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二、如何做到仁爱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3699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二、如何做到仁爱

  (一)我们要做什么

  1.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学而篇第一)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2.1颜渊篇第十二)

  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2,颜渊篇第十二)

  4.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6.30 ,雍也篇第六)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4.5,里仁篇第四)

  仁爱首先体现在家庭之中,对父母要孝敬,对兄长要尊敬,兄长要爱护幼小弟妹,这是一个人首先要做好的。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他就不可能真心地爱家庭之外的什么人,这样的人是不可信任的。孝敬包括父母年老后的经济和物质上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爱,如果只有物质上的保障,没有爱和敬,这和养狗和马有什么区别呢?这一条是仁爱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做到的。

  其次,要按照礼义的要求,按照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做,即符合仁爱原则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符合礼的要求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修养久了,不符合礼的要求的连想也不去想了,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脑子里意念一发就是仁爱,没有不仁爱的意念活动。

  再次,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虽然一般人无法完全做到这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修养,通过自省,尽可能朝这个目标做。关键还是看我们有没有这样做的愿望和这样做的愿望强不强,有人明明知道对他人有害的事情还是要做,重则违法,轻则道德品质败坏,而一般人也经常不是从自己所不愿意的角度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我们要有这个意识,时时提醒自己。

  最后,孔子认为君子成名得利都要以仁义为前提,不符合仁爱的名利是不能要的。《论语·里仁》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孔子在《论语·里仁》篇里特别提出了在利益面前如何去做的问题:“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这一点也恰恰击中了现代社会的病症,现在商业行为以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往往放弃了仁爱的根本,2008年西方的经济危机、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损人利己的社会丑恶现象,就是不顾仁爱的做人根本原则和礼义的行为规范造成的。学习孔子的思想对于当代世界文明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对于仁爱的态度

  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述而篇第七)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泰伯篇第八)

  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4,里仁篇第四)

  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5.9,卫灵篇公第十五)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15.36,卫灵篇公第十五)

  孔子认为做到仁爱并不难,但是一定要有这个愿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真心想做一个仁爱的人,就可以实现。孔子十分忧虑那些“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的人,不怕做不到全身心的仁爱,而怕不努力去做。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在于,现代社会是一种消费文明的社会,金钱和物质财富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人们的活动都围绕着赚钱消费进行,怎样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保持仁爱之心?毋庸置疑,要把仁爱作为一个标准,名利地位、物质金钱都以仁爱为前提。孔子甚至这样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表明了孔子的一种态度,认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仁爱的精神品质,它和生命一样珍贵,值得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仁爱的道德规范。

  因为要做到全身心的仁爱是很难的,所以《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君子仁人要以自己的仁爱修养和社会成为一个仁爱的社会作为人生目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每时每刻不离开仁

  1.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里仁篇第四)

  2.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7,雍也篇第六)

  孔子教育人们要每时每刻都要做到仁,“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无论多么繁忙也不能忘记仁,即使是颠沛流离的时候,命运糟糕的时候也不要离开仁。在任何时候都要想到、做到,这一点是要靠平时日常生活中修养的,意识里面十分重视,才不会忘记。孔子赞扬他的学生颜回不做违反仁的事情,一直坚持得很好,而其他学生却经常忘记,有时想起,有时就忘了。而能坚持一生始终处于仁爱之中,就是大圣人了。

  (四)其他要做的事情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学而篇第一)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述而篇第七)

  3.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9.6,子张篇第十九)

  孔子认为,作为学生弟子,要孝敬父母,尊重兄长,诚实可信,博爱大众,做一个有仁德的人,然后才是学习写文章、学习一般文化知识。孔子把品德修养放在第一位,首先是做好一个人,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仁德的人,这是人生的根本。

  具有做一个完全仁德的人的坚定志向,以此为中心而广博地学习,切实解决人生的问题,自己的每一个念头都要符合仁爱,努力地这样去做,把仁爱贯穿学、志、问、思当中,这是一个君子应当做的。

  把自己修养为一个仁德的人,把天下变成一个仁德的和谐的天下,君子要有志于这个道,把仁爱作为德性的依据,再游学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