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剑歌

章二百三十一(道书)

剑歌 映月 4898 2021-04-06 12:50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二百三十一(道书)

  随后,齐聿分别将奏折一一回复,旱灾新修水路,蝗灾进行灭虫,太污腐败特意吩咐了几位新上任不久的官员进行监督调查。

  让新上任的官员调查,有两个原因。

  其一,新上任的官员急于建功立业,这算是给他们的一次机会;其二,建立在其一的原因上,让他们这些新上任的官员去调查,为了建功立业,他们定会公事公办,不会同流合污。

  等到齐聿第一次上任凉州大都督之位的议事结束后,齐聿也脱下了官服,回到了贞寝宫。往后一日源源不断的凉州官员上门拜访,登门道贺。

  不过等到傍晚,一位身穿袈裟的和尚上门拜访,却超出了齐聿等人的预料。因为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别了半个月了的小凉王独孤慈麾下组织叱奴的“仓央穆嘉”。

  根据兄弟会所调查,仓央穆嘉是小凉王独孤慈麾下叱奴第一高手,传闻凭借一人之力,斩杀武媚娘麾下杀手组织过半,所以此人的武艺,十分的高强。

  齐风将仓央穆嘉领到贞寝宫的书房内后,齐聿等一杆亲信也纷纷到了场,仓央穆嘉见到齐聿到来立刻站起身来双手合十道:“贫僧见过大都督。”

  虽说一回生二回熟是纯属扯淡,但是齐聿因为他是小凉王独孤慈麾下第一高手,地位不凡,所以也算得上客气。

  “高僧不必多礼,请坐。”齐聿做出请的姿势。

  随后又坐在了书房的上座,其他的人也都纷纷坐了下来。

  齐聿看向这个杀人如麻的血和尚仓央穆嘉,问道:“本都督方才来凉州不过两天,前脚刚到,高僧后脚就来了,莫不是兄独孤慈有什么事儿吩咐?”

  仓央穆嘉看着齐聿道:“不瞒大都督所,我家主人的确有事儿要请大都督出马。”

  “哦?”闻言齐聿开玩笑道:“独孤兄家族势力庞大,整个陇右道何事能够难住他了?说来听听。”

  仓央穆嘉道:“我家主人听说大都督去年年末去了西海,并且在西海江湖大门派玄琼宫修炼过道行?”

  听了仓央穆嘉的话,齐聿心中一惊,没想到他会问起这话。朝廷一向有朝廷的法规,齐聿心中疑惑他为何会提起江湖门派玄琼宫。

  “不错。”齐聿点头道:“独孤兄问这事儿干什么?”

  仓央穆嘉道:“实不相瞒,根据江湖传言,古东海长州出现异宝,我家主人猜测会有大批江湖门派以及朝廷的火山令赶去争夺。”(注:《旧唐书》记载袁天罡所职“火山令”为“火井令”。“火山令”也好,“火井令”也好,是何官不好考证,推测可能所职卜筮巫祝之事,应属于宫廷“神职”类官员。)

  齐聿听到“异宝”二字,心中一惊,道:“异宝?可知是何异宝?”

  仓央穆嘉笑道:“江湖人士传闻,很有可能是太宗李世民时期,消失或是隐居的天人袁天罡的《道书》在东海问世。”

  闻言齐聿大吃一惊,袁天罡的大名他可是听说过。就则天门下他刺杀武媚娘时,就从武媚娘口中了解过一二。而且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传闻此人无所不能。

  先不说他算命李峤、武媚娘、杜淹、王珪、韦挺等人分毫不差,单凭当年太宗李世民时期,他断龙脉更是让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当时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人皆称之为“天罡断龙脉”。

  据说在阆中古城东南郊,有一奇异的山脉绕古城蜿蜒向南,其山形地貌如一条游龙,故名“蟠龙山”。

  在其“龙颈”处有明显被人工挖凿的痕迹,据当地老百姓说:这是被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断龙脉”时“锯”断的。

  据说唐贞观初年,太宗接到报告称西南千里之外有天子之气,恐有人夺朝篡位。袁天罡遂奉命测王气到了西南,途经广元时,被利州路都督武士艧“拦截”,求其为家人看相。

  只有一岁的武媚娘被保姆扮作男孩抱出。

  袁天罡端详片刻,惊呼:“龙眼凤颈,若为女,当为天下主”。后袁天罡在阆中见大小蟠龙山如两条蛟龙盘绕其后,凤凰山高举凤头,左右张开两翅,若揽若抱,形成龙凤之势,于是便命人将大小蟠龙山结合部砍断以破龙脉,当时石脉凿破,短岩上“水流如血”,以此确保阆中“方圆百里之内不出天子”。

  当然民间民间相传是长孙无忌和李淳风称梁山为万年吉壤,袁天罡则说“帝葬不宜,选陵于此,恐为女人所控,三代后江山有危。”

  面对截然相反的说法,李治一时也拿不定注意。武媚娘却认为梁山风水格局正好暗预她的命象,于是力劝李治听舅舅长孙无忌的话,袁天罡得知长叹“代唐者,必武昭仪”。另外一说是武则天当政时,差李淳风与袁天罡选皇陵。

  二人同选梁山一穴,遂建陵于此。其实,不管是“意见不合”还是“同选一穴”。

  既然知道选墓梁山会“武代李唐”,为什么袁天罡还要明确指出呢?在梁山的诸多不宜中,“恐为女人所控”才是正中武媚娘下怀的一条,让她认定梁山就是“兴武代李”的“风水宝地”。

  但是,如这梁山乾陵真是“利于”武氏,为何武媚娘时至今日都没有坐上帝王的位置。但若果不利于武氏,那武氏如今又为何权倾朝野,唐帝国李唐皇室目今许多血脉都在被铲除?

  当然,还有的人说,在以“明察善断、手段强硬”而著称的武媚娘面前,前朝太宗时期的袁天罡和李淳风用“狸猫换太子”之计让武媚娘兴修黄陵。

  袁天罡破蟠龙山的“龙脉”后,被阆中的风水地脉所吸引,于是决定在阆中安度晚年,后李淳风访友也追随而至。

  袁李二人虽然交往甚密,但在选择自己将来阴宅之地上却互相保密,到了各自动工修建之时,才发现他们各自私下选择的阴宅位置,竟然同在一个“九龙捧圣”的风水之地。

  据说,袁天罡择墓至阆中天宫乡,看中其风水,随埋了枚铜钱作记。后李淳风也相中了这块地,并留下一枚金针作记。

  后两人相会时提起风水一事,都称“已选中”,两人出土记号时却发现,铜钱眼中正好插有一金针。

  于是两人相视而笑,在择地之处一起修建了保存至今的阆中“天宫院”。此后两人一直隐居在风景秀丽的阆中,修真养性、著书立传,致死都没有离开。天宫乡五里台山上和观稼山半山腰,袁天罡和李淳风两墓还在遥遥相对,安静的比邻相守。

  当然,传言终归是传言,齐聿却不相信,而齐聿此刻最想知道的是袁天罡所遗留的《道书》是什么东西。

  “这个《道书》,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朝廷与独孤兄都想要得到它?”齐聿问道。

  仓央穆嘉道:“我在西域修佛寺静修时,曾经听师傅说过中原有一天人名曰‘袁天罡’,其一生著作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易镜玄要》六本能够占卜预言的奇书,师傅还说只要得到其中一本,便能够洞察前世今生,成就无上大道。”

  齐聿诧异,道:“洞察前世今生,成就无上大道?难不成比西海玄琼宫的洛书河图还要厉害?”

  仓央穆嘉摇头晃脑道:“西海玄琼宫的洛书河图太过深奥,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而《道书》则是不同,《道书》通俗易懂,而且《道书》是近百年来唯一出现的一本奇书,传说它是唐太宗李世民为推算大唐国运,诏喻当时两位着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编写的。李淳风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没想到一算起来就上了瘾,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原千年以后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还是回去休息吧’。因此这本预言奇书得名《推背图》。《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大唐高祖开始一直到未来年发生在中土上的大事件。”

  听了仓央穆嘉如此神奇的话语,书房内所有人都皆是目瞪口呆,就连坐在上座的齐聿也暗叹不已,齐聿在玄琼宫虽说修道时间不长,但是却习的了玄琼宫的通天眼。在西海玄琼宫时,李虚玄曾经告诉过他,若是道行能够达到大圣人的修为,使用通天眼就可以看破前世今生和来世。但是听仓央穆嘉的意思,袁天罡所编的《道书》,似乎也是类似的道法。

  齐聿盯着仓央穆嘉问道:“独孤兄要那本能够参透古今的《道书》有何用?他又不是修道之人。”

  仓央穆嘉摇头笑道:“非也非也,我家主人要《道书》有两个原因。其一,若是真的能够得到传说中的《道书》其中的任何一卷,我们便能够推演出唐帝国自己中原的再来,到那时大千世界东部,这都会臣服在唐帝国的脚下;其二,贫僧虽说是佛家中人,但是对道家的道法也颇为敢兴趣,若是能够得到,道行或是佛法一定能够大有长进。” 剑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