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水煮商人

3.小心香港人的“搏命”

水煮商人 陈枫 2432 2021-04-06 09:0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水煮商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3.小心香港人的“搏命”

  香港人不说“拼命”,而说“搏命”。《水浒传》若由香港人写,那石秀就不叫“拼命三郎”,而要叫“搏命三郎”了。

  “搏命”的含义,一方面是说要勤奋,干活要卖力,努力奋斗。

  香港人的灿灿黄金是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搏”出来的。

  在香港,竞争的压力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中国人骨子里崇尚的悠闲,向往的从容都被无情地冲洗掉,代之以匆匆的步履、满心的欲望和喧嚣的生活。

  在最充分、最普遍的生存竞争中,富裕的香港人感受到无时不在的生存压力。这一点往往是农业社会中的人所难以想像的。香港人习惯的口头禅叫做“食艰难”,事实确实如此。虽然香港被人称为“遍地黄金”,即金铺多过米铺,但用一个中国农民关于理想生活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港人的生活并不完满,他们绝对不“舒坦”。因为生存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去拼命工作,以求生存。

  香港人除爱说“食艰难”外,还爱说“搏命”。

  “搏命”的含义除了说要勤奋,干活要卖力外,另一方面是说要有胆识,敢于抓住机会,敢于冒险。并且这后一层含义对香港人来说更为重要。“人而无胆,百无一观”。香港社会的生存竞争,既激发人的勤奋精神,又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只要有足够勤奋,又有足够胆识,就会“搏命”成功,脱颖而出。

  被称为“超人”的香港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一位典型的“搏命”成功的人。

  他曾是一家塑胶公司的推销员。当时,年轻而心高气傲的李嘉诚决心成为公司最出色的推销员,于是,他每天都要背一个装有样品的大包出发,马不停蹄地行街串巷,每天工作达16个小时。李嘉诚把推销当事业,他善动脑,重交友,以后果然成了公司最优秀的推销员。18岁的李嘉诚被提拔为业务经理,统管产品销售。两年后,他又晋升为总经理,全盘负责日常事务。

  20岁成为总经理,这是很令人艳羡的。但胸怀远大的李嘉诚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很快向老板辞去职务,利用在塑胶公司学到的技能,靠自己的积蓄和亲友的借贷,筹款5万元开起了一家“山寨厂”。

  1950年夏天,李嘉诚的长江塑胶厂创立。这时,厂房破旧得不能再破旧,厂里的压塑机亦是破旧不堪,是欧美淘汰的第一代塑胶设备。香港当时增加许多塑胶厂,业主多是小本经营,就有人专做旧机器买卖。当时谁也不曾料到,李嘉诚敢扯欧美塑胶商衫尾投资塑胶厂。结果,李嘉诚竟成为了世界塑胶业的“大哥大”,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但是,这一切源于李嘉诚的搏命,既勤奋,又敢冒险的精神。

  创业伊始,李嘉诚身为老板,同时又是操作工、技师、设计师、推销员、采购员、会计师、出纳员,什么事都是他一脚踏。身为老板,他仍是行街仔的老作风,每天工作16小时。他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天大清早就外出推销或采购,赶到办事地方,人家正好上班。中午时,李嘉诚急如星火赶回厂里,先检查工人上午的工作,然后跟工人一道吃工作餐。中午和晚上,他更是有做不完的事:做账、记录推销情况、规划产品市场区域、设计新产品模型图、安排第二天的生产……

  香港的制造商,大多数都是李嘉诚这样的中小企业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今天。

  据统计,目前香港制造业中,50个工人以上的小型厂占全部工厂的93.5%。这样的中小企业主,正是靠苦打苦做、勤奋努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香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当然,脑子活络的香港人所说的“搏命”,意义绝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勤奋努力,大胆冒险,它的含义要广得多。

  香港商人喜欢说“搏一下”,大概就是争取一下的意思。这比“试一下”要来得重,不像试那样轻描淡写。搏,就是要整顿精神,全力以赴。搏,多少带有一点冒险的精神。“几大都要搏”,即不管怎样都要拼命争取,就有这种意味。因此,与香港人做生意时,要注意他们的“搏命”精神:

  (1)学习他们在生意场的那种全力以赴、决不罢休的精神。力做商界强人。

  (2)对他们“搏命”式的挑战,及时做出反应,力争市场上的主动权。

  (3)利用他们的“搏命”精神,进行合作,销售自己的产品。 水煮商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