引起的;其三是肌肉、筋骨病,即痹证,这是寒邪长期停留在肌体部分引起的。
外感病古代多从寒邪入手,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热邪为病是在金元时期才开始认识的)。一般来说,伤寒病应以解表为主,解表的方法若是用药,则多为辛温发散,若是用针,则可用出血的方法。在《伤寒论》后世注家中有所谓红汗一说,其实质也就是出血。可见出血也是一种发汗的方法,也能达到解除表邪的目的。
寒邪侵犯肠胃道,在《伤寒论》中也是一大证,即太阴证。病因多为过食冷饮加上喜冷贪凉,若是用药,则以桂枝汤主之;若是针灸则多以温灸之法处之,因属外邪侵犯,故主用泻法治之。经文在这里不说解表的方法,而说“出气”,强调的是泻邪,说明寒邪侵犯肠胃道以后,病已不在肌表,与解表之法无关,但该病又是外邪侵犯人体不久,一般情况之下属实证,故应该用泻法。可见说的还是很有分寸的。
寒邪滞留肌肤、筋骨,说明寒邪流连,对人体的侵犯是渐进的,邪正斗争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因此在疾病进程中表面上没有什么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寒邪的驱除就不容易,因此在治法上选用了热熨的方法。逐渐、缓慢地对寒邪进行治疗。因为寒为阴邪,伤人之阳,热熨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驱除寒邪,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人体的阳气,属双管齐下的治疗方法。
可见同样一种寒邪,在侵犯人体的时候,因侵犯的部位、邪的轻重、侵犯的时间不一样,其症状表现就不一样,在治法上也应有所不同,所以本篇称之为“三变”。
二、温灸法也属于灸法之一种
针灸的方法现在有人将其范围圈定在针刺和艾灸的两种治法之内。实际上在中医中,其大的治疗手段只有两种,即中药及针灸。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使用药物和使用器械(推拿、接骨等属于人体器械)两种。可见针灸法的范围和外延应该是比较宽的。现在来看,针法应该包括刺法、手法、调气法;灸法是指用温热感来刺激皮肤、穴位、部位,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强壮身体的一种治疗及保健方法。古代曾经主要以艾火为灸焫的主要热源。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灸焫的热源有了比较大的发展,诸如太阳、树木火、能刺激皮肤的中药、蒸汽、电热等,都成了灸疗的热源,都可以称之为灸法。如本篇就提出了药熨之、火晬之两种方法。
本篇所介绍的药熨法,可称为寒痹灸,是用蜀椒、干姜、桂心,棉絮、细白布一同浸酒坛中,封坛后,将坛子置于干马屎中点燃,慢火煨五日夜,取出棉絮晒干,然后再浸入原酒液,反复晒浸,将酒液完全吸收入棉絮中,再用细白布将棉絮和药渣包起来,成为一个药袋,若布比较长,可以多做几个药袋。治疗寒痹时,用点燃的桑枝炭作为热源烤炙药袋,然后将热药袋放置在痹处,使药力下透到达皮肤、肌肉内,药袋凉后再用桑枝炭烤热,反复进行,前后可使30遍,使病人受热汗出后止。
三、提出针刺疗法的一个重要原则——审别阴阳,刺之有方
要使刺法有一定原则可以依据,才能使治疗成功。首先要从各个方面对病症的阴阳属性审别清楚:①要审别病人的体质、形态。对病人体质的强弱,形态的缓急肥瘦,性格的刚柔,身长的高矮要区别明辨清楚,并根据以上的情况判明病人体态的阴阳属性。如是阴虚之体,刺时要照顾其阴;阳虚之体,又当照顾到阳。②要审别病变部位的阴阳。要分别病在外还是在内,在脏还是在腑,在筋骨还是在皮肤。根据病位的不同阴阳属性,采用适当的刺法。如病在阴之阴者,刺阴经的荥穴、输穴;病在阳之阳者,刺阳经的合穴等。③要审别病邪的阴阳属性。如“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④要审别临床症状的阴阳属性。如“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并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采用适当刺法。如“无形而痛者……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不痛者……急治其阳,无攻其阴。”总之,使用刺法治病,必须综合上述资料,辨明疾病的阴阳属性,并以此为据,才能做到刺之有方,提高疗效。
四、提出了针刺的另一法则——因人因病而异
疾病的发生有急有缓,病情有轻有重,病程有长有短,病人有“布衣”有“大人”。以上这些情况不同,刺法必须因病因人而异。如篇中指出“病九日者,三刺而已;病一月者,十刺而已”,“刺布衣者,以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等。因为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针灸手段调动人体内的正气抗邪,病程短,身体内正气尚存,机体反应能力尚可,因此针灸较短时间,就能发挥治疗效果;反之则需要较长时间。“布衣”,古代多指劳作之人,身体活动较多,较为强壮,耐受力因此较强,因此可以直接使用火晬之法,方法简便,疗效敏捷。而“大人”,古代多指上层人士,劳心者较多,多有心理憔悴,身体单薄,耐受力较弱,因此不能采用剧烈的方法进行针灸治疗,故选用药熨法,缓和而持久,祛病而不伤正。现在来看,除了身体强弱之外,情绪敏感之人、心理脆弱之人、娇生惯养之人,也应按古之“大人”的针灸法进行治疗。
五、阐述了生命寿夭的观察方法——立形定气
通过对病人体质、形态、气血、经络等的观察和分析,以推定其生命的寿夭,这种方法称之为“立形定气”。即从人体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彼此协调。假若各方面很完善,而且相互之间配合协调,这是身体健康生命长寿的现象。反之,如果这些方面不协调,如病而形肉脱,出现气胜形,就可能是回光返照的危象。 灵枢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