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灵枢解难

【释难】

灵枢解难 彭荣琛 5744 2021-04-06 13:51

  【释难】

  (1)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大数,基本数字,指1、2、3、4、5、6、7、8、9,这9个数字。其他数字都是在这9个数字上的变化,如10,为9+1;11,为9+2等。本句说明九针之所以称之为九针,就是从基本数字出发,以演变为万事万物,因而能够治疗百病。

  (2)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法,依法,依据。法天,指依据天气变化规律;法地,依据地气变化规律;法人,依据人气变化规律;法时,依据时间变化规律;法音,指音阶的高低,依据五音的变化规律,包括宫、商、角、徵、羽;法律,律指乐曲的变化规律,包括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律;法星,依据星宿变化规律,包括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法风,依据八风的变化规律,包括正风: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风,虚风:大弱风、谋风、刚风、折风、大刚风、凶风、婴儿风、弱风;法野,依据九州地区差异,包括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九州。

  (3)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将一国分为九州,是应天气变化规律而来。人处中州,四面八方为八州,故加起来为九州。因此说,一分为九。野,分野,就是地域的划分。

  (4)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淮南子》将黍之纵长度来作分,九分为一寸,九寸(八十一个黍)为黄钟数。黄钟又为六律第一音,与天气冬至一阳生相配,与阴历11月相配,是事物的开始,及计数的开始,然后才有其他发展和进程。

  (5)五藏之应天者肺:人体中肺居位最高,且与大气相通,故说肺与天相应。

  (6)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使进针不深,而阳气能够外出。因为皮与肺相合,与天气相通,故只需要浅刺即可调动肺气外出。

  (7)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脾胃主肌肉,脾属土,所以说应土者为肌肉。

  (8)必筩其身而员其末:筩(Tong,音同),筒也;员,圆也。筩其身,就是针身如同筒状,圆而较粗;员其末,针尖处圆润,较粗。张景岳:“员针,如卵形,以利导于分肉间,盖恐过伤肌肉,以竭脾气,故用不在锐,而主治分间之邪气也。”

  (9)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使针灸针达到按压经脉而不刺入其中的目的,这样可以引导气机到来。

  (10)瘤病:张景岳:“瘤者留也。”指停留不去的疾病,多指慢性病或较为沉重的疾病。这里的“瘤”字应为“痼”字之误。因为在本节的末句,提到“痼病竭”,而且《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针》等篇也都说锋针能取痼疾。在《针灸甲乙经》中,“瘤”已经改作“痼”。可见“瘤病”是指“痼病”。

  (11)痼病竭:顽固疾病可以治愈。

  (12)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这里的音指音律。依照《礼记·月令》记载,一年十二月正好和十二音律相适应: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冬之月,律中大吕。可见音律有冬夏之分。从九宫图来说,一年四季,分布在以中宫为中心的八宫,南方为离宫,地支为午;北方为坎宫,地支为子,人居中宫,所以前为午,后为子,所以说分于子午。南方为阳,北方为阴,所以又说阴与阳别。

  (13)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因为音律与四时十二月相合,而十二月又与十二经脉相合,所以说音律与十二经脉相合。

  (14)尖如牦:牦,针尖与牛毛一样细而尖。《说文解字》:“牦,牛尾也。”形容针体长,针尖细而尖。

  (15)以取暴气:可以治疗突然袭来的邪气所引起的疾病。

  (16)星者人之七窍:这是把天空的七星,来比拟人面部的七窍。七窍在人体上部,有如天空一样,故有此比。这里说的是毫针,说明毫针与孔穴相通,故可针刺穴位以治疗疾病。

  (17)令尖如蚊虻喙:针尖如蚊子、牛虻的嘴一样,很容易进入人体。

  (18)静以徐往,微以久留:在安静(神气集中)的时候缓慢进针,适当留针。这是补法中常用的手法。

  (19)正气因之,真邪俱往:正气因循而至,从而调动正气抗邪。

  (20)出针而养者也:出针也使用补法中的手法,这样就可以调养正气。

  (21)风者人之股肱八节也:马莳:“盖人之手足,各有股肱关节计八,故为八节。”本句说自然界的风,来自四面八方,人身的股肱关节亦为八,故互相之间可以相比,以此相应。

  (22)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野者开阔而高低不平,人之皮肤肢体平坦而起伏,故互相之间有可比性,以此相应。

  (23)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溜,流动。本句说邪气入侵,好像水液流动,比如邪气受关节的阻碍,引起关节部位的肿胀、水肿等疾病。

  (24)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大气,指入侵的邪气,形容其较强盛。《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本句说取大针,可以治疗邪气入侵,所造成的关节水肿等疾病。

  (25)取法于巾针,去末寸半,卒锐之:巾针,张景岳认为:“巾针、絮针、綦针等制,必古针名也,未详其义。”巾针,《黄帝内经太素》作布针,《证类本草》:“布针,用缝布大针也。”巾针,古针之一,详情待考。从以上两个名词来看,二者有相同之处,即均有“薄”而“宽”的特点,所以镵针也具有此特点。本句说,镵针是依据巾针的形状而来,针身较宽,离开末端还有一寸半距离的部位,突然变成尖锐状。

  (26)取法于綦针:綦(Qi,音齐),綦针,古针之一,具体不详。

  (27)身形之应九野:张志聪:“九野者,九州之分野也。按星书立春应天文箕尾分野,禹贡冀州之域;春分应天文心房分野,禹贡徐州之域;立夏应天文翼轸分野,禹贡荆州之域;夏至应天文井鬼分野,禹贡雍州之域;立秋应天文参井分野,禹贡梁州之域;秋分应天文奎娄分野,禹贡兖州之域;立冬应天文危室分野,禹贡青州之域;冬至应天文牛斗分野,禹贡扬州之域;中州应天文张柳分野,禹贡豫州之域。盖地有九野九州,人有九窍、九脏,皆上通于天气,是以身形应九野,而合于天之四时八节也。”说明九野与天气相合,而人气有九窍、九脏,且通于天气,故身形与九野相合。《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28)六府膈下三藏应中州:六腑在膈下的三个脏器指:胃、大肠、小肠。因为膈之下,为中焦,属脾胃,脾胃称之为中土,即中州。古代注家多解释为三个脏器,即肝、脾、肾,似不通。“藏”字,在《内经》中是指收藏、藏在体内的意思,所以“藏”既可以指五脏,也可以指六腑。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中问道:“藏象何如?”回答的就是有关脏腑的内容。假若这里的“藏”是指五脏,那么“应中州”就无法解释清楚。

  (29)善候八正所在之处:善于观察和理解八面来风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不同方向的风,能影响人体的不同部位和脏腑,八方正风在特殊情况之下可以致病,八方虚风更能造成人体损害,所以需要了解八面来风的影响。

  (30)天忌日:指天时的宜忌。在天气、时日,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时候,需要避讳,这种日子,就称之为天忌日。

  (31)病生于咽喝:喝,嗌。即疾病生于咽喉部位。

  (32)醪药:即汤液醪醴,药酒之类。

  (33)噫:嗳气。

  (34)语:多言。

  (35)吞:吞酸。

  (36)欠:呵欠。

  (37)淡入胃:因为淡味归属于甘味,所以入脾胃。

  (38)五并:对于五并,注家有两种看法:①五脏中,某一脏气机不足,他脏之气乘虚而进入该脏者,称之为“并”。如张景岳说:“脏气有不足,则胜气得相并也”,如本篇所说“精气并肝则忧”,是因为“肺在志为忧”,肺为金,肝为木,木气不足,金气才能并入肝中,肺气进入肝脏,对肝气有所干扰,所以肝气中见肺气之“忧”。②认为是肾精不足,不能供给五脏,五脏无论虚实,都会因此而虚,虚则病。如《黄帝内经太素》:“精谓命门所藏精也,五脏之所生也。五精有所不足,不足之脏虚而病也。五精有余,所并之脏亦实而病也。命门通名为肾,肝之母也,母实并子,故为忧也。心为火也,精为水也,水剋于火,遂坏为喜。肺为金也,水子并母,故有悲怜。精并左肾,则肾实生恐。脾为土也。水并于土,被剋生畏。《素问》精并于脾,消食生饥。如是相并为病,乃有无穷,斯为阴阳五行之变也。平按:《素问》五并作五精所并。心肺肝脾肾以次为序,与此不同。是谓精气并于藏句,作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本篇应以第二种解释为恰当。

  (39)五恶:恶,厌恶。五脏所不乐意接受的事情。

  (40)此五液所出也:指人体五种分泌物的来源。它们从五脏化生而来,滋润五脏所属的外窍,多余部分从外窍排出,成为可见之液体。

  (41)五裁:裁,裁减,控制。五脏需求不同,进食某些食物(五味)要自我控制,以免发生伤害。

  (42)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口里有这种嗜好,而希望能食入,但是不可多食,一定要自行控制。

  (43)五发:指五脏之病的好发部位。如“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高士宗说:“五藏阴阳之病,各有所发。肾为阴,其藏在骨,故肾阴之病发于骨;心为阳,其主在血,故心阳之病发于血。”

  (44)邪入于阳,则为狂:指两阳相并,高热不已,犹如阳明证之发狂。张景岳:“邪入阳分,则为阳邪,邪热炽盛,故病为狂。”

  (45)邪入于阴,则为血痹:指阴邪进入血脉之中,使血液的运行受阻,邪气停留,故产生痹证。如张景岳所说:“邪入阴分,则为阴邪,阴盛则血脉凝涩不通,故病为痹。”

  (46)邪入于阳,转则为癫疾:阳,阳经经脉;癫,指颠顶、头顶。颠顶为阳,在上,邪气入侵人体阳经,故出现颠顶部疾病。如感冒初期,一般都有头痛的症状。

  (47)邪入于阴,转则为瘖:阴,内脏;瘖,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外来邪气进入内脏,首先入肺,故容易出现声音变化。

  (48)阳入之于阴,病静;阴出之于阳,病喜怒:静,指虽有疾病,但外表并不明显;怒,指外表可见的症状。张志聪:“阳分之邪而入于阴,则病静,盖阴盛则静也;阴分之邪而出之阳,则病者多怒,盖阳盛则怒也。”本句说外邪直中,则在外的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内部症状,故外表看来是“静”的状态;体内之邪外发,则出现高热等外表症状,甚至登高而呼,打骂笑怒等,症状比较急骤。

  (49)五藏:指五脏收藏的神志。

  (50)五主:主,主持、管理、支配。五主,指五脏直接支配的部位。 灵枢解难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