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世间通透的女子

第三章 三毛 滚滚红尘中流浪的灵魂

世间通透的女子 桑妮 8735 2021-04-06 09:0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世间通透的女子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个永远让人捉摸不定的女子,

  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浪漫女子, 一个带着梦想流浪天涯的女子,

  …… 滚滚红尘之中,她真正的名字叫“流浪”。 无论是作品、游历、心灵情感, 皆充满着浪迹天涯的意味。 曾经,她是那样鲜活地存在着: 存在于温情的宝岛台湾, 存在于无边无际的撒哈拉沙漠, 存在于深情浪漫的西班牙, 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她一笑,便面如春花,感动万千,任他何人。 她一写,便妙笔生花,让人魂牵梦萦,任他是谁。 只是,天意弄人。

  她最后以一种孤绝的姿势离开, 只留下一串隐约的耳语跟随着她的传说。

  文笔极好的三毛,应是极爱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在她诠释自己浪 迹天涯时,便是引用泰戈尔的诗句:“印度诗哲泰戈尔有句散文诗: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这是对我最后的解释。” 只是没承想,她这样说着竟一语成谶,验证了她宿命的一生。 她如同一只青鸟,姿态优美地袅袅地飞过高山、飞过万水、飞过沙漠、飞过……

  读书时代,我是有段时间沉浸在她写的那些纯粹干净的文字里 的。并且,在那些文字里虚拟着她的形象:无比热爱生活,无比喜欢 自由行走,穿着飘逸的白色长裙,一直在路上。我不知道现在的九零 后是怎样,反正,这样的三毛曾深深影响过我们这一代。

  许多许多的人,因此有了浪迹天涯的美好情怀。 想到金色的无边的沙漠里,也邂逅一段浪漫。 每每听到她创作的那首流浪之歌《橄榄树》时,我就会萌生出这样的向往。 闺密说,三毛是强大的,一个人若是不具备强韧的流浪情怀,是无法在异国流浪十几年之久的。 这样的说法,我亦认同。 在渐渐成长的岁月里,几次冲动,都被现实中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给扼杀了。最后明白,不是谁都可以有勇气走向流浪之路的。

  看边边角角记录三毛故事的文字,不难看出她的坚韧。在她骨子

  里,一直有原始的流浪气质存在,比如那种对人生、自由的向往,在五岁 读《红楼梦》时就“附体”了。因身体里这自由的不定分子,使得她在成 长的岁月里,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如她所言,她常常出轨犯规,异于主 流。殊不知,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她在经年里可以自由地轻装远行。

  有人说,她有一个流浪的灵魂。 纵观她的人生,亦是这般。 自初恋惨淡收场后,她就踏上了遥远的国度——浪漫的西班牙。

  之后,她的人生就跟异乡有了紧密的胶着,灵魂始终在路上。由是, 她的那些倾国倾城的流浪故事,随着她流浪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只是,也许她注定是灵魂漂泊的人,宿命里总没有一个好归宿。 一直在路上,到最后,更以另一种伶俐的方式(自杀)将自己的灵魂 放逐。

  如此的三毛,真是令人疼惜。 当年,她走后,“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就曾无比深情地为她写下了一首经久传唱的流浪者之歌《追梦人》: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

  藏的激情你的心语。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 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

  字字句句,皆是诠释她一生最精炼的注脚。 不过—— 她说过:我相信,燃烧一个人的灵魂的,正是对生命的爱,那是至死方休。 她写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她亦曾说:如果选择了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如此言说着这些“至理名言”的她,即便离去,我们亦不该痛惜 不能自制。应明白:她只是选择了到另一个彼岸,开始另一场的出 发。那里,没有痛苦、没有烦忧,只有无边的快乐和幸福。

  所以,她这个有着一个流浪灵魂的女子,从容不迫地奔赴而去。 诚如司马中原评价她的那般,“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它的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只因为它是一朵云。三 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 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 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

  她,离去。留下的,是天籁般的美好。

  我是个始终相信这世上尚有美好爱情的人,虽然我嗜爱安妮笔下 勾勒出的悲凉爱情故事,亦痴迷黄碧云笔端书写下的凄恻爱情语录。

  记得,某个深夜独自看邵氏那部被冠名为“情色”的《唐朝豪放 女》。影片中诸多瑰丽香艳的场景我都忽略不计,入心入骨的只有那 夏文汐演绎下的一代才女鱼玄机。

  貌美若仙、才情似与天齐的女子,终其一生的美丽、才华、光 阴,只锻造了一句“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的清冷诗句。然后, 在一片氤氲之中,她保持着二十六岁时的娇颜,盈盈浅笑着离去。

  爱情,还在那端响彻入耳地等待着。她,至死都仍是个渴望爱情 的鱼玄机。

  凝视着,我的眼湿润了。暗思量,爱情,于女子而言到底是什么?

  生命,幸福,抑或伤痛? 回过头来,看三毛经历过的那段最初的爱情,心有了凄恻的凉。

  19岁的三毛,在家休学七年后,做了一名台湾文化学院哲学系的 选读生。由是,宿命地遇到了才华洋溢的舒凡。

  舒凡,本名梁光明,是戏剧系二年级的高才生,当时已经出版了 两本集子,在学院乃是大名鼎鼎的才子。他虽长相平平,却因此而成 为学院几乎所有女生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对于性情敏感、内心丰盈的三毛,他也有不小的吸引力。 某一日,她终忍不住借来他的大作阅读,读毕,她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他。 于是乎,三毛成了舒凡的尾巴。大约有那么三四个月的时间,舒凡如一块磁铁,吸引着三毛亦步亦趋地跟随在他身后。他去上课,三 毛就逃了自己的课,跟他去戏剧系旁听。他去小饭馆吃面,三毛也会 去,坐在旁边。他去上街,三毛也会跟在后面。

  曾经,为了接近他,她用自己的稿费请客,可是他虽然吃了她的 饭、喝了她的酒,却仍是不理她。

  她绝望了,却不灰心,反之,决定主动出击。 在宴会结束后,她径直地走向他,轻轻拿起他的手,掰开来,用笔在他的手心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痴情的三毛,终于打动了冷傲的舒凡的心。 他们有了第一次约会,舒凡看着她那双闪动着生命力的眼睛,眼眸中开始有了深情。 三毛的初恋,由此有了结果。 像所有的恋人一般,他们如胶似漆,一起读书,一起吃饭,一起逛街……

  可是,她是那种一旦爱了就会疯狂投入的人,往往,这般爱着的人索要的温情比施予者多。所以,她在这段爱情里不断受着伤,如同 一只蜷缩着舔舐伤口的困兽,原地打转,无以逃脱。

  爱里困顿的三毛在舒凡即将毕业的时候提出了结婚的要求,然 而,舒凡冷漠地回绝了她。

  刹那间,她的世界荒芜一片,心里有什么东西碎得到处都是。 只因她太爱他,只因他不够爱她。在这段爱情里,痴心的她终从墙头一抹迎风招展的嫣红,跌成墙脚的一堆稀泥。 之后经年,对于这段痛心的初恋,她再不多着墨。她在书里曾大刀阔斧地写过荷西,然而对于舒凡她再无一字书写。可见这段爱情伤 她之深,让她经久不可愈合,亦无以示人。

  如此阅来,真真教人心疼唏嘘不已! 也就是这次的情伤,迫使她踏上流浪之路。 那一年,带着一颗破碎伤痛的心,她选择了远走西班牙。踏上西班牙的三毛,自此脚步就踏在了流浪上了,同时也将自己的灵魂交付 给了路途。

  我素来相信,人世中,男女间的情缘胶着,是有着宿命的注定 的,如那千年痴情的蛇妖白素贞跟凡俗男子许仙间的姻缘际会。

  三毛的荷西,就是她宿命中注定要遇到并胶着的人。 与舒凡的爱情失败后,她选择的是去西班牙求学。大胡子荷西,就是在这不经意间邂逅的。

  荷西,小她六岁,却因无比爱慕她,而不顾年龄小,勇敢地对三毛

  表露着心意:“Echo(三毛的英文名),你等我六年,我还有四年的大 学要读,有两年的兵役要服,等到这六年过去的时候呢,我就娶你。” 只是,还没从失恋中走出来的三毛并没为此而心动,或者说,那 时,她心里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另一段新恋情;再或者,年龄小自己好

  多、一脸孩子稚气的荷西还不能让她的心因悸动而颤抖。 她,只把他当一个快乐的大男孩儿来看待,并平淡如水地和他相交着。 所以,在西班牙待了三年后,她选择离开,回到故乡台湾。 不久,生性自由浪漫的她,就遇到了那个让她一见倾心的画家。

  画家落拓一无所有,却深得她爱情的滋润。画家说,自己没有爱情, 她就给他爱情;说没有信仰,她就让他信教。只是,这个符合她某种 理想化生活的男人,不是个美好的爱人,而是个糟糕至极的小人。

  当她接受他的求婚,心甘情愿做他的小妻子时,却发现原来他是 个有妻室儿女的人。感情的结束,更是让她无法接受:陈父以赔给那 个无耻小人一套房子为终结。

  之后,她以为自己不能再爱人。谁知,当她邂逅父亲的朋友,一 个45岁的德国男子时,一切改观。学识渊博、情感丰沛、稳重深沉的 德国男子,很快用自己至为温情的呵护温暖了她受伤的心。

  于是,她再一次投入地陷入到爱情里。接着,她还答应了他的求 婚。只是,天意弄人,老天再一次让她的感情夭折,就在他们结婚的 前夜,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

  这样的结局,任谁都无法承受。 悲痛万分的三毛亦如此。万念俱灰下,她吞下了大量的安眠药,虽然被及时救治过来,但身和心都已千疮百孔。 最后,情伤累累的她,在同年冬天离开台湾这个伤心地,再次坐上去西班牙的航班。

  这,已距离上次离开有七年之久。

  如同宿命。在西班牙一个好朋友的家中,她和已经长得健硕成熟 的荷西重逢。见面时,浪漫而激情。朋友只叫她闭上眼等候,闭上眼 的刹那,蓦地她被人拦腰抱起,旋转。她睁开眼一看,惊奇地看到荷 西那张深情款款的脸。

  我想,那一刻,对于荷西她应心动了吧,否则,怎会在七个月 后,成为荷西的新娘呢?

  结婚公证地,选的是浪漫的西属撒哈拉沙漠当地法院。 深情的荷西是深懂她的。因为,她嗜爱非洲凄艳寂寥的大沙漠,所以,他在她前往之前,就在沙漠的磷矿公司找了个职位,提前等在了那里。这 样的选择,使得三毛成了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天天都有了一个“在原本 期待着炎热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一片诗意的苍凉”的好情绪。

  于感情的不完满中,这样的荷西,无疑是最称她心意的。 曾经她如是说过:“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却也荒凉。荒凉日子难过。难过的岂止是爱情?”如此幡然入心的她,亦是不可缺少爱情的。 由是,她将自己那颗痴情的心全部投入到荷西的身上。事实上,

  她亦因这样的选择,而获得了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好时光。

  她曾在《随想》中写道:“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 花、秋月、夏日、冬雪。”

  幸福呢?鲜活的生命呢?

  难道也该如此必然地流逝?

  确实如此。当她以为将和他从此相爱到永远时,他以沉落的方式 永久地离开了她。幸福,鲜活的他,皆流逝了。

  上天对她真的残忍无比。1979年9月30日,他们结婚的第六个年 头,荷西潜水作业时发生意外,丧生。

  她和他,只短短地相爱了六年而已,还有那么长那么长的岁月要 相伴呢。他才三十岁,而她只不过三十六。他们的年华,是如此年 轻、丰盈,还不曾华丽绽放,上天便夺去了他们的光华。他们,一个 奔赴天国,一个自此残了,成了废人。

  本来,身体总是抱恙的她,一直认为先死的那个人会是自己,而 不断地担心着会让荷西承受挚爱逝去的悲痛。只是,从未曾想过,在 黑暗中踽踽独行的居然是自己。

  失去挚爱的荷西后,不堪忍受伤痛的她陷入到一个半疯的状态。 几天几夜,她不吃不喝,接连着晕倒。心疼万分的陈母端着一碗汤哀 求她喝下去,然而心痛至极的她看也不看一眼。

  她心已死,只剩皮囊。 灵魂呢,也早已追随着荷西而去。她曾如此痛苦地自责说:“他等了我6年,爱恋了我12年,诀别时没有跟我说一声再见。我所有的感 情都随荷西而去。”每天,她都会买一束鲜花,去墓地看他,陪他说话,到天黑仍不 肯离开……

  她,是执意要陪荷西一起走…… 坚韧的父母,不忍心她再在那个伤心地待下去了,于是,半强迫地将她带回台湾。 然而,回到台湾,她亦未能从失去荷西的伤痛里走出来。状态极其糟,严重失眠,身体的困顿,都时刻困扰着她。她,渐渐再生了离世的心。后来,挚友琼瑶花了好长一段时间陪在她身边,不停地劝慰,她才肯答应绝不自杀。

  只是,她的生活再没了颜色,灰蒙蒙一片。她本就敏感的一颗 心,更是在孤寂的黑暗中无处安放。要不是一再念及家中年迈的双 亲,及一直宠爱她的好友,她早就到天堂和荷西团聚了。

  她一年年心如死灰地活了下来,“只为了再生时蝴蝶的颜色!” 然而,灰了色彩的蝴蝶再是坚强,亦是飞不过沧桑。在挨过12年的孤寂之后,她还是选择了奔赴荷西远去的方向。 其实,在荷西离开那年,她早已变成一个句点,再爱不了人。 她的姐姐在接受某刊采访时曾如是说过:“在感情上,有很多人找她,但没有让她愿意付出的对象。毕竟她评估的标准不同了,想再 找个荷西一样的人,要超过荷西,就很难了。”

  也是,在她眼里,再是温情的男子都比不过暖心知己的荷西。荷 西,就若她的钟子期,高山流水中她为他绝弦,不再和任何一个男子 成为知己、爱人,更别提……

  因为,任何一个他在她眼中都“过尽千帆皆不是”。 诸如王洛宾、贾平凹之类的绯闻男主角,只不过是她崇拜的人而已。 荷西,永远是那么无可替代!

  “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 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 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她曾倔强地写下这样充满希望的誓言,激励自己。

  只是,那时她还未体会到失去荷西原来是这般的痛。 家里失去了荷西便失去了生命,再好也是枉然。

  由是,她明白了人生原来“是一条时间的江河,大河东去的时候, 两岸风景如何交替变换,并不在人的掌握里”。所以,即便她写了“生 活是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也 不能在经历过这“痛失我爱”中坚强地期待另一番风光了。

  于是,爱情至上的她,终决绝地选择了死去。

  1991年1月4日,她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距离荷西离开,是12年。仿佛宿命。

  12年,是荷西爱恋她的时间。

  也许,他们之间冥冥中就有了约定——用等价的时间,眷恋彼 此。他,用12年来爱恋她;她,则用12年来思念他。

  只是,这样凄恻的爱情故事,于凡俗的我们、挚爱着她的我们, 心似沙漏,惋惜甚深。

  “尘归尘,土归土,我,归于了我们。悲喜交织的里面,是印章 刻给我的话。好孩子,我不问你的名字——你的名字就是我。”她曾 在《朝阳为谁升起》中如是写道。

  也许,最终她的决绝,只不过是让自己归了尘、归了土、归了大家。因 为,她这朵顽强绽放在撒哈拉沙漠上的奇葩,本就远在我们的尘俗之外。 “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风在林梢鸟儿在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记起,她为荷西写过的暖情的句子,就让这暖人的心语来结束对她的怀念吧!唯愿,天国的她找到她的荷西,开始他们下一场的绝世相约! 世间通透的女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