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成本竞争,微利是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总经理的12大商道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7.成本竞争,微利是途
商人要赚钱,就要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注重薄利多销,从一点一滴中积累财富。
——施振荣
降低成本可以提高赢利水平,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毋庸置疑的。而要降低成本,就必须进行科学的成本管理。
著名管理学家麦肯锡曾这样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
怎样进行成本管理?
在浙江义乌有一家其貌不扬的企业叫双童吸管公司。别看这家企业小,它可是赚小钱的“世界冠军”,他的老板最晓得微利是途。
该公司厂房的小院子里停着一辆企业的运货车,车身上赫然写着“双童吸管——全球最大的吸管供货商”。公司副总经理张国俊说:公司5年前从事出口,现在90%以上的吸管外销,我们公司的产量占了全球吸管需求量的1/4以上,世界各地都在用我们“双童”的吸管。
这家企业所做的产品,其貌不扬,非常的细小,就是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的喝饮料的那种塑料吸管。
有人就问了:一根细细的吸管能卖多少钱?副总经理张国俊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平均销售价在每支8~8.5厘钱,其中原料成本50%,劳动力成本15%~20%,设备折旧等费用15%多,纯利润约10%。也就是说,一支吸管的利润在8~8.5毫钱之间。”这可真是一笔小得不能再小的钱,然而双童公司依然能赚钱,这主要源于他们有效的成本控制。因为他们在成本竞争市场占据了先机。
为了节约成本,双童公司的一切都“丝丝入扣”:夜里的电费成本低,公司就把耗电高的流水线调到夜里生产;吸管制作工艺中需要冷却,生产线上就设计了自来水冷却法……当然,产品的最终质量必须是过硬的。吸管要耐热,所采用的塑料就必须符合安全标准;不同国家的客户对吸管的颜色、形状有不同的需求,有的甚至只需要黑色的吸管,公司就要及时开发。
张国俊说:“这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精打细算,我们就保不住微利。”正因为产品不起眼,别人不屑于生产,“双童”反而做到了最大。如今,公司每天有两个集装箱约8吨重的产品运往世界各地。
那么8吨的产量相当于多少吸管呢?我们得到的回答是1500多万支。张国俊测算,这么一根根小小的吸管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每月是40万元,而且市场非常稳定。因此,有了资本积累的“双童”现在又向生产塑料口杯等不起眼的领域扩展,同样很顺利。
“双童”的成功在于他们让“薄利”与“多销”良性互动,从而赚了大钱。
目前,我国很多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都远远大于8毫钱,然而,由于不懂得控制成本,不懂得薄利多销,而且财务管理上的水平低劣,到最后甚至连8毫钱的利润空间都保证不了,只能以倒闭了之。
成本是任何公司生存和发展都不可不谈的话题,成本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成本控制对每个公司来说都是管理的重点之一。每一个总经理都企图将自己的成本控制到最低,同时将自己的赢利增加到最大。 总经理的12大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