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的建议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李致文存:我与川剧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 关于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的建议信
学忠、中伟、玉琴、武先同志并省委:
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将每年6月第二个周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川剧既列入了去年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是2001年、2003年我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备选项目。川剧获得的这份殊荣,既让人感到振奋,同时也想到四川理应承担的责任。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川剧是具有独特魅力、对中国戏剧发展有历史贡献的大剧种,在国内外的影响远远超过一般的地方剧种。1950年邓小平、贺龙同志主持西南局工作时,为了密切联系群众,曾“强迫”外来干部看川剧。粉碎“四人帮”后,复出的小平同志路过成都,指名看了十三出川剧折子戏,这一“破冰”之举,使被禁锢十年的各剧种传统戏曲喜获解放。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出“振兴川剧”的号召,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都为振兴川剧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3年秋,四川省组织振兴川剧汇报演出团晋京,小平同志亲自观看演出,接见全体演职人员。振兴川剧的壮举,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表扬,曹禺先生赞为“空谷足音”。以此为发端,京剧和全国多种戏曲都掀起了振兴行动。二十多年来,川剧推出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四姑娘》《巴山秀才》《死水微澜》《中国公主杜兰朵》《山杠爷》《文成公主》等在全国获大奖,《金子》《变脸》进入国家精品工程剧目;涌现了近二十位梅花奖演员;录制出版了一批表演艺术家的代表剧目。国有剧院、地方剧团和民间职业剧团在整合中顽强发展,坚持演出。对外商业演出势头良好,80年代中期《白蛇传》参演西柏林“地平线艺术节”并到西欧四国和日本等地演出,在国际剧坛引起轰动。去年川剧优秀剧目进入清华、北大、南开、川大等著名高校演出,受到青年学生的高度赞扬。四川新闻网开通川剧频道一年多来,每天点击率超过一万人次。这些都是振兴川剧可圈可点的成就。
省委领导重视和关爱川剧。今年全国“两会”前,学忠、中伟、少雄同志在成都观看了省川剧院演出的《易胆大》,学忠同志倡导川剧要创新,川剧要走向全国。学忠、中伟、玉琴同志还为川剧院题词,给了川剧界、文艺界以很大鼓舞。“两会”期间,在首都举办“中国川剧周”暨“川剧进高校”活动,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有关方面提出,期望在明年“两会”期间扩大为“中国川剧月”,以满足广大观众的要求。
二十多年来,由于省委领导的重视,在撤销非常设机构时,仍将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保留下来,这是很有远见的决定。2002年5月,举行了纪念振兴川剧二十周年座谈会,明确把川剧作为巴蜀优秀文化的代表,强调要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的确,振兴川剧是持久而艰苦的系统工程,既有风风光光的成就,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危机,形势不容乐观。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已有多年未再提振兴川剧;振兴川剧领导小组虽然机构还在,但名不副实,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统一部署、协调、领导的作用。如优秀传统剧目的抢救继承,川剧后继人才的培养,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对外商业演出渠道的开辟等工作,大都成为有关单位或民间的自发行为。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目标,但最具巴蜀文化特色的川剧,在信息时代文化娱乐形式多样化和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其影响却逐渐式微,台上、台下接班人堪忧,川剧学校招生困难,剧团缺乏演出场所,日常演出稀少,越演越赔,从业人员数量剧减,优秀演员流失,剧作家屈指可数。而这些都同对公益性川剧文化扶持力度不足,文化经济政策落实不够有关。无论是川剧的抢救、保护、继承,还是川剧的改革、发展、创新,都亟须党委和政府更大力度地支持、扶植、培育、引导。振兴川剧的旗帜不但不能丢,而且要举得更高。振兴川剧领导小组要加强工作,统筹、协调、督促、服务,形成整体优势。要落实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川剧事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十几个人,都有个爱四川、爱川剧的情结,有些还是当年振兴川剧的参与者,因此相约为继续振兴川剧作些调研、提点建议,也算是发挥余热、做社会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吧!于是,商量写了这封信,并先后邀请川剧界代表人士、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和民俗文化专家开了四次座谈会,到会同志争先发言,恳切陈辞,提了许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现在把整理出的十六条意见附在后面,供省委及有关领导部门决策时参考。
建议人:
杨超 何郝炬 杨析综 冯元蔚 廖伯康 聂荣贵
马识途 韩邦彦 徐世群 李永寿 章玉钧 李致
2006年4月29日
附 供省委及有关领导部门参考的意见
1.继续高举振兴川剧的旗帜。振兴川剧在全国文化艺术界影响深远,已成为四川文化的一个品牌。要把坚持不懈地振兴川剧作为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重要切入点,真抓实干,发扬光大。建议把振兴川剧写入下届省党代会、人代会报告。
2.充实加强振兴川剧领导小组,使之名实相符,定期研究部署、统筹协调,把振兴川剧的工作落到实处。领导小组下设运转有力的办公室和进行艺术指导咨询并负责重大演出事宜的艺术委员会。
3.建立振兴川剧专项资金。其来源一是每年从财政随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一并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中划拨百分之十;二是省财政给予专项拨款;三是企业捐赠。此项资金由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管理使用,要制订资金使用范围和实施办法的细则,接受人大、政协和审计部门的监督。认真落实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鼓励企业投资、赞助、捐赠川剧及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对赞助者实行税收优惠,并给予社会荣誉。
4.加强振兴川剧的基地——三院一校,即四川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省川剧学校的建设,以促进川剧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文化积累、保护发展的工作。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要在多出精品、传承经典、坚持演出、培养人才上起示范带动作用。将省川剧院新剧场建设成我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妥善解决省川剧研究院面临的拆迁建设问题。
5.对保留下来、有演出能力的川剧院、国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工资由各级财政全额拨款,并逐步提高其待遇;地级市原则上要保留一个川剧团,并在各地振兴川剧、服务基层、送戏下乡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继续推进国有剧团体制改革,增强剧团自身活力。推广地方川剧团与省川剧院、成都市川剧院联姻,“借壳上市”的经验,鼓励所有剧团进入市场竞争。
6.川剧院、团及相关机构的剧场、办公设施是川剧生存的基础,属于公共文化设施,同样列入保护范围,不得随意拆除、调拨或改变用途。如需拆迁,应坚持谁拆谁建、先建后拆,新建不得小于原有规模的原则。几年内做到保留下来的每个剧团都有一个剧场,以保障剧团艺术生产及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增强剧团活力;要为市、县级剧团配备或提供车辆,以便剧团送戏下乡、进校园、进企业。
7.鉴于川剧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对川剧学校学生实行地方推荐、择优录取、公费培养、奖励优秀、解决就业的方式,以保证川剧优秀后备人才不断成长;鼓励名师带徒,多渠道培养人才。建立川剧优秀人才名录,对著名优秀演员、突出人才实行终身聘任制度,退休须经文化厅批准、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备案。有些老艺人虽已退休,仍可聘其参加某些演出。
8.省、市新闻媒体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川剧振兴,促进川剧的传播、宣传和普及。充分运用传媒优势举行有利于川剧普及、繁荣的活动;各地电视、广播、网络开辟川剧(含地方戏曲、曲艺等民族民间文艺)频道或时段,播放优秀剧目,传播川剧知识,扩大川剧影响;在报纸杂志开辟专栏,出版图书音像制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川剧。各地文化馆、站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城乡群众性川剧活动,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保持川剧的民间传承。
9.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民间职业剧团的发展;鼓励企业兴办川剧团或剧团与企业联姻;对年演出三百场以上的民间职业剧团给予奖励。
10.三年举办一次川剧节,为川剧提供交流竞技的艺术平台。举办多种形式的川剧演出活动,设想在最近三年搞三次展演,一是举行川剧调演,为下届省人代会、政协会演出;二是梅花奖演员精品剧目展演,为下届省党代会演出;三是民间职业剧团展演。通过这些活动,展示成果,扩大振兴川剧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的影响。
11.认真落实川剧保护措施,加强川剧遗产的抢救、积累、研究工作,有计划、分步骤地整理出版川剧优秀传统剧目、文献典籍,省、市相关部门应协调配合,组织人员承担川剧传统剧目的整理出版工作,每年整理出版传统剧目十个,恢复上演传统剧目十个(含折子戏);尽快抢救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剧推陈出新的优秀代表剧目,如川剧“四大记”以及《拉郎配》《鸳鸯谱》等经典喜剧剧目,为中国戏剧积累传承优秀文化;分期分批录制川剧中老年表演艺术家的优秀代表剧目、经典唱段以及川剧高腔曲牌、锣鼓牌子、服装穿戴程序、脸谱勾画技艺等濒于失传的川剧传统技艺,同时制作出版发行。
12.各级川剧院、团要承担起传承优秀剧目的职责,逐步做到一级剧院恢复上演、保留传统经典剧目一百个;市、县剧团要重点保留各地有代表性的传统优秀剧目;文化主管部门要定期检查考核,确保川剧优秀剧目的传承发展。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川剧院、团应承担公益性演出,省川剧院要坚持送戏到大专院校,各地川剧院、团也应承担到大、中、小学中普及、教习川剧的职责。
13.加强川剧这门艺术学科的建设。办好川剧宣传阵地《四川戏剧》杂志、《川剧与观众》报,鼓励群众性川剧学术团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主管部门要提供必要条件。
14.发扬文人雅士写川剧的优良传统,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吸引有影响的文艺家、作家、学者名流参与川剧的写作,提高川剧的社会影响力。
15.在振兴川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文化部门和省民俗学会在今年内主办一次川剧文化研讨会,进一步研讨振兴川剧有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16.省委宣传部杜江同志所作的关于振兴川剧的汇报很好,建议以它为基础,吸取各方面提出的有益建议,形成正式文件下发。 李致文存:我与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