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悬疑灵异 不寻常事务所

第29章现实!屁股决定脑袋!

不寻常事务所 冥空星歌 4769 2021-04-06 09:3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不寻常事务所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时来客来过手机,看了看自己博客上的留言,笑了一笑:“有不少人在博客上给我留言了,很多人说,刘禅扛住一波,姜维一回来就能把敌人解决了,我只能说这个想法很好,可现实是残酷的……”

  然后来客就开始论述:司马昭得知蜀地的情况后,亲自带着大军入蜀,兵力比邓艾和钟会加起来还雄厚。

  姜维回援,钟会跟进,司马炎再跟进,你说这没问题,还能打!蜀人一个能打晋军四五个!-------可能么?如果可能的话,诸葛瞻就不会四五个打邓艾军一个都被打得落花流水了。

  就算可能吧,那么能打多久?蜀地之前用来抗击魏晋的天险汉中、江油、阳平、绵竹全失,都城彻底暴露在敌军兵锋之下,虽然说可以召民壮死守城都,但各地守军都有投降的,最后被敌人把周围城市全祸害了,剩下一个光杆成都又有什么意思?能守多久?半年?一年?看着敌人把周边的粮食收了,然后城内易子为食?刘禅学古代名将,带头把妻妾全都杀了给军人做粮食,吃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又或是吃到最后一人之前,将士们就抗不住了造反把城门一开……

  有不少人提到明末的皇帝,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很多时候,不是皇帝说这个可以抵抗,就一定能抵抗得了的,大臣仔细分析后说打不了,那就学刘璋呗,这也算蜀地的传统了,刘璋那时候情况比刘禅这时候差不多吧?他投降算识大体,怎么到刘禅这里就昏庸卖国了?

  魏国的国力是蜀国的好几倍,而明朝的国力是清的十几倍,如果崇祯有刘禅一半的大局观,没有刚上朝就废了以往的太监制,把大明的经济支柱矿税、商业税啥的都给砍了,不至于最后把大明朝廷活生生穷死!一个产茶大省,一年的茶税只收到12两银子!不读史料的话你敢信么?只要大明财政足够,不内乱,清朝哪里有半点机会?大方向歪了,他越勤政,越执着,就好像司机把车头对准了悬崖,越踩油门,死得就越快!

  刘禅在投降之后待遇被封安乐公,保存了家族血脉。如果死守的话……能不能守到姜维来援,这要看兵员素质了,当初诸葛亮执政的时候,士兵是轮换上前线,以攻代守练兵,上过阵见过血的兵,那可比一辈子没打过仗的少爷兵强到不知哪里去了。可是到蜀汉后期,这条轮换政策早就废了,诸葛瞻感觉七万兵以逸待劳打邓艾一两万疲兵,而且步兵是蜀国强项,魏军的强项在骑兵,翻山越岭时当然得以步兵为主,我多而敌少,我逸而敌劳,我之强项击敌之弱项,这在兵法上来说当然是可以打;可是邓艾下令拼死一冲,诸葛瞻带的那些少爷兵就虚了,阵形就乱了,最后就兵败如山倒了。纸上谈兵,往往自带一个双方兵将素质差不多的前提,可现实中兵将的素质怎么可能差不多?如果真的能差不多,那么当年太祖手下的红军,在天降大雨的情况下,于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日夜间急行二百四十里,还要攻击据险而守以逸待劳的敌军,按古代兵法,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这完全就是自寻死路,怎么可能会上演飞夺泸定桥这种神话级战役呢?!

  想法再好,兵员做不到,那也是白想。后世的崇祯确实决定誓死抵抗,敌人大军一来,士兵和大臣跑的跑降的降,大门直接一开迎闯王,皇帝亲手杀了自己的皇后、嫔妃和公主,上吊了,从死者唯一太监,还不够悲凉的么?

  有人说永嘉之乱时,刘禅的儿子全死了,但是好歹刘备的家族血脉并没有断绝传承对吧?清代明之后,可是连疑似大明皇帝子孙的人都没有放过啊!而且外族入侵导致的死亡如果非要怪到刘禅头上,那南宫大屠杀时死的四十万人,是不是都应该怪他们祖上定居南京?

  总之呢,我这节讲的是军事史,重点论述在于,在那种情况下,还有没有打下去的必要。当时汉中、江油、绵竹等地失守,要以半州之地硬抗中原,很难打了,撑过这一波也很难再撑多久。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吴国帮蜀国打退了魏国,会不会翻脸学当年刘备,逼刘禅投降交地盘,实现当年二分天下一南一北的战略规划,这都不好说。如果蜀汉能撑过这一波,钟会就可能长久把执兵权,运筹好的话,钟氏会成为司马氏之后的最强家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比不过司马昭,司马炎那位百姓没饭吃“何不食肉”的儿子,在历史上算是小有名气的傻子皇帝,最后三国政归钟氏也不无可能。

  其实想想看,如果刘禅早死十年,在史上多半也是个明君,评价不会比孙权低。少年青壮年时聪明有为,到老了犯二的君主,史上多得是。其实孙权晚年也不怎么样。把太祖在1958年之前和之后的政治决策分别拿出来,隐去名字,交给外国一个从来不知道太祖的人看,会如何评价,大家可以发挥想像力。本朝太祖曾说过,如果后人评论他的功过,说他七分功,三分过,他就很欣慰了。这样的话,我们又何必对刘禅苛求太多呢?

  在迟早要完的情况下,刘禅像自己儿子刘堪那样眼见没希望保持皇帝传承就先杀了自己老婆孩子再自杀,会不会比投降当安乐公保留家族血脉传承全国为上好一点?我个人觉得,就算身为皇帝、丈夫、父亲,站在了三纲五常的至高点,也没有权利为了自己的个人尊严,就要求臣民、老婆、孩子都给自己陪葬----如果有人感觉这是侮辱,自杀了,有人感觉可以打,继续奋战以图复国,我们尊重其个人选择;如果有人觉得以和为贵全国为上大家都可以活着而且过得也不算太差,我们也不应该强行把自己的道德观加给对方,让对方按我们的意志选择自杀或战死。

  大家怎么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边就不多讨论了。

  最后,来客在下课预备响起时说:“布置一下作业,大家对此有啥感想,写下来发到我博客上的学生作业专区里,不限制字数,把道理讲明白就行。就这样了,下课!”

  学生们还是以掌声欢送,很多同学满脸感慨的交流意见,并得出结论:不管怎么说,讲的比那些照本宣科的教授好多了。

  这边,来雅帮刑俊捏着肩膀:“刑俊,你怎么看?”

  刑俊想了一下:“如果那时蜀国举国上下都是刘备在位时的百战精兵强将,当然可以打。但那时蜀国后方承平已久:战前疏于防备,战时惰于调动,开战一败涂地-----战斗素质就这水平了,不请降还能怎地?

  不趁条件好点似乎还能打的时候谈条件请降,被打进城才想到投降,那不成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煜么?刘禅结局总比李煜好多了,算是保存了家族血脉。

  陈寿本是蜀人,后来寄晋国篱下,自然要看人眼色行事,上边要是明白地说了“刘禅有如此江山而降于人,岂非庸才?”“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他不按上边定的这个调子在历史上玩点春秋笔法,那不是自己找不自在么?

  其实,这主要是涉及到一个屁股决定脑袋,也就是立场决定价值观的问题。

  刘禅历史地位的低下起于宋朝的三国志平话,那时候,南宋偏安一隅,但自居正统,跟蜀汉比较像,自然就有同病相怜的感觉,对果断投降的刘禅就比较痛恨------当初宋徽宗就是想投降才把北宋整没了!三国演义写于明朝,对南宋没扛过元朝的印象还很深,说起魏灭蜀时大臣皇帝都投降的这段历史,自然也愤愤不平。这种情况,刘禅就别想着有啥好评价了。有好的评价也得被春秋笔法整没了!

  但我们现在形势不一样了,台湾偏安一隅但比当年的蜀国弱得多,我们大陆却比当年的魏国更强大,以前海峡那边自居中华民国正统,寻思着反攻,后来国力差距一大,就提都不敢提了------这太不现实了。罗斯福曾提出世界四警察,我们中国拥有能够和这四警察之一干一架的实力、同时唬住另外那三个的气场,就成了第五个警察,强者为尊这是最本质的道理。台湾?呵呵!他们被驱离了联合国,去了国号,想搞独立,我们还不让呢!想反攻不是找死么?

  如果将来真有那么一天,我们派出大军开进台湾,台湾要是抱着‘宁可台湾不长草、也要保卫台湾岛’的想法,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台湾当局要像刘禅的朝廷这样一看大势已去果断投降,那真的谢天谢地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不是么?我们肯定得夸对方识大体,少不了腾出几个省级干部位子以资鼓励啊!

  所以,就算你把自己代入到哪个立场了,以前的某些朝代,刘禅的历史评价绝对不能高,我们这时却不妨给刘禅一个仁德识大体的评价。”

  听到这里,来雅瞪大了眼睛:“你居然能想到这种程度,这跟常人思维完全不一样啊?简直,简直就像和我爸一样,都是史上最强加利敦大学出来的!”

  来雅紧张地看着刑俊:爸爸曾隐约透露过,刑俊这个人可能也是加利敦大学出来的……

  史上最强加利敦!那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前途强大到逆天!

  也正因为太逆天了,所以,耶酥在完全成长之前,就被犹太教以异端罪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害怕耶酥完全成长之后,圣子凌驾圣父,世界上再没有犹太教上帝的崇高地位。

  岳飞在亮出加利敦硕士的称号之后,没多久就被南宋朝廷以“莫须有”(“根本不需要有”)的罪名送上了风波亭,成为唯一一个被大宋朝廷下令处死的宋臣……

  现在很多加利敦出身的人,生怕被眼红的人在未成长前就强杀夭折,根本不敢向外界的人暴露自己出身加利敦的事实,甚至连我爸当初都不敢暴露出来,否则的话,宋家早倒贴上去了,世界上根本不会有我的存在……

  刑俊,他会信任我么?他会告诉我他确实是出自加利敦大学么? 不寻常事务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