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八十三(竹家与沈佺期)
“真的?”沈文君猛地站起身来,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谁的信?”
下人低头轻声道:“是竹家大小姐的信。”
闻言,沈文君大喜, 随后他低头看向齐聿,笑道:“齐兄弟,黄金一会我差下人送来。后院还有些事情处理,文君就先行告辞了,希望我们以后还能有机会再见。”
齐聿看出沈文君似乎有急事,也不挽留,站起身来拱手告别。
沈文君豪爽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告辞!”说完,跟着小厮迈开步子离开了房间,朝后院行去。
……
半个时辰后,沈文君差人送来一钱袋,钱袋内装有上百枚开元通宝。(从唐高祖李渊时期,到后二百九十年,唐帝国只发行了七八种钱币,而见于正史的仅有三种,即前述“开元通宝”和“乾封泉宝”、“乾元重宝”两种年号宝文钱。这种情形与此前历代王朝让人眼花缭乱的钱制,自是一个鲜明的对照。从这里可以看出,唐朝的货币政策是十分稳定、有效的,而稳定的基础当然还在于钱币本身在市场流通中的积极表现。唐朝早期社会开放,经济繁荣,“开元通宝”始终是货币流通中的主角。早期统治者对于控制物价,使通宝保持合理币值及较强购买力十分努力,这也是此时期被称作盛唐的重要特征之一。至乾封元年,唐高宗发行了大面值、“以一当旧钱之十”的“乾封泉宝”,此钱制作精美,形制略大或等同于开元钱,但次年就因引起通货膨胀而停铸,又恢复了开元钱的行用。这是唐朝首次推行的大面值钱币。)
齐聿接过钱袋,掂量了一下。这百姓以及从商世家不比唐帝国袭官的达官贵人。达官贵人出门花的都是金银珠宝,身份上等的商人用的是这可以相抵十贯铜钱一枚的开元通宝。
将钱袋甩给王不莽后,齐聿告别刘掌柜后,带着二人离开了永安当铺庄。
又在大街上,三人一边闲逛一边寻话。
齐聿双手背后,大步向前,回想起永安当铺庄的那位少东家沈文君,不由得笑了起来,自言自语道:“沈文君,倒是个有趣的人。”
王不莽以为齐聿在与他说话,回应道:“沈文君不仅会为人处世,更是出手大方,他那样的人,倒是少见。”
齐聿听王不莽搭腔,愣了一下,随后点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他看向丁立,问道:“丁立兄弟,你应该知晓沈文君的背景吧?”
丁立道:“齐少侠,这个沈文君,背景那可是深不可测呐。”
说到深不可测,王不莽内心深处憨笑两声。就算沈文君背景势力再怎么雄厚,也没有眼前这位齐公子背景深厚吧?国子监老师的子祠,皇帝李显的结拜兄弟,说出来都让吓死面前的丁立。
“哦?”齐聿干笑两声,疑惑道:“说来听听。”
看齐聿感兴趣,丁立嘿嘿一笑,津津有味的说了起来。
沈文君这个人说起来头,还要从他的父亲说起。沈文君的父亲名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
沈佺期年幼时家境贫寒,但其酷爱学习,善属作文,尤长七言之作。 沈佺期在上元二年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
沈文君就是随了他父亲的性子,年轻、性耿、才高。说起来他的父亲就是因为性格耿直,才导致如今的官途不顺,而其子沈文君则看的开,不像他的父亲一样死脑筋,于是从了商。
从去年高宗李治驾崩到现在,李唐王朝内部所发生的一切政事和宫庭之议,犹其是在武后当政和太平公主参政,史事、政事、帏事,断送了不少反对武后当政的臣子。
沈文君的父亲沈佺期便是其中一个。
好在沈佺期的一位好友宋之问与太平公主走的近,他为沈佺期向太平公主求情,才免遭杀头之罪,被贬巴蜀灌州一代去了。
佺期公虽说年幼时家贫,但是自从袭了官,一族当时在京城也属名门之列,两个哥哥和三个弟弟都有官职,但论官品级最高最显贵就数他一人。
他被贬之后,其它五人同时受到了牵连,分别流放到鄂、皖、江浙一带,“降除沾二弟,离拆已三房”两个弟弟为他分别降了职,其它三房也分散到了各地。
除此之外,跟随他流放灌州的还有一支宗亲,他在《答魑魅代寄家人》一诗中最后留下了这样四句:“戚属甘胡越,声名任秕糠。由来休愤命,命也信苍苍”,这说明跟他一路流放的族人不愿回中土,而且这批人在流放地对他照顾得不好,名声很坏,怕跟随全期公回来后遭到报复。佺期公揣测到了他们的心意,也就没强求带他们回来。“上京无薄产,故里绝穷庄”这诗是说佺期公回到长安后房屋家产都没有了,原籍相州的族人都纷纷避乱去了。
王不莽去洛阳城前,随刘合道游历天下,去过巴蜀都江堰灌州一代。灌州在都江堰一代,在新石器时代是古老蜀族活动地区,与古蜀国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秦惠文王灭蜀归蜀郡。政区设置始于秦,称湔氐道,汉升为县。蜀汉时改称湔县,不久改为都安县,属汶山郡。西晋徙都安于今聚源镇导江村,在都安旧治置晏官县。西晋后期战乱频繁,政区设置变化极大。刘宋,汶山郡治迁灌口,辖都安、晏官二县。南齐武帝永明元年,划今都江堰市岷江以西地域及崇州市、汶川县部分地置齐基县,与都安、晏官同隶汶山郡。
南梁于齐基县置齐基郡,郡县同治。北周天和三年,汶山郡还治;改晏官县为汶山县,仍属汶山郡,废都安县以其地入于郫。天和四年,废齐基郡,改齐基县为清城县(治所在今徐渡乡古城村),属犍为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废汶山县,以其地并入郫县。唐高祖武德元年,于汶山县旧址设镇静军,于都安旧址置盘龙县。六年改盘龙县为导江县,属蒙州,清城县属蜀州。
巴蜀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高宗李治时期,灌区就已达三十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
跟沈文君的父亲一路流放的族人不愿回中土,原因也在巴蜀都江堰地杰人灵,距离中原又远,天高皇帝远,不受中原所束缚。
沈文君淡薄官场,就是因为父亲的前车之鉴,才开始了从商事业。他的父亲当官时在长安城或是洛阳城结交不少的好友。而且当时他的父亲在经官道运查,照顾竹家生意不止一两次,所以沈家与竹家关系不错。沈佺期被贬后,其子走了关系,也算竹家念及旧情,沈文君才与神都洛阳的晋商大户人家竹家搭上了关系。
雍奴镇的永安当铺庄,沈文君之所以被称为少东家,那是因为这里虽说归他负责,但是幕后老板,却是那神都洛阳城的竹家。
齐聿眉头一挑,道:“洛阳竹家?”
“是啊。”丁立道:“这也只是我听说而已,洛阳城是什么地方?帝国东都,不是我们小老百姓能去的地方,所以这些都是在下听说的传闻。”
东都洛阳竹家,齐聿以前倒是听说过。在长安城时,就略有耳闻了。后来跟随父亲齐忠书举家东迁,到了东都洛阳也听了不少关于竹家的传闻,结拜兄弟裴元的老乡好,可就是竹家二小姐,听说叫什么竹宁清。当初离开洛阳城时,他想去竹家拜访的,可时间没有来得及,便离开了洛阳。
丁立见他认真思索,继续道:“刚刚永安当铺少东家沈文君的下人,提到的竹家大小姐,芳名‘竹佳人’,听说她相貌生的那可是倾国倾城呐,整个唐帝国都难找出几个来。人不仅美,而且还特别的有本事。前些日子我还从刘老那里听说呢,说永安当铺幕后老板的大女儿,是个能说会道,精明能干的女商人。竹家在幽州一代的生意,都有幕后老板的大女儿来接管。这些年沈文君跟着她做生意,倒是蒸蒸日上。”
“整个唐帝国都难找出几个来?那是因为这些凡夫俗子没有见过琴知师姐。”齐聿暗自嘲笑。说道这里,一道倩影再次浮现在脑海里,随口叹道:“也不知梦竹现在如何了……”
随后,他摇了摇脑袋,摆脱脑海里的情绪,问道:“这个竹家做的生意,都是涉及那些方面的?”
丁立顿了顿,有些为难的思索道:“听刘斌说,东都洛阳竹家身为晋商大户人家,帝国三百六十五个州,几乎有一小半的州都有他们的产业,而且产业多半涉及酒楼、茶馆、当铺庄、布匹,等,还有一些从西域运来的稀有之物。”
早年间,沈文君在洛阳城待过几年时间
说话间,三人沿着街道走到了一家名专门打制头钗、手镯、头箍等一些姑娘家打扮装饰的首饰店。
丁立笑道:“齐少侠,这凤仪店是我们雍奴镇出了名的首饰店,里面的东西齐全,物品做工精细精美,我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