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水煮商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2.积极竞争,努力奋斗
美国社会的传统是竞争与奋斗。
对美国商界的巨富们来说,虽然并非所有企业家均出身贫寒和不利的环境,甚至有多达60%的企业家出身于中产阶级或上流社会,但是,其中大多数人都是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拔地而起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巨子摩根就属此列。
美国商界是竞争的社会,竞争的深度和广度较其他国家更为强烈。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以尽量少的投入,生产出尽可能多而社会需要的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要生存和发展,不断地改进技术和管理,使自己在竞争中获胜。竞争促进着美国社会资本转移,调节社会供求,并且使美国的国民经济结构达到优化,给社会带来生机与活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生产集中日益激烈,国家干预增强,自由竞争的格局被打破。除了多数的服务业、房地产业、部分零售业及政府支持的农业属于自由竞争外,其他行业市场都受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限制,即垄断竞争。但是,这种限制并没有消除竞争,只是竞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倾向于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竞争,大企业之间虽然逐渐形成非协议依赖,价格波动趋于平稳,消耗性的价格战较少发生,但在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产品的差异化及对消费者服务方面的竞争却日益加剧。
在竞争中,美国的企业开宗明义地提出企业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强调利润优先,社会责任次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企业间崇尚自由竞争,对政府的干预怀有敌意。为了追求事业的成功和社会地位,人人都必须具有必要的资本。因此,每个人或每个企业都必须奋斗,相互之间都有一种竞争的强烈意识。诸如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设法提高产量和扩大销售,大家都绞尽脑汁,刻意创新,开拓市场。企业内部管理严格,每个员工及股东、经理、管理者的权责十分明确,人人都力求通过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
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家勤奋工作,顽强拼搏。
亿万富翁摩根就是一个工作狂,人们称摩根商号为“杀人机”。到1900年,摩根所有的合伙人都因劳累过度而去世,其中许多人死时还很年轻。洛克菲勒在回顾他那40年“充满危险”和“拼搏”的石油生涯时说,他简直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你知道我有多少个不眠之夜,担心结果如何。我们获得的全部财富难以抵偿这时期的忧虑。白天工作,夜间担心”。
20世纪60年代,美国首富保罗·盖蒂在自传中写道:
“我一生有很多企业家朋友,更和许多企业家打过交道。他们都是把他们的心智和精力贡献于‘建立起生产性的企业’。他们集中注意力于扩展他们的企业,使得他们的企业更有效率、更能够为更多的人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这样做之下,他们为大众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财富,因为企业家的标识,就是要把他所获得的利益之中的一部分,通常是大部分,再投资到他们的事业之中。还有,他总是亲自参与。”
在美国,无论是小商人还是大企业家,这些人不但在着手一项企业时,能够从大的方面去着想,而且还有想像力和进取精神。美国企业家的一个共有特点是:有勇气冒大危险,敢于在工商业方面大赌一场——所投注金额之大,为次等商人所躲避而惟恐不及。如果他们成功的话,他们就赚大钱。美国商人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是其他任何民族无法比拟的。
针对美国商人的这一特性,在与美国人做生意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首先,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意识,积极参与美国商界的竞争。
竞争方案忌单。
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获胜,制定方案要有几手准备,不能“一棵树上吊死”,要多手准备,要懂得运筹与权衡。
在与美国人做生意进行竞争时,战术运用忌单,知彼不知己,知己不知彼,胜负各半;不知己不知彼,胜少败多;知己知彼,胜多败少,这是规律。企业间竞争,制定战术起码要有两套,一个是常用规律,一个是吃了亏或对方变化时,能随机应变的战术。
其次,要勇于竞争。
在与美国人进行竞争时,不能遇强畏惧。
对竞争中的强者,战略上要藐视它,敢与强者争高低。企业家要增强自己逆境形势下的适应力和反击能力,有意在企业经营中为自己设置逆境。要遇强不惧,一方面能把自己的优势较好地发挥出来,注意要研究对方:(1)对竞争的对手,力争千方百计地了解他,掌握他的产品技术和行销战术等规律;(2)经常研究竞争对手的手段,识别对手的各种伎俩,增长见识,慢慢就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水煮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