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海外教育六十年

在碰撞与交融中,努力打造多元校园文化

海外教育六十年 郑通涛主编 3572 2021-04-06 09:0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海外教育六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在碰撞与交融中,努力打造多元校园文化

  伍伟平

  (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国 厦门 361102)

  转眼间,来到海外教育学院工作已三年有余。回想初到学院之时,作为一名在文科学院工作的新兵,面对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特色,我积极融入新的集体,与同事们一起,在如何促进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相互接受,打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时值海外教育学院六十周年院庆,特将实践和思考予以整理,以期推动学生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打造学生机构,促进中外学子碰撞交融

  我们认为,学生工作的主体和对象是学生,无论中外学生,都是如此。为此,我们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建立健全学生机构,成立了海外教育学院研究生会,成员以国内硕士生为主,同时吸纳海外生加入。我们积极促进研究生会与各国留学生联合会等学生机构的交流与融合,支持他们开展主题鲜明、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将学生机构培养成为具备国际视野、响应学生诉求、有效运作的学生自组织。

  2013年9月,学院整建制入驻翔安校区,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办公学习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各类海外生能够全部入住二期学生公寓。来自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生与中国学生在同一个校园里学习、生活,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学生所带来的不同文化,集聚于此。我们也在这种碰撞和交融中,寻求多元文化的发展。

  泰国的泼水节和水灯节,将异国的文化色彩带到翔安校区来,也让中国学子体会到不一样的文化;而“中国日”的活动则展示了中华文化风采,让各国学生近距离感受、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厦留学生奥林匹克运动会,则让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文化在运动的激情中碰撞;我们还组织海外生赴山东、福建南靖进行教学文化体验,感受儒家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习汉语的兴趣,提升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中国与外国文化、外国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在我们海外教育学院尤为突出。而作为多元文化的大熔炉,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在碰撞的同时,也需要共存共融。

  研究生学术沙龙和各类研讨会,带来一场场知识的盛宴,中外研究生通过共同学习中华文化,面对面地探讨汉语教学,营造了深厚的学术氛围;海内外学生联袂出演的迎新晚会,在唱响青春主旋律的同时,也为各国学生提供了沟通切磋的良好交流机会;绚烂的彩色跑和四季跑,引导中外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让各国文化在奔跑中融合成“健康,快乐”的共同目标;“春风行动”,中外学子结伴来到莲河中学,开展志愿服务,体验生活,让中学生们了解外面的世界,去追逐心中那个美丽的“中国梦”。

  二、推广“语伴”机制,探索交流互助全新模式

  来学院学习的海外生中,大多数是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原来的人际关系支持来到中国学习,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人际群体中,在初入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许多不适应问题。同时,海外生在课堂教学之余,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且希望能够与中国人面对面地进行广泛交流,练习口语,了解中华文化。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相关研究指出,“语境”和“方法”是语言学习的两大重要因素,而“语伴”正是营造语境的关键元素。语伴通过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流,形成一个影响力强大的语言场,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极大地促进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开始逐步推广“语伴”机制。语伴招募时,一方面,通过学生会微信公众号,面向全校征集中国学生语伴志愿者,后台生成一个中国语伴信息库。另一方面,由于海外新生使用微信的不多,学院通过其他渠道宣传,动员他们到办公室填写需求登记表,整理成一个外国语伴信息库。通过对比两个信息库的若干字段,比如地区、兴趣爱好、具体要求等,对所有报名的中外学生语伴进行匹配。

  中外语伴在学院组织的“汉语角”和其他学生活动中交朋友,学语言,长见识,相互帮助,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事实证明,在趋同化管理模式背景下,中外语伴活动是汉语、英语、文化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我们在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也帮助海外生尽快融入新校区学习生活,增进中外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国际视野,营造国际化多元校园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由于海外生来自各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叠加,导致他们日常行为、社会礼仪、请假制度、宿舍安排、行为规范等的日常管理问题相对中国学生而言要复杂困难得多,这就需要学院在安排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外,还要在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心理适应等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时间与精力,以帮助留学生尽快适应并早日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从实践来看,多元文化的碰撞给海外教育工作不断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海外生在翔安校区集中住宿后如何加强统一管理等问题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在工作中,我们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成立“学院学生工作部”,将学院国内外学生管理队伍进行了整合,并加强与学校学生工作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团委等部门的衔接与沟通,为顺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持。我们特别注重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将海外生的管理逐步纳入学校统一规范化管理中来,以适应学校提出的海外生趋同化管理的要求。

  学生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系统性工作,跨文化背景下的海外生管理更需要一个完善的支撑系统。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制定了学生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与班主任、任课老师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逐步健全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与网络,并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强对中国语言文化和学生活动的宣传,促进海外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认同与接受。

  今后,学院学生工作部将继续围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坚持以“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学院学生工作科学化水平,搭建更加丰富的展示海外生汉语水平、交流汉语学习经验的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营造多元、包容、开放、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奏出“多元文化发展”的和谐交响,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扩大学院国际化影响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詹心丽,女,中共党员,曾任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校友总会副理事长,校妇委会委员,厦门大学团委副书记,厦门大学海外函授学院国际教育中心留学生部副主任,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部主任、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等职。2012年11月至今任厦门大学副校长。

  本文刊于《外国留学生工作通讯》,1994年第6期,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司主办。 海外教育六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