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孙宏斌——突然跌倒的地产黑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080.孙宏斌
——突然跌倒的地产黑马
【英雄留名】
孙宏斌
【光辉岁月】
孙宏斌曾是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得力干将,因为在联想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并且效果显著,所以得到了柳传志的信任与支持。1994年,孙宏斌拿着柳传志借给他的50万元独自创业,创建了顺驰地产。
孙宏斌凭借其步步为营的竞争策略,使顺驰得到了迅猛发展,从2003年40亿元销售额,到2004年百亿元销售额,一年之内,增长了250%。2003年9月到2004年9月的一年时间里,顺驰先后进入12个城市,获得的土地超过5000亩,购地资金近70亿元。2004年9月份,顺驰宣称自己拥有80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傲视同行。
就这样,顺驰像一只猛虎一样凶光毕露,借势下山。而孙宏斌这个坐在虎背上的人在心里盘算的是:超过王石领导的万科,坐上中国地产首席。因此,当年孙宏斌还订下了公司未来5年的雄心大略,组建了顺驰集团四大板块:北京板块、长三角板块(苏、沪、杭)、中西部板块(以武汉为中心)和天津板块。他要分割中国“版图”,一块一块地蚕食市场,获取顺驰持续快速的发展空间。孙宏斌还扬言顺驰集团在未来5年,将成为中国年销售额500亿元的房地产企业,3至5年内,顺驰要做全国第一,如果快的话,就是3年。
【败走麦城】
这一切似乎来得太突然,顺驰的天空在2005年忽然阴云密布,危机四伏。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万马齐喑,原本快速扩张而问题重重的顺驰,终于开始品尝恶果。首先是资金不足,随后是出卖项目,做减法,退出上海,孙宏斌就这样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的“江山”成片成片的“沦丧”,而自己却无能为力。
到了2006年,突然曝出消息,顺驰被路劲基建收购。2006年9月5日,香港路劲基建与顺驰正式签署协议,以12.8亿元换取顺驰55%的股权,孙宏斌对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说:“你买了个便宜货。”就这样,孙宏斌带领顺驰用了十年的时间攀上了事业的顶峰,却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捆着顺驰一同跌入到业界谷底,着实让人错愕、惋惜。
【如梦初醒】
顺驰的突然消亡,有它必然的原因,主要有三点:扩张速度过快,资金跟不上,人才跟不上。这三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和因果关系。而资金跟不上则是导致顺驰被贱卖的最直接原因。孙宏斌的资金理论是:从现金到现金,最快的速度拿地,最快的速度盖房、卖房、回款。
根据当时情况,土地款可以分批付,可以快速滚动开发。在市场形势好的时候,顺驰没有问题,但是在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顺驰却显得毫无抗风险能力,稍微一点风雪,顺驰就陷入了“绝收”的境地。如果孙宏斌能够有效防范资金的短缺,即使顺驰速度上扩张过快,也可把危机“消化”、“溶解”。
私营公司里的资金可以分为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两类。用于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资金是固定资金;用于购买或储存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资金是流动资金。
私营公司为了避免流动资金的短缺,应密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流动资金被占用的情况。
(1)原材料。
购进原材料时要掌握最低需要量,对定额分配的原材料要保证必要的存货储备。一方面要保证购进原材料所必需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流动资金不能被不必需的原材料存货占用,以免出现本来可以避免的现金短缺状况。
(2)在制品。
在制品是指在生产流程中正在制造、加工、装配尚未完成入库的半成品。
①合理核定在制品的储备定额。避免在制品的超定额储存,提高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是私营公司加速在制品流动,减少占用资金的一项措施。
②转入计划外特殊任务。有些私营公司在接受计划外的订货合同后,便中断正常生产线的作业,转向临时插入的其他产品,这种做法会增加占用的资金,要尽量避免。正常情况下,应该首先完成手头原有合同的生产任务,然后再安排计划外的特殊任务。许多私营公司就是因为随意中断常规产品的生产,去突击计划外的任务而出现现金危机的。
(3)成品。
某机械生产私营公司在市场疲软、产品滞销、没有接到任何新的订货合同的情况下,仍按过去旺季时的做法安排生产,持续投料生产其滞销的变压器。结果,给公司带来了现金风险隐患。
鉴于这样的教训,对于成品生产管理,私营公司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认真计算成品的最低存量;
②千方百计不积压成品;
③随时查明订货和发货中断的原因。
如果发现老客户的订货下降,或者按订货合同生产的产品,完成后迟迟发不了货,经营者就要亲自检查纠正,因为积压大量制成品是产生现金危机的重要原因。
【大家点化】
惠普正处于危急关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那些使惠普变得伟大的、有价值的东西。同时,我们必须重新激起创业的精神……我们必须有一种真切的紧迫感、一份竞争的精神、一个想赢的愿望。
——卡莉·菲奥瑞娜 300位私营公司创业者的失败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