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过后,盈盈去看望王母。由于危险已经过去,盈盈更愿意待在王大家,她也说不出什么理由,只是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种安全、温暖和舒适。
王母看到盈盈到来,高兴得眉开眼笑,拉住她的手就不松开了,说长道短,喋喋不休。
王大见到盈盈既高兴又心酸,眼见佳人名花有主,自己只赚得眼热心跳,如何让他不徒叹命薄。王大站在一侧听母亲和盈盈聊天,不发一言。
听王母絮叨着,盈盈眼睛潮润了,她想起自己的妈妈也时常这样,没完没了的对着自己说这说那,自己还老懒得搭理母亲,现在想来,那是何等的幸福,如今天人永隔,再想听妈妈的絮叨已无可能。想着想着,不觉就落下泪来。
王母劝道:“孩子不哭,以后有老身在,别人休想欺侮你。”
王大也劝道:“盈盈,不哭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保不准有个三灾五难。何况你还有亲人依靠……”他的本意是指她还有富裕的夫家能够容身立命。
谁知盈盈听后,反而大哭起来:“我一个亲人也没有啦!”哭到伤心处,双肩耸动,令人心酸。
王母狠狠瞪了儿子一眼。原来王大三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这早已成了王母的心事,眼见一个黄花大闺女从天而降,她恨不得盈盈早日留下来,嫁给自己的儿子,她最怕盈盈还有什么亲人来把她接走,现在王母听王大提起“盈盈亲人”的事,触动了老人的忌讳,她自然生气。
王大听盈盈说“一个亲人也没有啦”心中一动。暗忖:莫非黄大小姐捉弄我,盈盈根本没有夫家,想到这急忙问道:“你不是有夫家吗?”说这话时,脸上已有笑意。
盈盈停止了哭声,睁眼看到王大脸现喜色,不禁大怒,喊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我家都这样了,你还高兴!”言毕,转身就跑出门去。
王母大怒,对儿子骂道:“畜生,你愣着干什么,还不去追!”
王大知道盈盈没有夫家,满心欢喜,急忙追出去,把盈盈拉住。“盈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意思是说,我们都是你的亲人。你最好不要离开我们。”王大说这话时,一双眼睛热辣辣地看着她。
盈盈立时明白了王大的一片苦心,她用眼睛白了他一眼,嗔骂道:“你这只大笨熊。”说完扑哧一声笑了。
两人又回到屋内王母床前。王母见盈盈回转,不胜欢喜,命儿子去集市割点肉,沽些酒,说要为盈盈压惊。
王大别了母亲和盈盈,喜滋滋地走向集市,知道盈盈未定终身,周围的世界又亮了起来,走起路来也轻快了许多。
王大回来时,只有老母在家。王母告诉他,盈盈被秀娘接走了,说黄老爷有事问她,一会儿就回来。王大心口直跳,不知秀娘使出什么花招。
母子正说话时,盈盈和秀娘说笑着回来了。听秀娘喊盈盈姐姐,王大心中好生纳闷,不知两人何故突然改了称呼。他知道秀娘曾捉弄自己,不大喜欢她,只是应付地叫了声:“大小姐。”
盈盈将黄老爷收自己做干女儿的事告诉王母和王大。王母和王大都不大高兴,情绪有些低落,害怕盈盈有了依靠再看不上自己一家。
盈盈看出来了,动情的说:“伯母,你和王大哥对我有救命之恩,我盈盈终身不忘,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会时常来看您!”说到动情处,不觉又落下泪来。
秀娘也过来劝解,说两家近在咫尺,都是一家人,又何必有离别伤感。秀娘说完,就先告辞回去了。
王母情绪逐渐恢复平静,从心里开始为盈盈感到高兴,毕竟黄府财势比自己家大多了,再者,盈盈未必做了黄泰的干女儿就看低了自己的儿子。
王大和盈盈收拾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就在王母炕上,三人吃喝起来。王母看着盈盈和自己的儿子王大,心里乐开了花。她琢磨着如何成全他俩。傍晚,秀娘过来把盈盈接走,王大和母亲自然有些恋恋不舍。
王母做事雷厉风行,主意拿定,没过几日便开始张罗,她找来媒人,到黄府提亲。
黄泰一见盈盈便非常喜欢,并且非常同情其一家的遭遇,自己也是在南迁的路上遭劫,导致骨肉分离,大儿子至今生死不明,同病相怜,自然增加了几分亲近感,他也挺喜欢王大,尤其是卦辞中有“邻家福男,承继香火”的语句,使他对王大格外看重,不管怎么说,这个男人对黄家来说是个福星,将干女儿嫁给他,他就是自己的女婿,就是一家人了。
听了媒人的说辞,黄泰很是高兴,便叫秀娘把盈盈叫来,问她愿不愿意嫁给王大。
盈盈脸颊绯红,回道:“盈盈全凭爹爹做主。”媒人大喜,急忙将喜事告诉王家母子。王母喜极而泣,亲自焚香,告慰亡夫在天之灵。
一月之后,黄泰张罗,将盈盈嫁入王家。
谁知王母病情反复,盈盈入门不到两月,老人便与世长辞。
黄泰索性叫王大夫妻搬入自己大院。王大本是忠厚老实人,帮着岳父管理宅院,处处小心谨慎,深得典横和黄泰喜欢。
因长安初定,天下还不太平,劫匪扰民事件频发,典横便向黄泰建议,招募几个家丁看家护院。黄泰欣然同意,交代王大招募了十个家丁。于是,典横重新干起了教练之职,指导家丁舞刀弄棒。
王大知道世道凶险,学些防身功夫多有裨益,便和家丁一起,跟着典横习武。典横早就有意收王大这个徒弟,见他主动来学,自然喜笑颜开,尽心尽力指点督促。尽管王大年龄偏大,骨节僵硬,但他勤学苦练,拳脚棍棒也学得有模有样。
习武之余,王大也喜欢读圣贤书,四书五经多有涉猎,尤其是易经。
自从“牛飞复返,载妇驮金”的卦辞应验之后,王大视岳父为神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平日里便在易经上下功夫,希望也能够学得老岳父的卜筮绝技。但易经实在是深邃难懂,王大已经将易经背诵得滚瓜烂熟,至于卜筮,却依然是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他与黄泰虽有翁婿之名,但毕竟妻子只是人家的干女儿,老岳父独步天下的卜筮绝技怎肯轻易教人。他每次鼓起勇气想向岳父请教,都欲言又止,偃旗息鼓。
却说勤奋和天赋总是遮掩不住的,王大学易入迷,每日将那易经背诵十余遍,即便是睡梦中,也常不自觉地吟诵。王大夜间用功,白日便精力不济。
有一次,在带领众家丁练完武后,王大便在后院习武场边的遮阳棚里睡着了,边睡边嘟囔着易经的经文:“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初六:藉用白茅,无咎。九二: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典横到习武场巡视,听到王大打着盹还咕咕囔囔地背诵着什么,仔细一听,原来是在背诵易经,不觉暗自点头。
典横也是易迷,对易经经文非常熟悉,听到王大能在睡梦中背诵易经,心里暗自佩服。要知道,易经经文总共有一万余字,能够背诵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这时王大已然察觉到面前有人,睁眼看到典横,连忙起身给师父施礼。
典横道:“你也喜爱易经!”
王大腼腆地笑了笑:“只是觉得好奇!”
典横道:“你岳父可是个中高手,多向你岳父讨教。”
王大为难道:“我知道我自己笨,我怕我爹看不上我。”
典横点头:“好小子,不用担心,我给你岳父说说。”王大大喜,跪地磕头。典横含笑离去。
傍晚时分,在黄泰书房,典横兴冲冲地将王大痴迷易经的事告诉了黄泰。
黄泰双眼发亮:“王大果然如此用功!”
典横道:“泰哥,那还有假。那小子睡着觉还能背诵经文。你就把你的本事传给他吧。我看他的悟性可不是一般地高。你有空闲应该好好地点拨点拨他!”
黄泰微笑点头:“能够梦中背诵经文,比我当年学易的时候还要用功!和渊儿倒是有得一比!”言毕忽然脸色沉郁起来,情不自禁地叹一口气。
典横意识到黄泰方才的一番话勾起了他隐藏在内心的痛苦和遗憾:亲家本想将自己本事传于儿子黄渊,黄渊性情温和,勤学好问,记忆力超群,易经能倒背如流,黄泰早就在着力培养儿子,希望他能将这门学问发扬光大,只可惜黄渊英年早逝!毁掉了他的一个精神支柱。
黄泰曾经长时间难以从丧子之痛中恢复过来,今天听典横说王大多么多么地刻苦学习易经,怎能不让他回忆起黄渊的好处。
典横怕亲家纠缠在过往的伤心事儿之中不能自拔,遂故意岔开话题,谈论了些当前的京城治安形势。
典横道:“听说吕婆楼成功摧毁了京城的几个盗窃集团,京城治安情况已经有了好转!”
黄泰道:“吕婆楼确实非常能干,皇帝用他代替贾忠做司隶校尉,应该说是用对了人。”典横又陪黄泰聊了会儿天下形势,方才回房休息。
黄泰暗中考察王大,发现他确实是个忠厚孝顺勤奋认真的老实人,遂决定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
易经是渗透天人之际的大学问,懂得易经变化法则,则能洞晓阴阳之变化,参赞天地之化育,上可以报效国家,安邦定国,下可以修身养性,悟道成真,关键却在于学易者的德行,大道至简,唯有德者居之,易经有大成就者无不是忠臣孝子,中正贤良。这王大白日习武,晚间学易,功夫学问日渐增长。 乱世双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