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锦上欢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听的陈萝直咂舌,心里对云氏家族越发好奇,听说云家极善于教养儿女,几百年来无再嫁之女,女儿皆才貌双全宜家宜室子嗣丰茂,那位云皇后为何不生养?
如果她能生养的话,生下的可是嫡子,就算不争位,有那么庞大的家族力量,世宗又没有子嗣,继位的肯定是嫡出的弟弟,哪有当今文帝什么事?
她想问宋嬷嬷,又担心这位为人严谨刻板的嬷嬷斥责她年幼不知羞,只好忍住了。
说不定这位云皇后真的是先天性不育,云家再会养女儿,古代的医术再高明,也有些比如先天性输卵管堵塞之类的病是没法治好,也就不再纠结了。
也有些不解,既是穿越人,明知和皇室联姻风险和利益各半,南越书院的那位创始人为何不立下家训不许宗室联姻?
如果云皇后没有入宫,他们只做单纯的世家,绝对不会卷入宫闱之争弄得元气大伤,甚至连儿孙的前程都要刻意压制,生怕碍了当今帝后母子俩的眼。
又一想,书院创始人好象并没有送女儿入宫,前朝入宫的只是他的孙女而已,他那时不是身故就是身不由己了,现今的云氏子弟就更不知是他的第几代孙了,即使有家训儿孙不听从又能奈何。
可惜宋嬷嬷对南越书院的事情知之不详,陈萝又请教了两位夫子,他们对南越书院也是极为推崇,只可惜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去过。
只听人说南越书院教学理念新颖,并不提倡学子读死书死读书,讲究学识、体格和品行并重,多年来培养的人才极多,天下学子趋之若鹜,在士林的地位极高。
让陈萝对那位穿越人士极为佩服,直可惜自己身为女子,不能去南越书院上学,人家可以说是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她却连自保都困难,只可惜对方早穿了三百年,两人无缘相见。
好在几位夫子都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从他们那里学到的知识和信息,是以前在那个封闭的小农庄上,从别人嘴里得到的支言片语和原主那一点可怜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
除了子史经集外和琴棋书画外,陈萝一天比一天了解这个时代大部分常识和信息,那种外来者的惶恐感和无知感也一点点地消失了,对几位教习和夫子也越发敬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陆教习越来越喜欢陈萝的性情,更喜欢陈家雅致优美的环境,希望能够长期做下去,就告诉了嬷嬷一个药澡秘方,说是常期使用能使肌肤幽香紧致光洁如玉且不易衰老。
嬷嬷知道那些有名的世家大族都有祖传保养身体的各种秘术,且不说男子了,女孩儿个个养的如花似玉且宜于生养,从小就有好的身体底子。
很遗憾小姐不得夫人亲自教养没有那些条件,虽然她天生肤白貌美,还是生怕她将来落于人后,或者有什么不足之处影响了她的人生。
因此对陆教习很感激,每天都按陆教习的秘方让陈萝和阿璇泡药澡,贺红英也不甘落后地给她和蕙心都用上了。
对陈萝的辛苦努力学习嬷嬷是很满意的,却很不满意她的课程安排。
千金小姐将来锦衣玉食奴婢成群,只要背熟女四书,礼仪妇德无可挑剔,精通的人情世故,善于主持中馈,琴棋书画再有一两样拿得出手,偶尔做几样拿手的点心或者绣个抹额荷包之类的取悦婆婆和夫君就行。
哪里真正需要亲手缝衣做饭?做多了弄粗了手或者烫伤了刮花了,影响美观不说,还会惹人嘲笑。
何况将来嫁到高门,家大业大,光是每日主持中馈往来应酬相夫教子就够人忙乎,哪里有什么时间做针线和洗手做羹汤?那是小门小户的妇人做的事。
更不要说梳妆打扮,自有丫环服侍,只要她们懂得鉴赏好坏,难道还要亲力亲为不成?如果主子什么都亲手做,还要那么多奴才做什么?
至于舞乐,她觉得身为女子略通一些,将来聚会应酬的时侯不露白就行,哪里需要天天苦练?那是舞娘和乐伎才会做的事,传出去可对小姐的名声有碍!
可是陈萝却不这么想。
在她看来,学习当以实用为主,舞蹈塑形健体,能让人美丽优雅,仪态万千,而书法代表着一个人的基本素养,梳妆又是美丽最基本的保证,做为女人哪能不精通这些?
至于厨艺,她也知道自己以后亲手做饭的机会几乎没有,可她天生比较喜欢下厨,学会了总没有坏处。
比那些琴棋书画实用多了,她又不要做什么才女,她只想做个长寿安康锦衣玉食的深宅妇人。
将来若是真的嫁入深宅大院,那些复杂的内宅关系和人情来往,岂是精通琴棋书画就能应付的?还不如懂些真正实用的东西,所谓的德言容工知书达理,永远只是表面文章而已。
她总有一大堆理由说服嬷嬷,又是撒娇撒赖又是强词夺理,说什么艺多不压身,又保证琴棋书画和子史经集绝不落下,嬷嬷才勉强同意课业由她自己安排。
上次的出逃事件,对秦嬷嬷内心的冲击太过剧烈,她久久都缓不过神来,也由此深信陈萝不但早慧,还是有大福气大主意的人,所以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依她所言。
陈萝也知道嬷嬷是想把她培养成真正的大家闺秀,是按照这个时代侯府千金的标准来要求她,不想她将来低人一等成为笑柄。
于是在保证其他学习时间不压缩的情况下,她每天用完哺食后略作歇息,再练一个小时的字画或者学一个小时的棋琴,有时候甚至练到七点,只剩下吃宵夜然后洗浴就寝了,简直是忙碌无比。
嬷嬷见陈萝学习如此认真刻苦,又开始心疼了,却又担心她将来落于人后,也就没有拦着,只想方设法给她补身子。
而陈萝其实还另有要事,只是瞒着嬷嬷一人。
她以前托贺红英留心买上两个七八岁的身骨佳的丫头,送去武师那里学习武功,再买两个对学医有天赋的,找个合适的大夫跟着学习药理,将来好近身服侍她。
贺红英很能干,居然真被她找到了。
两个学武的丫头是双胞胎姐妹俩,三岁就被狠心的后娘卖给了杂耍班子,今年八岁,早已不知家乡和本姓。
贺红英无意中看到,见她俩胆大心细,身骨柔软动作灵巧,显然是从很小就打好了武功底子,又被班主骂来骂去的很可怜,偶尔衣袖捋起还有不少青红伤痕,想是常常受虐的。
一时同情心起,又觉得刚好附合陈萝的要求,就重金买了下来,送到一个相熟的武师那里学武。
至于学医的丫头倒不难找,她也买了两个聪明细心品性好的女子,也就是八九岁,已经送到一家医馆跟着老大夫去学了。
陈萝担心她们将来不认主,每个休沐日总要抽空见上她们四个一次,问问生活和学习情况,再给些鼓励,让她们不要忘了自己这个正主。
对学武她没有什么兴趣,现在每天练舞两个小时,已经足够她强身健体,她只是把那两个小丫头叫来问些情况,表示一下关心,联络一下感情,鼓励她们用心学习将来忠心事主罢了。
她感兴趣的是学医。每到这一天,她不仅要见那两个学医的丫头,还要跟那位技术精湛德高望重的老大夫学一学医理和辨药,再请教一下医书上看不懂的地方,阿璇还愿意跟着学一些,蕙心一点都不感兴趣,至于学武,她是想都没想。
本来她想请一位大夫到家里来,再弄一个药房专门用来辨药,又觉得太麻烦了,弄个药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家里没有实例病人,不比在医馆方便,还能隔着屏风旁听大夫看病。
而且嬷嬷也不容易说服,想想还是算了,她就这么跟着学,能学多少是多少,反正她将来又没打算做女医,也没那个天赋,只要把那两个丫头培养好了,将来对她忠心耿耿也是一样的。
她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将来应付深宅大院层出不穷的阴私手段,生怕自己中了什么暗算,不过是想学些药理和养生、食物相克之类常识,自己多少懂一些,将来不容易被人蒙蔽,还可以调养身体。
她学的很认真,每晚还背着嬷嬷看一会医书,再加上前世久病成医,颇懂一些这个时代没有的医学常识,直让那名教她的老大夫遗憾她是女儿身,倾囊相授了许多绝技。
这样做的结果是她每个休沐日都排得满满的,好在阿璇和蕙心几乎每次都陪着她一起去,所以嬷嬷也不太拦她。
每个休沐日用过早点后,她要在恩熙堂的花厅里听店铺掌柜和山庄管事们轮流过来隔着屏风汇报收益,再讲讲如何管理产业做生意。
等用过朝食后就风雨无阻地出门去,接见四个或学武或学医的丫头,顺便跟着学半天医术。
然后在外面吃了哺食,趁着天色还早逛逛街购购物,或者去店铺实地查看,赶在天黑前回家,差不多已经把滕州城逛遍了。
她还打算象前世的寒暑假一样,到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各休一个月的假,好好地去山庄游玩,她还有游泳和骑马没有学。 锦上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