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可提供性
陈婷婷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 厦门 361102)
摘 要:在美国心理学家James Gibson提出可提供性(Affordance)之后,可提供性理论被不断发展,并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生态学、设计学,甚至第二语言教学。可提供性从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角度启发二语教师尽可能地创造和优化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机会,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中可提供性的感知能力及其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参与互动学习。学生对语言要素和知识的感知能力提高,就越容易获得环境中的可提供性,学习机会越大化就越可能促进其知识的内化并达到学习效果。本文首先对可提供性理论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回顾,进而区分可提供性理论所定义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与传统的学习环境,并阐述在该环境下的可提供性的特点和表现。最后,探讨可提供性理论在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旨在为第二语言教学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开启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固有的教学观念和现有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
关键词:可提供性;环境;第二语言教学;学习者
一、可提供性的定义
可提供性理论(Affordance)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James Gibson提出。Gibson(1979)认为环境的可提供性是包括其所能提供给生物体(animal)的所有好的和坏的资源。而且可提供性能被具有相关能力的生物体感知并使用。简而言之,Gibson认为可提供性是环境所具有的与动物相关的属性。认同该定义的还有Heft(1989,2001)、Michaels(2000)、Reed(1996)、Stoffregen(2000)、Turvey(1992)等,统称为“后Gibson”(Chemero,2010)。“后 Gibson”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了Gibson的可提供性定义,促使了可提供性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其争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哪种可提供性是与生物体相关的属性;二是可提供性关系着生物体的具体的什么方面?
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学者们就“什么是可提供性”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Reed(1996)认为可提供性是环境中的物质所具有的可能被一些动物所开发的属性,进而成为促使动物进化的一种压力而存在,即物竞天择。这种属性只有部分具备相关能力的动物才能感知并利用。可提供性的“选择论”也得到Stoffregen的认同(Stoffregen,2000;Chemero,2010)。与“选择论”不同,Turvey(1992)则关注环境的物理属性,他认为可提供性是环境的自然倾向性,即生物体在特定环境中显现出来的属性。例如,水在生物体需要清洁的时候具有清洁的作用。“需要清洁”便是特定环境,而“可清洁性”即水在此特定环境中所显现出的一种可提供性。水的“可清洁性”在不需要清洁的情况下,便不复存在。由此可见,可提供性是依存于能实现其倾向性的生物体而存在,而不具有选择性。Turvey更进一步提出,可提供性还必须与动物的性能互补(Turvey,1992)。比如,生物体只有需要清洁的时候,并且知道如何用水清洁,水的“可清洁性”才存在。因此,Turvey赋予了可提供性新的内涵的限定,其不止是环境的属性,而且必须与生物体的性能共生。那么,再看第二个问题。Shaw,Turvey和Mace(1982)的答案是,环境的可提供性与生物体的效能(effectives)相关且应是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该效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使其能实现环境可提供性的一种性能。支持该观点的还有Michaels(2000)。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可提供性与生物体的生理上的比例有关(Warren,1984;Heft,1989;Stoffregen,2000)。
Chemero总结了“后Gibson”的观点,认为“可提供性”并非或并不总是环境的属性,而且非环境所有(2001;2003;2010)。与“后 Gibson”相比, Chemero的观点的显著不同是否定了可提供性的单一主体性,提出了可提供性是包括环境和生物体在内的整个情境系统的特性。第二, Chemero重新定义了环境、生物体和可提供性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可提供性是环境和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更确切地说,可提供性是环境的功能和生物体能力所构成的一种关系(Chemero,2010)。
相较于“关系说”,“环境属性说”、“选择论”从单一的视角出发,忽略了生态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关联性。生物体在感知可提供性的时候,对象并非只是环境,而应是其自身与环境构成的情境。生物体本身便是构成这个特定环境的无法排除的一部分。因此,可提供性应是一种双边关系,而非以某个单一主体(环境或生物体)的属性而存在。而且可提供性应是处于一种动态发展过程,因为不管是生物体还是环境时刻都处于变化之中。从社会文化理论出发,人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因此,人所能感知到的可提供性也时刻在变化。环境中所包含的变量更是无穷多,时间、空间、状态、性质都可能在不停变幻当中。例如,当水变成冰的时候,人所能获取的可提供性便可能是冷却、降温等。 海外教育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