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记亲临夜校开班仪式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风月石门沟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瑞年急忙翻身坐起,眼睛呆愣愣地瞅着门口。门缝里挤进来一丝光亮,也不知是月光还是星光,一根长长的白棍子似的躺在地面上。瑞年回想着刚才的情景,似真似梦,心里十分惶恐,便将左手往身后一模,字典还在枕边放着,就稍微松了口气,却又下床去开了门,但见场院边那棵红椿树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树下除了皎洁的月光,再也没有什么。他便长舒了一口气,复又关门落闩,回到床上睡觉。……
郭银花进屋关门后,摸黑脱衣上床。刚刚躺下,却又探起身扯过搭在床边长条凳子上的褂子,在口袋里摸了摸,那五元钱乖乖地睡在兜底呢。她便又躺下,却翻来覆去的还是睡不着,过了不足一杯水功夫,又探身摸了一下那衣兜。如是三番五次,终归还是不放心,便又起身下床,摸黑找到洋火点了煤油灯。
煤油灯静静地坐在离床不远处的一张小方桌上。这方桌是给郭德旺老两口做寿方时,用派不上用场的边角料做的,没刮腻子,也没上漆。尽管如此,在暗黄的煤油灯光下,这件家具还是那样的显眼。也是,这间屋子里与金花出嫁前相比,除过这张桌子,如果不算靠上墙并排放着的两具寿枋,就再也没有新增任何摆设了。银花的大多数东西都在一只旧木箱中放着,主要就是针线篮、压了一箱底的做好的布鞋、六七双已捺好的鞋底、鞋帮子等——这些都是她日后出嫁的本钱……她的日常用品,包括漱口喝水用的搪瓷缸子、梳子、篦子以及一个少了一角的方镜片子,都在小方桌上放着。房里没有洗脸盆和手巾,那两样东西是全家人共用的,都在堂屋里搁着。
银花将褂子披在身上,精着腿去开了箱子,取出针线篮来,又回到床上偎在被子中。她的床是用竹薄子支的,她身子重,稍一动弹,就咯吱咯吱响。她脱下贴身穿的背心,又从针线篮里找出一小块洋布,在背心前襟里面缝了个紧口小口袋。然后,她将那五块钱装进了小口袋,穿上背心,将针线篮放好,吹了灯,上床睡下。……睡梦中她又突然醒来,在胸前摸了摸,那钱硬硬的尚在,才又放心的睡下。
后来,银花抽空去唐家河街道买了头油和雪花膏,还剩了两块多钱,就又买了一块香皂和一条新毛巾。终归是不习惯,有了头油和雪花膏,她也不怎么抹,就是抹,也抹得极少,生怕别人闻出了香味来……
扫盲夜校开班仪式是在夜校开始上课之后的一个星期日晚上补办的。会场在星期六就布置停当。节目彩排从周日上午八九点钟就开始了。
丁家岭生产大队对开班仪式提供了大力支持。早在星期四大队刘支书就来了石门沟,与汪耀全等队干部以及孙老师等人就开班仪式的各个细节问题又进行了反复沟通和研究,在基本同意石门沟生产队方案的基础上,又提出:主席台可以不搭台子,但绝不能草率马虎,要布置得庄严、正式。毕竟石门沟夜校是丁家岭大队仅有的两所夜校之一,并且公社领导对石门沟夜校开班仪式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大队夜校,大队夜校开班仪式只是安排公社唐文书及一个干事出席,石门沟夜校开班仪式却是李书记亲自出席。因此刘支书在积极参加开班仪式研究、决策之余,又让石门沟生产队安排人员在星期六之前去大队部背回幕布、锣鼓家什等舞台必备之物,且让人去公社借了两台汽灯。
为方便群众出入会场以及便于演出人员的化妆、候场,主席台设在操场东侧。主席台与观众席之间用小灰(草木灰)撒了两道灰线,两道灰线间宽约六尺,作为隔离区,隔离区内严谨群众进入,两台汽灯就放在隔离区南北两侧。主席台后面及两侧各拉起整幅的深红色幕布,舞台前方则拉着两扇半幅幕布。主席台靠后位置南北向一溜儿摆开四张课桌,桌子上铺了白洋布台布。因为学校没有椅子,也没有足够的方凳,便从社员家中东借西借凑了八个靠背椅摆在课桌后面,八个椅子新旧不一,样式、颜色都有所差异,但猛一看去,倒也差别不是太大,刘支书看来看去,也只有这样了。主席台四角各悬挂一盏马灯。
锣鼓、手风琴等乐器的位置均安排在主席台南侧,为防止演出时乐器布置架设出现差错,因此,彩排开始后,张红缨首先指挥罗鼓手、手风琴手、二胡手等在台上布置操练了一回。之后她又指挥将各个节目(包括石门沟小学表演的节目)按节目单顺序在主席台上彩排了一遍。
由于李书记要现场考察李玲玲,报幕员便让李玲玲担任。因此在节目彩排完之后,张红缨又对李玲玲单独进行了报幕彩排。报幕彩排从下午三点开始,每一个节目报幕时该说些什么以及说话时的语调、表情等,张红缨都反复给玲玲进行指导,并纠正不合适的地方。一直到五点左右,张红缨才对李玲玲的报幕预演完全满意,于是结束彩排,两个人各自回家吃饭。
李书记、文教干事刘东红下午四点多就赶到石门沟了。于是汪耀全安排李天智家做了便饭招待公社领导,刘支书、孙老师和他都陪同。吃饭时,李书记、刘东红老师分别问了李玲玲一些问题。李玲玲知道的,对答如流,不明白的,也回答的机智有趣。李书记非常满意,便夸赞李天智说:“天智同志,你培养了一个好女儿呀!”
吃毕饭,刘东红又向孙老师悄悄打听张红缨的情况,孙老师便说,张红缨家就在李家坎下,你可以自己去了解。于是刘老师便在李书记解手时也借口肚子不舒服,急着要上厕所。汪耀全便领着他去张兴文院里解手,人尚未到,声音就先喊进了场院里:“兴文,公社刘干事来视察你家茅厕来了。”张兴文端着老碗,从大门道出来,也笑着高声说:“刘干事大老远的跑来给石门沟的积肥工作添砖加瓦,不容易啊。”……蹲毕厕所后,刘老师少不得在汪耀全的陪同下到张兴文屋里坐了一会儿。刘老师跟张红缨原来就认识,两人就随便拉了几句尴话。刘老师便觉得红缨说话既泼辣又充满朝气,且时不时还飞出几根软针,自此心中就越发念念不忘。
夜校开班仪式七点半钟准时开始。李书记、刘老师、刘支书、孙老师、汪耀全、夜校老师代表张红缨、学员代表张兴文、小学生代表李玲玲等人在主席台上就坐。李书记、刘老师一左一右坐在中间,刘支书、孙老师等人均按预先排好的次序分别坐在左右两边。
按议程安排,会议由汪耀全主持,刘老师、刘支书、孙老师以及三位代表依次发言,最后由李书记作重要讲话。李书记的讲稿上只列了提纲,他的讲话便是按着提纲即兴发挥。他的讲话较长,主要内容记述如下:
“同志们:
“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都很好,指出了扫盲夜校的意义,也表达了圆满、长期开办扫盲夜校的意志和决心。这里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为什么要开办扫盲夜校?扫盲工作本来是我党我国一项长期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县革委会和县文教局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决定恢复开办扫盲夜校。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群众达到识字一千五百个以上的脱盲标准。
“第二,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在咱们农业战线,就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就是实现育种科学化、种田科学化、普及拖拉机、犁地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化,并组织富余出来的劳动力创办社队企业。这就需要广大群众学知识学技术。如果都是睁眼瞎,怎么学?所以,开办扫盲夜校,深入开展扫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迫在眉睫的政治任务。
“第三,抓革命,促生产。当前的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生产形势也一片大好。是大好,不是小好。这正是开办扫盲夜校的一个有利时机。广大革命群众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补上文化知识这一课,要用事实证明,学习文化知识不是封资修们的专利,我们革命群众同样能够学会学好。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抓革命、促生产,所以,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采取夜校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也对每一位学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业余时间,识字认字,写作业、写日记。要学以致用,要逐步掌握请假条、申请书、决心书、书信等基本应用文的写作。做一个生产的能手,同时也做一个学习的能手。
“第四,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敌人忘我之心不死,随时随地都想搞破坏,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就在前不久,各夜校领取扫盲教材的时候,在公社大院发生了小学生打群架事件。当然,根据调查,这是一个偶然事件,没有坏人蓄意破坏。但是,开办扫盲夜校情况就不一样了。我们绝大多数社员都上夜校来了,会不会有阶级敌人和坏分子借机蓄意破坏呢?因此,治安保卫工作不能松懈,建议组建巡逻队,可以五人一组或者六人一组,轮流巡逻。确保夜校上课时间集体财产和社员群众家庭生命财产的安全……” 风月石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