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坐在红木五开光鼓墩上的少年神情严肃坐姿端正,双手虚握成拳放在膝上,一双眼睛望着长案上玉壶春瓶里的两枝海石榴,声音朗朗,吐字清晰。背诵完,他立刻转过身,严肃的小脸上露出笑容,亲昵地对倚在床头的人说道:“阿姐,我背完了。”
原本闭上眼睛认真倾听的孟慎闻言睁开眼,笑道:“安安背得很好。”她将被面上那本翻开的《传习录》合上,信手递出。
孟安忙起身上前接过卷起放回袖中。
“阿姐,要喝水么?”他关切道。
孟慎轻轻摇头:“我不渴,你不要忙。先坐,我们说说话。”
孟安点点头重新坐下了。
孟慎望着弟弟,经过这半年,他似乎变稳重了,显得老气横秋的。孟慎笑了笑,说不出心里是欢喜还是心酸,只问道:“安安,这大半年家里都好么?”
孟安笑道:“都好。就是阿姐一直不醒,大家心里都不放心。好在静慧大师很有神通,大师说阿姐这两日就能醒,果不其然!”
竟预料得这样精准,静慧大师难道能掐会算么?孟慎心里一动,问道:“我从前也常到白塔寺敬香,并不曾听说静慧大师懂得医术,想是真人不露相,但家里怎么就知道请大师来为我诊治?”
孟安闻言脸上也露出不解的神色,想了想,说道:“四叔回京那日府里摆了几桌酒席,席间我听到父亲和四叔说话,说是大伯伯请静慧大师来的。”
大伯父为官二十余载,结识一些能人异士倒也不足为奇。孟慎无意过问长辈的私交,因此不再深究,只问道:“静慧大师既有这等高明的医术,大伯伯可曾请他看过四哥的腿疾?”
“大伯伯请没请过,我不知道。”孟安回答道:“但四哥不太待见大师,我是知道的。静慧大师头几次到府里来,给阿姐诊治完后,都要请四哥出来相见,四哥却总推说手头事忙,无暇分身,改日再向大师赔罪。每回如此,静慧大师也就渐渐不再提此事了。”
孟慎有些惊讶,四哥一向温文尔雅彬彬有礼,不知怎么竟和静慧大师如此不对付,连见一面也不愿意。她料定其中定有隐情,但若静慧大师真能治好四哥的残疾,四哥一味避而不见岂不因小失大?孟慎暗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请静慧大师试一试。
“安安,静慧大师过去可曾约定哪日到府替我治病?”
孟安道:“约定过,大师一向是每月的初二、十六这两日过来。”
孟慎忙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儿是五月初四。阿姐,明儿就是端午了。”孟安回着话,突然又想到了一件事,忙高兴地告诉道:“阿姐,昨儿大哥说要请福隆楼的昌禧班来府里唱两天戏,好让阿姐解解闷。”
孟慎听了,抿嘴一笑,说道:“大哥真是有心了,但又何必非要请福隆楼的昌禧班?他们戏班子自给太后娘娘唱过戏后,身价就水涨船高啦,轻易不好请来。眼下又逢了端午节,昌禧班的戏想必场赶场要排到下个月啦!”
孟安忙道:“倒不至于。三哥昨日已经到福隆楼定下了本月十二、十三两日。等夏至一过,就要在园子里搭台子啦!”
弟弟的好心情感染了孟慎,她轻轻笑道:“果然有钱可使鬼,而况人乎?”
孟安脱口而出道:“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说到这里,他惊觉失言,慌忙打住话头。
屏风外,一面做女红一面倾听孩子们说话的卢嬷嬷手上一顿。
孟安羞愧地低下头,赧赧道:“我听阿姐引用鲁褒《钱神论》里的话,立刻就想到了《喻世明言》里这一句,一时得意忘形,失言了。”
冯梦龙的《喻世明言》里这一句“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是讽刺官府办案先紧后松,有始无终。孟安确实是忘形失言了。
孟慎温和地笑了笑,轻声说道:“在我这里,无妨。但在外面须要谨慎些,这话若是被不怀好意的人听去,恐怕祸不旋踵。”
“我记住了。”孟安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又把眼睛望向玉壶春瓶里的海石榴,忍不住道:“阿姐,园子里的长春花开了,一朵朵开得有碗大,翠蔓红花花团锦簇,好看煞了,不若我扶你到园子里散散心么?等过两日园子里开始搭戏台,往来就不那么方便了。”
屏风外的卢嬷嬷旋地走了进来,笑道:“九娘身体还未痊愈,这时经不得风吹,还是不要去了。”
孟慎意味深长地望了嬷嬷一眼,轻声笑道:“嬷嬷放心,我多披一件斗篷去,也不在风口里站着,不打紧的。”
“不成。”卢嬷嬷态度坚决,说道:“九娘不是说两条腿还用不上力气么?又怎好上园子里?”
“正因如此,才要下床走走。”孟慎也不肯让步,似有意又似无意地说道:“我这双腿只是一时使不上劲儿,又不是断了,正该多走走才能恢复得快。终日躺着,倒把我的骨头养懒了。”
卢嬷嬷见劝不住她,不禁忧心如焚,正要变下脸来威慑她,却听孟安解围道:“嬷嬷说得很是,是我一时思虑不周,阿姐病体初愈,还该小心静养才是。阿姐若舍不得辜负花期,不如我每日剪几枝新鲜的花来,养在阿姐房里,供阿姐欣赏可好?”
卢嬷嬷立刻道:“十郎言之有理。”
孟九望着过分懂事的弟弟,如何忍心拂他的好意,让他为自己担忧?因此只含笑轻点一点头,“如此甚好,有劳安安了。”
孟安立时松了口气,他只怕因为自己的鼓动害得姐姐病情加重。
卢嬷嬷心里亦是一松,但立刻又陷入更深的忧愁之中。 妻贤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