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清武帝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两仪账法(中)

大清武帝 清月 3793 2021-04-06 10:1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清武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个时候,沈锦绣他已经再也没有了半点隐瞒。不过他也没有直接告诉载沣如何如何的用“两仪帐法”记录账目,而是继续拿着那支铅笔在那本破旧的黑色小本子上开始写写画画。寥寥几笔,便是将一个简单的表格画的一清二楚。

  载沣看到了这个表格之后,眼神之中皆是露出了惊讶的目光。这个他实在是太熟悉了,不就是上一世之中,父亲公司秘书每个月都会拿给他审核的那张财务报表的雏形吗?两行而列,他的父亲曾经给他介绍过这种账目,用专业术语说,这种记账方法被称作权责发生制,一般也被人称为借贷法。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每一笔债的出现,都会在同一个账目上记上两笔,一借一贷。

  举例来说,假如卖掉了一笔货物,就在账目上记录一笔金钱的流入,同时还要记录一笔货物的损失。金钱的流入是资产的增加,而货物的损失是资产的减少。这样便是保证了两行列表最终得到的结果始终是相等。其原理十分简单,但是有时候很多事没有人仔细去思考,就像地球引力一样,自人类诞生的时候就存在了,但是人类却是花费了数千年才了解清楚其中简单的道理。而沈锦绣这个“两仪帐法”同样如此,借贷法本身并不复杂。不过改变了商人的逻辑,把以前记账只记下一笔的习惯,改为了记下两笔。然后两边相互比对,便可以保证账目不会有虚假内容。

  沈锦绣开始虚抬铅笔,准备对着小本子上的图形讲解一番。然而载沣却是听着他慢慢讲着两仪帐法,嘴上却是微笑。沈锦绣道:“阴阳生两仪,两仪生八卦。我这‘两仪章法’便是将阴阳之道运用去账目计算之中。贵人请看,这乃是出,这是入。一出一入,便是平衡。”说到了这里,沈锦绣满脸的得意之色。继续道:“贵人一定很奇怪,如何一出一入就可以保证平衡之道,就可以让账目清晰可见。”

  哪里知道,载沣等他一说完,便接着道:“出入相等,便是平衡。你一定是将每笔帐记上了两次,然后使得出入皆有所依据,何时入便是何时出。银钱变化出现在了这张表的两个部分。再用两个人同时记录,这样相互之间有了监督。为了防止两个记账的人相互之间勾结,我想你一定还有另一本账本,采用单项记账,只计入库中银两进出,与这笔账相互独立开来。这样就可以达到监督之效。”

  他一说完,沈锦绣仵在了那里,一动不动。两眼无神,似乎看见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嘴中支支吾吾道:“贵人您如何知道这些的?”载沣“哈哈”大笑。然后继续道:“我不仅知道这些,而且我知道你这两仪账法的作用绝对不仅仅限于这点效用。想来,每年年末查账,凭着最后的总账,必然可以对钱庄里面的借放(贷)两边,一目了然。这样便可以为来年钱庄生意发展的方向,也提供了很大的参考。对不对?”

  会计管账,总得来说便是为了两点,一个就是监督管理,避免财务上有人会贪渎。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要帮助决策者决策。举例说,假如今年借债太多,而收到的存款不过,那么来年就要降低借债的比例或者提高借债的利率,否则一个劲的往外借,到时候人家存款来取,没钱给别人,也是麻烦的事情。又或者假如已经有着大笔的存款,但是借债还是很少,那就要降低借债的利率。否则自己就是亏本经营。

  这些说起来简单,但是想来一旦钱庄做大,全国各地都有分店,林林总总的账目。没有着一个合理的记账方法必然会导致账目不清晰,最后经营亏损。对于做钱庄银行的来说,本是没有成本的生意。所以这些管理就决定了盈亏。

  沈锦绣此刻已经是呆若木鸡。他颤颤巍巍道:“莫不是我这套法子,已经被那个安田著书立说,让很多人都知道了?”载沣一看他慌张的样子,心想,这个法子虽然在后世看来普遍,如今却是一笔财富啊。沈锦绣便是那个守财奴,猛然知道自己的财富不保,难免有些伤心。他赶紧安慰道:“没有没有。你的两仪帐法,乃是我……”载沣一下子就说不下去了,能说是从西洋人那里学的?他也不知道现在的西洋人用不用借贷记账方法,还是说自己从某一个古籍之上看到的?这更是不靠谱了,这两仪记账方法,乃是以算筹为基础,古籍之上,怎么可能会有这些东西。

  还在想着怎么才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却不想,沈锦绣在一边磕头顿首道:“贵人,这般的聪慧,小人尚未说出口,贵人便已经将其中诀窍说的通透,这是生而知之,是大智慧啊!小人曾以为自己算筹之术,卓尔不群。但是如今和贵人比起来,真是惭愧啊。”说的载沣老脸一红。哪里什么聪慧伶俐,什么生而知之,不过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他尴尬的摆摆手,道:“这个记账方法着实不错,可以运用到钱庄生意之中去,到时候必然能够能别人所不能。”在载沣看来,这就是技术优势。

  虽然载沣的夸赞言语微轻,但是沈锦绣却是听着十分顺耳。他拱手道:“贵人你说的是,我当初在安田银行便是运用了这个记账方法,使得安田每年放的利子比其余的银行低五成,但是年终之后所赚取却是比别家银行还要多数倍。其中的诀窍,就是因为我们能够把钱用在刀刃之上。”载沣看着他回忆起往昔,一副洋洋得意的模样。心中高兴不止,有技术,有人才让他开心。这人才还带着经验,就更让她开心了。

  不过沈锦绣在一翻开怀大笑之后,就陷入了沉思之中。面色之上还有着些许的担忧,实际上他还是在担心载沣究竟有没有实力能够帮他完成这件事。正如方才甲板上船客所言的一般,创办银行的事情,可不是一家一地的支持可以做成的,只有在天下一言九鼎,权势通天的人物做后台才能够完成。不过他并没有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他换一种方式把此沉浸在进一步勾勒自己庞大商业帝国的载沣拉回了现实,他说道:“贵人,小人还在这‘兰特号’之上担任二副,替他们管理着账目,之前是有和他们签过二十年的合同的。二十年未到,这船只要没有沉没,我都不可以跟着您上岸开钱庄。”

  载沣毫不在意的挥一挥手,道:“不就是一个合同吗?我替你找德温特要过来便是了。你留在船上岂不是可惜,随我去上海,开一个四海钱庄,好好做。做遍全国,做遍全世界,总有一天,要全日本的钱都握在你的手上,安田到时候又算的了什么呢?”沈锦绣见载沣答应的这般爽快,心中又是一个不小的吃惊。他并不知道“兰特号”背后的东主是旅顺船运公司,他只以为是美国人的船,想着载沣竟然从美国人那里拿东西,似乎都是轻而易举,他自然又是一份惊讶。

  不过他很巧妙的把自己的惊讶藏在了脸色之中,他知道面前这位贵人不喜欢自己猜测着他的身份。所以他不能表现出一丝丝,对他身份的猜测又或者不满。他接着载沣的话语,开着玩笑道:“把全日本的钱都拿在了我的手上也没用,他们到时候连着吃喝都没有。”载沣惊讶的看了他一眼,才明白了过来,自己又讲了他不懂得东西。

  他笑着道:“你知道什么是纸币?”沈锦绣摇摇头,道:“能懂什么意思,只是纸做成的钱币?谁会用呢?”载沣反问一句道:“那么为什么银票有人会用呢?”沈锦绣道:“银票本身用途不广,而且本身面值就很大。所以数量十分有限,几乎每一张都有着自己独属的编号。钱庄里的掌柜才能看的明白。”载沣笑着道:“你说造假,这不是问题。我们双管齐下,一边让官府对造假者施以重罚,一方面又对纸币本身采取诸多限制,比如加一些特殊墨水等等。铜钱不也容易造假吗?你看这么多年以来,不是一直流通很方便。”沈锦绣若有所思的道:“话虽如此,可是能拿到银票的人几乎都是相信发银票的钱庄,发行纸币,我们又如何能够让天下所有人都相信我们呢?”

  沈锦绣不愧是金融天才,一下子便是抓住了纸币发行的关键。那便是信用。君不见,当年国民党军队败退,法币几乎没有了任何作用。载沣十分高兴,他起身喊着孙福全进来,收拾已经只剩下残羹饭汁的桌面,然后又让李义和摆上了茶具,做好了与沈锦绣长聊的准备。正是因为沈锦绣的启发,此刻的载沣结合着后世的银行,有着太多想要和沈锦绣分享的。他引发着沈锦绣的思考,然后问道:“为什么商人们承认钱庄的银票呢?”

  (未完待续) 大清武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