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三百二十二(北斗望月)
小界,恐因恶比丘等从中作梗而退废法事,故特限于某时所结之暂时界区。亦分三种,即为受戒、说戒、自恣等三种情形而结者。
据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二:“明小界者,此并因难事,恐废法事,佛随前缘,故开结之。并无正量,随人坐处即为界相。一为受戒,开结小界,旧准戒场身外有界,今依文取义,全无外相,如正加中。
二为说戒事,下至四人直坐。三为自恣事,下至五人圆坐。
此三无外量者,由是难开,随人多少,若限约外量,终非遮难。
故文云,今有尔许比丘集者,止取现集之僧,坐处有地,依地结之,若事作已,即制令解,不同前二以久固作法,人所依止。”
亦即为遮难而临时所结之界,称为小界,无范围、形状等之限制,又非如大界及戒场之久固作法,完成所作之事即行解界。其羯磨结法,亦准前可知。
总之,摄僧界之自然界中,就处所而言,有四种不同;就范围大小而言,有六种差别。作法界中之大界、小界各有三种,再加上戒场,即成七界。
摄衣界,又作不失衣界、不离衣宿界。即划定一范围,避免比丘动辄违犯离宿之过;然亦可视为以此特定范围限制比丘不可违犯此过。
离宿,意指比丘离其三衣而宿;若划定一特定范围,则于此范围内即可不须时时携其三衣,而免除不必要之羁绊。波罗提木叉三十舍堕法第二条即为离宿之规定。亦分自然界与作法界二种。
摄食界,即规定结界食物之贮藏所、许可烹煮食物之界区,使比丘不犯宿煮之罪。所指定之地,称为净地(注:或称净厨);于此区域内煮食,即不犯此过。其实际作法,分为通结与别结两种。如欲解除上述之结界,则如结界时,亦须经白二羯磨之作法方可解除。
四分律行事:“衣界者,摄衣以属人,令无离宿罪;食界者,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僧界者,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
毗尼母经卷二、卷七、卷八、摩诃僧祇律卷八、五分律卷十八、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一、四分律卷四十三、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卷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一、卷上二、卷中二、卷下一、卷下二都有所记载。
佛堂内之内阵,佛堂内之内阵(注:系安置佛像之中央部分)与外阵(注:指内阵之周围,或一般参拜席位之外侧),此两阵之地区,以栏杆圈围,亦称结界。
密教结界,密教于修法时,为防止魔障侵入,划一定之地区,以保护道场与行者,称为结界、结护(注:结界护身之意)。
其结界之法有多种,据《不空绢索经》卷二、《陀罗尼集经》卷一等载,可加持白芥子,并散之于四方上下以为结界。
《苏悉地经》卷下供养品谓,以地方界、空界、金刚墙、金刚城等真言结界之。
一般密教修法常用之结界,多依《准陀罗尼集经》卷三、《军荼利仪轨》等之说,而行下列之五种结界,即:
第一种:地结,又作金刚橛,立橛于大地。其橛之根或谓至金轮际,或谓至水轮际等,为十八道契印之第六。
第二种四方结,又作金刚墙,若无四方之墙,则以三胡墙为墙,为十八道契印之第七。
第三种虚室网,又作金刚网,以金刚网张于虚空,网端垂于金刚坛上,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四。
第四种火院,又作金刚炎,以火炎旋绕于彼空网四周,可退除天魔波旬之障难,为十八道契印之第十五。
第五种大三昧耶,为前火院以外之总结界。此大三昧耶,于十八道契印法及如意轮轨均未记载。
上记五种结界,于修法时各依三部、五部之别,而结诵该部部主明王之印明,即佛部时用不动明王之印明,莲华部时用马头明王(注:或大威德明王)之印明,金刚部用降三世明王之印明,宝部用军荼利明王之印明,羯磨部则用无能胜明王(注:或金刚夜叉)之印明。
二结界区域之广狭,依经轨之说,极大者可至一千由旬,其次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乃至一由旬,小者或七肘、五肘、三肘、一肘等之量,乃至一手掌、一指甲之量。要之,皆以行者自心之广狭而建立坛场之界区;然实际修法时,常局限于修法坛之四周,或以道场之殿堂为结界之域。
而我们修道门派,随讲究甚多,却不像佛家如此繁杂。
修道之人, 结界之形状,多依所修之法而异,若修息灾法,采用圆相,修增益法用方相,修降伏法用三角相,修敬爱法用莲花相。
不像密教之结界亦以事、理而别为二种,如上记所说划定区域、结诵印明等之实际作法即属于“事结界”;若行者仅以观想之法完成结界,则属于“理结界”。
道家可以在空间内进行结界,空间外的不良信息无法进入,小则可以护身祛病,镇宅驱邪,大则保命。
其二打坐前练习可以有效防止外魔侵犯,保护自己,不受外魔干扰,迅速提高修为。时间长并拥有自己护法神。
其三高级结界可以物质功能化,比如困住苍蝇,洪水等。还可以将目标将其困住。
其四由于常年练习结界法术,自己身体不受外邪干扰,健康免疫力可以达到最高值。
道家固定的护派护门阵法结界,多为道门四灵结界法、缦天华盖护身法、五兽七星结界法、地灵罩结界法、七星望月结界法、三字明结界法。
道行感悟到小五清第四层,便可以修行这六种阵法结界,起初时阵法结界范围小,随着道行的增进,结界的范围就会越大。
“还有就是自身道行所感悟的结界,每个感悟着感悟的道不同,所以也就不同,就像念生的结界,乃是寒冰之气所成。”梅时善解释道。
……
所以,看了眼前呈现半圆形的晶莹剔透墙壁,齐聿不由得想到了梅时善所说的结界。
见到孟魂等人问起,齐聿微眯着双眸,盯着那远处的结界,轻声道:“那是修道之人所布下的结界。”
“结界?”众人诧异不已,道:“结界是什么东西?”
随后,齐聿将当时在玄琼宫时梅时善所告知他的,都告诉给了众人。
仓央穆嘉看着众人,道: “扶桑以往很少有人能够抵达此地,目今看到这如此强大结界,我猜想,定是袁天罡为了防止道书被人发现所留。”
“那我们如何进入呢?”孟魂等人问道。
齐聿看着他们道:“据我观察,此结界应该是传说中的北斗望月步。”(注:七星望月结界法又名七星望月步,步法按七星排列方位走,依次是右脚向右前方踏出,左向左前方踏出,右脚向前方踏出,左脚向右前方踏出,右脚向左前方踏出,左脚向右前方踏出,右脚向左前方踏出,两脚并拢,站定北极星之位;步咒:一踏天枢云中行,二踏天权摄月精,三踏天旋镇幽冥,四踏天矶请太灵,五踏玉衡护真形,六踏开阳起元婴,七踏摇光合七星,急急如律令。每步一句,步完咒尽,手印步时,右手剑指,竖于前胸,剑指向天,左手道指,平放于腰胯之间。北斗望月步可摄取月之精华,围困妖魔鬼怪,并且也可吸取月精入体内,助自己提升法力 ,遇危难之时,亦可用此步踏出七星阵界,做为保护,但要自身坐镇北极星,是为阵眼。)
仓央穆嘉道。 “的确有些像道家门派的北斗望月步。”
惠空这时道: “不过想要进入,怕有些麻烦了,天人袁天罡所留结界,一般修道之人根本就无法进入,更别说俗世凡人了?”
仓央穆嘉道:“说的不错,袁天罡乃是中土出了名的大圣人,他所留下的结界,即使历经沧桑岁月,也不会轻易消失,所以目今看来,想要进入夺得《道书》,怕是不易。”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阿史德鹘问道。
齐聿盯着远处结界,双手背后,头也没回的说道:“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
“大都督的意思是让我们坐山观虎斗?”白夜行道。
齐聿“嗯”声点头说道:“不错,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 而兼两虎也。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如今道书就是诱饵,那些所谓的名门正派和百越魔教便是两虎,结界出现,道书必在其中,两虎争夺,要么一死一伤,要么两者皆死!”
仓央穆嘉笑道: “大都督好计策,那我们只需要身处暗处,一切只需要等待就可以。”
仓央穆嘉话音落下,江厌离朝着后方喊了一声 哨兵,随后几名哨兵便匆匆离去。
在场众人,多数为兵者,所以考虑的事情一件事便是天时地利人和。如今计策以定,接下来就是寻找一处绝佳的上地,一是可以观察八大顶尖门派以及三道九流的动向,同时注意百越魔教等人的去向。
自从登上扶桑,齐聿等人遇见过名门正派的弟子,却没有遇见过百越魔教柳淑美、步云天、柏云苏等人,猜想这些人一定也隐藏在暗处。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