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上将军辅政!三省六部制!
厅中诸人对桓楚想法感到惊奇,望着众人一头雾水样子,桓楚感慨到毕竟将唐代的制度照搬过来,一下子就跨越了千年时空,看来有必要向众人解释说明一番。
“这个上将军辅政制度嘛!相信诸位都是好理解的。”桓楚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这个制度就是将王权进行适当的划分,上将军辅政需负责军政要务以及朝廷重要官员的人事任免,至于祭祀、祈福以及会见他国使臣等礼节之事,则由秦王承担,正所谓各司其责,各安其位嘛!”
众人一听,对上将军辅政制度算是明白过来,桓上将军是行王权之实,准备当无冕之王。陈平、李左车等人心中自然欢喜,所谓水涨船高,这是好事情,于是个个拱手表示无异议。
尉缭既不反对,也没说赞成,想来是和桓楚早有言在先,默许了。
桓楚接着说道,“三省六部制是一种全新的制度,有别于三公九卿制,三省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因为天子居所亦称为省中,故将三个重要部门称之为省,其三省之长官分别为中书令、侍中令、尚书令。”
桓楚正欲往下说,尉缭插话问道,“侍中、尚书这些职位老夫也听过,不过是伺候天子的内廷小官,这样的官职怎么能一下子提拔到如此之高的位置呢?”
桓楚聆听后回道,“官职不过是个称呼,到时,三省之长官必然是朝廷重臣担任,本将就是再糊涂,也不敢在国家大事上如此儿戏!”
听到解释,尉缭旋即发问,“不设丞相一职,那么三省之中,三位重要长官又该如何划分职权呢?”
桓楚道,“我的构想是中书省乃负责朝廷政令的征询、酝酿、草拟,一项大政方针出台后,交由门下省进行审议,若是审议通过,则门下省最高长官签章后,交由尚书省承办执行,若是审议不得过,确需修改,则门下省将草拟方针驳回,由中书省再次修改,再交回门下省审议。如此反复,那么朝廷方针大政须经过草拟、审议、最后执行三个步骤,比丞相身兼一职,对与错皆无法约束要好很多。”
桓楚解释完,众人方才明白,李左车叹道,“主公,三省制度原来如此,倘若当初秦国也这样实施,始皇帝病死沙丘,凭李斯一人职权则无法和赵高行悖逆之事,天下之事真未可知也!哦,不知这六部又是什么?”
将后世的制度移花接木放到了现在,桓楚这种想法令众人忍不住称奇,尽皆被吸引住,桓楚微笑着回道,“这六部皆属尚书省下六个重要部门,分别为吏部,掌官员考核、升迁、贬职;兵部,负责军事军政方略;礼部,掌选拔人才,祭祀典礼;户部,掌国库钱粮;刑部掌司法、狱案;工部,掌各项建设、器械辎重。”
“将相权一分为三,将执行职权分为六部!好!确实绝妙!”李左车啧啧惊奇,“主公,您是如何想到的?”
桓楚微微一愣,“皆是众人智慧,众人行事之时,我时常将利弊得失加以提炼,才会有此想法。当然,这只是一种最初的想法,尚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到时再进行一一补充!”
陈平问道,“主公,三省六部制确实令人称绝,但是反过来,我们岂不是准备完全废除三公九卿制,万一全国全面施行起来,据平推测,百官一时恐怕难以接受,必定有损利益者,如此,持有非议的人恐怕也有不少!”
桓楚道,“军师说得极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只能慢慢施行,千万不要一蹴而就,所以三公仍然存在,但设定是个虚职,没有实际意义,作为朝廷有功之臣、重臣的荣誉头衔;至于九卿,按照品级向三省六部中一些职位进行替代,做到物尽所用,人尽其才!”
陈平听完,沉思片刻,仍有疑惑地问道,“主公之意,平基本明白,唯有官员之品级平似乎从未听过,品级是何意?”
桓楚解释道,“哦,军师所问之品级,我经过深思熟虑,是准备给各级行政官员设立级别,打个简单的比方,比如说三公,虽然以后是个虚衔,但是位高,对应的品级就是一品,俸禄也最高,三省的长官比如对应的是二品,俸禄为次,就这样,各级官僚,按照品级依次而来。”
待桓楚说完,陈平回道,“主公,您所说之品级,在我等心中看来其实可有可无,自春秋以来,各国君主皆开始自辟僚属,不同的行政官员都有一定的俸禄相对应,再增加上这种所谓的品级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多用处啊?”
桓楚摆了摆手,“不!我还没有说完,这当中,你们或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将官员设立一定的品级绝非完全是为了给官员发放俸禄之便,实则是为了让我们如何更加、更快、更好地选拔官员。”
“选拔官员?”众人更有点一头雾水!
“对!选拔官员!”
桓楚铿锵有力地回道,“自古以来,周天子行分封制,公侯之位代代相传。战国初年,群雄争霸,为了博取更大的利益,各国君主放开束缚,开始招募有识之士,才逐渐打破了官位世卿世禄制,但究竟何人才算是人才,考核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却无迹可寻,除了君主的判断别无他法,所以很多人是不是治国安邦之才完全出于君主的个人喜好,若君主是大有为之君,能辨善恶忠奸倒也罢了,倘若是糊涂君主,往往用上几个庸臣、奸臣国家就给弄得一团糟!”
陈平旋即问道,“照主公之意,您是打算给有才能的人设定一些品级,按照品级来选拔,然后授予官位?”
“一语中的,确实如此!”桓楚肯定地回道。
众人称奇,“此等选拔之法亘古未有!”
将后人的东西信手拈来,桓楚都情不自禁,沾沾自喜,“我将此选拔官员之法称之为九品中正制,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则是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施行关键环节,中正是一种官职,由各地德高望重的官员经过朝臣公推兼职担任,中正官掌管对郡中知名人物品评!二则根据中正官品评,将受评人物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头三种为上品,可以虚设,不可评,中间三种为中品,后三种为下品,依照评定的高低授予官职。”
桓楚提出的九品官人法,一下飞速跨越500年时空,众人刚刚接触,一时间很难消化,皆陷入沉思中。
娄敬更是张大嘴巴久久说不出话来,一直以来,他虽然认为桓楚军事、从政皆有能力,有一定的谋略和手段,但只不过是智力胆识等方面超越一般人。此次,他总算首次见识到桓楚包罗万象天人一般的设想,他也逐渐明白,在公输默、曼丘臣眼中,为什么桓楚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了!
上将军辅政算不得什么,只是桓楚为了掌控权力的借口,换做其他人,恐怕同样会这么做,但是三省六部制、府兵制、九品中正制就了不得了,这些制度涉及国家社会各个层面,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制度可以改变秦国,改变天下大势,甚至可以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遥想当初,始皇帝海内混一,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足以成为傲视千古之帝王,现在,上将军之种种主张,若能全面施行,那秦国未来将会是怎样?天下格局又会怎样?娄敬忍不住心潮澎湃,感叹不已!
时间彷佛在厅中烛光中停顿了下来,不知过了许久,尉缭既欣慰又感触颇深地说道,“老夫一生自诩甚高,觉得天下能胜过老夫的人没几个,今天总算是见识了,从今个开始,老夫还是称呼你为上将军吧,恩师这个称呼,老夫受之有愧!”
桓楚急忙回道,“您这是说得那里话,任何时候,老太尉都是桓楚的恩师,况且人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徒儿向您学习的,不知要有多少!退一万步讲,孔子曾言:三人行必有吾师,我不知有多少事情还需请教诸位!”
娄敬赞叹,“主公谦虚之德,古之帝王难及也!”
桓楚嘿嘿笑道,“娄御史,你也不要吹捧我了,再这么下去,我要被你吹捧上天了!其实我提出的很多制度,完全只是一个设想,只是一个框架而已,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施行中,肯定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拿定主意,认定了制度的可行性,坚持不懈的走下去,相信不久,秦国上至官僚、富者,下至平民、穷人,每个人都能从制度中受益,秦国上上下下就会充满活力,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力量!”
“事实上,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在施行这些制度的同时,我们需要改变一些陈旧的观念,比如长期以来,人们心中士农工商排序的观念,商人逐利,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没有商人,我们穿的、用的、生活所需的东西难道指望自己去生产吗?”
“所以·····”
桓楚一头兴趣,正待接着往下说,却见小丫鬟檀云匆匆忙忙往厅中跑来,边跑边大声喊道,“将军,夫人要生啦!”
桓楚蹭地一下站起来,惊喜道,“啊!真哒!稳婆来了吗?”
檀云跑得气喘吁吁,“来了!来了!昨天就到府中,现早已在夫人房中,将军快去看看吧!”
众人见此,起身皆向桓楚贺喜,试想上将军喜得贵子,则事业有了传承,晋阳系势力会更加稳固,晋阳系开创的大好局面会一如既往的前行下去。
桓楚嘿嘿笑道,“对不住各位啦!我得赶紧去看看!”
众人也嬉笑不已,纷纷拱手离去,心里已开始盘算怎么送上一份贺礼,在上将军府中好好喝上一杯水酒了! 逆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