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曹道元是何等精明的人物,他一听到载漪的言语。自然是知道载漪心思之中的不满之意。于是嘴角微动,赶紧捋起了宽幅黑袖,然后举起了镌刻着墨绿色麒麟的黑色酒樽,对载漪笑道:“端郡王略施小惠,便让那些军中厮杀汉上了我们的船,如今他们想是反悔,怕也是没有这个胆量了。”
神策军改制之时,慈禧特地从边军之中抽调了部分军官,充当其中的中高级军官,为了便是让这支御林军在有形的同时,能够有神。希望这些历经战火的军官能够给御林军带来足够的杀气。
但是京城的温柔梦乡,却是让这些军中的铮铮铁汉被软化。载漪二营之中的中高级军官皆都被其用财帛和美人收买,便是为了后面的大事。
当然花费的金钱都是出自庄亲王府。不过载勋对这些财帛却不是十分可惜,吕不韦所言,奇货可居,谋商不如谋国。便可以用来解释现在载勋的心态。
载勋胖胖的脸上挤满了肥肉,此刻也是挂着满脸的笑意。仿佛是笑面佛一般,对着载漪也敬了一杯酒,笑道:“大阿哥一旦登上宝座,三弟就是太上皇和摄政王了。二哥我先在这里提前恭贺了。”
在载勋和曹道元的一番恭维之下,载漪的脸色才泛起了一点红色。或许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将要能够登上皇位的原因,他脸上露出了一丝畅快的笑意。不过碍于情面,又在强忍着。瘦脸上的表情顿时便纠结在了一起,显得十分有趣。
“二哥,还是谢谢你们的大力帮助。我家雋儿能够登上大宝一定忘不了他二叔的帮助。到时候,我一定为二哥求来九爪蟒袍,再赐二哥议政王的头衔。”载漪对载勋许诺道。亲王蟒袍乃是八爪,偶尔也会赏赐九爪,比如载沣的就是。这是荣耀的象征,至于议政王,以前奕訢便是有着这个位置。
其实载勋对这些并不是十分上心,他更希望载漪的儿子当了皇帝之后,把内务府和洋人的生意都交给他,最好在此基础之上,在让自己的府中的奴才去广州、泉州、上海、旅顺这些地方的海关之中任职。不过商人天生的小心和低调,让他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傻乎乎的便把自己的这些要求提了出来。
酒足饭饱,歌舞尽罢,丝竹终了。众人皆退了饭席而回府。
曹道元和曹秋铎便是一直住在庄亲王府的后院之中,他们与载勋告别之后,便回到了自己那个小院。刚刚进门,一直面沉如水的曹秋铎,气呼呼的走了两步,然后便是一把坐在了梨木小桌之边,倒出了茶壶之中的清水,便是一顿牛饮。
曹道元看了一眼,他自然是知道自己的侄儿似乎有着怒气。笑眯眯的问道:“铎儿心中有何不快?”曹秋铎在自己的叔叔面前自然是没有什么遮掩,他道:“那个端郡王,着实可气。竟然这般的目中无人,自始至终,他对我们叔侄二人都没有任何的好脸色。仿佛是我们都是地上的烂泥巴一般。我们帮他这么多,既不说将来如何报答我们,甚至都不说一句客气话。”
屋中烛光绰绰,照亮了小桌边的两道人影。曹道元笑道:“何必和他一般见识。之所以载漪看低我等,不过是认为我们只是江湖人士,觉得我们装神弄鬼或许还有一番作用,一旦到了战场之上,堂堂正正的厮杀,只能是拖累的命。至于我们拉起的拳民,在他们看来不过也是乌合之众,敌不过官军的一次冲击。”
曹秋铎起身站了起来道:“明明不是这样。”曹道元虚抬手臂,示意曹秋铎坐下。不紧不慢继续道:“他们看低我们,这是好事。何必在乎这些虚名,等到他们需要我们的时候,自然是要来求我们。等我们不需要他们的时候,把他们卖掉了。他们都不知道。”曹秋铎自然是知道自己叔叔说的在理。
不过他还是恼火道:“满清真的是无救了。这些宗室王爷,或是鼠目寸光,或是狂妄自大。这样的人,手掌大权,府藏万金。便是天道不公。”曹道元深以为然的点点头,鼓励着自己的侄儿道:“我们就是要把这些事情变公平的人。”
想到了大事,曹秋铎自然是不会如同小孩子一般的耍性子。他问着自己的叔叔道:“清明节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吗?”曹道元神秘的一笑,便给自己的侄儿解释道:“这次事情那位端郡王对我等瞒着极紧。但是他也不想一想,他既然能够告诉了载勋那个傻子。我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接着,他也上前一步。曹秋铎见状,赶紧又在旁边的一个小杯子之中,倒上了一杯清水。然后递给了自己的叔叔。曹道元饮完之后,便继续道:“载漪还和载勋借了不少的死士。这些都是又毓贤来安排的。因为载勋让毓贤诸事都要与我们商量。所以我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载漪连着这点人都凑不齐。这几年的都统也是白当了。”曹秋铎也有些不屑道。
“倒也是不能怪他。政变立新主的想法,也是这两年他才有的。这积蓄死士,乃是长久之事,哪里这么的轻松。至于军中的那些死士,我估计他也不敢用。长春宫里面的那个婆娘,现在是掉了牙齿的老虎,余威依在。军中的那些人,可以骗。但是能够直接干这样杀头事情的,怕是没有。”曹道元缓了一口气。
又继续道:“载勋自然也是没有那么多的死士。我便安排了一部分圣教武士进去帮忙。他们现在全部被安排在了城外的皇庄之中训练。刚刚传出来的线报,载漪已经从军中把制式横刀,火枪,军弩这些全部都运出来了。只等到时候,施以雷霆一击。”
见自己的叔叔已经把事情全部捏在了手中,曹秋铎自然是不会在揪心其余。心态轻松,一改方才的怒意,笑着问自己的叔叔道:“您觉得他们这次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曹道元道:“开始我以为载漪直接用二营的人马叛乱。虽然他现在已经可以掌握了军中大大小小的军头,但是这样直接反叛,到时候估摸不用慈禧站出来,光绪一站出来,就能把那些士兵们震的投降。不过载漪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他并没有那般的愚蠢。以练兵为名,掉出军队,再用死士围攻太庙,直接刺杀皇帝。一旦刺杀成功,群龙无首,以二营和炮营人马,拥护溥雋上位。这样的计划,就可行很多了。但是这种事情,到底还是有着变数,清宫之中的那些宫廷侍卫如何,我等并不知道。所以不好估计。”
对于自己叔叔的这番仔细的分析。曹秋铎并没有予以回应或者评价。良久,屋中只是传来了一阵低低的叹息声,便不再有了声响。
紫禁城,太和殿。
自甲午年之后,光绪开始真正的亲政。慈禧对政事的干预愈发的减少。戊戌政变之后,更是直接搬到了颐和园。就连光绪重启内阁制度,都没有置评,更不说其余的了。这使得光绪的威严愈发的明显。皇帝到底还是当出来的,盖着明黄色蜀锦的书桌旁边,光绪挺直了腰杆,仔细的在看着奏折。
他亲政之后,和以前的皇帝并不一样。他并不喜欢在温暖的御书房之中办公,而是喜欢在空旷但是显得有些萧索的太和殿之中批阅奏章。这里,也是平素里开朝会的地方。
此刻光绪带着黄色的圆顶暖帽,坐在上面认真的批阅着奏章,他的小太监寇连材坐在他的下首处,为光绪打着下手,递着奏章。而再下面的一点地方,是光绪的爱妃——珍妃。她仿佛是普通人家的良家妇一般,正在仔细的做着女红。
一双纤纤素手,盈盈半掩红袖,疏离锦绣三段,却把红绸轻点。
因为光绪在宫中的地位提高,而慈禧又不再了紫禁城之中。所以珍妃在宫中的待遇大幅度的提高。无论是物质供给还是自由方面,这些决定了这个年芳不过二十的女人,越发的娇艳了起来。不过她也是极为聪慧的人物,即便是光绪整日带着她,即便是处理政事的时候都带着她,她都丝毫不会对政事做出评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无论是慈禧还是大臣们,都没有对这个出现在了太和殿之中的女人做出反对。
而站在珍妃旁边,却是载沣的大熟人,小德张。这几年的时间,并没有在这个太监的脸上留下太多的风霜,依旧是面白唇红。这几年他得了载沣的帮助,早已经获得了慈禧的青睐,如今被慈禧派来当任太和殿总管,其实便是监视光绪的,又或者说是帮着那个老婆子看着光绪的,避免他有什么逾制的地方。不过小德张乖巧懂事,自然是不会对光绪指手画脚,所以光绪对他的存在便是也默认了。
而在太和殿下,跪着的则是户部尚书翁同龢,海军大臣世铎,还有内阁首辅李鸿章。他们三拜之后,光绪便道:“快快赐座。诸位都是我大清朝的老臣了,身体没有当初那般硬朗,以后便是免掉了这些虚礼吧。”
翁同龢赶紧道:“自《周礼》而起,我中华三千年,礼不可不守。陛下体恤我等老臣,已经免去了君臣大礼,只不过这三拜之礼,万万不可废去。”和翁同龢他们说这事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光绪自然是不准备继续谈下去。
他拿起了一份奏折道:“朕的五弟,又在朝鲜打了胜战。赏赐之类,朕已经和太后老佛爷商量了。只不过这庆祝一事,原本我准备是在北京天坛,祭告上天。但是折子发了内阁,又被你们驳回了。倭贼未去,黄河将乱。处处都是在缺着银钱。确实不应该花费太大,举行祭礼。”
三个人听着光绪的话,不由的舒口气。起身行礼道:“陛下圣明。”光绪点点头,继续道:“朕想到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寒食将至,朕准备在太庙祭告祖宗。这样不仅仅可以减小花费,也能够告慰祖宗之灵。”
寒食祭祖,即便没有这回事,也要去。现在要祭告功绩给祖宗,到时候不过是把场面搞得更加盛大一些。估摸着关外的一些爱新觉罗家族的人也要过来一同参加。翁同龢还在估算着花费得失。世铎却已经跪在了地上,道:“陛下这个想法,一举两得。臣赞同。”
他其实开始对光绪祭告天地的想法,就是十分的支持。只不过碍于大家都反对,也就投了反对票。他见翁同龢还不说话,脸上寒色一闪。又继续道:“祭祖花费,如果不够。可从今天海军军费之中,扣除。萨镇冰前日来信。自去年两国开战以来,巡游小船便开始查封日本商船。所得颇多。”
光绪听着,便不再理会其余人的意见。大笑道:“好。那这件事,还请王叔为司仪总管。好生安排。”世铎闻言,叩头领旨。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