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水煮商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二章
西北商人
有些西北人人可谓是懒得出奇。因此,要与他们做生意,只有把生意送上门,把物品放在他们的手里,你才能赚钱。
在生意场中,精明的商人做生意,往往不会因岸边有几尾小鱼,就放弃到深水中捉大鱼的目标 ,而某些西北人却不管臭鱼烂虾抓上一把就跑!
1.把生意送上门去
西北人有着“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传统观念。
甘肃某一贫困落后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穷得丁当响,国家花了一笔钱将部分人口迁往条件好的地区。结果是迁一次,又跑回原地一次。原因很简单:新迁地活太累。有一家迁到天水地区,丈夫不愿干活跑回了原籍,妻子带着儿女苦干3年,不但添置了家具、囤积了粮食,还存了3000元的现款。妻子回原籍叫丈夫回到新家一起过好日子,丈夫宁愿离婚,也不愿同妻子前去“受罪”(干活)。
同一地区,有个孤儿,小时候生产队给了个窑洞,并顺势掏了个土炕。他长大成人后,窑矮不能直身,炕短难以伸腿。别人劝他把窑扩一下,他骂别人是“狗逮耗子”。当村上准备派人帮他新打窑洞时,他说:“要是你们派人打好我去住可以,让我一块干,我宁愿不住!”
在宁夏的西吉、海原、甘肃的陇东一带,流传着记者们的四句话:家无隔月粮,身上破衣裳,炕上没有席和被,全靠国家来帮忙(救济)。在这一带,有一支蔚为壮观的“乞讨大军”。每个月底,这个队伍从乡上讨到县上,从县上讨到地区,有时也敢闯省委、省政府。在哪儿讨不到救济,就在那里静坐、示威、耍无赖。各级领导提及这帮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丐帮”,无不心惊肉跳。
在西北某些地区,国家用难以数计的资金进行科技扶贫。可是,费尽周折从外地引进的羊、猪、鸡、粮等新品种,却成了他们的美味佳肴;农机具和种植、养殖用品,当废铜烂铁交给了收购站。在世人眼里,人生活中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要救济。
环视西北的大城市、小镇点,到处是广州的发廊、浙江的裁缝、上海的服装店;钉鞋的、修表的、卖眼镜的、补锅的、修伞的、搞推销的,绝大多数是东南人的口音。而到上海、杭州、广州走一走,却没看到西北的生意招牌。
西北人可谓是懒得出奇。因此,要与他们做生意,只有把生意送上门,把物品放到他们的手里,你才能赚钱。 水煮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