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三百一十八(相助)
对于齐聿所带的兵马来说,列兵打仗自然精通,不在话下。
其次就是 唐帝国以来,弩得到了大大的提升,步兵和骑兵都有专用的弩,此外还有用于攻击城防设施的大型床弩。
帝国禁军装备有七种弩,分别为擘张弩、角弓弩、木单弩、大木单弩、竹竿弩、大竹竿弩、伏远弩。
其中擘张弩为步兵所用,角弓弩为骑兵所用,而木单弩、竹竿弩、伏远弩则有弓力较大,射程较远的特点。
而齐聿所带的兵马为骑兵,身上带的弓弩便是帝国兵马所带的角弓弩。臂张弩和角弓弩属于轻弩,装备单兵使用,其余的都属重弩,如大木车弩,需用绞车张之,箭的尾羽是铁制成的,箭出时“声如雷吼”。
另外还有一种车弩也是设在绞车上,一次能同时发射七只箭,可射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毁。
这些重弩由于过于笨重,发射速度又慢,不适于野战,所以一般只用于攻守城战斗。弓在唐时不是管制兵器,而弩绝对禁止民间持有,以防止农民起义军用其对抗朝廷。
所以为了方便起见,众人携带的也都是角弓弩。
“放箭!”
“咚!咚!咚!……”
随着齐聿一声令下,一排弓弩发出箭羽与弓弦分开的声音。
“嗖!嗖!嗖!……”
随之一道道破风之声在林间响起,几十只箭羽划破长空,朝着下方乱作一团的现场射去。修道之人,不仅武艺高超,更是眼疾手快。
箭羽射出,破风之声响起的那一刻,他们便立刻察觉到了危险的降临。
“不好!有埋伏,快撤!”
下方乱作一团的人群中,不知是蜀山还是净名道的弟子打喝了一声,众多弟子也不顾眼前的九婴凶兽,朝着后方快去退去。
一时间将几十头九婴晾在了方才乱战的场地上,犹如没有任何掩饰的箭靶子一样,等待着箭羽的审判。
箭羽在林间由慢而快,特别是在垂直下落之际,速度更是快了几分。
“嗖!嗖!嗖!……”
箭羽落下,刺如其中一只正在追赶弟子的九婴身上,箭羽穿破鳞甲,刺如肉中,兽血瞬间顺着箭羽喷出。
“咿!……”
一声犹如婴儿痛苦般的啼叫声响起。
啼叫声响起的那一刻,其他箭羽随之落下,纷纷射入其他的九婴头部、脖颈、身躯,一时间婴儿的痛苦声响彻整个林间。九婴也顾不得追赶弟子,手中喷火原地在地上翻滚乱撞。
“咿!咿!咿!咿!咿!咿!……”
“砰!砰!砰!砰!砰!砰!……”
一时间整个场地,几十头九婴倒地不停地翻滚,周围的树木草丛被撞断压倒,燃气了熊熊大火。
再看退到场地边缘的蜀山以及净名道弟子,皆是满脸惊恐,冷汗直流。
见到眼前几十头九婴倒地翻滚,几乎全部都是九头皆伤,要看就要活不成了,众人暗自松了一口气,同时朝着方才箭羽射出的方向看去。
只见远处二百多米的林间山丘上,几十道人影站在山丘之上,俯视着下方众人以及倒地的九婴。
当众人看到山丘林间身穿华服的领头和士兵时,也是楞在了原地,疑惑上方的兵马是何方势力。
“那是哪个门派?为什么会帮我们解围?”蜀山与净名道一杆人中,不知谁问了一句。
净名道弟子中,领头的孙行朝着朝着不远处山丘林间看去。当他看到领头青年男子时,先是一怔,随后眼光变得锐利起来。
孙行盯着远处山丘林间的领头青年,当着众多同门师兄以及蜀山道友的面,在他们疑惑的神色中,说道 :“那是如今在整个中土都鼎鼎大名的上州凉州大都督齐聿,几个月前唐帝国天后武媚娘在东都洛阳城举办金凤盛宴,他当着中土各大江湖门派的面以及唐帝国朝廷的大员,问罪天后,并且御剑逃走。”
“传言齐聿是朝廷的宦官子弟,世家因牵连新圣人李显一案,被诬告谋反,齐家满门抄斩。后来因为金凤盛宴的事件之后,就消声灭迹了。”
“朝廷的事情,与我们江湖门派有什么关系,不过这个齐聿,不是修道之人,从哪里习来的御剑之术?”
“你不问我还真差点忘了,前几天海州镇传出来的消息,说什么西海玄琼宫一个姓齐的弟子,勾结魔教灵妖宫,那个弟子好像就叫齐聿,那个齐聿目的可想而知,是奔着扶桑道书而来,现在我们又遇见那个臭名远扬的齐聿,这两个人会不会是同一个人?”
“这个还用想,看他身后的兵马,肯定是同一个人!”
“既然是与魔教妖人勾结,那他为何还要帮助我们。不过看他身后的兵马,看样子上任上州凉州城大都督的确属实。”
“也倒是奇怪,他为何要帮助我们?”
“而且我们净名道,常年与百越魔教妖人交手,对百越魔教妖人甚是了解,看他身后的人物,倒不像是百越魔教妖人,不仅不像,倒像是佛家高僧。”
“不错,看他身后的僧人,倒与西域人有几分相似。”
“古往西域有三十六国,分别是: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皮山、乌秆、西夜、子合、蒲犁、依耐、无雷、难兜、大宛、桃槐、休循、捐毒、莎车、疏勒、尉头、姑墨、温宿、龟兹、尉犁、危须、焉耆、姑师、墨山、劫、狐胡、渠犁、乌垒,塔里木盆地南缘、西缘属于雅利安人,盆地东部和北部诸国属于吐火罗人,人种广义的西域人种主要有高加索人、欧罗巴人、雅利安人、斯基泰人、塞种人、萨迦人、赫梯人、米底人、古波斯人、吐火罗人、西戎、突厥、匈奴、汉族、羌族等。看他身后的僧人面相,和西域突厥人有些相似。”
“的确相似,不过突厥僧人来中土?会不会和百越魔教人有关系?”
“我想不会,突厥僧人应该与中土僧人一样,一心向佛,不会有什么魔教妖人的那般邪心。”
“师兄,你为何如此的肯定?”
“因为西域佛法与中土佛法一样,源于西天天竺,志同道合。东汉末年,小乘佛教从犍陀罗传入西域于阗、鄯善、疏勒和龟兹等诸国。”
“大乘佛教兴起之后,尤其在天竺笈多王朝时代,天竺佛教徒纷纷改用婆罗谜文和梵语作为佛教经堂,并且对西域佛教产生重大影响,中土前去天竺求佛的大圣人法显从长安到天竺求法,途经鄯善、于阗等地,然后传入中土。”
“大圣人法显上路时,其一行对旅途情况仍颇乐观。当他们离开敦煌继续西行,才开始领略到此行之艰苦。出敦煌不远,就进入干热多风的白龙堆沙漠。”
“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志耳。法显心知一路艰苦,所以将佛家传入中土后,广泛传播佛法,济世救人,与源有的中土大门派志同道合。”
“后来汉武帝打通从玉门关到西域的两条主要通道,一条经塔里木盆地东端的楼兰(鄯 善),折向西南,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为南道。南道西逾葱岭,可至大月氏、大夏、安息等国;另一条经车师前国,沿天山南麓西行至疏勒,为北道。也自从这两天路打通后,佛家就更广泛的传入中土。”
“北魏孝明帝神龟元年敦煌人宋云和僧人惠生奉后魏太后之命往西域取经,路经此地时留下了惊鸿一瞥。”
“当时传闻鄯善“其城自立王”,但那时已为崛起于部族吐谷浑吞并,并由吐谷浑国主的次子宁西将军镇守,“总部落三千以御西胡”。据此,在法显路经时,鄯善国力正在极盛的顶点。”
“到宋云路经,其地变易宗主、居民,而古国鄯善则已散尽遗民。宋云的西行记原本早就失传了,但是片段内容还保存在《洛阳伽蓝记》之中。”
“在法显与宋云之间,是楼兰鄯善王国走向消亡的过程。佛法也就此成为了一个断层。后来到了如后来到了如今的唐帝国,帝国初,唐太宗贞观三年,玄奘离境西行,贞观十八年,负经东归。路经楼兰鄯善故地,后来编写了当世流芳百世的《大唐西域记》。”
从那以后,佛家在中土便立下深厚的根基,长安城慈恩寺,更是齐名中土八大顶尖门派。成为正道的领袖。”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于情于理,西域的僧人与中土僧人,出自同根,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违背佛家佛意上的事情。”
也就在蜀山弟子与净名道弟子众说纷纭之时,不远处山丘上,齐聿双手背后,盯着众人中领头的孙行,威武霸气道:“孙行道友,一别数月,别来无恙啊!”
闻言,无论是齐聿身后的众人还是下方蜀山以及净名道的弟子,皆是哗然一片!
“什么,孙行竟然与齐聿认识?”
“不会吧!”
“都道出姓名了还会有假?”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定格在了孙行的身上。
孙行身后的几名师兄弟有的面色尴尬,有的疑惑不解。毕竟数月前与孙行前去苍山的弟子也都见过齐聿,倒是有些弟子不知情。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