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莲开双蒂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洛回到宫中时,太阳已经快落山了,出去了半日,她却尚未尽兴,本来也是开心的,可自从何升旻和何升杲来了后,气氛就有些不同了,她并未因何升旻对他的心思而有所防备,反倒是林礼煊整个下午似乎有些闷闷不乐,只是拘于礼数才配合着说几句话,或者干笑几声。
后来何升杲和柳平儿去寻风筝,李洛就更觉别扭,何升旻本来就不爱说话,对着不怎么熟悉的林礼煊更是无话可说,李洛纵然话多,可也耐不住两个不怎么吭声闷葫芦,说了一阵话也无趣了。三人尴尬了一阵,林礼煊便打着帮他们找风筝的旗号跑开了,李洛更加闷闷不乐,倒是何升旻活跃了些,跟李洛说了些昭荣公主府的趣事,可李洛无心在听,最终也不知昭荣公主府到底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风筝最终也没找回来,李洛嘟囔着说很喜欢那只猴子,竟然只放了一次就不见了。
“这有何难?”林礼煊笑笑说:“我再给您做一个便是。”
“做好了又怎样?哪能再寻得机会出来呢?”李洛撇撇嘴,就是今日这个出门的机会也是通过几日的用功苦熬换来的,接下来的日子,朝政改革慢慢步入正轨,只怕事情更多,李洵怎么可能再放自己一日的清闲?
“也不急在一时,”此时说话的是何升旻:“下次我带您出来。”
李洛看看何升旻,又看看林礼煊,好像有些明白几日的尴尬源自哪里了,想到这,她更深深地看了林礼煊一眼,又不明白他此刻脸上的愁云是为了什么。
好不容易回了宫,李洛望着天色不早了,便直接去了坤华宫。因为李洵和李洛关系回暖,梁太后心情很好,便时常邀请些亲近的皇亲贵妇到宫中小聚,一来是打发时间,二来,她也是想为李洛的婚事做做打算了,虽然她心中已经属意了何升旻,可还是要听听旁人的意见。说是听意见,可梁太后最爱听的话便是众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郎才女貌”、“天作之合”这样的恭维话,听得多了,梁太后便觉得这事儿应该跟李洛说清楚了。
李洛一进坤华宫,便看见一双双眼睛盯着自己,一张张脸上都带着笑意,她只觉得后脊发凉,再定睛一看,李洵和李槿都在,更不知这是为了哪班,老老实实地请了安,李洛看向李槿,道:“姑姑在这?我下午还和升旻哥哥出去了呢。”
此话一出,众人都笑起来,就听其中不知那位王妃说了一句:“真是青梅竹马了。”
李洛一头雾水地看着众人,在她们的注视下歪到了梁太后的怀中:“母后,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梁太后却只是慈爱地摸摸她的头,问她:“玩得可好?用了晚膳没?”
李洛点点头,回答道:“玩得倒好,只是没处用膳。”
梁太后一听,立刻吩咐上膳,一桌子的人说说笑笑很是快活,可李洛总觉得今天的气氛怪异地很,似乎她们谈天的主角是她,但是又没人告诉她发生了什么。待众人都离去后,李洛本也打算告退,却被梁太后留下了。李洛纳闷地看看梁太后,又看看笑意盈盈的李洵,小心翼翼地开口:“怎么了?”
梁太后拉着李洛坐下,上上下下地看着她,直到看得李洛心里发毛了,她才开口:“我的洛儿也长大了,马上就十七了,若是在民间,已经觅得如意良君了。”梁太后如此说着,便将话带回到了李洛小时候,说李洛幼时多么聪明,又是多么顽皮,又多受她父皇喜爱,直说得李洛也听了进去,毕竟从母亲口中听见自己幼时的趣事是很幸福的事情。
一番话说了半个多时辰,母女三人倒是好久没有这样谈天了,气氛是难得的融洽。李洛幼时的傻事,李洵也是记得的,便说到那时李洛还小,还曾因为要嫁出宫中而大哭,如今当了储君,应是没有这样的恐惧了。
“你大了,总是要大婚的,不管是招婿还是嫁出宫,女孩子,总要有个归宿的。”梁太后顺着李洵的话继续说道,转而话头一转,这才将今晚留下李洛的目的说了出来:“哀家同你姐姐和姑姑的意思一样,升旻是个好孩子,有意让他做你的驸马,你意下如何?”
虽然早就知道了何升旻的意思,大概也清楚梁太后和李洵的意思,可就听梁太后这样堂而皇之地说了出来,李洛还是吃了一惊,她知道大婚是早晚的事情,可是突然跟她提大婚的事情,还是让她一时手足无措,她还小呢,怎么就说到大婚了?
李洵见李洛吃惊的样子,暗中一笑,面上却还认真着,道:“母后说的不错,其实这事朕也曾问过你,只是那时你懵懵懂懂的,你现在又长大了许多,总该考虑清楚了吧?”
李洛点点头,又觉得点头好像不对,赶紧又摇了摇头。
梁太后和李洵面面相觑,不知这孩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又同时将目光投向她。
“我……”李洛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她还是和原来一样的感觉,何升旻是她哥哥呀。
“这事儿你姑姑是满意的,哀家也觉得再挑不出这么合适的人了。”梁太后见李洛说不出个所以然,干脆解释起自己促成这门婚事的缘由:“升旻是何府第二子,不存在承袭爵位的压力,你姑姑管得又严,所以他武功学问都不差,做驸马是够的,他如今还没有差事,也是因为婚事未定,若是这门亲事定下来,那你姑姑在考虑给官的时候就不能给过重的官职了。而且升旻大你三岁,过了六月生辰,他就满二十了,也是该赐婚的时候了,先把亲事定下来,等你满了二十岁,就可以大婚了。”
“不行不行不行。”听到连大婚都说出来了,李洛这才想起来反驳,可是反驳的理由她又说不出来,确实如梁太后所说,何升旻是个合适的人选,而她认为的“哥哥”一说又不能作为反驳的理由,一时间,李洛不知该如何解释自己的心情,总之,她不能与何升旻大婚呐。
梁太后一听急了,抓着李洛的手问不同意的缘由,李洛不说,她便更急了。李洵想了想,问李洛是否有了心上人,李洛一愣,犹豫地摇了摇头,应该是没有吧,林礼煊,似乎还算不上心上人吧。
最终,此事也没有讨论出个所以然,梁太后失望地放了李洛回东宫,又提醒李洵多盯着她妹妹,这才心事重重地睡去了,心情也没有了下午时的热烈。
李洛的婚事还没谈定,吴太妃就出了事,天慢慢热起来,可因为新政的缘故,李洵和李洛自然是不能前往避暑山庄,梁太后心里着急李洛对于大婚的态度,干脆再一次放弃了东进,老老实实留在了宫中。
而吴太妃,身体本就不好,又因为李洵回了她庶子回京的要求,虽不敢明着表出不满,可到底身体上有病,便又下不了床了,梁太后虽同情太妃,可因着祖宗规矩自己也不敢破,又怕真有什么威胁到自己女儿的皇位,所以也始终不吐口让太妃见儿子一面。
太妃以为自己终于是要带着遗憾死的了,却没想到事情居然出现了转机。庶子回京是大事,李洵想瞒终究是瞒不住,很快朝堂上下便传得沸沸扬扬,自然又是出现了两派,一派维护着祖宗规矩,说是庶子谋位之事屡见不鲜,为护皇室血统纯正,断不能有破此规矩之心;另一派念着母子亲情,又说自古庶子地位虽不如嫡子,但伦理纲常断没有违背的道理,况嫡子尚有篡位的野心,何况个别庶子,若一概否决,有违公平。
朝政改革之事还在令人头疼,庶子回宫的事情又闹成这样,再加上天热,李洵终于被惹恼了,撂下一句:“庶子是否回京实乃朕的家事,众卿不必再议,朕自有决断。”后就躲到了坤华宫。
梁太后怕热,坤华宫就多摆了几处冰,因此房子比别处都凉快些,李洵躺了许久,等胸中的闷气都被丝丝的清凉驱逐干净后,她才开口,道:“太妃无端端生出这些是非,朝臣们是怎样知道庶子回京一事的?还不是她派人放出的风声。”
“太妃病成这样,哪有力气搞这些,恐怕是她的那个兄弟搞出来的。”梁太后说道。
吴太妃的兄弟吴进良也是个闲人,不好长进,却爱管个是非,常年替她姐姐打抱着母子不得见的不平,说的多了,真的显得李洵无情,可这事儿,打头上也不是李洵撵走了庶子,更不是李洵定下的庶子终身不得归朝的规矩。因为这事儿,再加上吴进良打着自己宗室的名号要求梁太后替他求饷银,李洵对这人再无半分好感,提起就厌恶地紧。
若说是否让庶子回宫,本也不是件大事,可让朝臣参与其中,此事便有了另一番深意,朝堂上的两派,支持庶子回宫的大多是科举选上来的官以及这些年李洵不拘门第由各地荐上来官,这些官员出身一般,又不乏庶出,这事儿自然触到了他们的痛处,若李洵废了这条规矩,等于肯定了他们的身份,因此他们才这般积极地要庶子回京;而反对的自不用说,出身高贵,本就看不起这些新晋官员,李洵给了这些人官本就惹得他们不满,若再废了嫡庶之间的那道线,这些人恐怕更难受了。
依着梁太后的私心也不愿庶子回来,可吴太妃的身体又让她忧心,总觉得她可怜,再回望年轻时的意气之争,又觉得对她不起,因此梁太后也矛盾起来。 莲开双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