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剑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章一百九十六(房梁飞燕呢喃惊残梦)
距离洛阳城金凤盛宴已经过去了十天,十天之内洛阳城金凤盛宴上,天后武媚娘遭遇刺杀的消息也逐渐传的满帝国风雨,无论是朝廷还是江湖,亦或是百姓,都在议论此事。
洛阳城上阳宫内。
一张金碧华贵的凤床上,一位年轻而又美丽的少年女子躺在床榻上昏睡,她姿色虽美貌,俏脸却苍白无比,嘴唇干裂,像是生了大病一样。
床榻前坐着一位美丽的妇人,妇人看着昏睡的女子,脸上露出疲倦而又忧伤之色。
过了一会儿,少女缓缓睁开双眼。
妇人见少女睁开双眼,先是脸色一喜,随后眉头紧皱,盯着少女道:“婉儿,是为后将你吵醒了……”
上官婉儿俏脸勉强一笑,看着武媚娘无力道:“哪有……婉儿不想睡了,倒是娘娘将婉儿接进上阳宫这么多天,每天都让太医来诊断,还昼夜守护婉儿,婉儿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武媚娘伸出手摸摸上官婉儿的脸颊,悲伤道:“这几天都瘦了……”
上官婉儿见天后如此关心,激动万分道:“天后……”
武媚娘微微笑道:“好啦,婉儿你为了保护为后,险些被那齐聿贼子杀死,为后心里真不是滋味啊。为后都想过了,若是婉儿你真的出了什么大事儿,为后定要追杀他至天涯海角!”
提及齐聿,上阳宫内武媚娘寝室的气氛安静了下来。
“天后,这十日了,有齐聿的踪迹了吗?”上官婉儿问道。
武媚娘摇摇头,叹道:“没有,为后一想到此人,头痛欲裂。金凤盛宴之后,有的明眼人,对为后的看法也都变了。”
上官婉儿又问道: “是何人?敢对天后有看法?”
“呵呵呵……”武媚娘自嘲般的笑了笑,道:“天下人呐,天下人都说为后活该,说为后欲夺吾儿的江山,还残害忠良。可是自先皇病重,再到仙逝,已经半载有余的光阴了,为后替先皇治理朝政,井井有条,大唐才有了如今的民生富庶,为后何罪之有?为后何罪之有啊?偏偏那个齐家与为后作对?”
话音落下,二人之间气氛沉浸。
过了片尚后,上官婉儿看向武媚娘,道:“天后,那尚书府齐家乃是天皇在世时的忠臣,天皇特册封齐先珠为阁老,就算帮助前太子殿下夺权,与天后作对,天后将齐家贬了就是,也没必要将齐家赶尽杀绝啊……如今齐家遭遇灭顶之灾,齐聿怎能不为父亲母亲报仇?毕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金凤盛宴那日,齐聿与婉儿交手时,是婉儿今生见过他最戾气最恼怒的一次……,虽说此人特别让人厌恶,但是他心肠不坏,如今通缉他,狗急了也会跳墙……所以……”
“婉儿!”
上官婉儿话还没有说话,便被武媚娘一语打断:“婉儿,你动摇了?”
上官婉儿摇摇头,轻声道:“婉儿不敢,只是可怜齐聿罢了……”
武媚娘从床榻上站了起来,走到上阳宫寝室窗户前望着阴雨天际,道:“人生来便要做人上人,不然只有人下人。贞观十一年时,自打为后十四岁入宫以来,被太宗封为才人,太宗开始非常宠爱本宫,并且赐名“武媚”,可是好景不长,本宫不久便被他冷落一边。从那以后,他便一次都没碰过本宫,本宫做了在宫里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低下,任人宰割!若不是当年袁天罡的那句话,本宫绝对坚持不到现在。”
“作为太宗的才人,为后只能抱怨苍天无道,太宗驾崩后也只能去当尼姑了。为后虽不甘心,但只能任人摆布,怀着一个渺茫的希望在长安城的感业寺住下,名为带发修行,前途渺茫。 为后只能每日每夜盼望着画廊房梁的飞燕,能够呢喃惊醒为后残梦。功夫不负有心人,好在为后遇到了天皇,如今为后铲除一位又一位敌人,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为后真能就这样将权力伸手让给别人。”
上官婉儿听了,躺在床榻上一动不动,只是脸上却流露出一丝异样,也许是因为被武媚娘的经历所打动,心中有了怜悯。
就在上官婉儿正为武媚娘的经历所感动时,武媚娘突然又道:“婉儿,你可知为后为何要迁移至东都洛阳城?”
上官婉儿闻言脸色略微难看,支支吾吾道:“天后,您莫非在外面听说了那些无稽之谈的谣言吗?”
武媚娘呵呵一笑,笑容中略带讥与嘲讽。
上官婉儿也不知她为何会有这样的笑容,只听她说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注:⑴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⑵思纷纷:思绪纷乱。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⑷比来:近来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为后十四岁入宫为才人,太宗崩后,为后居感业寺为尼。高宗李治在寺中看见我,复召入宫,拜昭仪,后更封为宸妃。 当时在感业寺的四年,是为后人生中最失意的四年,但祸兮福之所伏,为后在感业寺的日子也充满了命运的转机。为了扭转自己的命运,所以为后在感业寺写下了这首《如意娘》。或许,正是这首诗,使得天皇才忽然想到尚在削发为尼的旧情人武媚。”
“从此以后,为后将所有在后宫对为后有阻碍的敌人铲除,就连那萧淑妃、王皇后也不例外。宫中传闻,为后将萧、王二人残忍折磨陷害致死后,心中十分不安,说是王、萧的鬼魂在作祟,经常在梦中出现王皇后和萧淑妃披头散发、血流满面、张牙舞爪的影子,使为后惶惶不可终日。先是搬进了大明宫去居住,结果没有一点作用,恶梦仍然每天困扰着为后,让为后惊恐不安。为了躲避王、萧的冤魂,所以为后才长期居住洛阳并迁都洛阳的。”
上官婉儿盯着武媚娘,问道:“难道不是吗?”
闻言武媚娘咯咯大笑起来,道:“婉儿啊,你还太年轻,不懂为后的用意。那些不过都是为后使用的障眼法。至于为后要迁都洛阳,是有原因的。”
上官婉儿闻言好奇,问道:“婉儿不知天后的意思。”
武媚娘转过身看向她,道:“你不知道也属正常,听为后一一道来。”
说完,武媚娘接着道:“婉儿,你可听说过‘北苍’?”
上官婉儿摇摇头,道:“婉儿不曾听说。”
武媚娘又问到:“那你可曾听说过八王之乱?”
上官婉儿听了武媚娘的话,思索一会,道:“天后说的八王之乱莫不是西晋八王十六年之久战乱?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为争夺权力,自相残杀。婉儿在皇宫的书阁内但是了解过此时。可是八王之乱与现在的长安城有何关系呢?”
武媚娘笑道:“你且听为后一一道来。”
三国魏国时期,曹爽当政,有人指出若不分封宗室诸王, 政权可能转入异姓之手,曹爽十分不爽,反而大怒。
之后司马氏家族果然夺取了曹氏皇族魏国的政权,从此在司马氏家族一飞冲天,成为帝王之族。
后来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军权分封的制度,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
奈何后来晋武帝犯下了一个大错,他继续不断的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
因为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被孤立导致亡国。
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
每个同姓王都有自己的兵马与地域;在每个同姓王的地域里都有他们文武官员以及谋士等,这些人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
晋武帝认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得到稳固。
就是因为比如,才让晋武帝犯下了一个滔天大错。如此一来,各路王都有了自己的权力,反而种下了祸根。
然而晋武帝不以为然,又在咸宁二年制定了王国置军的制度,将封国分为大、次、小三等,不同级别可置不同数目的军,但各王无地方行政权。
晋武帝在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异姓士族为公、侯、伯、子、男等爵位,他们也有封地。
公侯邑亦分三等。后来又让诸王出任地方都督,诸王多少有了行政权力,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如此一来,多位王掌握了封国的军政大权。
晋武帝完成了分封宗室诸王的政治计划,自以为得计,认为司马氏的统治由此稳固。其实反而种下了祸根。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加强帝王中央集权统治运转,主要靠两个因素:其一,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皇帝与宰相、 地方长官、统兵大臣的关系。其二,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帝国政权,尤其重要的是,拥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二者缺一不可。 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