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逆天行

第190章 变革(上)

逆天行 乌丸校尉 4869 2021-04-06 10:2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逆天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随后数周,桓楚召集重臣与尉缭商议秦国大政,面对日益严峻的天下格局,决定从政治、军事、经济、人才选拔等方方面面开始对秦国上下进行改革,多年以后,秦人依然对桓楚的变革做法大加赞赏,一致认为此乃继商鞅变法以来,令秦国再次涅槃重生的一次最伟大的壮举。

  更令桓楚想不到是,不经意间,他的变革举措大大加速了整个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以至于时间飞逝到21世纪,当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他的功绩依然被世人所铭记和传颂。

  对于秦国的发展、强盛、辉煌、衰落、直至最后咸阳的陷落,凡此种种缘由,尉缭身为秦国老太尉,伴随始皇帝多年,是最有发言权的,“最近,老夫仔仔细细回忆秦国过去重要的大政方针,正可谓成也于此,败也于此。”

  一旁的桓楚旋即应道,“确系如此,一个人,一个国家,如果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分析自身的得与失,不去面对错误,反而不断地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那么,这个人、这个国面临的只有灭亡。恩师当世高人,就为我等说说秦国得失利弊,我们也好共同商议,对症下药!”

  尉缭微微点头,厅内来回踱着步子,缓缓说道,“始皇帝生逢乱世,他执政之前,天下列国争雄,秦国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到富国强兵,结束分裂格局,实现统一。所以,老夫、王剪上将军、李斯等人,在一起花了十年时间,大力实施耕战体系,先后灭掉山东六国,最终为始皇帝实现大一统。”

  “可惜啊可惜,天下统一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也应该及时摒弃,可始皇帝非但没有放弃,反而在不断地加强,始皇帝之思想囊括起来,只有两个字,专制!他的思想来源于战国商鞅、韩非的法家思想,即是商鞅竭力鼓吹的(权者,君之所独制),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们的思想深深烙印在始皇帝的心中,当天下一统之后,始皇帝将法家设计的政治蓝图变成现实,成立中央集权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专制体系。”

  “就这样,久而久之,为了维护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始皇帝开始走向极端,宣扬法治,却将法治当成纠错一切事情的根本,根本不去提倡德法兼治。为了使天下咸服,对天下万民的横征暴敛就成为常态,田租、口赋、户赋、更赋,成为百姓沉重的四大开支,占据了全年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广大百姓被迫背井离乡,要么逃难,要么前往战争前沿去服役,所以,陈胜揭竿而起,百姓心中的怒火就被不可遏制地点燃了。”

  “对百姓如此,对天下士人、世家就残酷,始皇帝坚决排斥一切不利于他一统天下的言论以及学派,他认为思想混乱、私学盛行是天下祸乱的根源,于是他强烈推行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把人们的思想统统禁锢在严酷的法治内,直到最后发展到焚书坑儒,将天下文化人都推向了他的对立面,他的这种思想不仅没有巩固他的统治,反而加速了灭亡!”

  一口气,尉缭说了不少,端坐下来品了口茶水,桓楚询问道,“照恩师所言,当前我们秦国基本治国之思想该是什么呢?”

  尉缭十分铿锵地回道,“那还用问,老夫以为法家可以强国,儒家方能治国,如今,秦国当实行儒法兼治,用德行来教化万民,用峻法来惩治不轨!不偏不倚,张弛有度,国运方可长久!”

  恩!桓楚点了点头,实行中庸之道,在任何时期基本上都是可行的,起码可以保证国家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恩师言之有理,诸位,陈军师、李军师、娄敬,你们以为呢?”

  陈平率先拱手,“主公,尉缭老太尉之言,令平茅塞顿开,平没有意见,我们的很多方针可以依照儒法兼治的思想制定,相信不久之后,朝局就会稳定,社会就会稳定,发展才能在稳定中前行!”

  “你们二位呢?”桓楚向李左车与娄敬问道。

  他二人见此,连忙起身,“我等没意见,凭主公定夺!”

  桓楚微微一笑,朝尉缭说道,“恩师,你瞧,你的治国理念已经成为秦国大政方针之根本,不知恩师对其他方面还有什么需要提及的?”

  尉缭屡屡须,回道,”老夫一生喜欢浸淫军事,对于目前各国执行的征兵制,总觉得不太妥,虽然各国都有一定数量的常规军队,但是一到大战来临,便开始大肆征兵,上至60岁老者,下至18岁青年,辅兵、役兵各国累计皆不下十万人,大家可以设想,若是战争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青壮们尚可返乡继续务农,若是成为持久战,则国内土地大片荒芜,来年百姓生活便会更加困苦,不出数年,国家就面临崩溃。所以,老夫以为当提倡走精兵简政的路线,实行征兵制与募兵制相互结合,既保证有一定数量的正规军服役,也保证战时可以向社会实行募兵,确保国内仍然有一定的青壮从事劳作,维持国家生计的运转。不知老夫的想法,大家觉得可行否?“

  尉缭的见地让众人陷入思考之中,其实数千年来,桓楚对国家如何招募兵员也有一定了解,汉承秦制,仍然实行征兵制,直到东汉末年,为了绞杀黄巾乱党,才放开募兵制,虽然有一定实效,但是也直接促成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崛起。后来,列朝列代,还有什么屯田、府兵、军户等等,总之办法很多,只能针对当时社会现状,起一时之效果,后逐渐背离了初衷,随之而名存实亡。

  不过总体上看,桓楚觉得隋唐时期的府兵制还不错,就是将几个县划在一起,成立一个所谓的“府”,县内精壮平时务农,闲时抓紧训练,若有战事,让“府”中将军统帅出征。不过,这个“府”中的户民无须向朝廷交纳任何赋税,只需要承担征战的职责就行。

  所以,隋唐时期,军队是由一部分常规军、府军、再加上临时向社会招募的军队组成,看似参差不齐,其实不然,相反他们军队结构有层次,若遇到行军打仗,各自承担职责,有精锐攻坚部队,有正兵、辅兵之分,反而会用最低的代价发挥出最大的效能。直到多年后,唐王朝衰败,府兵制才慢慢消亡。

  桓楚当着众人说道,“恩师说得有道理,对于兵制事关国本,本将心中有个不成熟的想法说与大家听听!”

  于是,桓楚将心中构建府兵制度原原本本告诉了大家,众人听完后皆觉得很好,没有墨守成规,将现行的征兵制有所保留,又采取新的以赋替兵之法,通过府兵制,走了一个征兵制与募兵制之间相互折中的策略,很有前瞻性和操作性。

  陈平、李左车当即回道,“主公,府兵制,卑职看来很实用,很切合目前的局势,我等以为可以施行!”

  娄敬也旋即说道,“主公,国家施行什么样的兵制固然重要,但是一国之体制才是根本,现今杨弘已亡,至于秦王嘛,相信主公亦会有所考量。所以,当务之急是重构朝廷三公九卿,使朝政能够快速运转起来,否则,再好的政策也无法贯彻施行下去。”

  恩,尉缭点头,回道,“娄中丞说得在理!组建新的朝政运行班底确是刻不容缓!依老夫看来,三公九卿当抓紧配置。”

  众人商议间,独桓楚对此事默默不语,陈平心思缜密,于是便问道,“主公,三公九卿制是朝廷定制,莫非主公认为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桓楚微微一笑,“适才见众人商议,本将唯独想到一件事情?”

  “哦”,众人一听,便有些疑虑,陈平遂问道,“不知主公想到何事?可否说来一听!”

  桓楚十分有力清晰地回道,“当年,始皇帝巡游天下,来到沙丘时,重病而亡,李斯与赵高合谋扶持胡亥继位,长公子扶苏惨死,发生令天下人震惊的沙丘之谋、沙丘之变!”

  在场诸人是何等精明,桓楚话音刚落不久,众人旋即隐隐猜到桓楚话中有话。

  始皇帝病死,按照祖制,应由扶苏继位,可是依当时之情形,李斯与赵高二人权力过大,炙手可热,已经无人可制,正因如此,才为他二人之密谋提供了可能,导致秦国的衰败一发不可收拾。

  桓楚此话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削弱相权,当皇权出现不测时,通过其他权力来制约相权。

  李左车问道,“主公,按照您的意思,是不是准备将设置左、右丞相作为朝廷定制?”

  “非也!”桓楚摇了摇头,“当初,秦国迁都晋阳后,设左、右丞相只是一时权宜之计,现在杨弘已死,左丞相之职已废,当再无设置的必要!”

  李左车有些迷糊,更有些惊讶地问道,“主公,丞相一职,下统领百官,上辅佐帝王,职责不可谓不重大,难不成主公不准备再设丞相一职?”

  待李左车说完,桓楚用余光打量了下陈平,发觉其脸色有些不太自然,遂微笑着回道,“李军师胡乱猜测,本将何时说不设置丞相一职,只不过鉴于古往今来之实例,准备有所改动!”

  桓楚与李左车一惊一乍,让陈平这个右丞相心中都七上八下,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急切地问道,“不知主公有何良策将丞相一职加以改动?我等愿侧耳倾听!”

  桓楚沉思片刻,回道,“本将想法是将三公九卿制加以变动,形成新的以上将军辅政下的三省六部制,重新划分王权与上将军职权以及百官之间的各自权责!”

  桓楚一说完,众人有点头晕,又是个新理念,桓楚笑道,“众位莫急,待我细细说来······” 逆天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