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火线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批领的后勤物资陆续送到的时候,座镇中军的杨越知道,是时候,该全军开拨了。
全军开赴盐城的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已经执行,是由张灵甫率领的八千精兵作前锋。他们会先与盐城守备部队汇合,不断地构筑野外工事,等待大部队的到达。
第二阶段将会是主力前进。这阶段将投入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到达后,他们将与张灵甫部一起,兵出盐城,不断制造攻击行动。迫使日军将注意力盯向盐城一带。
第三阶段,则是剩余七千人携带充足的后勤物资投入战场。这阶段是计划最艰苦的地方,全军必须坚持到正面大部队的总反攻。而到了这个时候,后续援兵基本上是不能指望的了。如果最终顶不住的话,也就等于是出击盐城计划完败,日本军队会如同放出了笼子的猛兽,直逼南京!
但幸好的是,第二十四集团军本就是打惯了仗的老部队,集团司令霍揆彰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三万出击人员,全都是由精兵选出。再加之杨越一行人的回归,使整支出击部队空前强壮。
好嘛,这一调整后,部队精神面貌那是蹭蹭蹭地往上蹿。不仅凝聚力和战斗力上升了不少,就是原本应该有的战前紧张情绪,也几乎看不出来,似乎谁也没把即将到来的战斗看作一回事儿。
12月5日,杨越正式领中军出发,预计第二天黄昏前到达70公里外的杨州市。以此为中转站,再行120公里,到达目的地盐城。随后,对盘踞在上海北面的南通之敌发起攻击。
大军开拨,自然很难掩藏动向。连续两支部队的经过扬州,立即引起了日本人的高度重视。他们立即派出了第二十三师团兵出南通,经如皋、姜堰二地,试图攻击北面连成一直线的东台、兴化、高邮三县。
那东台县靠近海边倒还罢了,可是兴化、高邮二地,却正是杨州到盐城的必经之地。而这时上,张灵甫部也正好行进到了兴化至高邮的中间地段。
该怎么应变?这个议题立即引发了集团军官们的热议,综合日军在姜堰一带的兵力考量——姜堰,原有日军一个联队驻扎,加之东面三十公里的海安县一个联队,后方四十公里如皋县的二个大队。不计算84公里外的南通,这一地区的日军现在约有四万上下。
己方,与姜堰东西对峙的泰州市驻有杨森部的一个师及两个地方民团。这当中的直线距离21公里,可以牵制一部份敌军。
至于东台、兴化、高邮三地,则是老熟人在防守了——辙离主战场奉命休整的吴克仁的第67军。这支部队虽然是军级单位,可是本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他们在战损后,几乎很难获得新兵补充。军官们估计,第67军还能维持在一万六千人上下就算不错了。
敌我方的综合战力对比,约为四比六。己方总数六万。杨越决定,提前进入战斗。
他要通了战区前指,请求获得了泰州及吴克仁部的配合指挥权后,立即电告张灵甫,要求其准备战斗,采用不停的聚合,分散,毫无规律地袭击任何可以袭击的游击打法,为主力会战铺平道路。
令发出,杨越兴奋地在临指里走来走去。等待,是最折磨人的,他不能确定,张灵甫能不能将这个牵扯任务完成。只能命令军队,加快向43公里外的泰州紧赶而已。
同时,要求盐城县政府加紧抢修野外工事,并有序移民的通告,也在电文往来频凡。
战火,已在燃烧!
…………
高邮至兴化县的中段,甘垛镇。
接令后的张灵甫,凝视着眼前的江苏省地图,提起红笔,从甘垛镇划了一条直线,终点到茅山镇。方道:“现在,日军的兵锋已推进到距离茅山镇十公里以外的戴南、秦漳二镇一带。我的意思是,今天我们就连夜赶到茅山镇,摸摸对手的底。你们怎么看地?”
在场诸将顺着箭头看过去,见到戴南、秦漳二镇距离姜堰约15、6公里的样子,地段不错,也确实该摸摸日军这路部队具体多少兵力了,逐都赞同。
从甘垛到茅山的路程不算短,大军开拨,整整行了六个小时,才接近茅山镇。
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冬日的寒风让兄弟们缩紧了脖子,都有些饥肠辘辘了。张灵甫正要命令部队停下埋锅造饭,忽然“咦”了一声,虎目一扫,只见侧面不远处的灌木丛断枝撒了一地,明显是才有人群踩过的痕迹,显得格外刺目。这情景,需要注意。
正示意战士们安静间,忽然听到远处有沉闷枪声传来。与此同时,前出尖兵的电文也到了:报,友军约数百人,被敌约一个大队追击。距离七里,正向我行进方向逃来。
距离七里,也即是三公里半。张灵甫忙环顾周边合适伏击的地点,远处,射击声和爆炸声更加清晰了。
张灵甫脸上现出喜色,既然是一追一逃,那就说明,日本人不是专门针对自己来的。
迅速分派部下进入伏击位置,张灵甫大手一挥,自己也亲带一个营进入了潜行模式,向一个小丘顶掩去。
登上丘顶,视野豁然开阔,张灵甫把自己伏着,探出头向下看去。
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群不折不扣的败兵,滚滚而来,看那着装,应该是东北军没错。而在后面紧追不舍的,差不多千人规模,好大一坨肉!
见猎心喜,张灵甫嘿嘿冷笑着。下了决心,这一顿丰宴,他吃定了。
这时上,溃逃中的几百人已经岌岌可危了。就这么一打量之间,就有十几个友军被扫倒在地。而后方的日军不仅在用凶猛的火力牵制着友军逃亡的步伐。还分有两队,从两侧全速包抄。
对此,张灵甫咬紧了牙关,容色如铁。
身为领军将领的他,并没有冲动的因为友军的不断倒下而下令出击。实际上,二公里以外的一个大队日军,对领有八千大军的张灵甫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若他此时出击,小鬼子必败无疑。
但是,却很难完歼!
张灵甫的选择是,忍。忍到日军自动进入伏击圈为止。
兴奋着追赶的小鬼子们完全不知道,二公里外,正有一支不期而遇的中国大军张好了口袋。此时,在这些小鬼子的眼中,只有即将到手的胜利,眼前的这一个营的中国军队,马上就要跑不掉了,将被他们屠戮!
两翼追赶的日军,也在中路的火力封锁下拼命向前。合围,已经不远。
汗水,顺着脸颊流过大口呼吸的嘴唇,迈步向前的东北军们,由于长时间的奔跑,差不多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
“快,再坚持几分钟,快啊!”
张灵甫咬着牙为友军加油,眼睛,已经血红。他知道,自己没得选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友不断倒下。因为审时度势,那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成语,这个词中,对领军将领来说,包含的着太多太多的辛酸无奈!
这,就是战争。
“轰!”一发小口径迫击炮弹,在人群中猛地掀飞,立即有几名军人在空中翻滚着,旁边不远处,则有一些士兵以一种狼狈的姿势滚落在地。
“快起来!”
在张灵甫无声的呐喊中,他见到了实际行动者。那是数名东北勇士飞快抢步上前,大力地把跌地者给架起来跑路。
“卟卟卟卟……”,穷凶恶极的日本追兵那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将密集的弹雨凶狠地泼洒。
血肉飞溅,弹雨如蝗中,让张灵甫震憾的一幕出现了。危急关头,跑在队尾的数十名东北军人自发地停了下来,他们几乎同时转身,嘴中嘶吼着,手中的枪,也在猛烈地倾泄着弹丸,那声音,那场景,闪耀着的是不屈的战魂。
“每到绝境处,便是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所有人都感觉有一股麻流,轰然在脑中席卷。一双双眼睛,凝视着返身而战的东北勇士。心头,都不约而同的涌现一句世人对东北男儿的评价:“东北纯爷们!”
很明显,这数十名勇士,是在用生命为战友们阻击!没有迟疑,没有犹豫,他们就这么义无反顾地转过身,在凶猛的枪林弹雨中,用胸膛,迎面敌人。
这一刻,数十名东北纯爷们,在向优势敌人发动的反冲锋中,竟然有着排山倒海的气势。
没有人能不被震憾,没有人能不热血沸腾。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战争,也因为这样的英雄,才在血腥和残忍中,有了那么一丝让人热泪盈眶的坚持。
泪水,猛地涌出了随军记者范长江的眼眶,他颤抖着手,将照相机,对准向优势敌人发起反冲锋的勇士们!
他要拍下,那枪林弹中,坚定的背影!作为一个战地记者,在这样的时刻,这是他唯一的战斗方式。
中国,不会被征服!她就站在天地间。永远不倒!
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忽然,一声嘹亮的冲锋号,蓦地里自身边发出,响彻天地。急回头,只见张灵甫已经一跃而起,亲手持着一支军号,猛然吹响——他妈的伏击个屁,老子不管了!现在,冲锋!
刹那间,整个天地都似乎在连绵震动。猛然跃起的身影,直是铺天盖地!
“杀!”“杀!”“冲啊!”
就在对面的小鬼子们还在不知所措的时候,张灵甫部的八千精兵,已经如同从地狱中浮现的死神,那爆发出的山呼海啸力量,足以冲破任何阻挡,席卷天地。
勇者的义无反顾,并不是有去无回。相反,更多无畏的身影,在带动下,正大踏步向前。
所谓前赴后继,不外如是!
这是在山河破碎之际,每一个不愿屈服的中国人发自心底的凛然之音,以及一寸山河一寸血地誓死抗争之心。
这声音直冲霄汉,以一股浩然之气回荡在天地之间,超越生死,永世长承……
当此时,八千子弟兵,就在发出惊天动地的打击!山野间,只能听到震憾到无以复加的奔腾的脚步声,咆哮如洪流!滚滚黄沙中,一道道风驰电掣的人影。那挟着天地之威而来的狂呼喊杀,震动八方,直观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莫可抵御之威。
人们能见到的,就只有一个个濒死的小日本还残留在瞳孔里的惊慌,现在,是中国人在杀戮日本人的时刻。
滚滚向前的八千子弟兵,越过东北军,其前方一切,无可阻挡。
从空中看下去,密密麻麻的步兵,形成千重浪,组合成了一道大军淹杀景致。
军旗在风中猎猎飞扬。嘹亮的冲锋号,鼓舞着中国官兵雄壮的脚步。
他们当面的小鬼子,就像是烈日下的积雪,虽极力反扑,却终究渐渐消融。
然后……
一切灰飞烟灭。 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